2009年6月4日 星期四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4-1)---上日下常法師

4---共中士道
4---共中士道_1---希求解脫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二)
日常法師 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士道 - 希求解脫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六
p. 152
※﹝敬禮勝尊具大悲者足。)
【◎ 如是隨念當死及思死後墮惡趣之道理,能令其心厭捨現世,於後善趣發生希求。次由共同皈依及由定解黑白業果,勵力斷惡修善,則能獲得善趣妙位。然非以此便生 喜足,是令發起共下士之意樂及發共中士之意樂,厭捨生死一切事已,依此因緣而發大菩提心引入上士,故於此中,須修中士之意樂。】
一開始是重述前面共下士的正修意樂,念死開始,依照著前面所說的,我們會這麼快速的死,死了以後到哪裏去是根據我們無始以來所造的業,以這個業來衡 斷,我們以後會墮落。透過這樣思惟,能夠使得我們厭捨現世,否則我們處處地方著在現世,雖然得到了這個暇滿的人身,卻為它所騙。了解了以後,看見眼前所有 的一切好東西,都會覺得這是糖衣毒藥,看起來好像很好,但吞下去非死不可,實際上比死還要麻煩,所以就自然而然地會希求後世。
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要皈依,正皈依是法,而法的主要內涵就是業,了解了業以後,我們會努力地去懺悔。實際上,眼前我們真正最重要的行持 就是懺悔,其他的道理,還可以暫時停在那裡,慢慢地隨分隨力學下去,如果懺悔做不到的話,那我們出家是沒有意義的!如果不學《菩提道次第廣論》則已,學了 以後,很明白的,這一點對我們是絕端重要的。如果我們真正能夠在這方面努力去做,一定能夠得到善趣,而且是「妙位」,就是我們所希望的最圓滿的「比丘 身」。
我們要求的是無上菩提,它的基礎是跟下士共同的,所以叫「共下士」。共下士要我們了解業果,然後努力去懺悔,到了中士則要厭離,捨棄生 死當中一切。以這個為基礎,不但是自己,而且要把一切眾生救渡出來,這是從「悲」方面來說,為此要圓滿一切功德智慧,這是從「智」方面來說;透過了共下、 共中,然後發無上大菩提心,這才是真正這本《菩提道次第論》引導我們應該努力的目標。所以在下士以後,現在繼續告訴我們怎麼去修中士的意樂。
【所謂雖得人天勝位,然仍未能出於行苦,若即於此執為樂性,實為顛倒。】
我們得生到人道或者天道,比起惡道來雖然是非常殊勝的地方,但是還是有苦,這個一直都在的苦是行苦。人世間還有壞苦、苦苦。壞苦天也有,不過四襌以 上的天壞苦就不現,真正最主要的還是行苦。苦苦是畜生也共同知道的,壞苦雖然普通人不了解,但一般世間的宗教等也有知道壞苦的。壞苦就是快樂的事情,當我 們失去它的時候,是很痛苦的。所以世間不管怎麼快樂,到最後的結果都是痛苦的結局,我們最顛倒的就是一天到晚忙這個東西,完全被它所綁住。這個概念不要說 佛法提到,世間的有錢人往往會被人稱為守財奴,也是同樣的意思;最可怕的就是這個,所以經論上面告訴我們,這個是枷鎖。那個枷鎖用木頭做的固然是麻煩,鐵 的、金子的也一樣麻煩。現在世間的人想盡辦法,弄了一個金子做的枷鎖,套在脖子上面,自己覺得很得意,死的時候無法透脫,把自己送到地獄去。這個在世間還 是有人知道,可是最後所謂的行苦,除了佛沒有人能指出來,但這個才是根本,只要這個行苦還在,痛苦是無法解決的,不管現在有多少快樂,你不可能讓它停在那 裏,永久不變,這是行苦的本質,假定我們不了解,以為這個是快樂,那是顛倒。
【故於真實全無安樂,其後定當墮諸惡趣邊際惡故,譬如有一無間定當墮於懸險,現於險崖暫為休息。《入行論》云:「數數來善趣, 數受諸安樂,死後墮惡趣,常受極大苦。」《弟子書》中亦云:「諸常轉入生死輪,而於暫憩思為樂,彼定無主漸百返,漂流等非等諸趣。」故於善趣亦當厭患,猶 如惡趣。】
就好像從高空跌下來,在還沒跌死之前居然還很高興,如此的荒唐,我們貪著世間的快樂就像這樣。《入行論》中說,我們不斷地到善趣受各式各樣的安樂, 但是死了以後墮入惡趣,又受絕大的痛苦。以往再好的事情,現在回想起來一點味道都沒有,可是它的果報卻使人痛苦地實在受不了,這樣算起來,追求世間的快樂 實在很划不來。
同樣的道理,我們恆常在生死輪迴當中轉,暫時沒有受苦時候,就以為這個是快樂,然而自己做不了主,會不斷漂流在人、非人等諸趣中。「漸 百返」不是返一百趟,這個在藏文當中是「泛百」,就是很多的意思。我們現在有這個機會不能把握住的話,會永遠漂流在五趣六道當中,「等、非等」就是或者仍 舊是人,或者下墮或生天。所以到了中士以後,我們不是僅僅希求善趣,應該對善趣也要產生很嚴重地厭惡,因為它最後的結果跟惡趣是一模一樣的。
【《四百論》云:「諸智畏善趣,等同奈洛迦,不畏三有者,此中遍皆無。」《攝功德寶》中亦云:「諸具貪生死意恆流轉。」】
《四百論》上說,真正有智慧的人,對善趣等好的境界,看起來都像地獄一樣,所以真正學佛的人應該要怖畏三有,如果仍舊貪著三有放不下,根本談不到學 佛。不過這一點對初學的人並不強調,這是要一步一步來的,剛開始的時候,像幼稚園的學生一樣,本來就是辦辦家家酒,讓他感覺得高興,然後才慢慢跟上來,漸 次深入他自然會走到現在說的這一步,乃至於更深。生死輪迴當中的種種勝事,總結起來主要有幾樣東西:男女、飲食,或者名利,對這些我們有很嚴重的貪著之 心,不能轉變的話,那永遠就只有流轉生死。
【《弟子書》中亦云:「如如於諸趣中起樂想,如是如是癡闇極重厚;如如於諸趣中起苦想,如是如是癡闇極微薄。如如修習淨相極增長,如是如是貪燄極熾然;如如修習不淨極增長,如是如是貪燄極殄息。」】
《弟子書》中也是這樣說,我們覺得輪迴六趣當中的這些好事情是快樂的,這個就是我們的「癡闇」。「闇」就是對事情的真相看不清楚,世間的聰明伶俐並 不是真正的智慧,就算唸書唸得非常好,得了幾個博士,對事實的真相卻不一定能看清楚。要了解輪迴諸趣無非是苦的,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如果能夠認清這一 點,就算腦筋不那麼好,這個人的癡相倒反而來得少!下面說的修習就是不斷的練習,我們在平常生活當中,總希望自己有錢有勢,把種種五欲之樂都看成是美不可 言的一種淨相。乃至於學了佛以後,並不是在淨化煩惱,反而覺得自己很有知識,把它看成是好的、淨的,不斷增長貪著之心;反過來,如果我們對這些東西不斷思 惟它的過患,內心中的「貪焰」才會慢慢地消失。所以修學佛法的三十七道品當中,首先要「觀身不淨」、「觀受是苦」,這是入佛的初門,就是教我們對身體以及 眼前所有的好東西的本質要看清楚。
p. 153(2)
【此說從無始來,執著三有盛事為樂,增益串習諸淨妙相。能治此者,若修苦性及不淨相彼等便息,若不修習便增癡貪,轉諸有輪,故修諸有過患為要。】
我們從無始以來,內心當中由無明所使,對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也就是三界,其中所有的好事情,不斷地串習,認為它是好的,使貪心不斷地增 長,這個也就是為什麼我們雖然了解了道理卻沒辦法透脫,乃至於所認識的也只是依稀彷彿的文字道理。《菩提道次第廣論》這麼好,學了以後不去用,那你還要學 什麼呢?這是我們學習非常重要的一個基本原則。
現在真正的對治就是要修苦性及不淨相,要了解我們執以為樂的其實是苦的、不淨的。單單了解還不夠,必須要不斷地去修習,這是非常重要 的。經過這樣修習以後,無始以來的這種執著習性,慢慢地就會息滅了;否則這個執著就會不斷地增長、造業,造了業以後就只有在三有中輪轉,這一部分就是中士 道當中所正講的。
所以下面更進一步從下士進入中士道次修心。其中分四部分,第一正修意樂;第二彼生起之量,這意樂要到什麼種程度呢?第三除遣於此邪執分別,有很多錯誤的概念要弄清楚;最後第四是決擇能趣解脫道性,既然知道世間是苦的,就要想辦法去尋求解脫生死之道。
※﹝中士道次修心分四:①正修意樂,②彼生起之量,③除遣於此邪執分別,④決擇能趣解脫道性。初中分二:①明求解脫之心,②發此之方便。今初﹞
前面的下士只分成三部分,「正修意樂,意樂生起之量,除遣此中邪執」,中士卻還要「決擇能趣解脫道性」,為什麼?因為共下士是人天的基礎,真正的修
行是從出離開始,一定是要進入中士以後才算真正開始修道諦。下士這個基礎本身是通於我們眼前一切的,所以沒有什麼好決擇的,要跳出生死輪迴 乃至成佛,才必須決擇所要修的「道」。下士只談到業,告訴我們在六趣當中怎麼樣避免惡道而生入善道,而求善道的目的是「為脫行苦」,所以要進入中士修道 諦,才能夠跳出生死輪迴。策發中士意樂之後是了解所要達到的量是什麼,接下來是除遣邪執,避免忙了半天忙錯了。認識了這個以後,既然要求解脫,就必須很嚴 正地決擇要走的道路。
現在講第一個正修意樂,這裏面分二部分:①明求解脫之心,②發此之方便。要先策發內心當中的願望,有了這個願望以後,要有正確的方法; 一方面是這個道修學下去的次第,另外一方面是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必須有兩個條件,一個是內心當中要希求的心,另一個是要有正確的方法。有的人會說:我只 要心好就好了。而《廣論》告訴我們,不但要有正確的動機,還要依據正確的方法去做,否則是不能成佛的!這兩個都非常重要,下面先講第一部分「明求解脫的 心」。
【◎ 言解脫者,謂脫諸縛。此復業及煩惱,謂於生死是能繫縛。即由此二增上力故,若依界判,欲界等三。以趣分別,謂天趣等或五或六。依生處門,謂胎等四,即於其中結蘊相續,是繫縛之體性。】
首先總的解釋什麼叫解脫,就是我們被綁住了,現在要把它解開,解開以後才能透脫出來。真正綁住我們的是業,而造業是由於煩惱,所以是業跟煩惱這兩樣 東西,把我們死死地綁在生死裏面!這兩個力量不斷地輾轉增長,造了各式各樣的業就會感得三界之內的果報;當果報現起的時候,我們又起煩惱、造業,不斷地這 樣增上。
整個生死輪迴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看,「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趣」就是六趣或五趣,分法不同。六趣(也叫六道),就是天、 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有的時候天跟修羅併為一,就是五趣。另外一種分法是「依生處門」,有胎、卵、濕、化四種,這是由於它出生形式的不同。不管怎 麼分,總不外乎是由於惑業,把我們綁在生死輪迴當中,不斷地「結蘊相續」,就是不斷地結生,得到這個五蘊之體,輾轉相續,這就是我們被綁在生死輪迴裏的 體。
【故從此脫,即名解脫,欲求得此,即是希求解脫之心。又此解脫,非為惑業諸行生已息滅,以諸生法,於第二時定不安住,不待修習能治等緣,則不須勵力,一切解脫便成過失,故若未生對治,當於未來結生相續。由其發起對治力故,結生相續即便止息。】
如果我們能夠從這個地方透脫出來,就叫做解脫。現在我們要發的就是希望從這裡解脫出來的心,這個叫做求解脫之心。而解脫的真正涵意是什麼呢?我們由 於煩惱造了業以後,這個業自己本身是不會停駐的,因為一切的有為法都不會恆常安住,一定會慢慢地變化乃至消失掉。所以惑跟業生起以後,會不斷遷流,最後消 失掉,這樣並不是解脫,我們必須要去修對治,對治沒有生起的話,雖然惑跟業感果後就到此為止,可是感果當下業、惑又會輾轉的生起,真正經過修習對治有了力 量,這個結生相續便會停止,那就是解脫的時候。當我們內心當中生起想要求解脫的念頭,進一步就會找怎麼樣才能解脫的方法。
【◎ 第二、發此之方便者。譬如欲得止息渴苦,由於渴逼,見非愛相。如是欲得,諸取蘊苦寂滅解脫,亦由觀見,取蘊苦性所有過患。】
先舉個比喻:嘴巴很渴時,會感覺這是一件很糟糕、不可愛的事。同樣的道理,對於「取蘊」--就是我們這個身體,平常我們會執為「我」,或者「我的身 體」,如果對這個東西感到很苦惱的話,才會願意要解決這個問題,所以要去思惟這個取蘊本身的種種禍害。我們現在不但看不見禍害,還想種種辦法保護它,隨順 世間的說法,講究營養等等,不斷地增長貪執。佛法雖然跟世間法不一樣,但也並不是隨便地棄捨它,這個身體還是有它的價值,那就是拿來修行,這一點我們應該 分辨清楚。
【故若未修三有過患,於彼發起欲捨之心,則於苦滅不起欲得。《四百論》云:「誰於此無厭,彼豈敬寂靜?如貪著自家,難出此三有。」】
所以,我們必須要修習三有(就是三界)的過患。因為我們這個取蘊是在三界當中受生的,實際上世間種種的快樂,我們是用這個身體去受用的,因此我們會 對這個身體非常地執著。這本身已經很糟糕了,何況現在世間的種種道理又更加強這種概念,所以我們不知不覺中,起心動念都被這個所控制,一定要經過修習以 後,才能把它改變過來。
任何一個人,如果對這個五取蘊(也就是我們的身體)所處的三界,不了解它真實的行相,不能生起厭離的話,我們就不會想辦法要解決這個問 題,真正解決了這個問題就叫做「寂靜」。如果對自身非常執著貪愛的話,想要跳出三有都是空話,因此這裡所講的一切道理,都是朝著這個方向轉。假定我們不能 在這個上面用功,不管我們學多少東西,越學就越糟糕,那是毫無意義的事情。我們現在了解了這一點之後,就會希求解脫,所以現在來看希求解脫的方法。
p. 154
※﹝希求解脫方便分二:① 由於苦集門中思惟,② 由於十二緣起思惟。初中分二:① 思惟苦諦生死過患,② 思惟集諦流轉次第。初中分二:① 顯示四諦先說苦諦之意趣,② 正修苦諦。今初﹞
我們可以從二種不同的方便趣入,一個是由苦集二諦去思惟;一個是由十二因緣去思惟。第一個又分苦諦、集諦兩部分來講,先說思惟苦諦生死過患;苦諦中又分二,第一個是告訴我們佛在四諦中先說苦諦的意趣。
【◎ 集諦為因,苦諦是彼之果,故集是先,果應是後。何故世尊不順彼義之次第而作是說,諸苾芻此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耶?大師於此違因果次第而宣說者,以有至大 修持扼要,故無過失。此復云何,謂諸所化,若於生死自先未發無倒希求解脫之心,根本斷絕,彼於解脫云何能導?以諸所化無明闇覆,於諸苦性生死圓滿,執為安 樂,顛倒所誑。如《四百論》云:「此大苦海中,悉無諸邊岸,愚人沈此中,云何不生畏。」】
苦諦是果,因是集諦,所以這個次第應該是集在先,然後感得苦的果。世尊不順著這個因果的次第,而是先告訴大家說:「諸比丘,這是苦聖諦,你們應該知道,這是集聖諦……。」等等,原因何在?這是因為佛要策發我們去修行,由苦諦趣入,這是修行的關鍵,所以沒有過失。
這個道理怎麼講呢?因為眾生在生死當中,自己沒有辦法生起正確的希求解脫心,而這是修行的根本,如果沒有的話,怎麼引導他們趣向解脫之法 呢?就像現在講究科技,人人都努力往這個方向走,你告訴他不要追求這個,他絕對聽不進的,這個是我們很容易了解的。為什麼他們聽不進呢?因為世尊要化導的 眾生,也就是我們,現在的狀態是無明所覆,處在非常嚴重的癡闇當中,看不見事實的真相。對於生死當中所有一切的好事情,把它執為是樂的,不停地追求,實際 上這都是痛苦。不管吃的、穿的、錢財、名利,每一個人都被它所騙,一天到晚想要把這個「我」膨脹,而它卻是生死的根本。下面引《四百論》來證成:這個生死 苦海,是大得無邊無底的,愚痴無明的人沈溺在當中,竟然不會生起怖畏之心!因此首先要把這個真相告訴他,使他真正感覺到苦,他才願意斷掉苦的因,所以世尊 是順著引導我們修行的次第,而先宣說苦諦。
【先須為說此實是苦,非有安樂,說多苦相令起厭離,是故於初先說苦諦。此後自見墮於苦海,則於苦海欲求脫離,便見其苦必須滅除。此復了知,未止其因苦終不滅,便念其因復為何等,由此始能了知集諦,是故集諦於苦後說。】
當我們能夠發現,原先我們執以為快樂的這個生死輪迴是個大苦海,才會希求解脫,想要滅除我們執以為樂的這個苦。這種道理我們聽懂以後要不斷地去思 惟,才能生起真實的感受。如果要滅除這個苦,要找出它的原因何在,如果苦因沒有消失,那苦果一定不能解決,這個苦因就是集諦;所以先說苦諦,讓我們正確認 識世間的真相,認識了以後為求解脫,要找那個因再去解決。
世間人最可憐的地方,就是用全部的精神去忙生死當中的各種圓滿,而且內心當中深深被這個東西綑死,連去思惟觀察的時間都沒有。譬如你迫 不及待正準備去做一件渴望已久的事情,突然有個人叫你等一下,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告訴你。你會不會停下來?不能說一定不停下來,可是假定說你心心念念都是這 件事情,而且樣樣都準備好,已經要上車了,有人叫你等一下,有非常重要的事情,你願不願意停下來?就算你逼於情勢停住了,可是你心裏面是不是完全為自己所 專注的這個東西所吸引?仔細想想,我們是不是這種狀態?
有很多人看了《西藏生死書》以後,覺得死亡一點都不可怕,好像很輕鬆、自在的樣子。但在我的印象當中並不是如此,它講的那個道理跟《廣 論》所說的一樣,實際上它對死亡的可怕是非常強調的。那為什麼這麼多人看不見呢?《西藏生死書》上面有幾個例子,一個就是這位作者在年紀很小只有七歲時, 看見人家死亡,他就會有很深的印象;看到第二個人死的時候,他哭了一夜。我們周圍應該也看見過死亡的人吧!你有沒有什麼印象?你會不會為這件事哭一夜?我 想大概不會吧!就是業習氣。
我們現行的等流當中,都是為了這個「我」的名利,現在就是有人告訴你這個名利不好的話,你是聽不進的!我們在這個地方要非常認真注意, 不管講名利多麼不好,可是只要稍微有一點點輕忽的話,你一定又把那個名利高高地抬起。所以很多人看了《西藏生死書》以後覺得死亡不可怕,正是說明自己實在 是條件不夠,宿生的善根不足。所以我一再地在這個地方策勵自己,從經論上面,以及我的師長所告訴我的,我也如實地告訴你們:不要去求高高大法,只要對業果 的行相,能夠很認真地去體認,回過頭來在自己內心上觀察,自然可以一步一步地深入。進一步來說,下士是如此,中士也同樣是這個原則,要多去正確地了解,聽 懂以後要去思惟,基礎做好了,再上去一定可以成就。
【次知生死眾苦,皆由有漏業生,其業復由煩惱發起,煩惱根本是為我執,便知集諦。若見我執亦能止滅,誓願現證滅苦之滅,故於集後宣說滅諦。】
進一步了解,原來生死當中一切的苦都是從有漏業而來,這個業又是由於煩惱推使,而煩惱的根本是我執;認識這一點,對於這整個集諦的內涵就能 夠把握得住。那這個我執能不能把它淨除呢?看見輪迴這麼苦,如果能的話,當然我們願意拿掉它。譬如我們會希望到某個地方去,是因為看見它對我們有好處,同 樣地,淨除了這個我執,能止息生死轉之苦,這是我們真正希望要的,所以就在了解集諦之後再宣說滅諦。
【若爾開示苦諦之後,即於解脫發生希求,苦諦之後應說滅諦。答云無過,爾時雖有欲解脫心,欣得寂滅眾苦之滅,然猶未明眾苦之 因,未見其因定能遮止,故於解脫,不能定執為所應得,定當證滅。如是若執定當證滅,定當解脫,便念何為趣解脫道,趣向道諦,是故道諦最後宣說。如是亦如 《相續本母》云:「如病應知斷病因,當得樂住應依藥,苦因彼滅如是道,應知應斷應證修。」】
這樣說起來,苦諦宣說後,豈不是應該要說滅諦,為什麼佛不先講滅諦呢?因為要先確定苦因一定能夠遮止,才會對斷除苦因、證得滅諦起欲得心,所以講了苦諦以後是講集諦,集諦之後再講滅諦。當我們真正如理的瞭解要止息的苦因在集諦,為了要證得滅諦,就會去尋找趣向解脫之道。
就像生了病第一個要曉得自己有病,要斷除病苦一定要先找到病的因,斷除了病因就可以得到安樂,要斷病因就需要醫藥,這是一定的次第。最後一 句話中,應知的是苦諦,應該斷的是苦因集諦;然後苦因斷除了就證得滅諦,為證得滅諦所以要去修道諦,這句話把四諦所以這樣安立的理由說得很清楚。
p. 155 (2)
【如是四諦,大小乘中皆數宣說,是為善逝總攝生死流轉,生死還滅諸扼要處。故修解脫極為切要,亦是修行大嗢柁南,故須如是次第引導學者。】
這個四諦的內涵,不管大乘、小乘當中都是不斷地宣說,因為四諦就是世尊告訴我們整個法界真正的行相。我們由於無明不了解,在生死當中流轉,了解了就 是還滅,佛法真正重要的基本概念,都在這四諦當中,所以對於修解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教授,也是修行者最重要的綱要!所以上師要以這樣的次第來引導弟子。 以上是說明四諦照著這個次第安立的理由。下面有一個重要的結論,也是大師對我們的教誡。
【若未真實思惟苦諦,厭捨生死,則求解脫,亦唯虛言,隨其所作悉成集諦。若未思集,善知惑業生死根本,猶如射箭未見鵠的,是即斷截正道扼要,遂於非脫三有之道妄執為是,勞而無果。若未能知應斷之苦集,則亦不明靜苦之解脫,故欲求解脫,亦唯增上慢耳。】
我們真正希望的是得到解脫,要解脫必需先厭離生死,要厭離生死必需要真實如理地去思惟苦諦。假定對苦諦沒有認真地思惟,雖然道理懂得很多,所做的一切還是集諦所攝,將來還是感得苦報。
對於生死的根本-煩惱跟業這兩樣東西,如果沒有善巧的思惟,把握不住的話,就像射箭沒看見目標,射起來毫無意義;同樣的,我們要修行,卻對 於正確的道路沒弄清楚,那豈不是白修?這等於把修道真正重要的關鍵截斷了,這是非常嚴重的錯誤。把握不住扼要停在那裏還好,偏偏我們還要執著無法解脫的錯 誤之道,於是「勞而無果」,忙了半天沒結果。如果還把錯誤的認識告訴別人的話,那更是貽害無窮,所以修行剛開始第一步要有正確的認知,這是非常重要的。假 定沒有的話,所謂的求解脫,也只不過是嘴巴上說說的空話,講了半天只是提高慢心。這種增上慢,是從「我」上來的,就像我們現在懂了很多理論,其實都是把那 個「我」弄得越來越大,不但是自傷而且傷人,這是為什麼苦集兩者當中,先說苦諦的原因。了解了這個次第以後,下面講怎麼正修苦諦。

4---共中士道_2---思惟苦諦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二)
日常法師 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士道 - 思惟苦諦
p. 155 (8)
※﹝第二、正修苦分二:①思惟生死總苦,②思惟別苦。初中分三:①思惟八苦,②思惟六苦,③思惟三苦。今初﹞
總苦的特徵是只要在生死輪迴當中,不管在哪一道,都有這些苦。別苦是指六道當中,每一道有它各別不同的苦。生死總苦可以從三種不同的分類法來說明, 一、思惟八苦,二、思惟六苦,三、思惟三苦。我們先在理路上了解,一方面隨分隨力地學,把握住綱要,另一方面我們能相應的地方,要認真地去思惟、觀察。
【◎ 如《親友書》云:「仁和應厭於生死,欲乏死病及老等,無量眾苦出生處。」應如是修。此中修習厭生死者,謂思惟彼是眾苦根源。苦者,謂已顯說欲乏等四,等字攝四,共為八種。此八種苦,是薄伽梵於多經中,明苦諦時數所宣說。】
現在講八苦,引用《親友書》裡邊的文。「仁和」是對一般人比較尊敬的一種稱呼,我們應該對生死的真相生起厭惡之心;像是「欲乏」,就是我們希望的得 不到,還有老、病、死等等;這個「等」字就包含八苦中沒有說到的其他四種:生、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盛。很多經典中世尊在說明苦諦時都照著這八苦宣說的。
【◎ 修共中士一切所緣法類,如共下時所說共法,此亦應取。諸不共之修事,若有慧力,如下所寫皆當善修。若慧劣弱,可暫捨置所引教文,唯當修習應時義體。】
共中士所應修的所緣法類,實際上是以共下士為基礎漸次增上,所以共下士的這些共法,在修共中士時還是要修的。如果你修好了共下士的法類,覺得力量 夠,那麼其他不共的法類也應當修學。我們現在腦筋很靈巧但是慧力不夠,往往是越修越遠,這點要非常注意。雖然懂得了道理,假定自己的慧力不夠的話,寧願暫 時捨置,而應該修我們眼前欠缺的那一部分,這就是所謂的「應時義體」。
p. 156
【此等雖是思擇而修,然除應修諸所緣外,餘善不善無記等上,悉不應散。當於所緣遮心掉等,亦莫令隨昏睡沈沒增上而轉,當令其識極為明淨,漸次修習。】
這些道理雖然要去思惟,但除了我們正在修習的所緣法類以外,其他不管善、惡、無記的法,內心都不要去緣。這是為什麼說《廣論》是對出家人而宣說的, 一般在世間的人,大都喜歡開玩笑,覺得這樣很輕鬆,可是在不知不覺當中,心就完全鬆懈掉了。我並不是說開玩笑一定不可以,然而我們平常想盡辦法要使內心當 中保持增上都不容易,如果還串習這種東西,那對我們的確是一種障礙。其實還有很多應該注意的,在這裡只是略提一點,我們要能觀照自己所欠缺的、需要努力改 善的,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掉舉就是內心浮躁不寂靜,這是跟貪相應的。一般而言,腦筋好一點的人,通常會有的毛病就是掉,背後推動的是貪。人家才一動、眼珠一轉, 他已經曉得為什麼了,心裡就跟著境界亂轉,所以腦筋伶俐的人容易掉,這是貪心所使的一種攀緣。另外一種是沈,腦筋不太伶俐的人容易沈,心對境時糊裡糊塗, 腦筋就是轉不過來,心就容易沈下去;加「等」字,是講凡是這些跟法不相應的,我們都應該遮止。在整個修習過程當中,總之是希望保持內心的明淨,當然這有很 多方法,除了心理上的淨化,還要環境、飲食、睡眠等等的配合,這樣才能夠充分的利用難得的暇滿人身,使自己和他人都獲得真正的利益。
【《入行論》云:「雖長夜修行,念誦苦行等,若心散亂修,佛說無義利。」此說一切散亂善行,其果微少。又《修信大乘經》云:「善男子由此異門,說諸菩薩,隨其所有信解大乘,大乘出生,當知一切,皆是由其不散亂心,正思法義之所出生。」】
長夜是指很長的修行時間,念誦乃至於種種苦行,如果心散亂,那是沒有什麼義利的。也就是說,我們真正要修行的話,一定要在定慧、止觀當中,可是定慧 的根本在戒,這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很重視戒學的理由,這一點非常重要。《修信大乘經》上說,「由此異門」就是從種種不同的方式,來說明菩薩所有的信解大乘, 以及大乘出生,也就是從信解開始,漸次的深入,都是由於不散亂心正思法義而來的。一個是止,一個是觀,也就是奢摩他和毘缽舍那,這兩個是最重要的。所以如 果再總攝前面已經說過的戒,就是三增上學--戒、定、慧,這個次第絕對不能亂。
【此中不散亂心者,謂除善所緣,不向餘散,法及義者謂文及義。正思惟者,謂以觀慧觀察思擇,由此顯示隨修一切功德之法,皆須此 二。故說引發三乘一切功德,皆須二事:一、除善所緣心不餘散,專一而住真奢摩他或其隨順。二、善觀察善所緣境,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毘缽舍那或其隨順。】
不散亂心,就是說我們一心一意緣在一個善所緣上面,不要讓它散亂,這不一定是靠著定的工夫,平常我們的心,可以依持戒而收攝,戒本身真正重要的也是 這個功用,心一跑掉,馬上把它捉回來,一跑掉,馬上捉回來,這一點比較重要。法就是講的文,義是指裡邊的內涵。從這個經論上面證明,三乘所有一切功德的產 生都需要止觀。
一個是安住於諸善所緣,心不要散到別的地方去,這就是專一而住的真奢摩他或其隨順。隨順就是得定之前的因,譬如我們講持戒必須常爾一心 的專念,這個都是奢摩他的隨順。第二要善觀察善所緣境。很善巧地、正確地去觀察,因為前面的定是定在善所緣境,然後要用這個寧靜的心,去觀察所緣的境,要 瞭解如所有性跟盡所有性,這樣的觀察叫毗缽舍那,或者它隨順的因。這個毘缽舍那我們稱它為「慧」。而慧的次第是聞、思、修,修前面是思,思前面是聞,為了 要聞,所以要親近知識,整個的道次就是這樣開出來的。
【如是亦如《解深密經》云:「慈氏,若諸聲聞、或諸菩薩、或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毘缽舍那所得之果。」此中若無真實止觀及隨順二,則三乘一切功德,非定皆是止觀之果。】
大師再引另外一部經,就是特別強調這一點的重要。《解深密經》中世尊對慈氏(就是彌勒菩薩)說,三乘中不管是聲聞也好,菩薩也好,乃至於佛也好,所 有世間、出世間的一切善法,都是修止觀所得到的果。如果沒有真正的止觀及它的隨順,那麼三乘的一切功德就不一定都是止觀的果。
前面是告訴我們在正思惟苦諦之前,必須把握的修學重點,否則我們懂得很多理論,但是並不實際。《菩提道次第廣論》這本書之所以珍貴,它 並不單單是個正確的理論,還告訴我們要如實的修行。所以前面這些內涵,都是修行當中必不可少的中心。現在我們照著大師指示的修行方法,如理地思惟觀察苦 諦,就會產生應有的效果。
【◎ 如是八苦之中,初思惟生苦分五。眾苦所隨故生為苦者,謂諸有情那洛迦中,及諸一向唯苦餓鬼,並諸胎生卵生,如是四類,於初生時,便有無量猛利苦受,隨逐而生。粗重所隨故生為苦者,謂三界一切諸行,為煩惱品粗重所隨,無堪能性,不自在轉。】
現在我們一一來看這八苦,先說生苦。第一個「眾苦所隨故生為苦者」,這個生為什麼是苦呢?因為初生之時,便被各式各樣的苦所逼迫。分別來說,地獄有 情初生時就被寒或熱的大苦所逼,餓鬼也是如此,從飢渴中生,其他不管胎、卵、濕、化,出生的時候都被無量的、非常猛利的苦所逼迫。第二個「粗重所隨故生為 苦者」,三界之內,不管欲界、色界、無色界中一切的諸行,只要我們還沒證得涅槃寂靜之前,都在有為法當中,由於粗重煩惱所隨,所以真正想如法做一點事情都 做不來--不自在轉,這個我們平常都能夠感覺得到。
p. 157
【三界有情諸行生起,皆為煩惱品類粗重隨逐。總之由有生住增長,煩惱種子隨逐流轉,故無堪能安住善事,亦不如欲自在而轉。】
這個特點是說,無始以來不論生住增長,煩惱的業習氣一直跟隨著,我們被煩惱所使,沒有能力真正把握住自己,讓自己安住在善事當中,如我們所希望地自 在而轉。最可憐、更麻煩的是連這點都不知道。說實在的,以我自己的經驗,出家修行了很久,對於煩惱的根本還把握不住,這是修行人最大的障礙。至於不懂佛法 的人,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很多人修行,覺得自己定力不夠,然後又要講無我,可是什麼是無我也不知道。通常我們希望追求的,都是隨順自己的習氣,這是為什麼 本論一開頭就非常強調依止善知識,在「總示親近意樂」當中,第一個就是孝子心,不要隨自己自在,要隨善知識自在。因為我們自己自在的是煩惱,如果隨著自 己,等於是一直被煩惱所使;自己沒能力,所以要找善知識,可是這個善知識並不是隨便找一個人跟著他,而是要具足條件的,你才能依止他。真正的善知識他會認 識煩惱,而且會盡心盡力去除煩惱,這是我們真正該追隨的。所以在依止善知識之前,一定要清楚地去觀察決擇,要了解為什麼要依師,還要自己具慧,這些都是實 際上非常重要的。
【眾苦所依故生為苦者,謂於三界既受生已,由此因緣,便能增長老病死等,無邊眾苦。煩惱所依故生為苦者,謂於生死既受生已,便於貪境瞋境癡境發生三毒,由此能令身心苦惱不靜,不安樂住,謂諸煩惱,由種種門逼惱身心。】
由於在三界受生的緣故,老病死等各式各樣的苦就跟著來了。下面第四個是為煩惱所依故生為苦,一出生以後,內心自然而然對各式各樣的境界會生起煩惱,可愛的就貪,非可愛的就瞋,對另外一種無所謂可不可愛的捨受就是癡,使我們身心不能安靜,心裡面一天到晚煩煩惱惱的。
【不隨所欲離別法性故生苦者,謂一切生最後邊際咸不出死,此非所愛,此復能令唯受眾苦。故應思惟如是生時,眾苦俱生,粗重俱生,生復能引衰老病等煩惱死亡,此亦能令受苦道理。】
這個法性法爾如是,本來就是如此,你簡直拿它一點辦法都沒有,不能像我們所希望的那樣。只要有生最後一定會死,這個絕對不是可愛的,由於這樣也要受很多苦。所以應該思惟出生以後,生、老、病、死等眾苦以及煩惱都跟著來,這就是生苦之相。
【◎ 特住胎時受何苦者。如《弟子書》云:「極猛臭穢極逼切,最狹黑闇遍蔽覆,住胎猶入那洛迦,身屈備受極重苦。」】
這裡特別說明住胎之苦,因為其他的苦,道理講完了,自己稍微反觀一下,就可以感受得到,但住胎的狀況我們都忘記了。實際上住胎是一件大苦事,只有佛 菩薩才能夠徹底了知真相來點醒我們,就像面前明明是苦諦,可是我們不知道,所以要靠佛菩薩的點醒。《弟子書》這段文裡邊的意義,就不細述它,各位要照著去 思惟。
【此諸文義,如《入胎經》云:「無量不淨,周遍充滿,多千蟲類之所依處,具足最極臭穢二門,具足非一骨?穴孔,復有便利清腦腦 膜髓等不淨,生藏之下熟藏之上,面向脊骨背對腹皮,於月月中,出諸血相以之資養,母食食時,以二齒鬘細嚼吞下,其所吞食,下以口穢津涎浸爛,上為腦膜之所 纏裹,猶如變吐。所有食味,從母腹中入自臍孔,而為資長,漸成羯羅藍,頞部陀,閉尸健南,手足微動,體相漸現。手足面等胎衣纏裹,猶如糞穢,生臭變臭猛暴 黑闇,不淨坑中上下遊轉,以諸苦酸粗鹹辣淡,猶如火炭。食味所觸,猶如蒼蠅,以不淨汁而為資養。如墜不淨,臭穢熾然,淤泥之中命根非堅。又母身內所有火 力,煎炙遍炙極遍煎炙,燒熱遍熱極遍燒熱,燒然遍然極遍燒然,受諸猛利粗惡難忍,非所悅意極大苦受。如如其母轉動,遍動極遍轉動,如是如是如被五縛,亦如 投擲煻煨坑中,受諸猛利粗惡難忍,非所悅意,難以為喻,極大苦受。」如是其母,若受飲食太多太少及食太膩太乾太冷太熱,鹹淡苦酸及太甘辛,若行欲行,若太 急走,若跳若倒,若住火前,或蹲居坐,亦說於胎起大痛苦。生藏上壓熟藏下刺,如被五縛插之尖摽。】
《入胎經》告訴我們很多住胎之苦,實際上,要修觀身不淨或觀受是苦的話,就依這個文好好去觀就行了。所謂觀就是思惟觀察,真正能夠很努力去觀察,就會生起非常強大的苦受,由於這苦受的逼迫,求解脫的心就會非常強盛地生起來,我們就不至於唸了文字卻做為戲論。
p. 158 (7)
【從胎產時及產出時,所有眾苦,亦如《弟子書》云:「此漸如硬壓油具,壓迫其次方得生,然未爾時即捨命,唯是受苦業力強。住不淨中顛倒身,濕爛裹胎極臭穢,猛逼切痛如潰瘡,猶如變吐宿念捨。」】
出生的時候就像壓油,現在壓油的方法都是用化學的,以前是硬壓的,出生的時候也是硬壓,在強大的壓迫下居然不死,這是因為我們有受苦的業力的緣故,換句話說,我們永遠在痛苦當中。這裡文中所講的意思,我們也應該隨分隨力認真去思惟。
【此諸文義,如《入胎經》云:「次彼漸生一切肢節,從其糞廁腐爛滴墜,不淨暴惡生臭變臭,黑闇可怖,糞尿熏粘,臭氣垢穢,血水 常流,瘡門之中,由其先業異熟生風,吹足向上令頭向下,兩手縮屈被二骨輪,逼迫遍迫周遍逼迫,由諸粗猛難忍非悅,最大苦受令其身分悉皆青瘀,猶如初瘡,難 可觸著,身一切根悉皆楚痛,極穢胎垢遍粘其身,由乾渴故,令其唇喉及以心臟悉皆枯燥,住此迫迮難忍苦處。此由因緣增上,宿業異熟生風吹促至極艱辛,始得產 出。生已無間,被外風觸如割塗灰,手衣觸時如利劍割,當受粗猛難忍非悅極大苦受。」】
這是引《入胎經》中所說在母胎當中的苦以及剛出生時之苦。
p. 159 (2)
【又說如牛剝皮,被蟲所食,及如癩人遍身潰爛,加諸鞭撻極受楚切。又產已無間,取懷抱等及寒熱觸,亦當受諸粗猛難忍,非悅意苦。】
實際上我們並不能真正瞭解牛被剝皮的痛苦,因為我們是剝牛皮的人,並不是被剝者。但我們可以想一想,平常稍微被針刺一下,我們就無法忍受,說皮被剝 下來了,還有虫來咬你,吃你的肉,這是何等痛苦!不要說被剝皮,平常我們口渴,或者少吃了一點,身心兩方面就很痛苦,這是我們有經驗的。癩人就是得麻瘋病 的人,這個病也是絕端痛苦。
【八苦之中,特於此初及於最後,須慇重修。故如前說,當以觀慧數數觀察,而善修習。】
應該照著前面大師教誡我們的,以觀察慧不斷努力地去修習。本來人生就有這些生老病死等等的苦,病大概是人人經驗得到的,老就不一定;實際上真正最大的苦是生跟死,這個我們沒經驗,所以經論上面特別強調,對這二苦要更殷重地修習。
【◎ 思惟老苦分五。盛色衰退者,謂腰曲如弓,頭白如艾,額如砧板,皺紋充滿,由如是等,衰其容貌令成非愛。】
第一個:盛色衰退。諸位還沒到那個年紀,你們一時感覺不到,但是諸位將來都會感覺得到。實際上有機會感覺得到還是幸運的,早死那更是不幸,因為老時 雖然身體上是痛苦,可是他的經驗和心靈的成長,非要到那個時候才能成熟,所以年輕死是最不幸的,因為人最珍貴的是智慧,所以我們人真的要得到好東西,老苦 還是免不了,別以為逃得了老,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氣力衰退者,謂於坐時,如袋斷索,起如拔樹,語言遲鈍,行步緩慢等。】
這個苦狀我現在就很深刻地感受到了,對你們來說,起坐時一點困難都沒有;對我來說,當我坐著要叫我站起來,實在就像拔樹一樣,不要說拔樹,你們試著 去拔草,有時候費盡力氣還拔不動,何況是拔樹。坐在那裡要站起來這麼困難,可是站著要坐下時又像袋斷索,因為腳實在沒氣力,就像一袋米摔在椅子上,這麼個 嚴重法。
【諸根衰退者,謂眼等不能明見色等,重忘念等,減念力等。受用境界衰退者,謂受飲食等,極難消化,又無堪能受諸欲塵。壽量衰退苦者,謂壽多滅盡,速趣於死,應當數數思惟此等。】
這是第三個:諸根衰退,我現在常常感覺得到,剛剛說完的話,轉個身就忘記了。不過還算好,現在有很多人甚至得到痴呆症,什麼都忘記了,老就會這樣, 那是你們是無法想像的。當年我聽見尊長說:「啊,老囉!老囉!」我想,老是什麼呀!心裡面覺得怪怪的,等到自己身上呈現了,才體會到就是這樣。其他的受用 境界衰退、壽量衰退苦等文字很簡單,但內涵是我們要好好努力思惟的。
【《廣大遊戲經》中亦云:「由老令老壞少壯,猶如大樹被雷擊,由老令耄朽屋畏,能仁快說老出離。諸男女眾由老枯,如猛風摧娑羅 林,老奪精進及勇勢,譬如士夫陷淤泥。老令妙色成醜陋,老奪威德奪勢力,老奪安樂作毀訾,老奪光澤而令死。」慬哦瓦云:「死苦雖重,而時短促,此老最 重。」迦瑪瓦云:「老漸漸至,故稍可忍,若一時頓至,實無能忍之方便。」】
就是說年紀大,慢慢地變蒼老了,少年時的種種好事都會被老所壞。就像房子破了以後,搖搖欲墜,令人害怕,幸好世尊能仁告訴我們離苦之道。所有的人,無論男女都被老所摧毀,就像大風來的時候,摧毀樹木一樣。經論和祖師所說的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但願各位同學好好思惟。
p. 160
【◎ 思惟病苦分五。身性變壞者,謂身肉銷瘦,皮膚乾枯等。增長憂苦多住憂苦者,謂身中水等諸界,分不平均增減錯亂,身生逼惱,心起憂痛而度晝夜。不能受用悅意 境界者,謂若有云,諸可意境於病有損,雖欲享受而不自在,如是諸威儀道,亦多不能隨欲。諸非可意境界受用,雖非所欲須強受用者,謂諸非悅飲食藥等,須強飲 用,如是火炙及刀割等,諸粗苦事皆須習近。速離命根者,謂見病難治,便生痛苦,當於此等審細思惟。】
第一個身性變壞,病的特徵就是會使得我們身體變壞。《廣論》這本書源自藏地,藏地的醫學跟我們傳統的中醫對疾病的成因有類似的說法,都說生病是身體 當中所謂四大不調,當地水火風平衡的時候,身體就健康,哪一部分不平均就會產生錯亂,使問題出現而生病,這時身體會痛苦,內心也會日夜憂惱。平常我們很歡 喜的、可意的境,生了病就不能受用了。譬如我們想出去玩,生了病就不可以出去,因為吹了風更糟糕;想要吃某些食物,但是這個如果對我們的病有損害,那就不 能吃;除了這個以外,「諸威儀道,亦多不能隨意」,威儀道就是我們的行動,生了病只能躺在那裏,動都不能動,不能隨自己的意願。另外,我們歡喜的境不能受 用,而不歡喜的境,卻一定要強迫我們去受用,譬如吃的是苦藥、要動手術、還要做種種治療等,我們都得被迫接受病的特徵就是這樣。關於這個我們應該好好地思 惟,因為病苦這件事無論老少大家都會碰到。
【《廣大遊戲經》云:「多百種病及病苦,如人逐鹿逼眾生,當觀老病壞眾生,惟願速說苦出離。譬如冬季大風雪,草木林藥奪光榮,如是病奪眾生榮,衰損諸根及色力。令盡財穀及大藏,病常輕蔑諸眾生,作諸損惱瞋諸愛,周遍炎熱如空日。」】
各式各樣的病跟病苦逼著我們,就像打獵的時候去追逐鹿,現在這鹿就是比喻我們自己,逐鹿的這個人就是病,打獵的時候我們人追鹿,同樣地,我們也被病 所逼迫,實際上三界之內沒有一個地方不會壞,我們無法避免老病來損害我們,那要怎麼樣才能夠跳出來,祈求世尊能夠告訴我們。下面用另外的比喻說明病苦。
病對我們的傷害,就像冬天草木遇到大風雪。台灣的冬季是不會刮大風雪的,藏地或大陸北方就不一樣了,一到了冬天,原先長得很青翠的樹木, 整個都枯掉了,風雪一來時,所有可愛的光采也都消失掉了;病來的時候也是這樣,平常容光煥發、精神百倍的人,一旦病倒,躺在那裏動都不能動。「衰損諸根及 色力」,病了以後,身根不能動了,光采和氣力也被病所衰損而不復存在。除了這個以外,生了病以後就得看病,錢財不能進來還得付出,使得我們平日累積許久的 財穀及大藏(就是財寶的庫藏)消耗盡淨。而且「病常輕蔑諸眾生」,不管你怎麼神氣,病來的時候,它才不理你,對你作種種的損惱;原本我們所喜愛的東西也會 因病而感到排斥;本來有些事情對我們所產生的效應,我們是可以避開或者只受一部分的,而病來的時候,就像天空中的太陽,大地都普被熱光所照逼,我們完全 都躲不掉,受其掌控。下面是死苦,這也是所有一切眾生共同的。
【◎ 思惟死苦分五︰謂捨離圓滿可愛財位,捨離圓滿可愛親族,捨離圓滿可愛朋翼,捨離圓滿可愛身體,死時當受猛利憂苦,乃至意未厭此諸苦,當數思惟。】
不管你有多少的財富,到死的時候一分也帶不走。不管你有多少親近的人、多麼圓滿的家族、多麼可愛的眷屬和朋友,死的時後一個也不會跟你走,乃至於跟自己最親近的,我們一直執著的這個身體,一樣要捨掉。心中的憂愁和身上的苦惱,死時都非常強盛的逼迫我們。
世俗人跟修行人的根本差別就在這裏,平常人不知道事前準備,一天到晚忙的都是生老病死的因,然後等到問題產生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所以我們 必須趁身體健康、腦筋清楚的時候多去思惟,如果我們很認真地思惟的話,就算身體很健康,也會生起就像生病、就像年老、乃至死亡這樣痛苦的感受。由於生起了 這個覺受,也曉得痛苦的因何在,這個力量就會推動我們努力去修行,這樣就不會浪費這個健康、強壯的人身。如果把苦因拿掉,就能從生死輪迴當中透脫出來,所 以修行要修到對現世或生死當中的一切好事情,生起很強大的厭惡、遠離之心。在這個意樂還沒有生起之前,要不斷地照著前面的方法去思惟,我們真正要忙的事情 就是這個,現在要學很多東西,也無非是忙這件事情。如果只是講了很多道理,文字學得很好、很會辯論、學問第一等,可是沒辦法照著去做的話,那都是戲論,到 最後都困死在生死中。
【前四為苦之理者,謂見當離此四圓滿而發憂苦。】
前面說擁有可愛的財位、親屬、朋友、自身,為什麼會苦呢?因為到死的時候,越是圓滿,離別的憂愁越是厲害,因為心憂愁,所以身體上也更是難受。又死本身當然也苦,所以死的時候就有這五種苦。
【《廣大遊戲經》亦云:「若死若沒死沒時,永離親愛諸眾生,不還非可重會遇,如樹落葉同逝水。死令王者無自在,死劫猶如水漂木,獨去無伴無二人,自業具果無自在。死擒多百諸含靈,如海鯨吞諸眾生,猶龍金翅象遇獅,同草木聚遭猛火。」】
「若死」是要死的時候,「死沒」是死掉了以後,所有親愛的人,都捨離了,從此以後就不可能再見面,就像樹的葉子掉下來,隨著水漂走了,這個樹葉是不 可能再回到樹上面去的。所以不管你有沒有地位,就算世間最高的國王,但到死的時候,就像被強盜或敵人劫走,國家、豪富等什麼都沒有了﹔又像水上的漂木一 樣,獨自漂逝永遠不再回來。這都是應用不同的比喻,策勵我們內心對於這件事情的認識、了解、思惟,而策發厭離心。
死的時候不管多親愛的人,沒有人能夠伴著你去,只有你一個人走,實際上這還是自己造的業,因為不瞭解世間的真相,或者瞭解了沒有如實的 修行,到死的時候已經不得自在了。我們常常犯這個毛病,瞭解是瞭解了,如果不仔細去思惟觀察的話,瞭解得再多,都是增長我慢。所以就可以知道,在宗大師時 代辯論的方式跟現在不太一樣。為什麼特別提出辯論這一點呢?因為平常我們自己看書,看得洋洋得意,別人看不見,你自己也不會充分表露;現在為了學這個深廣 的教法,要藉辯論認清理路,如果你們稍微仔細去看的話,會看見辯勝者那種得意洋洋的味道。本來所學的道理是要淨除我們煩惱的,可是學錯了,就會增長非常高 昂的慢心,所以真正要從理論的認識進而深入的話,的確需要一些條件--自己的善根、周圍的環境等等。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好像不錯,蠻自負的,我想這種情況可 能有很多同學跟我一樣,乃至於自己覺得能夠學到《菩提道次第廣論》這麼圓滿的教法,更是有善根。實際上是學了好幾年以後,才有機會真正體驗到內心當中的煩 惱最粗淺的一點影子,這一點大家注意一下。
「死擒多百諸含靈」,真正死的時候,不管你是哪一道,只要是「含靈」,就是指有情,全部都會被死所吞食,就像大海吞沒一切一般。下面還 有一些特別的譬喻,譬如龍有非常大的神力,變化無窮,可是一旦碰到金翅鳥的話,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象是陸地上的有情當中身體最大、最強有力的,但碰見獅 子王的時候,也是一動都不能動;又如草木,不管長得多麼茂盛,猛火一來的話,燒得乾乾淨淨;同樣的,世間所有的眾生,到最後只有一條路--死,這是我們應 該思惟的。除了前面所說的生、老、病、死以外,還有下面的四種苦:
p. 161
【◎ 思惟怨憎會苦分五︰謂如遇怨敵,便生憂苦;畏其制罰;怖畏惡名,遭非讚頌;畏苦惱死;違正法故,畏懼死後,墮諸惡趣。當思此等。】
這五點應該認真地去思惟。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偏偏到處會碰到怨家對頭,心裏面先憂苦;然後怕他會傷害我們,所以有「畏其制罰」的苦;除了身體上,還 有「怖畏惡名」的苦,平常總希望人家來讚歎我們,遇到冤家時,他不但不會讚歎還要毀謗;乃至於「畏苦惱死」;又因為生前「違正法」,沒有如法去做,所以害 怕死後會墮惡趣,總共是五點。當然大分主要的是五點,實際上仔細去看的話是無量無邊,不歡喜的偏偏碰在一塊兒,喜歡的又愛別離,偏偏不能在一起。
【◎ 思惟愛別離苦分五︰謂若捨離最愛親等,由此令心發生憂慼;語生愁歎;身生擾惱;念彼功德,思戀因緣令意熱惱;應受用等有所缺乏。當思此等。】
前面說的是冤家偏偏碰到,這裡是講親愛的人偏偏捨離,我們內心當中會發生幾種現象:心憂、語愁嘆,然後身擾惱,身口意都處在痛苦之中。會一直想他對 我有這麼大的好處,現在卻離開了,腦筋當中不斷地去戀著這個東西,內心就會熱惱而痛苦。又因為喜愛的人離開了,自然很多地方就不如原來那樣適意。這是「愛 別離苦」,前面是講人,後面講受用的物,這都是我們喜好的東西,終究都會離開我們。
【◎ 思惟所欲求不得苦分五︰如愛別離。求不得者,謂務農業秋實不成,及營商賈未獲利等,由於所欲勵力追求而未得故,灰心憂苦。】
第七個是我們所希望的得不到,這也是苦惱。這跟前面的「愛別離」一樣,我們希望的得不到,不過有點不一樣,愛別離是已經有的,你會捨離它;求不得是 你希望得到的得不到。這裏舉了兩個例子,譬如種田,你辛辛苦苦地種了半天,希望到秋天有好收成,可是卻不如想像那樣,或者遇見一場災害,整個毀掉了;做生 意的人本來想賺錢,結果沒賺到還要虧本。現在我們生活當中所忙的很多事情都是這樣,雖然很努力,結果得不到,於是內心當中很苦。
又例如你們剛來寺院的時候,大家想想,有沒有愛別離、求不得之苦?不但離開了家裏面的父母親友等,即使到了這裡,也不能隨心所欲,往往 是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如果仔細去看,在我們生活當中都是這樣。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能如我所欲,可是真正有幾樣東西能夠如我們所想的那樣得到啊?而在這裡 跟世間又有一個根本差別,世間對於得不到的東西,就會想種種的辦法去獲取它;因為人有很高的智力,我們如果努力去經營,往往也可以辦得到。以短視的眼光去 看是得到了,可是實際上對長遠的生命毫無意義,因此佛法告訴我們,得到了這個暇滿的人身,要從生命的根本去解決問題,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以上是八苦當中的 前七苦,大家已經大概有一個簡單的認知,最後是第八苦:
【◎ 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分五︰謂是當成眾苦之器、及依已成眾苦之器、是苦苦器、是壞苦器、是行苦器。於此諸苦當數思惟。其中初者,謂依受此取蘊,能引來生以後眾苦。第二,謂依已成之蘊,為老病等之所依止。第三、第四,謂彼二苦粗重隨逐能生彼二。】
最後是五種取蘊之苦,通常叫五陰熾盛,五陰或五蘊代表同一樣東西,就是我們這個身體、生命;熾盛就是像火燒得很熱烈、很盛,這比喻五蘊身心上的苦非 常厲害,這也分五點來說明。「當成眾苦之器」是第一個。「依已成眾苦之器」是第二個。「苦苦器」是第三個。「壞苦器」是第四個。「行苦器」是第五個。這五 種情況,我們應該不斷、不斷地去思惟。
第一個是「當成眾苦之器」,「當」是當來,將來會成為眾苦的器。「器」是盛東西的器皿,我們這個五蘊的器所盛載的是一切的痛苦,我們把 這個身體看成很好的東西,實際上這個身體就像一個用來裝各式各樣痛苦的器皿,我們就是這麼顛倒。所以說因為受了這個取蘊,結生以後一切的痛苦就跟著來了, 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依已成之蘊」,依已經形成的蘊體,對我們眼前這一生來說,這五蘊體已經有了,前面說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等等,都 由於有這個身體而來。當然我們會說:不是也有一些快樂嗎?下面會告訴我們,這快樂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可是我們偏偏還是樂此不疲,要去忙這個眼前小小的快 樂,其實到最後所有的快樂都是痛苦。拿佛法來說,這些東西都是最可怕的魚餌,看起來滿好,一吞下去是痛苦得要命!魚吞下了魚餌,最多一生的生命送掉了,如 果我們不了解真正的苦樂,就永遠在三界中輪迴,這是多麼地可怕!
第三是「苦苦器」,第四是「壞苦器」。苦苦就是痛苦的事情,它本身是苦的。壞苦是指快樂的事情,因為它不可能永遠保持著,快樂的時候好 像很好,一旦消失掉,痛苦就來了,這是會壞的,所以叫壞苦。我們如果並沒有真正很大的快樂,失去的時候,也不會有太大的痛苦,如果你今天很有勢力,突然之 間碰見個冤家,把你拖下水;或者有些人原本有很大的財富,忽然之間遇到什麼災害,或者經濟不景氣,像作股票生意的人,一旦股市大跌的時候,很多人就會跳樓 自殺;諸如此類,越是高處,將來跌下來的時候越是痛苦,這個就叫「壞苦」。
「彼二」就是前面的第一、第二,只要有了這個身體以後(第二),它一定會有第三、第四;眼前造了很多業以後,將來一定還要受生,這是第一;而我們永遠在六道中輪轉,由於第一、第二的關係,結果這個苦苦跟壞苦就跟著來了。最後一個是行苦,行苦是什麼呢?
【第五,謂初成取蘊,即便生為行苦自性,以一切行為宿惑業他自在轉,是行苦故。於三苦時此當詳說。】
只要一旦結生,這個「取蘊」形成了,行苦即生。行是遷流義,就是不斷地遷變流轉,我們稱身心為「相續」,就是因為它不斷地在改變。我們得到一些快 樂,就希望能夠恆常得到它,但它在我們不知不覺中一直在改變,到最後消失掉了。改變這件事情的本身,雖然並沒有很明顯地讓你感覺到苦跟樂,但是因為這個蘊 體一直還存在,所以下面所有的苦都跟著來了。我們這個身體是以前的煩惱跟業所感得的,它永遠隨著煩惱跟業在轉,所以說是「他自在」,這個就是行苦的特徵。
這個到後面講三苦時,會再仔細地說明。三苦就是苦苦、壞苦、行苦,「苦苦」本身就是苦的,「壞苦」就是快樂的事情,「行苦」就是我們感覺 不到,既沒有痛苦也沒有快樂,而它的本質就是痛苦。關於這三苦,有一個簡單的區分界限,苦苦只要是有情生命都會感受到;對於壞苦,不要說畜生不知道,普通 一般人也不知道,只知一心追求快樂,可是有些宗教家或世間的哲學家,腦筋比較深遠一點的人,就能夠認識到。像印度的婆羅門教有苦行外道,他們也捨離世間的 快樂,因為覺得這是不究竟的,所以這個壞苦是其他的宗教也知道的。但是行苦,除了佛以外,沒有其他任何人能指出這個特徵來,這也就是佛教當中最不共的地 方,這是我們要了解的。
這樣說起來,講行苦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談其他的苦呢?因為假定我們對這個壞苦不了解的話,對眼前的貪著就無法對治,錢財、名利樣樣 要,好吃的要,好玩的也要,一天到晚追逐這些東西,你不可能想要騰出時間去修行,而且因為它已經深深地把我們綁死了,不知不覺就生活在這種狀態之中。所以 我前面談過,我自己對於這個煩惱的認識,是出家很多年以後,在一個機會當中才讓我體會到,否則我自己完全不知道。粗猛的煩惱,如果還要透過人家講才看到, 自己發脾氣,也還要修了多少年才知道,那實在是不應該。而且這個煩惱根本的「我」,是隨時隨地不知不覺地在任運增長當中的。認識了煩惱,才真正有機會認識 行苦,認識行苦之前必定要先認識壞苦,漸漸地把它放低,這在後面講三苦時會再仔細地說明。
【若於生死取蘊自性,未能發起真實厭離,則其真實求解脫心,無發生處。於諸有情流轉生死,亦無方便能起大悲,故隨轉趣大小何乘,然此意樂極為切要。】
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也就是大師給我們的教誡:為什麼前面把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及五陰(也就是五取蘊)的苦一一分別強調 說明,乃至於要我們努力去思惟呢?因為只要在生死當中感得的這個五蘊之身,它本身就是有這樣的特徵,如果你對它不能生起真實的厭離,那麼求解脫心便無處發 生,這是對自己來說。進一步我們不是說要學佛,要成就無上菩提,要救一切眾生嗎?那麼從哪裡開始呢?還是從認識苦諦開始,這對自己叫自利,看到別人跟我一 樣也陷在這裡,因此生起悲心,想要幫助他脫離,所以要救別人也要從這個地方救,這才是真正的利他。
如果這個都看不見,悲心從哪裡談起?所以當我們真正了解了這一點的話,就會消除時下一個很普遍的錯誤觀念,覺得自己是大乘人,是要幫別 人的,這種小乘行不需要學。的確小乘行有一些不要學,可是出離心是大小乘的根本,是絕對不可以少的,這個根本認識了,為自己叫「自利」,進一步為別人叫 「利他」。不管你走的是大乘或小乘,也就是說無論只管自己,或者進一步要幫助別人,認識苦諦生起厭離是絕端重要的,這是根本問題,也是大師給我們的一個重 要的教誡。
【發生此者,亦隨當從無垢聖語,如量解釋,先正尋求清淨了解。次須長時觀擇修習,引發其心猛利變動。】
這個厭離心怎麼發生呢?必須從無垢聖語中學習。聖語不會錯,有兩種可能會出錯,一個是我們條件不夠,不能認識它;還有一種是後面的人解釋錯誤了,這 個當然更應該避開。我們依照著經論,應該做這三個步驟,第一個要先尋求清淨的認識,換句話說要有正確的知見。然後要照著所知見的去「觀擇修習」,這是實踐 上的問題,修習到什麼程度呢?「引發其心,猛利變動」,一直要到內心真正產生變化,而且猛利到無法遏止的狀態。所以前面曾經說過「聽聞隨轉修心要」,聽聞 是使自己引發清淨的了解,然後要長時觀擇,隨轉而修這個心要,能夠這樣的話,「少力即脫生死城」,不要花太多的氣力,就能從這個充滿八苦的生死城當中透脫 出來了。
p. 162
【故薄伽梵令知苦諦生死過患,宣說八苦,所有密意,如聖無著極善決擇而為宣釋。如博朵瓦云:「於六趣中,隨生何趣,其後發生病 痛死等,眾苦惱者,是病者病,是死者死,非彼不應,忽爾而起。是生死相,或生死性。住生死時,必不能越。我等於此,若起厭離,須斷其生,此須斷因。」當於 前說,生老病死等已生眾苦,如是思惟。】
前面的八苦是薄伽梵(就是我們的世尊),要讓我們了解苦諦而說的。苦跟苦諦不太一樣,苦是我們感受得到的痛苦,譬如苦苦當然感受得到,壞苦也還能感 受得到,行苦就不一定了。換句話說,只要在生死當中所有的一切東西,它真實的本質都是苦的,對這個道理必須要正確的認識,這個叫做苦諦。這裏把苦諦內涵分 八點來說明,這就是它真正重要的密意,宗大師是依聖者無著菩薩善巧決擇出來的內容、次第來解釋的。
博朵瓦是宗大師所依噶當派傳承中最重要的幾個祖師之一。他說在六趣當中不管在哪一趣,一定免不了病、死等各式各樣的苦惱,這些不是突然 而來的,都有它一定的因果關係。總之,不管外在的行相或特徵如何,只要還在生死輪迴當中,就無法超越苦,因此我們要想辦法策發厭離,所以前面說「明解脫之 心」。那麼要想厭離怎麼辦呢?既然不希望再輪迴生死,就要斷掉它的因。
為了產生這樣的效應,要照著前面所說的去思惟觀察。我們學了這麼多東西,如果認真要去做的話,有太多要修的地方,時間根本不夠用,絕對 不會閒著沒事做。這一點大家稍微思惟觀察一下,就很清楚明白。前面說的是八苦,下面又說六種苦,從不同的層面去說,是因為要使得我們有所選擇,不管從哪一 個層面去修都可以,了解得越多,將來我們手上可以用來對治的方法就越多,這樣我們成就的機會就越高,這個要把握住,絕對不是說學得多,學問很好,然後增長 傲慢,那是無藥可救的。
【◎ 第二、思惟六苦者,《親友書釋》宣說七苦,其最後者是別過患,故於此中當思六種。其中無定過患者,謂於生死流轉之時,父母等親,於他生中轉為怨敵,諸怨敵 等轉成親屬,如是父轉為子,子轉為父。母轉為妻,妻轉為母等。唯是次第展轉流轉,是故全無可憑信處。《親友書》云:「父轉為子母為妻,怨仇眾生轉為親,及 其返此而死歿,故於生死全無定。」】
這個六苦是根據《親友書》而說的,《親友書》上面是說七苦,其中第七苦是六趣中個別的苦,現在是講總苦,所以只講前六種。第一個是總的,我們在無限 生命相續當中流轉,怨轉為親,親轉為怨,這是完全沒有定則可循的。了解了父母妻子這樣互相輪轉,我們會覺得這個倫常簡直顛倒了,如果是冤家轉在一起那更是 痛苦。所以我們平日最執著的親怨,實在是顛倒無比,這是我們必須要徹底捨掉的。
【即現法中亦復展轉,互為親怨。如《妙臂經》云:「有時怨敵轉為親,親愛如是亦為怨,如是一類為中庸,即諸中庸復為怨。如是亦復為親愛,具慧了知終莫貪,於親當止愛分別,於心善法安樂住。」如是修習,破於親怨分別黨類而起貪瞋,觀生死法,任何全無安心之處,應起厭離。】
即使現生也是這樣,就像小孩子在學校裡唸書,一會兒兩個人好,一會兒兩個人吵,吵了半天又和好;乃至整個社會,不論商場或政治上,都是這樣親怨不定地變來變去,毫無意義,這是無定的過患。
《妙臂經》上面說,人與人之間不外乎怨、親、平等三種關係,「平等」這裡叫中庸,中庸也會轉變成怨。這裏的具慧不是指腦筋好,而是能把事實 真相看清楚。當然腦筋好的人,對看清楚事實真相是有幫助的,但並不是表示一定有智慧,這是我們特別應該注意的。真正有智慧的人了解了以後,對於親不要愛 著,反過來對於怨也不必排拒,應該把這個在貪瞋痴上面轉的心,轉過來安住在善法上面。經過這樣的修行,能破除我們因怨親分黨而起的貪瞋。總之,在生死當中 完全無是,沒有一個真正能夠讓我們安心的地方,所以應該生起徹底的厭離。
【無飽足過患者,如云:「一一曾飲諸乳汁,過於四海於今後,隨異生性流轉者,尚須多飲過於彼。」謂當思惟,一一有情,飲母乳酪昔飲幾許,今後若不學解脫道當飲幾何。此是略喻,更當思惟生死之中,盛事苦事,無所未經,令心厭離。】
第二是無飽足過患。我們的貪心是永遠不能飽足的,所以經論上說,我們每一個人無始以來曾經飲過的奶,已超過四大海水,而今後只要還在生死輪迴當中(異生就是生死輪迴當中的眾生),那我們要再飲的奶,會比這還要多,因為生命是無限的!
所以要思惟:我們過去飲的母奶這麼多,假定不學解脫法,不從生死輪迴當中跳脫出來的話,那麼後面要喝的更多。這只是簡單的比喻,我們更應該 思惟:生死當中不管好事、壞事,沒有一樣我們未曾經歷過的,但經過了這麼多的苦樂,至今卻還是一無是處!使得內心當中透過這種思惟而生起厭離。
p. 163 (2)
【◎ 若謂受樂令意滿足,然三有樂,任受幾多,非但無飽,後後轉復增長貪愛,由此長夜馳騁生死,經無量劫,受諸至極難忍大苦,然其安樂不及一分。】
有人說:「你就讓他去嘛!他會滿足的。」實際上永遠不會滿足,這是它的真正特徵。我們現在所受的三有當中的快樂都是壞苦,不管受了多少,不但沒有覺得滿足的時候,反而會因為這樣的受用,更增長貪愛。
我們稍微想一想就會了解,就算你所貪愛的東西放在那裡隨你受用,你把肚子吃飽了,甚至吃得拉肚子了,雖然眼前為病所痛苦,過了兩天再看見 它,內心當中強烈的慾望又熾然地生起來。而由於這個業的增長,我們的大麻煩就跟著來了。「長夜」是指永遠流轉在生死當中,不管經過多少時候,受絕大的苦, 而其中的快樂只有好少一點點,真正有腦筋的人,願意為了這麼一點點魚餌,受這麼大痛苦把命送掉嗎?何況這裡的魚餌只是一種比喻,實際上魚吞魚餌的苦還算很 小的,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的苦,不曉得要超過它的幾千萬倍。我曾經聽過有一個人,他還記得前生墮落地獄和餓鬼的痛苦,現在只要他一想到的時候,整個人就癱 掉了,因為那種情狀可怕到絕頂。我們極大部分人的生命都處在這種情況之下。
【如《親友書》云:「如諸癩人為蟲癢,為安樂故雖近火,然不能息應了知,貪著諸欲亦如是。」】
這個「癩」就是痲瘋病,痲瘋病人的皮膚會癢得無法忍受,所以有時候患者就要求用火烤它。我以前曾經看過痲瘋病的人,真是可憐,越抓越癢,抓得皮破血 流它還在癢,這就是業力的可怕!以前南部有一種病叫烏腳病,病到後來腳都發黑、爛掉了,只有把腿鋸掉;照理說,腿鋸掉了應該不痛了,可是奇怪的是腿鋸掉了 還在痛,業就這麼可怕,腿沒有了還是會腿痛。這是我是親自聽醫生講的,這一點醫生完全無法解釋,實際上這就是業力啊!所以這裡說「無飽足過患」,你以為吃 可以滿足,實際上這不吃則已,越吃貪著越厲害,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
【《弟子書》亦云:「豈有百返未經趣,豈有昔未多受樂,未得吉祥如白拂,豈有是事反增貪。豈有昔未多經苦,眾生無欲能飽滿,無有情腹未曾臥,然何生死不離貪。」應如是思。】
總之,在生死輪迴當中,沒有一個地方我們未曾經過,而且是經過無量次了;也沒有一種快樂我們沒有享受過,乃至於得到「吉祥如白拂」,就是指最好的東西。照理說你應該滿足了,但是「豈有是事反增貪」,不但不能滿足而且更增長貪心。這是樂的方面。
我們也不曉得曾經經過多少痛苦了,不管是苦是樂,只要是生死輪迴當中的有情,慾望是永遠沒有辦法飽足的。另一方面,幾乎所有的人都做過我的 母親,如果知道飽足的話,應該不會再執著這些事情,可是我們卻仍舊在生死輪迴當中,離不開這個貪欲、貪愛,而貪愛就是結生的根本,這個道理我們應該好好去 思惟!
【又如《除憂經》說而思極能厭離,如云:「數於地獄中,所飲諸烊銅,雖大海中水,非有爾許量。生諸犬豕中,所食諸不淨,其量極 超過,須彌山王量。又於生死中,由離諸親友,所泣諸淚滴,非海能為器。由互相鬥諍,積所截頭首,如是高聳量,出過梵世間。為蟲極飢虛,所噉諸土糞,於大乳 海中,充滿極高盛。」】
如果照著《除憂經》所說的去思惟的話,對我們生起厭離心有絕大的幫助。經上說:我們過去在地獄中飲的烊銅之汁,比大海水還要多。在畜牲道中,所吃的髒東西,堆起來比須彌山還要多。此外,因為親愛的人死了,為他傷心哭泣所掉下的眼淚,連大海都不能容納!
反之,由於互相鬥諍,被敵人砍下的頭,如果堆積起來,可以高過梵天。這些都是我們在六趣當中輪迴所受的苦。
【如是又如《華嚴經》云:「汝應憶念為諸欲,徒耗諸身前邊際,今求菩提具禁戒,由禁於此摧諸欲。汝應憶念為諸欲,徒耗諸身前邊 際,未能承事恆沙佛,未從佛聞如是語。」謂盡所得三有盛事,悉皆欺誑,領受無量無義大苦。如前唐捐無量色身,皆當憶念,若後仍不策勵勤修,更當如是,思惟 此理,令起厭離。】
《華嚴經》上面告訴我們,應該好好地想一想,我們為了種種慾望,己經浪費了無窮無盡的生命,現在為要求菩提修行三學,第一步要持戒,戒主要的就是要 擋住這個欲。進一步來說,要這樣做,必須親近佛、聽聞佛法,而我們為了欲望耗掉這麼多生,沒有去承事前面如恆河沙那麼多的佛,也沒有聽過這些佛所說的法。 就是說,我們平常要多去思惟,三有當中所有的一切好事情,實際上都是一種騙局,如果只為了這個表相上的一點快樂而去忙的話,眼前毫無意義,將來受無限大 苦。我們得到了這樣難得的暇滿人身,如果還像以前無量劫以來白白浪費掉的話,實在是毫無意義的。如果認真去思惟,就會策勵我們,對於無始以來所習慣貪愛的 這些世間快樂生起厭離。
下面舉祖師的例子,這些例子有特別意義,說明這些人經過了這樣的思惟,真的能夠從生死輪迴當中透脫出來,那是他們的實修經驗,我們要學就要學這些人,這是非常重要的。平常我們想要學的都是世間成功的人,羨慕人家聲名很好,錢財很多,地位很高,這是很大的錯誤!
【慬哦瓦云:「覺敦巴,從無始來,曾受何身,然皆未修大乘正法,猶如今日,故須策勵。」】
慬哦瓦是敦巴尊者的弟子,「覺」實際上就是他們對老師的尊稱。他曾說:我們無始以來什麼樣的身體都受過,什麼樣的事情都做過,但是有一件事情沒做 --修學佛法,特別是大乘正法,所以現在要努力。前面在講暇滿時,有一段也是慬哦瓦講的話,他有一位老師看他非常精進用功,就告訴他:「你太努力了,休息 一下吧!」他回答:「是應該休息一下,但是當我一想到暇滿難得,就無法停止。」我們現在是無法停止追求名利,別人怎麼勸、罵、打都沒有用,這是因為欠缺如 理的思惟修習。從祖師的行誼,我們可以看看自己欠缺的是什麼?
p. 164
【又如桑樸瓦云:「此生死中須多仰覆,此於心中實覺不安。」乃至未能起心如此,須勤思惟,縱起亦當恆常修習。】
假定我們不能如法地去做,在生死當中還要不斷地起伏輪轉,如果這個地方多去反覆思惟,我們就不會安於現狀,再去忙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只要還沒有生 起厭離之心,就要努力地去如理思惟,即使生起來了,還是要恆常思惟,使得起心動念任運就是這個,因為我們現在任運的都是貪著三有盛事,要透過如理思惟把它 轉過來。
【◎ 數數捨身過患者,如云:「一一身體諸骨聚,超過幾多須彌峰。」謂一一有情受身之骨,若不爛壞,多於須彌。】
這是第三。假定我們每一生死了以後骨頭不爛的話,其數量累積起來超過須彌山。我們有過這麼多身體,忙了些什麼?享受過這麼多的安樂,有沒有飽足的時候?如果了解了還再去追求這些,那就像前面暇滿所說的,我的內心到底是被什麼東西所蒙蔽了啊!
【◎ 數數結生過患者,如云:「雖將地丸如柏子,數母邊際未能盡。」昔諸先覺解釋此義,謂一有情為母之量,此非正義。即此釋中引經文云:「諸苾芻,譬如有人,從 此大地執取諸丸,量如柏子,作是數云︰此是我母,此是我母之母。而下其丸。諸苾芻,此大地泥速可窮盡,然諸人母展轉非爾。」是顯自母及彼母等母展轉次第, 此論亦說母邊際故。此成厭患因之理者,如《四百論》云:「若時雖一果,初因非可見,見一亦增多,爾時何不畏。」其釋亦云:「此顯由諸難可度量稠林相續,令 極難行生死大野,常應厭患,隨順於此,當如理修。」如此當知。】
這裡說把大地做成像柏樹子一樣的丸子,那個數目是無量無邊,可是用這些丸子計算無始以來我的母親的數量都還數不盡。這個偈子以前很多前輩解釋為一個 人以前曾經有過的母親的數量,大師說這個不是正義。他引經文說:諸比丘,譬如有一個人把大地土做成像柏樹子那麼小的丸子,然後這樣數:這是我的母親,這是 我母親的母親,再下面一個是我的母親的母親的母親……這樣數下去,這個大地土做成的泥丸已經數完了,可是每一個人的母親依這樣輾轉找上去是沒有窮盡的。這 個為什麼成為我們對生死生起厭惡的原因呢?因為任何一個果,都有無窮無盡的因,譬如我們是母親生的,所以我們前面的因是母親,可是這個母親並不是最初的, 母親還有母親,所以從我們自己一直反推上去,要找到最初的那個母親是無窮盡的。這個比喻是說眼前任何一樣東西輾轉地推回去,要找到它最初的因都是無窮無盡 的,相較於我們現在所受的這些果的因,更是錯綜複雜、難以計量,這樣看起來實在是非常嚴重!《四百論》的解釋說,我們要想超越這個生死曠野是非常困難的, 因為其中任何一件事情的因都是無量無邊的,這麼大量的業因,要想超越非常艱難。當我們了解了數數結生的過患以後,對於這無窮無盡的因,就會感到絕端的可 怕,自然容易生起厭患,因此對於這個道理我們應該好好去思惟。
【數數高下過患者,如云:「既成百施世應供,業增上故復墮地,既滿轉輪聖王已,復於生死為奴婢。天趣天女乳腰柔,長受安樂妙觸 已,後墮地獄鐵輪中,當受粗磨割裂觸。長時安住須彌頂,安足陷下受安樂,後遊煻煨屍泥中,當念眾苦極難忍。天女隨逐受歡喜,遊戲端妙歡喜園,後當住止劍葉 林,獲割耳鼻刖手足。天女殊妙如金蓮,共同游泳徐流池,後墮地獄當趣入,難忍灰水無極河。雖得天界大欲樂,及諸梵天離欲樂,後墮無間為火薪,忍受眾苦無間 絕。得為日月自身光,照曜一切諸世間,後往極黑陰闇處,自手伸舒亦莫犱。」】
前面是無定過患,現在是高下過患,這兩個稍有差別。「百施」就是一切供施,是世間一切人的應供,如果在人間通常就是高高在上的國王,三界之內就是天帝釋等等,花了好大的努力才得到這個,可是最後又會掉下來,一下高,一下低。下面就個別、個別地從世間相對的形相來說明。
轉輪聖王是人間最圓滿尊貴的,但是報盡以後,下一世可能淪為最下賤的奴婢;或者一下子生到天上享受天女等安樂的妙觸,一下子又墮到地獄裡面 去,受割裂等等種種最粗猛的苦。諸天是長住在須彌山上,地踩下去是柔軟的,我們會因為地很粗硬而舖地毯,天上不要,它自然而然柔軟得像最好的地毯一樣;然 而一旦墮入地獄,「煻煨」就是火的灰,踩下去也是很軟,但馬上把你燒焦、燒爛,我們要了解這樣的眾苦是極為難忍的啊!我們總是拼命求世間小小的安樂,那些 怎麼比得上轉輪聖王,乃至諸天妙樂?在天上是「端妙歡喜園」,但是如果掉到「劍葉林」中,你看到是個樹蔭,跑過去乘涼,結果這個樹葉掉下來都是劍,把你身 上耳鼻手足一個一個都割掉,乃至送命,這些都是高下、妙劣的對比。下面「日月自身光」,是指生為日、月天子,自己本身就會放出無限的光明,照耀所有的世 間,可是業盡以後掉下去,不管是餓鬼道或地獄道都是在黑闇中,伸手不見五指的狀態。
p. 165 (3)
【磨等三鐵輪者,如其次第,謂於眾合、黑繩、燒熱三中而有。天女隨逐者,謂為天女之所依附。天界欲樂者,謂忉利以上欲天所有。 日月光者,是如世間共許而說,未分能依及所依處;若分別說,乃是彼二宮殿之光。此等為喻,當思一切從高墮下所有道理,厭患三有,以其三有一切盛事,最後邊 際,衰所攝故。】
前面那個偈子中的三鐵輪,就是眾合、黑繩、燒熱三個地獄裡邊的刑具。照上面這些對比去思惟,我們總是要想求好的,最後的結果一定會從高墮下。所以我 們不要為眼前所有的這些東西而忙,對這些道理要認真地去思惟觀察,然後針對自己的毛病對治,這樣才可以,否則道理很容易講,一對境的時候自己還是忙這些。 所以認識了道理以後,回頭要去如理思惟、對治。
回頭要如理思惟去對治,所以在真正皈依了以後要祈求加持,希望把這些障礙拿掉,讓功德增長,因此要去懺悔,然後不斷地認真思惟,這樣才真正能夠一步一步改善。
【此如《調伏阿笈摩》云:「積集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別離,有命咸歸死。」】
戒經上面告訴我們,不管怎麼樣積聚財物,到最後都會消散;我們總想辦法要向上爬,就算爬到高位還是會掉下來;合會終歸別離;乃至於只要有生命的,到最後一定會死,所以要透過佛法努力去證得無生之法,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
【◎ 無伴過患者,如云:「若能了知如是過,願取三福燈光明,獨自當趣雖日月,難破無邊黑闇中。」了知過者,謂當了知如前所說,須如是死,願取福光。三種福者,謂三門善事,或施所生等三種善事。無邊黑闇者,謂無明黑闇。】
假定了解了在生死當中一定有這樣的過患的話,我們要忙的就不一樣了。平常我們的身口意三門都在忙世間的事,現在應該透過身口意三門造真正善淨之福,進而能照破無始無明,而不是忙生死輪迴中的盛事;否則不管你怎麼努力,最後只有一個人去,長劫處在日月都無法照破的黑暗當中。
【無伴而趣者,如《入行論》云:「獨生此一身,俱生諸骨肉,壞時尚各散,何況餘親友。生時獨自生,死時還獨死,他不取苦分,何須作障親。」】
我們很清楚周圍的親戚、朋友、錢財、名譽、地位,死的時候沒有一樣帶得去,實際上這個身體本身,到走的時候,也要留下來,何況其他的呢?既然生的時 候一個人來,死的時候一個人走,那你何必去忙世間的這些錢財、地位等,這些錢財、地位是在周圍親友上面建立起來的事相,在生死輪迴當中和我們了不相干。這 是無伴過患。
【如是六苦總攝為三︰謂於生死中,無保信處。受彼安樂,終無飽期。無始而轉。初中有四:一、於所得身不可保信者,謂身數數捨。 二、作諸前益不可保信者,謂無決定。三、於得盛事不可保信者,謂高下變易。四、於諸共住不可保信者,謂無伴而往。第三者謂數數結生,展轉受生不見邊際,如 是總攝亦當思惟。】
六苦總結為三,一、無保信,包括數數捨身;父子母妻等關係的轉變、親怨變易等無決定相;還有所得的盛事不可保信,一下高一下低;以及無伴而往。二、 終無飽期,就是無飽足過患。三、無始而轉,就是數數結生。總結為這三個,這是另外一種思惟方法。前面用八苦總說,只要在生死輪迴當中,絕對離不開苦諦,六 苦是另外一種分法,我們可以任取一種,看哪一種能夠對治自己的毛病,就把重點放在這個上面去思惟。還有第三種是修三苦,就是苦苦、壞苦和行苦。
p. 166 (4)
【◎ 第三、修三苦者︰謂譬如極熱或瘡或癰,若於其上灑以冷水,似為安樂,於生死中所有樂受,若壞滅時,還起眾苦,故名壞苦。此復非唯其受,即此相應,餘心心所及為所緣諸有漏境,皆是壞苦。】
三苦當中第一個解釋壞苦,就是讓我們感覺快樂的樂受,它就像我們生了瘡感到很熱、很難受的時候,如果在上面洒一點涼涼的冷水的話,就覺得安樂,實際 上這不是真的安樂。同樣地,所有生死當中一切的好事,眼前好像安樂,當它消失的時候,還是一樣地痛苦,所以叫壞苦。這樣的快樂是會壞的,實際上只要你稍微 去觀察,你忙的所有東西,到最後一定消失,忙了半天,消失的時候是何等的痛苦!這個是很顛倒的事情。除了這個感受以外,跟它相應的心、心所法,以及這個 心、心所法所緣的一切境界,都是有漏的境界,同樣地都會壞,沒有一個例外,這都是壞苦。
【又如熱癰逼切,觸熱水等變異觸時,起極楚痛。如是當知苦受,隨纔生起,便能觸惱或身或心,故名苦苦,譬如腎痛。此復如前,非唯其受。】
第二個講苦苦,前面講壞苦就像生了瘡,很熱惱的時候,加一些冷水;現在是已經很熱了,還要加熱水上去,那更是難受。樂受雖然會壞滅,但剛生起的時 候,還覺得蠻快樂,苦受一生,馬上就是很大的痛苦。苦苦跟壞苦一樣,除了感受以外,其他心、心所法,以及這個苦受所緣的境,所有這些東西,都是痛苦的事 情。下面再說捨受。
【又如熱癰,俱未觸會二觸之時,有漏捨受,為諸粗重之所隨逐,故名行苦。】
第三個行苦,就像生了瘡沒有去碰它一樣,那時候雖然沒感受,可是只要這個東西在,痛苦隨時會來。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經驗,當你身上長了這種瘡傷,暫 時忘記掉了,也不覺得痛,可是一不小心碰到它,苦就來了,不但會碰到,而且它自己一直不斷地在增長,遲早會出毛病。所以後面真正的大痛苦,一定跟著來,因 此叫行苦。
【此亦如前,非唯其受。此由先業煩惱自在而轉,故名為苦,及為能發後煩惱種,所隨逐故,名為遍行粗重所隨。】
像前面一樣,除了這個受以外,所有的心、心所法,以及心、心所法所緣的境,也就是說不管色法、心法,真正的終極現象,最後結果是苦,因為這個東西本 身就是有漏的,只要是煩惱造的業,那永遠會苦,這個是我們應該要了解的。眼前這樣,如果你不加對治的話,它後面永遠會跟著來。所以不應該把我們這個難得珍 貴的有暇身心,跑去忙世間的這些事情,必須去學佛法,而且要如理如量。
【如是若起樂受,貪欲增長;若起苦受,瞋恚增長;苦樂俱非隨粗重身,則於無常執為常等,愚癡增長。】
眼前我們所對的一切境界不外三種:樂受、苦受以及捨受。通常樂受起的時候,貪心就增長;苦受起的時候,則瞋心增長;捨受起的時候,我們心裏面會執無常為常,可是明明這世間是無常的,這是愚癡增長。
【其中貪欲,能感當來於五趣中生等眾苦;瞋於現法起憂慼等,於後法中感惡趣苦;癡於前二所感二苦隨逐不捨。】
如果貪欲增長的話,我們到底會到哪一趣不一定,不過一定會再結生,只要在三有的輪迴當中,最後一定是苦。由於苦受現起而增長瞋法,那更糟糕,眼前就 令我們身心產生惡劣的憂慼,將來還要墮入惡趣。六道至少還有一半是比較好的,現在這樣增長瞋心,則一定是感惡趣的果報。癡是根本,雖然眼前沒有什麼好、 壞,可是所感的果報,註定你一定跳不出生死。
【故於樂受,應觀為苦滅除貪欲。於諸苦受,應作是思:此蘊即是眾苦因緣,苦從此生,猶如毒箭,滅除瞋恚。於諸捨受,應觀無常銷滅為性,滅除愚癡。不於三受為三毒因,此如《瑜伽師地》及《攝決擇》意趣而說。】
為什麼說「觀受是苦」,從三苦當中,我們就可以很清楚了解。真正我們入道的第一步,三十七道品的四念處中,要觀身不淨、觀受是苦,我們平常整天忙的 就是這個五蘊身心,最顛倒的莫甚於此。而佛法告訴我們,這是引發我們流轉生死中最可怕的魚餌,也是根本原因。現在科學的目標也整個就是忙這個,科學雖然強 調實事求是的精神,這個精神本身是不錯的,但是因為它的目標安立錯了,就像一個很好的工具,它本身沒有什麼好壞,但是這個工具用錯了地方,就產生負面的效 應。
在這裏我們應該知道,受都是苦,對樂受會生起貪的,應該消滅它;苦受會生起瞋的,也要消滅它,這個對眼前、將來都不好;至於捨受則要特 別小心,「應觀無常」,實際上這個無常有很深遠的意義,如果我們真正的了解了,從這個上面深入的話,自然會很容易地推到無我的法性。所以三法印非常重要, 第一個是「諸行無常」,然後是「諸法無我」,看見了這個,才會進一步追求佛法,也才能夠真正得到「涅槃寂靜」,從生死流轉當中走向還滅之路。而這裏面真正 重要的就是從觀無常開始,所以我們為了避免對於樂受的執著,要觀受是苦。
世間所有的一切,不外乎苦、樂、捨三受,這三受現起的時候是果,我們因此又起煩惱造業,結果一再輾轉輪迴。因此修學佛法的人,真正重要 的就是要看清楚,而後能擋得住它,所以十二緣起當中的關鍵在「愛、取」,而受是前面一重因果,當受的境界現起的時候,要從這上面斷愛,如果不斷愛取下去, 那註定要輪迴;現在我們如果能不在愛支上面增長而斷掉它,不造三毒的因,那生死輪迴就可以解決。以上是照著《瑜伽師地論》上面說的來解釋,這個《瑜伽師地 論》跟〈攝決擇分〉實際上都是無著菩薩所造,它們的來源是很清淨的。
p. 167
【如負重擔,隨其重擔當負幾久,便有爾許不樂,取蘊重擔亦爾,乃至執持爾時受苦,以此蘊中有苦煩惱粗重安住,故為行苦。】
就像我們挑重擔,只要這個重擔還在肩膀上沒有放下來,這個痛苦就一直在。我們這個取蘊的重擔也是這樣,取蘊也就是身體,我們全部精神都在忙這個身 體,這是為什麼修行第一步要觀身不淨的原因。我們內心當中念念任運的就是執著這個東西,只要它還在,我們註定沒辦法脫離這個苦,所以只要有這個五取蘊,所 有苦、煩惱、粗重都在這個上頭,這是行苦的特徵。
【既有此已,雖於現在苦受未生,然其無間由種種門能起眾苦,故此行苦,遍一切苦及是所餘二苦根本,故應於此多修厭離。】
就算眼前沒有什麼苦受,但是它念念相續從未間斷,所有的問題都跟著來,所以這行苦是遍於一切苦當中的,苦苦、壞苦中都有,而且它是兩苦的根本。因此 學佛的佛弟子應該了知的不只是苦苦和樂苦,而真正重要的是行苦,這也只有佛世尊才指得出來,這是跟所有世間的外道不共的殊勝之處。除了各別地說明這個二 苦,下面又用另外一種角度來說明,所謂這個壞苦是樂,實際上真的去看,根本沒有樂。
【◎ 又能增貪現前樂受,多是於苦,漸息滅位妄起樂覺,全無不待除苦所顯自性之樂。譬如太走為苦,略為住息遂生樂覺。現見此是先生大苦,漸息滅時樂漸次起,故非性樂。若太久坐,仍復如前,生眾苦故。】
眼前第一步最不容易對治的就是對這個樂的貪著,這個樂會增長我們的貪心。實際上真的有樂嗎?不是真的有樂,而是苦的漸息滅位,苦受漸漸減輕的時候, 因為無明顛倒以為這是樂,其實並沒有真實的樂,真實的樂不必等到苦消失才有。下面舉一個實際上的例子,這是我們人人感受得到的。譬如一直叫你走,實在是苦 不堪言,一旦停下來就覺得好舒服,這個舒服是你行走的苦停下來的感覺。實際上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受種種的大苦,當這個大苦漸漸息滅的時候,好像有一點快 樂,實際上這並不是本性的快樂。同樣地,坐也是一樣,叫你老坐在這裡,你還是一樣會痛苦。不管做任何事情,譬如說我們歡喜吃,一直吃下去,或者讓你一直 睡,你還是一樣會痛苦的。所以你希望的東西如果是真實的快樂的話,應該越做越快樂,然而並非如此。
【若是性樂之因者,應如苦因,隨其習近,其苦漸增,如是習近行住坐臥,飲食日陰等,亦應隨其幾久習近,便有爾許安樂漸起,現見太久唯生苦故。】
苦性是真實的,樂性是不實的,因為如果是苦因的話,你繼續增長它,苦也會繼續地增長;反過來說,如果本身是樂因的話,越多應該越快樂,但實際上多了 並不快樂,這是大家都感受得到的。比如說,晒太陽晒得很熱,跑去陰涼的地方去,就覺得快樂,我們生活中的一切沒有一樣例外。因為它本性是苦,所以時間越久 苦得越厲害,如果這個樂受的本性就是樂的話,應該越多越好,然而實際上多了就會受不了,所以從深一層去看,根本沒有真實的樂,只有苦是真實的。所以世間的 任何快樂,到最後真正的結果只有苦,不論是用長遠或眼前去看,還是從真實或虛假去看,乃至於從感受的大小去看,世間能感覺到的樂實在很少,苦卻是佔極大部 分。
【如是亦如《入胎經》云:「難陀,行住坐臥諸威儀中,應當了知別別是苦。諸靜慮師,應觀彼彼威儀自性,若行度日,不住不坐不 臥,彼則於行,唯別受苦。別別領受猛性、粗性、難可忍性、非悅意性。非於其行,起安樂想。」餘三威儀,亦如是說。「難陀,然由彼彼威儀之苦,暫間斷故,遂 於餘餘新生眾苦,妄起樂想。難陀,生唯苦生,滅唯苦滅,生唯行生,滅唯行滅。」《四百論》亦云:「如安樂增長,現見反成苦,如是苦增長,然非可轉樂。」】
《入胎經》上面說:實際說來,不管是行住坐臥,每一個都是苦。行者應該去觀察它的本質是什麼。譬如不斷地行走,不坐下也不躺下,你會感覺到那實在是 很難以忍受的痛苦,絕對不會起安樂想。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任何一樣東西,它生起來的時候,就是苦生起來,我們要想辦法去拿掉它才能滅苦。生就是行,也就 是業,我們要避免從流轉那方面去,要往還滅的方向,那這個問題才能解決。
《四百論》中所說也是同樣的意思。不管是哪一個菩薩所造的論(論就是解釋經義的著作),或者直接引用經;也就是說不管佛或祖師講的,也 不管是性宗或相宗的歷代傳承祖師,凡是真正如理驗證過的人,都是這樣說,我們豈不應該照著他們去學呢?反過來說,世間人所忙的都永遠在輪迴當中,對比之 下,我們就曉得如何決擇取捨了。以上是思惟總苦中的三苦。
【◎ 第二、思惟別苦有六,三惡趣苦已如前說。人苦者,謂飢渴寒熱,不可意觸,追求勞苦,復有生老病死等七,如前當知。又如《資糧論》云:「惡趣苦無餘,人中亦 現有,苦逼等地獄,貧如琰魔世。此中旁生苦,強力於羸弱,制罰及損害,相續如暴流。有因貧乏起,餘從不足生,追求難忍苦,一切謀略殺。」】
現在說思惟六趣當中各別的苦,包括天、人、修羅三善道,以及地獄、惡鬼、畜牲三惡道。在下士的時候,三惡趣苦已經講過了,現在講人、天、修羅之苦。 人道當中的苦,我們很容易了解,任何人無法避免這些。人道雖然不算惡趣,但實際上人道當中,還是有具體而微的惡趣之苦,比如我們也有可能遭到極大的痛苦, 猶如置身地獄一般;貧窮匱乏的時候就像琰魔世,也就是鬼道--閻羅王所管轄的地方。
除了相似於地獄、餓鬼之苦以外,還有旁生之苦,就是在畜牲當中是強的欺負弱的,我們人間也是這樣。以現在的科學角度來說:世間的真相是 物競天擇,弱的被強的所吃,這個是自然的運行法則。實際上他們看見的只是一部分,只向下等的地方去看,不了解人身的特徵,這是非常遺憾的事情。而這種痛苦 是永遠沒停止的相續,像瀑布一樣,又猛、又急、又快,永無停止。人道當中的苦總結有上面這幾種情況,有的是因為貧乏,然後不知滿足,於是有種種的追求乃至 計謀,這個就是世間實際上的狀態,人身的苦也像三惡道一樣。
p. 168 (3)
【《四百論》云:「勝者為意苦,庸流從身生,二苦日日中,能壞此世間。」】
《四百論》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明,就是從貧富或者貴賤的差別去看。這裡的勝者就是有錢有勢的人,他心裡老是忙個不停;我們多多少少也都有這種經驗, 身體雖然滿悠閒,可是心裡面常常為了某些事情苦惱。有的時候這個意苦比身苦還要更麻煩,我認識一個豪富,他有一次跟我講:「法師!人家都覺得我在世間好像 高高在上,我現在想一想,真不如我的司機啊!」現在車子人人都有,然而在四十年前,有部車子是很難得的事。現在雖然人人都有車,可是大部分的人都要自己 開,如果有司機的話,那也是很神氣的。這位居士不但有汽車而且有司機,可是他卻覺得自己不如那個司機。因為司機的工作很簡單,一個月拿了錢,反正要到哪 裡,就按照老闆的指定,他只要開到那裡停下來,就可以休息了。而老闆連坐在車子裡也在動腦筋,一下這個、一下那個,上班的時候固然忙,下班還要忙,在路上 忙,連休息也要忙,禮拜天還有一大堆應酬。而這個司機雖然是拿老闆錢的人,每天卻都是高高興興、無憂無慮的。
如果我們更進一步去深入觀察的話,實際上這種痛苦不限於勝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小孩子最希望長大,大人反而最羨慕像小孩子一樣, 世間就這麼顛倒。那些勝者自認還不如窮人,窮人總覺得如果能做那個老闆就好了。世間的真相是,永遠得不到滿足,身心這兩樣的苦每天無窮無盡地相續而來,而 世間人始終就為這兩樣東西空忙。以上是人間的苦。
【◎ 非天苦者,如《親友書》云:「諸非天中意苦重,由其性瞋天德故,此等由其趣性障,具慧不能見聖諦。」此由不忍,嫉天富樂,令意熱惱,由此因緣,與天鬥諍,受割裂等傷身眾苦。此等雖具智慧,然由異熟障故,於彼身中不堪見諦。】
非天就是修羅,他有天上的福報,可是瞋心太重,而且由於在這一趣有一種特別的障礙,他雖然腦筋也蠻好,但是絕對不能見聖諦。欲界天人如果在世間修的 功德非常強的話,還有可能見聖諦,即使不能見聖諦,他也會對三寶有信心,修羅就沒有機會了,那是最可惜的。雖然福報很大,但是他瞋心太重,將來一定墮落。 所以有很多世間的修行人,他很認真修行,可是心裡面總要強過別人、壓過別人,有這種好勇鬥狠的心,修到後來往往就會走上這條路,這是最遺憾的事情。
所以我們真正修行就是要修這個心,如果嫉妒別人,內心當中很熱惱,一天到晚跟人家鬥諍,將來就會受到割裂傷身之苦。修羅跟天一樣,傷身不會死,但斷掉頭就沒有命了。所以修羅雖然也有好腦筋,但是由於有異熟果報的障礙,所以是不可能真正修學佛法的。
【《念住經》說此為旁生,《瑜伽師地論》說為天趣。】
以六道來分,就有專門一道是指修羅;如果以五趣而言,在《念住經》上把這個修羅歸在畜牲當中,《瑜伽師地論》則把他歸在天趣當中,這個是分類的不同。
※﹝思惟天苦分二:① 欲天三苦,② 上二界粗重苦。今初﹞
【◎ 初死墮苦中有二:死歿苦者,如云:「諸天趣樂雖極大,然其死苦大於彼,如是思已諸智者,莫愛有盡天趣樂。」謂較昔受天欲生樂,將臨歿時,五死相現,所起痛 苦,極重於彼。五死相者,即如彼云:「身色變為不可愛,不樂本座、華鬘萎,衣服垢染、身出汗,是於先時所不出。天趣報死五死相,起於住天界諸天,等同地上 諸人中,傳報當死諸死相。」墮下處苦者,如云:「從天世間死歿已,設若全無少餘善,彼無自在往旁生、餓鬼、地獄隨一處。」】
欲界天上有三種苦,第一個是死墮苦,第二個是悚慄苦,第三個是斫裂殺害苦。死墮苦又分死苦和下墮苦這兩個苦。天上的快樂很大,但是死時的痛苦,比他 所有享受過的快樂還要大,了解了這個,真正有腦筋的人,絕對不會歡喜去天道。之前在天上享受快樂,等到臨死的時候,有五衰相現,那個痛苦是很重的,把他在 天上所受過的快樂都蓋過。這個五死相的內容,第一個,平常天人的身是很可愛的,臨死時就變得自己也不歡喜,別人也討厭,所以天女等那些原本對他很好的眷屬 都會離開他。此外,天人都有他自己的寶座,到那時候就坐不住了。第三個是本來天人的身上,自然而然有很多花鬘,而且永遠是新鮮的,到那時自然就枯萎掉了。 第四個是天人的衣服永遠都不會髒的,不像我們出了汗還要洗,可是到臨死的時候,衣服就變髒了。第五個是天人臨死時身體會出汗,以前是不會的。天界的眾生, 譬如說四天王天、欲界天等等,就像地上的人一樣,臨終有很多的死相現前,這個是諸天的死苦。
然後是下墮苦。在天上死了以後,如果有善還可以再生到人、天,但若沒有善的話,往往會墮為畜牲,而且他自己會先知道,可是一點力量都沒有。更可怕的是墮到餓鬼地獄去,本來這麼快樂,一旦墮落怎麼受得了?這是死墮苦中的第二個下墮苦。
p. 169
【悚慄苦者,謂由有成就廣大福聚及上妙五欲天子生時,諸薄福天子,見已惶怖,由此因緣受大憂苦。斫裂殺害苦者,謂天與非天鬥諍 之時,受斷支節破裂,其身及殺害苦,若斷其頭,即便殞歿,傷身斷節,續還如故。驅擯者,謂諸具足強力諸天,纔一發憤,諸劣天子,便被驅擯出其自宮。】
當有其他比自己福報更大的五欲天子生起來的時候,福薄的天人,就會很害怕,這是第二個悚慄苦。另外一種苦是天跟非天會戰鬥,那個時候會產生被斫裂殺 害之苦,而且不但會被殺傷,還會被趕出去。我們總以為天上一切好像很好,實際上天上也有像畜牲道中互相爭奪的這種情況。就是說有一些力量比較強的天,當他 遇見不如意或者什麼特別的情況下發脾氣時,那些褔報比較差的天子就會從自己住的地方被趕出去。我們可以想像,要是住在那裡苦苦惱惱地倒無所謂,但如果從自 己非常貪著、非常享受的一個地方被趕出去,然後本來是你所有而且非常喜歡的東西,被人家佔為己有,你失去了心裡面最愛著的東西,那是何等痛苦的事情。這個 也說明了在六道當中,即便是欲天,五欲的享受再沒有比他更好的,還是會有這種苦惱。
【又如《資糧論》云:「所有受欲天,彼亦無樂心,遭欲貪熾然,內火而燒煮。若諸心散亂,彼豈有安樂,非於無散心,剎那能自在。散逸擾亂性,終不能寂滅,等同有薪火,遍受大風吹。」】
這裡又引經論告訴我們,凡是享受五欲的欲界諸天,我們會覺得他們好像很快樂,實際上並不是真正快樂,而是一種內心的貪欲相,像熾烈的猛火一樣。這種 相狀其實不難體會,我們對於自己執著難捨的東西,特別是在物質上自己歡喜的東西,你去觀察自己的內心,就可以很明白見到了;尤其是當這個東西被人家拿走的 時候,那種痛苦是更強烈。除了物質上的東西,其他的像名位等等也是一樣,比如我們看得見的是每次競選的時候就是這樣,你覺得一定是你的,結果被人家拿走的 時候就痛不欲生。還有其他類似的狀況,我們可以透過這個角度去觀察每一件事情,這實在是一個很大的痛苦。
只要內心還在散亂當中,是不可能有安樂的,其實真正說來,就是得到定了也還是沒用。不過這地方是特別拿諸欲天相對於諸上界,上界的天都 是要得定以後才能感得的,所以只要心裡面還沒有安住於定,在這種散亂的狀態下是不可能真正安樂的,因為心裡是剎那剎那為業煩惱所自在。既然不能自在,怎麼 能安樂呢?這個心的特徵就是放逸散亂,永遠在那兒擾動,這種情況是永遠不能得到寂滅的。就像一堆柴上面正在燃燒的火,除非把這個柴拿走,否則一直會燒下 去,何況還在大風裡面吹,更是燒得厲害。
【又云:「如病愈未久,食所不宜食。」】
平常生病的時候,有很多東西不能吃,病好雖然可以吃一些東西了,可是你又偏偏去吃不應該吃的東西,所以必然的,你吃下去馬上會有問題。比喻在世間六 道當中,好像天道是最好的,可是這個時間是很短暫的,所以在天道的時候,因為貪著於快樂中,以後墮落是更加痛苦;就像病剛剛好,又吃了不當的食物,馬上就 會出紕漏。所以欲天儘管享樂,可是反而不如人道,因為根本不能修行,只是把他自己以往所積的褔報通通消耗掉,剩下來就只有惡業了。由於以前的褔報讓他生到 天道,等到沒有褔報了,就只有墮落惡道,這是何等糟糕的事情。總之,三有之內沒有一道不苦的,如果我們真正認識了這點,對眼前這些的貪著,自然漸漸就能夠 平息下來。
【◎ 色及無色上界諸天,雖無此諸苦,然煩惱隨逐,有諸障礙,於死於住悉無自在,故彼亦由粗重為苦。】
再上面的色界天跟無色界天,都是定中所生的,層次高低就看他定的深淺。欲界以下的這種苦苦,他們是沒有的,最高的天連壞苦也是沒有的。但是因為雖然 在定當中,仍有煩惱隨逐,有種種障礙,要想得到真正快樂是得不到的,因為實際上還在行苦當中。行苦是所有苦的根本,它的行相就是你無法自主,只能繼續不斷 地流轉,總有一天你會又走向死亡,最後終究是苦,而且連現在也是為粗重所隨逐,結果都是苦。不過不同的是,三惡道是苦苦為盛,人道當中是壞苦、苦苦都有, 天道當中主要是壞苦跟行苦,最高的天也還是有行苦,總不出於那個苦性。
【又如《資糧論》云:「色無色諸天,超越於苦苦,以定樂為性,住劫不傾動。然非畢竟脫,從彼仍當墮,似已得超越,惡趣苦暴流,雖勵不久住,等同空飛鳥,如童力射箭,墮落為邊際。如久然諸燈,剎那剎那壞,諸行變壞苦,仍當極侵惱。」】
這個是特別講最高的色界天和無色界天,已經超越了苦苦,恆常處在定當中,這個定樂的時間往往會非常長,特別是上界天,往往以劫計的時間都在定當中, 一動也不動,但實際上並不是畢竟的解脫,所以終究要墮落。他們眼前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已經超越了一般的苦苦,但是因為行苦還在,不管怎麼努力,仍會繼續不 斷地流轉,不可能恆常安住在這個狀態裡不動。就像天空當中飛的鳥一樣,暫時雖然不著地,但終究會停下來;也像孩子射的箭一樣,射到空中,暫時離開了地面, 但是最後這個箭一定還是會掉下來。
下面舉一個更實際的比喻,就像點一盞燈,眼前好像一直點著,但實際上它一剎那、一剎那地在消滅。原本滿滿的油,慢慢地減少了,所以每一 剎那都在壞滅當中,這個是行的特徵,所有的東西都會變化,終究還是要受這個苦惱。這一點如果我們真正了解了,就知道三界之內是沒有什麼真正的快樂的。特別 現在是末法的時候,我們修學真正最重要的重心應該以戒為主,努力地集聚資糧。當然這個資糧的內涵包括很廣,《菩提道次第廣論》從前面一路上來都不外乎是這 個。如果只求小乘,資糧夠了以後就要深入定慧,大乘則是希望能夠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這個時代能把戒持好已經不容易,何況能得定,至於智慧那更談不到。
我曾經見過幾個人,由於宿生帶來的善根,這一生有因緣能接觸佛法,而且有一些定的境界,雖然非常地淺,以現在來說,已經是非常難得了。這 個定最多是欲界未到地定,在這種定當中,身體會有一種相似輕安的持身法,但並不是真正的輕安,(真正輕安條件很高,要得根本定才是),那時感覺到身心的粗 重消失掉了,會非常舒服,而且會感受眼前的所有東西好像都不見了,如空如幻一般,自己覺得好像證得空性了。當初我也不懂,真的以為他證得空性,後來進一步 學習才了解,他連真正的根本定都沒得到。我曾經試著跟他說,可是他非常執著,反問我說:「你根本沒有經驗,你怎麼知道這個不對?」我想想也沒錯,除非對方 有信心,或者你把那個經論引證給他看,再不然你功夫能夠蓋過他。我雖然自己用功的時候,多多少少有這種經驗,可是的確不如他,所以後來也是到此為止。所以 真正在修學過程當中要能夠如理地走上去,需要很多的因緣條件,很不容易。在修習軌理中說,如果你不了解正確的路走上去的話,「一生善行終成過失」,永遠陷 在這個地方,那是何等糟糕的事情!
【◎ 如是思惟五趣六趣,總別諸苦,厭患生死意欲出離,便當觀察其因,念云如是生死以何為因。】
上面已經把個別思惟六趣當中的苦一一說過,不管是總的、別的,結論是一個字:「苦」。我們照著上面這樣的方法,如理地去思惟五趣或六趣中整體的、個 別的苦,對於生死輪迴中的一切,就不會貪著了。在這裡我願意再跟各位同學互相策勵一下,我們聽懂了道理,進一步要去如理思惟,而如理思惟時,對於下面講到 煩惱部分的了解就相當重要,認識了以後,但願每位同學很認真地做,這樣才有真正的利益。
當我們了解了這個苦以後,對生死輪迴當中的一切不再貪著,會一心一意地想辦法要跳出來。要跳出來就要觀察它的因在哪裏,把它除掉。所以 當我們對苦諦有正確的認識之後,就會想了解它的因。苦跟苦諦不一樣,苦是指苦苦,是內心的一種感受,苦諦是聖人所見到的世間一切事物的真實現象,這兩個我 們要分得清楚。在煩惱沒有消滅掉之前,所造的業結果終歸是苦,這是世間真實的行相。我們對世間的真相如理思惟、了解了以後,產生厭離,於是要找它的因,所 以下面進一步說集諦。

4---共中士道_3---思惟集諦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二)
日常法師 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士道 - 思惟集諦
p. 169 (13)
※﹝第二、由集諦門思惟流轉生死次第分三:① 煩惱發生之理,② 彼集業之理,③ 死歿及結生之理。今初﹞
要找苦諦的因,也就是集諦,也是照著世尊告訴我們的道理,如理去思惟生死當中流轉的次第。這裡分幾部分來說明,首先講煩惱;因為有煩惱就自然會造 業;造了業一定會感果,所感的果就是在生死當中輪迴,所以怎麼從造了業以後到感果,分這三部分。然後感了果以後,再對境的時候又因煩惱而造業,輾轉不已。 現在一一來說明。
p. 170 (2)
【◎ 成辦生死之因,雖俱須惑業,然以煩惱而為上首。若無煩惱,雖有宿業超諸量數,然如種子,若無潤澤及其土等,定不發芽,如是諸業缺俱有緣,亦定不能發苦芽故。】
業跟煩惱是我們感生死最重要的因,這兩者之中,煩惱是最主要的。為什麼說煩惱是主要,業是其次呢?這裏舉喻說明。「雖有宿業,超諸數量」,過去的業 多得不得了,無量無邊,就像各式各樣的種子一樣。種子要生長發芽必須要很多條件:首先一定要種在土裡,然後還需要水和陽光,假定沒有這些東西,單單有種 子,它不會發芽;同樣的道理,雖然有無量無邊的業,但是要感果還要有「俱有緣」,沒有俱有緣的話,一定不會感果的,就像種子不會發芽一樣。俱有緣是什麼? 「俱有」是俱時而有的意思,比如種子要發芽,一定需要水、土、陽光,這些就是種子發芽的俱有緣。
如同種子發芽需要水、土、陽光一般,業感果也同樣需要這樣的一個條件,我們稱它為「俱有緣」,也就是煩惱,任何一個業感果的時候,一定還要煩惱作它的「俱有緣」。反過來說,雖然有業,如果沒有煩惱,那這個業不會感果,這是第一個。反之,如果有煩惱而沒有業,那情況如何呢?
【又若有煩惱,縱無宿業,無間新集,取後有故。】
當然,如果沒有業,只有煩惱,它不會感果;可是只要有煩惱,一定會造業,造了業以後煩惱又滋潤它,就會相續後有,這個果就出現了。這兩種情況比較, 我們就了解:成辦生死的因之中,最重要的是煩惱。如果不修學佛法則已,若要修學佛法,這一點對於我們絕端重要!我們常常怕周圍的人說自己的壞話,怕人家的 眼光,我們很注意這個果,實際上這是自己的業。真正重要的是認識這個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煩惱。這裏大家特別注意,平常人家說你什麼等等,並沒有什麼關 係,這是已經感果的,或者說只要有這個業,遲早會感果的。我們現在真正要重視的是自己的煩惱!世間人總是在意別人對我如何如何,為什麼我們在表面上這麼執 著呢?
我曾經聽見一個小孩子說:「他們給我貼了個標籤!」好像很討厭別人這樣看待自己。世間的人在無明之中就會在意這些,我們修學了佛法,如 果還忙這個,那是很顛倒的事情。貼不貼標籤是他的事情,我是來修學佛法的,必須認識自己的煩惱;而且現在一時對一個人印象的好、壞,到後來可能就改變了, 改變的原因就看他接下來的行為,好簡單的一件事情。與其管他貼你標籤,兩個人吵架,倒不如好好提昇自己,這才是對我們真正重要的。但願各位真正討論的時 候,理論認識了,要回過頭來反省自己。如果你不斷地改善的話,人家來罵你,沒有什麼關係,你成了佛再來救他呀!這才是佛弟子真正重要的東西。所以,關於業 和煩惱,特別是講煩惱那一部分,但願各位同學好好認真地努力去思惟、決擇。
【如是亦如《釋量論》云:「超度諸有愛,非餘業能引,滅盡俱有故。」又云:「若有愛,仍當出生故。」是故開示煩惱對治極為重要,此復賴於先知煩惱,故於煩惱,應當善巧。】
假定我們能夠超越了三有當中的愛--就是煩惱,那麼其他任何的業,就沒辦法使你在生死輪迴當中感果,因為已經把讓業感果的俱有緣息滅了。反過來,有 煩惱一定會引生後有,不斷輪迴生死。所以認識煩惱,然後去對治它,這是絕端重要的,我們真正的學習重心就在這裏。要想對治煩惱必須先要知道它,對於煩惱要 有很正確地認識,下面「煩惱發生之理」這一科是分四部分來說明。
※﹝此中分四:①正明煩惱,②如何生起之次第,③煩惱之因,④煩惱過患。今初﹞
【◎ 煩惱總相者,如《集論》云:「若有法生,即便生起極不靜相,由彼生故令心相續,極不靜起,是煩惱相。」謂若何生,令心相續,極不寂靜。】
第一個我們先認識煩惱的行相,分總、別兩種,先看總相。任何一個法--這裏是指心法,如果當它生起會使得我們內心當中產生不寂靜、不安靜的相,而且 這個不安靜的心會繼續地輾轉增上,令內心非常不寂靜,這個就是煩惱相。這文字很容易懂,你必須要親自見到它,但最難見到的就是我們的內心,這要透過比較才 會察覺。譬如我們說東西的好壞、長短,這都是比較出來的,任何東西都是這樣,現在這個靜相也要比較一下才知道。不過,如果稍微仔細地觀察,我們都能體會得 到,因為我們內心的狀況雖然並沒有在定力當中,也並不是粗猛得像地獄那樣根本沒有機會。人道就有這樣的好處,內心會有很大的起伏,雖然沒有得到真正的寧 靜,可是在這個起伏之間,如果認真去比較的話,就很容易看得出這個不寂靜相來,這是我們眼前真正重要的。諸位千萬不要只把它當做研討的論題,研討中有的時 候會辯論,本來無所謂輸贏,可是你會不願意輸,實際上這就是煩惱相。
關於這個,其實有很多喻常常給我很大的警惕,其中最警惕我的一個,是我們歷史上面非常有名的帝王--商紂的事跡。《歷史感應統紀》上面 特別把《史記》對他的評語寫出來,我也願意提供你們參考,如果我們腦筋很聰明,何不看看自己有沒有犯這個毛病。修學佛法,腦筋靈活是一個非常大的助緣,但 是如果你有了這個本事,卻犯像這樣的死症的話,那你是自己害自己。
書上對商紂的評語有四句話:「資辨捷疾」,資質好、辨別的能力又快,比誰都靈;「材力過人」,才華超卓,而且力量過人。打起架來你打不 過他,談起話來也總歸輸給他,腦筋非常靈活,不用說當時他是個帝王,這種人以現在來說也是一等一的吧!下面還有兩句話:「智足以拒諫」,他腦筋很聰明,你 怎麼勸,他總有道理排除,事情總歸他對;最後,「言足以飾非」,他會用腦筋為自己找理由,一開起口來,你也絕對找不到他的錯誤。
現在我們也鼓勵大家用辯論的方式學習,真正原意是要透過這樣的辨別,使自己對事實的真相越來越明白。但在辯論的過程當中很容易生起這個 自我保護的心--不管你怎麼說,我就是要贏你!如果這樣的話,那我們是錯到底了!在這種情況之下寧願不學,還不至於毀掉佛法。我學了幾十年,覺得最辛苦的 就是這個,但最受用的,也就是從中學會的一點點。重點是你必須在這個境界當中認識自己的內心,當人家辯不倒你,你覺得自己一定對的時候,心裏的相狀是得意 洋洋,這個就是煩惱的不寂靜相;你就是不肯輸,被這個煩惱綁得死死的。通常在這種情況之下,人家都很討厭你,自己也曉得,可是就是低不下心來,我們的死症 就在這裡。以上是總相,在這裡先說一下,下面一步一步再細細講的時候,要拿每一部分來觀照自己。別相就是把煩惱分出幾種不同的狀態,簡單地分有十類。
【◎ 各別相中有十煩惱:貪者,謂緣內外可意淨境,隨逐耽著,如油著布難以洗除,此亦耽戀自所緣境,與彼所緣難以分離。】
這十煩惱,我們漢地又把它分成見惑、思惑兩類,這裡不細說。現在個別講貪、瞋、癡、慢、疑,以及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十煩惱。先看 貪的行相,當我們的內心緣著外面所有的境界,覺得這個東西好我想要,或者是對知見、名譽、身體這些內緣,覺得是「淨境」,就是覺得它是很好的東西,內心 「如油著布」,就像布上面著了油,怎麼拿就是拿不掉。貪也是一樣,我們內心當中一旦被這種貪染的煩惱沾上了,要拿掉它很難,就被它所染污了,所以貪就是對 於自己歡喜的、執著的所緣境界難以分開。本來我們修習佛法是為了拿掉煩惱,可是當辯論的時候,自己就是放不下,就會在這個死角裏面轉,這也是貪愛的一種。
【瞋者,謂緣諸有情及苦、苦具,謂刀杖荊刺等,發恚惱心,發粗猛心,於彼諸境思作無義。】
瞋與貪相反,它也是煩惱,但行相跟貪不一樣。瞋是緣著人,以及痛苦或是會讓人感覺痛苦的器具,就像刀、杖等,在心裏面生起「恚惱」,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發火、發瞋心這樣,非常粗猛,內心裏強烈地排拒;「作無義」就是想要去傷害對方。
【慢者,謂依止薩迦耶見,緣內外之高下好惡,令心高舉,高相隨轉。】
「薩迦耶見」又叫「壞聚見」、「有身見」,我們每個人覺得有一個「我」,實際上「我」就是五蘊的身心--色、受、想、行、識,簡單地說,我們會拍拍 胸脯覺得:「這個是我!」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執著,由於對這個不認識而產生「我執」,所以自己當然好,別人當然不如「我」好。「內」就是自己,「外」就 是別人,覺得自己好別人壞,所以心裏面就高漲--「高相隨轉」。這是最難放下的,但卻是我們學佛最重要必須要去掉的,特別是腦筋好的人,很容易就犯這個毛 病。所以前面一開頭告訴我們:「我慢高坵,德水不入。」只要心一高舉,自認為很了不起,人家沒辦法說服你,你懂得的比別人多,那麼真正的佛法的功德之水就 進不來了,其實就連世間的功德都談不到,何況佛法?這是我們應該認識的一個絕端重要的特點。
【無明者,謂於四諦、業果、三寶自性,心不明了,染污無知。】
後面還會解釋無明。實際上,煩惱的根本是無明,對於一切事物的真相--四諦的真實性、由業感果的道理、以及三寶(佛、法、僧)的特徵,心裏不明了, 弄不清楚,「染污無知」。這裡的「染污」後面稱為「染慧」,「慧」就是智慧,是我們內心的一種功能。有很多人非常聰明,但是無明很重,所以「染污無知」並 不是癡癡呆呆、鈍得像畜牲一樣,什麼都不知道,說不定腦筋比誰都靈活,但是對事實的真相並不能很明確地認識。世間的真相也就是四諦、業果、三寶的特徵。
【疑者,謂緣諦等三法,念其有耶無耶,是耶非耶。】
無明是對於四諦、業果、三寶不明暸,「疑」是對於前面所說的四諦等三不相信,懷疑它到底是真的、假的?是對的、錯的?貪、瞋、癡、慢、疑在漢地我們 稱為「五鈍使」,或者叫「思惑」,是煩惱當中比較粗重一點的。下面五樣煩惱屬於「見惑」,或者稱它為「利使」,「使」是煩惱的異名。有時候我們把十煩惱總 說分為六種煩惱,就是把最後五種統稱為「見煩惱」。
p. 171
【壞聚見者,謂緣取蘊,計我我所,染慧為性,我我所見。】
以前我們傳統的翻法叫「有身見」,現在《廣論》上面翻為「壞聚見」,印度原文的音譯則是「薩迦耶見」。「有身見」就是我們執著有一個實在的身體,實 際上這個身體是色法的四大,加上心法的受、想、行、識所組成,我們稱它為「五取蘊」。以前翻譯為「五陰」,後來翻成「五蘊」。「蘊」是積聚義,就是很多東 西聚在一塊兒成為一樣東西,譬如很多原子結成分子,分子結合成一個個體。你所看得見的,一定是它跟它同類的東西聚在一塊形成的。又譬如說一碗飯,那是很多 煮熟的米裝在一起。所以不管是色法、心法,同類集聚而成為很明白的一個東西,這個叫蘊。
我們的身心原來就是色法和心法,心法最主要的又分成受、想、行、識,由這五類東西集聚而成。為什麼又稱它為「五陰」呢?「陰」就是陰 暗、覆蓋,因為它會覆蓋真相使我們看不見。所以「薩迦耶見」所緣的這個東西,它具足兩個特徵--集聚為性,而且能夠隱覆事實的真相。在這個五蘊之上,我們 執著有一個實在的「我」,所以叫做「壞聚見」,或者「有身見」。壞聚見或有身見本身並不就是這個五蘊,而是以這個見解去緣這個五蘊,這點要清楚;就比如眼 睛本身並不是眼睛所看的東西,而是以眼睛去看所看的東西。所謂「壞聚」就是這個見解所緣的,也就是我們的心所執取的對象,我們執取在五蘊上面有一個「我」 跟「我所」,所以它不是五蘊,而是執這個五蘊以為我、我所的這個見解才是「壞聚見」。這個是心的一種作用,心的作用是能夠去緣境,譬如我看見一樣東西,被 我看見的東西,並不是我能看見這個認識的功效,而是用我的眼睛去看我所看的對象。例如我前面有一個鐘,這個鐘當然不是我能認識這個鐘的眼睛,這個很明白。 所以我們能緣的這個心識去緣五蘊的蘊體,因為「染慧為性」,「慧」就是這個能緣的認識作用,可是這個慧錯誤了、顛倒了。這種錯誤、顛倒的認識作用,在五蘊 上面執著有一個我、我所,這樣的見解稱它為「壞聚見」。下面就解釋為什麼稱它為「壞聚」。
【其中壞是無常,聚是眾多;為欲顯此所見之事,唯是無常,非一之法,全無常一補特伽羅,故為立名曰壞聚見。】
「壞」是指無常,「聚」是眾多;我們這個染慧所看見的這個東西實際上是無常的,也不是獨一存在的,但是我們會以為有一個恆常不變的、獨一無二的「我」,「補特伽羅」就是數取趣,所以這種見解稱為「壞聚見」。這部分大家要花一點時間好好地去認識和了解。
下面會講到「邊執見」等,這些見解都是「染慧為性」;「慧」就是辨別、觀察的一種能力,而這個能力被染污了。所謂「染污」就是指顛倒、把事 情看錯了,而這種心會相續不斷。產生的功效是,明明錯誤的卻以為正確、有害的卻以為功德,反過來,有功德卻以為有害,所以叫做「染慧」。
【邊執見者,謂緣薩迦耶見所執之我,計為常恆,或見斷滅,無從此沒,結生當來,染慧為性。】
它也是染慧為性,由於這個染慧去緣薩迦耶見所執之我。執著這個五蘊上有個獨立自主的我,這種見解稱為薩迦耶見;有的人說這個我是恆常不變的,有的人 說會斷滅的,而它既不是恆常不變,也不會斷滅,我們稱這個為「中道」。真正的中道叫正見,如果你見到了正確的內涵--不常不斷,那就是中道正見。如果看錯 了,不是偏到常的那一邊,就是偏到斷的那一面,這種見稱為「邊執見」。
邊執見有它一定的內涵,對於能執的這個見是什麼,所執的對象是什麼,緣著這個對象你把它錯誤判斷成什麼,這三個要弄得很清楚。我們緣著 薩迦耶見所執的這個在五取蘊上依蘊假立的「我」,認為它是斷或常,這個就叫做「邊執見」。佛出世是為了破除眾生的無明、執著,大部份的人根本完全在無明當 中,什麼都不知道,要跟他講他也不會管,這些先不談。實際上如果要想解決生死問題的話,一定要學很多、知道得很多。印度當年很多大外道不是執常就是執斷, 像外道六師幾乎都是執常邊,認為人有個靈魂,這個靈魂是永遠不變的,就像一棟房子壞了,但是房子裡面的主人是不會壞的,房子壞了可以搬家,房子的形式是換 了,住的人卻不變。一般人對於生死輪迴的看法就是這樣,但以佛法來說,並沒有靈魂這個東西。
但如果我們又完全否定掉前後世,認為人死了就算了,什麼都沒有了,這就叫「斷滅見」。這個又錯了!所以又不能說它沒有,又不能說它有, 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的確事實上眾生有它相續的一個特徵,不能說它一成不變,但是也不能說它死的時候就斷掉沒有了。《宗義寶鬘》上面真正要講的主要內涵 就是這個,透過了這個認識,我們才能真正了解緣起性空的道理。因為緣起所以不能說它是斷無;因為是性空,所以不能說是有,這是一般普通的解釋。應成派的說 法就恰恰相反,實際上,因為是緣起所以是空,如果不空它不能緣起而有,這裏我們不細談,只是簡單地說明一下。對於邊執見所執的內涵,但願同學理論上先去認 識,認識了以後進一步去思惟,把這個理論在我們生活當中去運用,這才是對我們最重要的。
【見取者,謂緣薩迦耶見、邊見、邪見,三中隨一,及彼所依見者之蘊,執為最勝,染慧為性。】
所謂的「見取」是指緣著薩迦耶見(就是有身見),或者是邊見,或者是邪見,這三種錯誤見解的任何一個。以及「彼所依見者之蘊」,比如以薩迦耶見為 例,就是同時緣薩迦耶見及此見之所緣有漏五蘊,把它看為最好、最殊勝。現在世間人都是把五蘊看成最重要(或者是五蘊全體,或者是五蘊的一部分),這個就是 「見取」的一種。
【戒禁取者,謂緣壞戒,可捨之戒,及諸行狀軌則,身語定轉,所有邪禁及緣彼等所依之蘊,見為能淨罪惡,能解煩惱,能出生死,染慧為性。】
「戒禁取」同樣是染慧為性。凡是要修行都要照著戒條,不對的不要去做,對的應該去做,所制的這個戒有它一定的原因。戒禁取所執持的戒本身是錯的,根 本不可靠的,所以叫「壞戒」,是應該捨棄的。或者是根據這種戒條所引申出來很多細的法則,也都是錯誤的,可是我們卻執著以為是對的,跟著它去做,所以叫 「身語定轉」。所有這些錯誤的禁戒以及「緣彼所依之蘊」,就是以為靠著這個身體持守這些錯誤的戒條,就能淨除罪障、解脫煩惱,這是一個根本錯誤。
戒的內涵就是我們為了得到解脫生死殊勝的果報,所以要從因地上面下手,要學三無漏學,而三無漏學是從戒開始。這個可分兩部分:不該做的不 要做,該做的努力去做。但是戒不僅僅是這個形相,還要了解為什麼要持戒,因為這個是解脫生死最究竟、最殊勝的正因。萬一對解脫的因把握不準,而執著其他不 正確的、應捨不應取的戒,這個才是「戒禁取」。其他一般各式各樣的禁忌等等,如果不是為了解脫而立的,就不是戒禁取,而是屬於和邪見相應的。見取跟戒禁取 是針對解脫果位,及達到這個果的因來說的,見取是「非果計果」,「戒禁取」是「非因計因」。見取是執著這種見解跟這個見解所依的這個蘊體,以為它最正確、 最對,實際上它並不是正確的果。佛法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該求的正確殊勝的果呢?至少要羅漢果以上。要達到這個果一定要修戒、定、慧三無漏學,這個是達到 果的因。執取錯誤的因,以為是正確的、最殊勝的,這個就是戒禁取。
【邪見者,謂謗無前世後世及業果等,或計自在及勝性等為眾生因,染慧為性。】
最後是「邪見」,廣義來說,除了上面幾種錯誤的見解以外,世間其他一切對事理不正確的認識,不管是對色法、心法,都屬於邪見的範圍,其中真正最重要 的是這裡所談的幾個特徵。前面共下士講十惡業的時候,也有提到邪見的內涵,就是謗因、謗果、謗作用。前世造作的業因,會感得未來的果報,所以前後世是相續 的,有這樣的業因,產生這樣的功效,如果認為這些都沒有,這是一個錯誤的見解。前世後世之間是有其必然的因果關係,這種錯誤的見解就是否定它、毀謗它。既 然這樣的話,那他們認為一切事物是怎麼來的呢?有一些外道就說我們世間的一切東西是「自在」〈就是大自在天〉造的,另一些外道說一切事物是由「勝性」(或 叫「自性」)變化而生成。或者還有一種說法,說萬法本來就有這種特性,沒有什麼原因。如果我們推廣去看,除了佛法以外,現在我們所有的各式各樣的概念都是 邪見,同樣都是染慧為性。
【此十煩惱,是如《集論》、《瑜伽師地》、《釋五蘊論》,所出而說。】
大師把煩惱分成十個各別的行相,是根據上面這幾本論來說明的。認識煩惱的特徵或者說體相,這個是對我們最最重要的。如果不認識煩惱,其他不用談,因 為將來我們真正要對治、要消滅的就是這個。就像我們要去消滅敵人,如果敵人什麼樣子都不知道,你怎麼去消滅敵人呢?煩惱就是我們的起心動念,這也就是為什 麼佛法又叫內明的原因。
學習認識煩惱的體相時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了解這個絕對不是個文字!平常任何一個好東西,如果我畫一個圖,告訴你它的名字叫什麼,你不一 定能真正得到好處;你必須親自嚐到它的味道,而且能夠吸收消化,對你產生真正的功效,這才重要。同樣地,現在我們學這個文字名相,那是最粗淺的,只是引起 我們的希望、好樂,知道原來有這樣的好東西啊!實際上我們還沒有得到,也不是真的知道了,這一點是我們應該認識的。世間的學問都是知道了文字以後,還需要 實際去工作以獲得經驗,何況更深一層的佛法?因此,真正學佛的佛弟子,對於苦集二諦,必須透過所學的文字,進而一步一步深入。這時候師、友對我們絕端重 要,不依靠師友我們無法認識正確的佛法,這一點希望各位同學很認真地去思惟觀察。
我們先認識煩惱的體相,了解它是錯的。既然它是錯的,怎麼會生起?它有什麼害處?我們怎麼去對治它?這些就是這裏所要表達的內涵。我們學 佛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煩惱的體相,對治自己的煩惱,這是「自利」;自己能夠解決了,推己及人去幫助別人,這是「利他」。一旦離開了這個,那整個的佛法不 管是小乘或大乘都沒有了!所以在了解了煩惱的體性以後,再說它是怎麼生起的。
【◎ 第二、如何生起次第者。如許薩迦耶見與無明異者,譬如盤繩,略降黑闇,於繩實體不能明了,於彼遂起執蛇之覺。如是障蔽明見蘊體,由無明闇誤蘊為我,從此發生諸餘煩惱。】
關於煩惱的生起次第有兩種說法,這是因為有不同的傳承,並不是是非好壞的問題,而是觀察的角度,以及所幫助的眾生類別不同,所以自然而然產生不同的 說明,這個是我們修學佛法過程當中應該了解的。力量不夠就先取其中相應的一種,漸漸從這個部分把握到根本,再進而廣學所有不同的觀擇角度。有的人認為薩迦 耶見與無明是同一個,有的人說這兩個是不一樣的。假定承許薩迦耶見跟無明是不一樣的,「無明」就是對事實的真相看不清楚,「薩迦耶見」就是壞聚見。舉一個 比喻來說明,譬如說有一條繩子盤在地上,看起來有點像蛇,如果你眼睛很好,天光很亮,你可以看得很清楚;假定說天慢慢地黑了,那個時候你看不清楚,就會把 它誤以為是蛇,然後內心當中就起恐怖。這個例子要說明的是,由於無明而障蔽我們明見蘊體的實相,實際上這也是一種習氣,現在先簡單地說,深細的部分將來慢 慢會有機會去觀察。
前面曾經談過一個貼標籤的問題,其實我們想一想,除了你是佛以外,哪一位不貼人家標籤的?你看見任何人、任何東西,會不會有個概念?這 個概念不外三類:第一個你覺得很好;或者你覺得很不好;或者你也說不上來,腦筋當中對他就是一片模糊,這就是我們內心當中無始以來累積的習氣,對事實的真 相看不清楚,這種狀態我們稱它為「無明闇障」,這是我們要很清楚、很明白的。每一個眾生都是被無明覆蓋,我們所看見的一切,都是自己內心無明的投射,我們 真正要了解的就是這個。平常我們常覺得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被人家誤解了,當時也許還不了解,但是如果真正肯去反省,發現原來自己對別人也是一樣時,我們 就有機會在這個地方轉過來。
平常我們最親愛的就是這個身體,由於對事實的真相看不清楚,這是無明,因而在這個五蘊身上面執著一個我,這是薩迦耶見。因為執著一個 我,對於一切的境界,跟我相應的就歡喜,不相應的就不喜歡,一切的煩惱皆從這個根本上面產生。所以我執或有身見、無明,這些都是煩惱的根本,下面會從十二 緣起門當中,更進一步地來講這個對治,這裡就不細說。
【如許彼二為一,即薩迦耶見為煩惱根本。此復由其薩迦耶見,執為我已,遂即分判自他差別。如是分已,貪著自黨,瞋恚他品,緣我 高舉,執我常斷,於我見等及彼相屬所有惡行,執為第一。如是便於開示無我之大師,及師所說業果、四諦、三寶等法,邪見謂無,或復生疑︰為有、為無?是耶、 非耶?】
如果說這兩個東西一樣,那麼薩迦耶見即為煩惱的根本。薩迦耶見就是有身見,由於執著有我,也就有了他,這是相對而安立出來的。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 不管你怎麼起心動念,這一點都很明顯,這是平常我們真正要去觀察的。講道理容易,但是對境的時候就不靈光了,這個要下真功夫才觀察得到,而且要很努力地皈 依、祈求。一開頭要想全部精神放在這個上面是不可能的,也許有的人一開頭就能做到,那是已經修習了多少世的善根的原因。所以真正趣入修行的時候,要先使這 個平常亂緣的心去皈依三寶,了解三寶的功德,這在共下士部分已講過,這裡不細說。既然有了自他這個分判以後,自然而然地對自己相應的就貪著難捨,對違背自 己的就起瞋惱,此外,因為有我,自然會覺得自己比較好,這個就是慢。然後會產生認為這個我是常或斷的這種邊執見;而且「於我見等及彼相屬所有惡行,執為第 一」,這就是前面所說的「見取」跟「戒禁取」。
由於以上的錯誤,就會對佛告訴我們,實際上沒有這個真我的真實相(無我)產生邪見而否定它,或者懷疑。不了解眼前所呈現的一切,都是由 於前面造了業而感的果。這個因果相應、輾轉流衍的狀態,我們稱它為流轉的苦、集二諦,如果了解了道理,能夠用正確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還滅的滅、道 二諦。而且唯一能夠如法地講說一切實相的是大師,他所說的是正確的方法,如法修行的是僧,這就是三寶。對於以上這些,由於自己不相應所以就否定,而認為是 邪見,或者對它生疑。
因此只要無明、薩迦耶見生起了,不管你是許此二者為一或為異,其他的貪、瞋、癡、慢等種種煩惱都會跟著生起來,這就是煩惱生起的次第。 佛法真正最重要的中心講的是苦、空,空並不是沒有,而是性空緣起,它真正指出來的道理就是無我。對於我們學佛的佛弟子而言,這是最精要的部分,是我們必須 應該認識的。在現在這個末法的時候,我們大家都忽視了這道理,這是最遺憾,也可以說是最荒唐、可惜的一件事情。
【如《釋量》云:「有我知有他,執瞋自他分,與此等係屬,生一切過失。」】
除了以上的說明以外,大師還要引《釋量論》來證成,雖然它是屬於不同的派別,也有不同的解釋方法,但是不管從哪一個傳承來說,所詮釋的內涵一定沒有 差別,而所修證的結果也是一樣。所以一有了我(這個我裏面有兩樣東西--無明、薩迦耶見),然後就產生自他的分別,對自己的就執著,對別人就瞋惱,因此次 第而來的貪瞋等煩惱就生起來了。
了解了煩惱的特徵和生起的次第,再下面講它生起的原因。這裡有一個問題,前面不是說生起的根本是我,那不就是原因嗎?為甚麼還要說生起 的原因?這裡我們要知道,煩惱有粗、細之分,最細的根本是無明,而我們眼前真正要對治的則是從粗分下手,也就是從我們眼前觀察得到的行相上面去了解,從這 上面一步一步反推回去,我們就能夠找到根本。這也是《廣論》最殊勝的地方,我們並不是要一口氣就能夠了解最徹底、最究竟的內涵,但只要依著正確的次第,從 眼前我們能夠相應的地方,一步一步慢慢地反推回去,自然它的根本就可以解決。
p. 172
【◎ 第三、能生煩惱之因分六︰所依者,謂煩惱之隨眠。所緣者,謂順生煩惱境界現前。】
能生煩惱之因分六點,當然這也是有不同的分法,比如說《瑜伽師地論》上是分三個原因:所依、所緣、助伴,除了所依、所緣以外,還有其他相關的、相應 的,就列在助伴當中。而《華嚴經》上面則分為所依、所緣、串習、思惟四種。現在這裡分得更詳細,我們就一個一個來解釋。「所依」就是說煩惱根本是從哪裡開 始的,也就是煩惱之隨眠,有時又稱它為種子;這是由於以前生起了煩惱以後,它會留下一種勢力,一遇到相應的境界,它就像種子一樣會再生起來。有時候我們也 稱隨眠為業習氣,這個如果不經過對治是無法解決的。任何一個人都一定是以自己習氣相應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從小生下來就如此,比如小孩子剛剛出娘胎,他就會 知道要吃奶,也沒人教他啊!如果我們仔細去觀察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原因就是這個業習氣。又比如相同的父母所生的孩子,也受同樣的教育,可是個性卻不太一 樣,這就是因為宿生帶來的隨眠不一樣的緣故。
會生起煩惱,單單這個隨眠不夠,還要有「所緣」,就是順生煩惱的境界現前,這兩個是最主要的因。其他相關的,就是《瑜伽師地論》上所說的助伴,關於這部分,下面分成四點來說明。
【猥雜者,謂隨學惡友非善士夫。言教者,謂聽聞邪法。】
心對境的時候影響我們的,除了直截了當所對的境之外,一般以整體來說,這一生從小長大,周圍的環境、人、事等,對我們都有絕對的影響。從家庭當中的 父母、兄弟姐妹開始到學校、社會,這些人在有意、無意之間,他們的行為以及所說的觀念都會影響我們,所以就分成猥雜和言教二項。在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如 果真正想要修學佛法的下手處:這個隨眠種子是宿生帶來的,我們完全莫可奈何,也無從改變;而第二所緣的順生煩惱境界,這是宿業感得的,我們也無從動起。因 此真正重要的就是下面這兩樣東西--就是我們親近的人、和他告訴我們的這些道理,真正能夠選擇的就是這一部分,這是從外在來說的。「言教」就是聽聞的邪 法,「猥雜」是所親近的人不好。反過來說,我們應該親近善知識、善友,這是修學佛法必須要的,因為這就不是生煩惱的因,而是生對治煩惱的因,這是我們應該 了解的。所以我們要修學佛道,要謹慎決擇所處的環境跟人,那是絕端重要的一個基本要則,另外還要能分辨我們聽到的言教,是順生煩惱的邪法,還是能夠對治煩 惱的正法。
【串習者,謂增長煩惱昔串習力。作意者,謂妄增益愛非愛相,及於無常妄執常等非理作意。】
第五、六點則是屬於自己這方面的造作。我們會生煩惱是由於平常一直在串習煩惱,已經太習慣了。但我們如果現在努力的話還來得及,只要不斷地努力去如 理思惟正法,這個串習的力量,那就不是生煩惱,而是對治煩惱了。所以我們現在的講學、研討、論辯,乃至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為了要串習如法的力量。「作 意」就是思惟,我們要如理去思惟而不是去妄增益。這些道理想起來比較簡單,真正重要的是要把所學到的,在生活中實際去觀察。例如說:平常除了研討之外,有 些同學歡喜看書,這也是一個習慣,可是我們要懂得選擇對我們真正有幫助的書,看了以後好好地去思惟觀察,反省自己然後能去皈依、懺悔。這樣雖然看得少,但 是對我們有絕對的好處;要不然看了很多的書,結果壞習慣是越來越多,那對我們沒什麼價值。
【◎ 第四、過患者。謂煩惱纔生,先能令心雜染,倒取所緣,堅固隨眠,同類煩惱,令不間斷。於自於他於俱損害,於現於後於俱生罪,領受苦憂感生等苦。遠離涅槃, 退失善法,衰損受用,赴大眾中,怯懼無樂及無無畏,一切方所惡名流布,大師護法聖者呵責,臨終憂悔,死墮惡趣,不能獲得自己義利。《莊嚴經論》云:「煩惱 壞自壞他壞淨戒,退損失利護法大師呵,鬥諍惡名他世生難處,失得未得意獲大憂苦。」】
煩惱一生起來,第一件事情會「令心雜染」,我們的心識,它本身就有一種認識的能力,無所謂好壞,通常我們會說它有自性分別的能力。本來這種思惟、分 別的能力所觀察出來的量,我們稱它為「現量」,這是正確的。但是當我們在煩惱當中,所生起來的行相就是雜染的,所以煩惱一生起來,心就跟著染污掉了。而實 際上這個雜染與前面說的不寂靜相是連在一塊兒的,就是這個心把所觀察的對象看錯了。這是因為我們以前有錯誤的習氣,現在看錯了,又把這個習氣再增長,「堅 固隨眠」,輾轉地惡性循環,永無了期,才是我們最需要認知而且努力對治的。這樣也會使同類的煩惱不間斷,所以我們平時不知不覺中都是在煩惱裡面。
由於這樣煩惱,那麻煩就來了,或者傷害自己,或者傷害別人,或者兩方面都傷害,這是以廣的來說;以時間而言,現在、後來二者都有罪;這 個罪產生的效果,不但使我們身上感受到苦,而且心裡面生憂惱,更糟糕的是,會感得生生相續,永遠繼續苦下去的果。苦、憂本身屬於苦苦,另外還有壞苦和行 苦,因此惑、業、苦就這樣輾轉地增上。我們真正希望得到的是能夠息滅這些苦及苦因,滅的另外一個名字叫涅槃,但是煩惱一生就遠離涅槃,退失善法;前面由於 煩惱這個壞東西不斷增長,接下來我們真正想要的好東西,不是遠離,就是損害。另外,我們內心當中,常常會怕這個、怕那個,真正的原因還是煩惱,這是最主要 的根本。這裡文字容易懂,我們也不必細說。下面《莊嚴經論》這段文,就是說明上面這些。「失得未得」,就是已經得到的會失去,沒有得到的也會得不到,這是 對外面的物質而言,當然內心中也會生起很大的憂苦。
【《入行論》亦云:「瞋愛等怨敵,全無手足等,非勇智如何,彼令我如僕,安住我心中,歡樂反損我,於此忍不憤,忍非處應呵。一 切天非天,設與我作敵,彼不能令入,無間大火中。此大力惑敵,若遇須彌峰,且不留灰塵,能剎那擲我。如我煩惱敵,長時無始終,餘敵皆不能,至如是久遠。若 隨順承事,悉為作利樂,若親諸煩惱,返作苦損惱。」此說過患,皆當了知。】
《入行論》也說「瞋愛等」(就是煩惱)是我們真正的怨敵,平常我們所看見的冤家都是人,現在這個冤家既沒手又沒有足,它什麼都沒有,談不到勇敢,也 談不到智慧,可是卻能夠使得我們像一個下賤的佣人一樣任它擺佈。這幾句話我們應該注意,煩惱在我們的內心當中,我們一天到晚為它忙,結果它卻是在損害我 們;想到了這裏,你還願意為了隨順自己的貪心,去做爭名奪利等等的事情嗎?
平常我們遇見小小的境界就不能忍耐,乃至晚上睡不著,這是忍錯了!我們真正不該忍的是煩惱,這是真正苦的根本,所以經論上面總是會開示 無我的道理。我們真正了解以後,別人來罵,我根本不在乎,我真正無法忍受而要對治的,就是我內心的煩惱,這是修學佛道的人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世間的人如 果被人家稍微有一點損害或者侵犯,內心就嘀嘀咕咕地抱怨,這是我們弄錯了,所以這裡說「忍非處應呵」。內心當中的煩惱,才是我們應該憤恨,要跟它戰鬥的! 所以後面講到持戒的時候,特別強調要與煩惱鬥,世間人往往互相鬥爭、論是非,這是絕端顛倒的行為。
如果我們了解業果以後,世間哪有敵人?都是自己的業嘛!就算有外在的敵人,他來傷害我,最多把我弄死,可是絕對不可能把我送到無間地獄 去。而這個煩惱惑敵卻具有非常大的力量,以世間來說最大的須彌山,都會被它毀掉,不留一點點,何況其他的?所以煩惱在很短的時間之內也就能夠把我們毀掉。 它不但這麼厲害,而且掌控的時間無始無終,這是所有其他的敵人所不能比的。就算我們不了解業感的道理,以敵人的大小來比的話,最大的敵人我們不去管,卻只 去管那些無關緊要的外敵,也是不合理啊!所以後面精進一度上面告訴我們,跟外在的敵人鬥,就像殺死屍一樣,一點用處都沒有,因為他終究會死,真正的勇士要 鬥的是煩惱惑敵!此外一般世間的敵人,如果你去隨順、承事他,他多少還給我們一點好處;但是如果親近隨順煩惱敵的話,反而會對我們作苦惱。
以上是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先說明煩惱的厲害,然後說它時間的長短,還有世間看得見的外在敵人,跟我們內在的煩惱敵兩相比較等等,從 這些不同的角度,我們去觀察思惟,要能夠真正地認識煩惱以及它的過患。理論上了解以後,進一步要把這個理論在對境的時候認清楚,然後再去努力思惟、懺悔。
【又如阿蘭若師云:「斷除煩惱,須知煩惱過患、體相、對治、生因。由知過患,觀為過失,計為怨敵,若不知過患,則不知為怨敵,故如《莊嚴經論》及《入行論》所說思惟。」】
祖師告訴我們,現在知道了苦,要斷掉苦的因,必須要先了解苦的因就是煩惱,它有什麼害處,它的體相是什麼,還要曉得它怎麼生起,以及對治的方法。這 裡告訴我們要思惟它的過患,因為曉得它的害處,有種種的過失,所以內心才會真正地想要去對治它。譬如說某人做了對我不利的事,或者說了什麼壞話損害了我, 我會覺得這個人是我的冤家,心裡老放不下。現在我們去思惟這個煩惱帶給我們這麼多傷害,如果內心當中,真正能對這個煩惱不放下,一天到晚想要對治它,那就 對了!這才是我們學佛的弟子最最重要的修持。
如果不知為怨敵,就不會想對治它,不知對治煩惱,儘管講再多道理也沒有用。譬如我們在這裡聽見別的地方發生災禍,說不定還蠻高興的,因 為我們並沒有受損害啊!假定發現這裡的廚房起大火了,那我們就會馬上去救,因為對我們有損害,如果不去救的話,中午就得餓肚子了。同樣地,了解了煩惱對我 們有非常強烈的過患,我們就會努力地找種種方法來解決它。這就是祖師阿蘭若師告訴我們的,要照著前面的這些道理去思惟。
p. 173
【又云:「知煩惱相者,亦須聽《對法》,下至當聽《五蘊差別論》,了知根本及隨煩惱,於心相續,若貪瞋等,隨一起時便能認識,此即是彼,他今生起,與煩惱鬥。」須如是知。】
你真正要想了解煩惱,必須要聽《對法論》,最起碼也要聽《五蘊差別論》,也就是《廣五蘊論》。論就是詳細地說明、解釋佛經上的很多道理的書,例如說 我們的色、受、想、行、識到底是什麼,這個東西怎麼來的,有什麼害處等等,主要的內容就是這樣。學了這個論以後,能夠幫忙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現在我們不但 是要學《五蘊論》,而且很認真地想學《菩提道次第廣論》,都是這個道理。
當我們透過學習,了解了煩惱,煩惱又分為:根本煩惱和隨煩惱,所謂根本煩惱就是最主要的煩惱,由於根本煩惱,其他次要的都跟著來了。這 些煩惱都是來自我們內心當中,不是在外頭,所以了解了以後,不管是哪一個煩惱生起,當下就能認識,然後真正重要的是要與煩惱鬥。我們現在所作的努力,說來 就去就是一句話,但願能夠學了以後好好地行持,我也願意和同學一起策勵。我自己感覺到最難鬥的就是這個,因為我們無始以來沒有串習過正法,串習的都是跟外 面鬥,人家眼睛稍為動一下,我內心當中就忙著去妄分別,可是這個對我們這麼重要的,卻很難做到。但願我們不斷努力去串習這個,這是對於真正修習佛法非常重 要的部分。
要做這件事情,除了了解它的過患,決心去對治以外,還要精進!這到後面精進一度再細講。精進的特徵並不只是說很勤勞,有很多人做壞事也 很勤勞啊!譬如一個強盜,搶了東西以後拼命逃,他不是很勤勞嗎?這完全不是精進。精進的特徵是要修善法,特別是如理的善法,不斷策勵自己的身心,真正很努 力地去做,這才是精進。真正要修行,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平常感覺累的時候,你也可以休息一下,不過你也可以說:「這是我很難得的機會,應該努力用 功!」前面在暇滿人身這一段當中,有這麼一段故事:祖師慬哦瓦修行很努力,他的老師就告訴他:「哎呀!你太辛苦了,休息一下。」結果他說:「老師,照理是 應該休息的,可是一想到暇滿人身實在難得,我內心當中就覺得無法停止,只有不斷推進。」這是他已經修行產生了串習的力量。我們現在不是,稍微忙了一點,覺 得今天已經很累了,一有機會就躺下來休息了!碰到一點小小的因緣,就跟人去聊天了!對非善法我們很容易沾上,對修善法我們總有藉口擋住自己,這在後面講精 進一度的時候會說,這裡隨便提一下。但願我們盡心盡力地能做多少就算多少。
又譬如說要小孩子學背書、寫字,一開始有人會覺得很辛苦,那就只有靠外面的環境逼著他。如果他反抗、不願意,就沒辦法進步,但如果環境 保護得好,他也沒辦法出去,慢慢地也就習慣了,到後來他也能做到了。所以如果自己不能很強有力地串習,那時候周圍的環境就很重要了。我們觀察一下自己或者 周圍的同學就很明白,有些人懂得自律,這是宿生有善根;有些人就不一定,剛開始好像拖拖拉拉,可是因為這個環境就是這樣,漸漸地也都一個個走上去了。所以 我們也可以體會到為什麼要皈依三寶,因為環境對我們是絕端地重要。
上面是科判煩惱發生之理當中的「正明煩惱」,說明了煩惱的體相、如何生起的次第,生起的原因以及它的過患。曉得了煩惱發生之理以後,現 在進一步說明煩惱集業的道理。集就是四諦當中的集諦,我們因煩惱而造種種業,這些業累集起來,會使我們在生死當中相續,不斷地輪迴,這是集的特徵。而這個 業煩惱是怎麼集業的呢?下面分兩部分:「正明所集之業」以及「如何集業之理」來說明。
※﹝第二、彼集業之理分二:①正明所集之業,①如何集業之理。初中分二:①思業,①思已業。今初﹞
第一個是說業的自性(特徵)是什麼。業就是一種造作,在經論上面有這樣的解說:「若發生時造作相起」,換句話說,它就是個造作的力量,而推動我們去造作的根本就是我們的思心所。
【◎ 如《集論》云:「云何為思,謂令心造作意業,於善不善及無記中,役策心為業。」謂令自相應心,於境轉動之心所意業。第二者謂彼思發起身語之業,《俱舍論》云:「業謂思彼起,思即是意業,彼起身語業。」】
這是《集論》上面的話,心法中又分為心王跟心所,心王是心的本體,它有種種作用,這些作用就是心所,是跟它自己相應的。其中的思心所,它有一種力量 會使得內心轉動,然後造作種種的意業,這個就是思業。另一個是思已業,就是由於這個心本身的造作,身語也跟著會去造作。《俱舍論》上說:業是思彼起, 「思」就是內心當中造作的力量,而「彼起」就是由於內心的造作而生起跟它相關的身語造作,所以「思」就是意業,「彼起」就是身語業。
根據思的作用,通常又把它分成三種:「審慮思」、「決定思」、「動發思」。「審慮思」就是心一觸境的時候,它自己就動起來了,這個不必 去講文字,我們都體會得到,這純粹是內心當中的思心所,換句話說它有個造作的力量;心裡想了以後,下面就會決定應該怎麼辦。譬如說看見一個很好的東西,就 動腦筋想要獲得,如果覺得不好,就會想辦法排斥,如果覺得無所謂好不好,就不在意,不外乎這幾種狀態。當審慮了以後,就會有所決定,想要取是貪,排斥是 瞋,或者是痴,然後下面緊跟著就會動發身語了。所以這個審慮思通常是屬於思業,決定跟動發屬於思已業。我們不必拘泥在文字上面談,它之所以要分類,是要讓 我們便於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自己的內心,這一點是最最重要的。
【於身語業分為二種,有表、無表。婆沙師許唯是有色,世親論師破之,許為與身語表俱轉之思,故二種業俱說為思。】
身業跟語業又分為有表、無表二種。「有表」就是可以表示的。比如說我現在腦筋當中隨便想了一下,就決定要做一件什麼事情了,或者我歡喜這個東西,就 去把它拿來,我不歡喜這個東西,就把它丟掉,這個從外表就很明顯看得出來的,這個就是有表。這個事情雖然已經過去了,在我們內心當中會留下一個影響力量, 或者你還繼續在想這件事情,或者你也就忘記掉了,可是以後你再跑到這個地方,或者看見這個東西,你會想起曾經做過這件事。事情明明已經過去了,為什麼再碰 到時你又會想起?因為它有一種業力,這個業叫無表,沒辦法表達的,也不是外表可以看得見的,但是只要你有行為就會留下這種力量。這是最簡單的一種說明。
很多地方都提到無表。譬如說我們受戒的時候也是有表業和無表業,登壇作法等種種儀軌是有表業,作法之後內心當中留下來的戒體就是無表業, 惡法、善法都是這樣。對於無表業各個部派的說法不一樣,有人說這個是色法,也有人說是心法,像婆沙師(小乘有部)說這是色法,而世親論師不接受這個看法, 認為它是「與身語表俱轉之思」,應該是心法,所以這二種都是思業。
【總業有三,謂善、不善、無記,此說初二。善業有二,謂有漏、無漏,此明有漏。其中復二,謂聖人相續中有,及異生相續中有,此說後者。】
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業可分善、不善、無記三種,這裡只講善業、不善業。因為現在最主要說明的是感流轉生死之業,而無記業在流轉生死當中並不是扮演 一個重要的角色,所以我們先把握住最重要的那一部分,其次的再一步一步深入。善業又分有漏、無漏,無漏業不是流轉生死的業,所以不談,現在這裡說明的是有 漏善業。把有漏的去掉了,得到的就是無漏,這才是我們需要的。聖者和凡夫的相續當中都有有漏善業,但因為聖者的煩惱已斷不會再感果,所以這裡要說明的是凡 夫的有漏業。
【其不善業者,謂非褔業;褔業者,謂欲界所攝善業。不動業者,謂色、無色地所攝有漏善業。如是亦如《俱舍論》云:「褔欲界善 業,不動從上起。」何故名為不動業耶,謂如欲界中,應於天身成熟之業,有於人畜餓鬼之身,而得成熟,果是可動。如是上界,應於此地成熟之業,除此地外不於 餘熟,故名不動。《俱舍論》云:「由於彼地中,業熟不動故。」】
不善業就是惡業,或者叫非褔業。福業就是欲界所攝的善業,還有欲界以上的色界、無色界所攝的不動業,雖然是善業但仍是有漏的。這也就是《俱舍論》中 所說的。在欲界當中造的業,有可能本來應該感得生天(這是指欲界天),最後會變成到人畜乃至餓鬼當中;而如果是感生上界(就是色界、無色界)的業,就不會 在其他地方成熟,所以稱它為不動業。
p. 174
【◎ 第二、集業之理者。總諸聖者,於諸善業發生增長。預流一來,亦有造集不善業者,然諸聖者,定不積集善趣惡趣引生死業。】
上面讓我們了解所集的業。現在這個地方講的是輪迴生死的業是怎麼集聚起來的。聖者雖然還是有業,但是他不會再造集引入生死的業。我們回想一下,下士 道中講到業感果有一個條件:作增長業是會感果的,作而不增長業是不感果的。所以作而增長的業是集諦所攝,因為集諦最主要的內涵就是由於煩惱、業而讓我們流 轉生死。這裡說明這個集業的行相,哪些不屬於這個範圍,以及我們如何因此而流轉生死,理論認識了以後,就從這個地方下手去對治,這才是它真實的用意。
所以真正要想照著《廣論》去學,這個是最主要的原則,如果忽略了這個而去忙旁的事情的話,我們通常叫它戲論。在阿底峽尊者的傳承中,特 別強調這一點。在輪迴當中,有暇身是非常難得,而生死是這麼的痛苦,我們全心全意放進去努力朝正確的方向去做,還算勉強可以,如果不好好把握的話,即使有 機會接觸了佛法,對我們也沒有什麼益處。但願每位同學常常用這個基本的概念來策勵自己,否則遇到事情總是意見一大堆。請問這些意見到底對修行有沒有幫助? 不學佛則已,世間大家本來就是這空忙嘛!所以如果我們忘記了來這裡的目標為何,對自己來說是對不起自己,對別人來說是破壞別人、傷害別人,那是自損損人的 事情,輾轉的果報是非常嚴重的。所以透過這些道理,但願我們很認真地策勵自己。
前面說過的,聖者也會造種種業,預流、一來就是小乘的初果、二果,三果是不還果,四果就是阿羅漢。初果、二果的聖者也有造不善業的,這 是因為有的時候習氣使然,但是他們一定不會集聚引到善趣、惡趣的生死之業。要了解引業是會使我們困在生死輪迴當中的業,這種業聖者一定不造。因為造這個業 的根本原因是無明,也就是對於事實的真相看不見,而產生「薩迦耶見」、「有身見」,執著有一個「我」;而聖人所證得的是正破這個東西,見到沒有一個 「我」,因此就不會再造集流轉生死的引業。
【《中觀論》云:「生死本為行,故智者不造,故愚為造者,非智見性故。」世親論師亦云:「見諦無能引。」是故乃至自隨補特伽羅我執而轉,爾時容造能引之業。現證無我真實義已,雖於生死由業煩惱增上受生,然不新造能引之業。】
這裡引《中觀論》上面所說,生死的根本在行,也就是說所以在生死當中是因為行,行就是業,有了業,一定會感生死輪迴的苦果,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 再造這個業。有的時候我們常常自以為聰明,看事情很清晰,真正的智者則是看重業果,所以只要還在造這個引生死業,那就是愚痴者,這是佛法中判別的標準,跟 別的地方不一樣。腦筋靈光、看事情很敏銳,這個是世間對智者的看法;而佛法的標準,根本在如何斷行業上頭。所以只要造這個引業就是愚者,因為他並沒有正確 的智慧,不能夠見到事實的真相,也就是性空緣起的道理,佛法最主要的中心就是這個。
《中觀論》是龍樹菩薩所造,是深見派的傳承,世親菩薩則是廣行派的傳承,這裡同樣引用證明。不管是深見、廣行,只要是正確的傳承,對這 個道理都是確定不移,不會有任何其他的意見。所以真正能夠造引生死的業,這一定是凡夫。補特伽羅就是像我們這樣具有五取蘊的凡夫,在生死輪迴當中,從這一 生轉到下一生,因為無明在五取蘊上面執著以為有一個我,所以只要無明還沒破,就會繼續造引生死的業。一旦親自現證無我的真實內涵,雖然還會因為業煩惱增上 而受生,但不會再新造。所以預流果的聖者,還會在輪迴當中再來七生;一來果的聖者,還會來一生,這是因為之前業煩惱的餘勢還在,所以還是會再來,但他不會 新造能引生死的業。
【預流一來,亦能不忍斷除我執,譬諸強力制伏羸劣,《瑜伽師地論》作此說故。是故造集能引生死業者,謂住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以下,一切異生。】
預流、一來的聖者,他的業還沒有完全斷掉,可是因為已經現證無我,這個業雖然有,可是他有能力制伏它,這是《瑜伽師地論》上面說的,因此在生死輪迴 當中造業的,一定是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以下的凡夫。也就是說在修道的過程當中,經過資糧道、加行道,到見道時才真正見到無我的真相。見道之前要如理 去修持,先積聚資糧,所以叫資糧道;然後進入加行道,以定慧證空性。加行位上一共有四個位次:煖、頂、忍、世第一。「煖」就是還沒有得到,可是已經漸漸有 一個樣子了;「頂」就是達到最高;「忍」是功夫加深;到最後是「世第一法」,就是以世間來說,再沒有比這個更高的,下一剎那以後就見道了。換句話說,凡夫 位上最高的就到這個地方,再往上就是聖者。所以聖者不會造引生死的業,而這以下的凡夫都還會造。
【◎ 如是若由染污無明薩迦耶見,他自在轉,三門作行殺等不善,集非福業。若行捨施守護戒等欲界善法,是集褔業。若修靜慮無色地攝奢摩他等,是為積集諸不動業。】
下面主要是講集什麼業,造集業是由於對事實的真相看不見,所謂的無明薩迦耶見,在補特伽羅上面執著一個我,被這個東西所自在,一天到晚被業煩惱習氣 所推動,透過身口意去造作種種的業,如果造種種殺等不善,這是造不善業,集的是非褔業。反過來如果行捨施、持戒等欲界的善法,集的是褔業。在這之上還有不 動業,也就是「定」業,而學定也要有一定的資糧,這個資糧通常是由戒來含攝,如果以大乘而言,六度當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都是資糧。
有些人的生活過得蠻愉快自在的,這是因為宿生集了很多善業,通常要有深厚的善根才能夠感得這樣一個人身,但要談到暇滿就是非常難得,因 為世間一般的人大都非常忙碌。我因為很希望引導在家居士造去惡從善的業,所以建議他們如果從事的行業不合善法的話,在能夠的範圍之內改行,特別是可以從事 有機無農藥的事業,因為這個需要有很多人投入。原因是現在這個農藥是遍地毒害,非常地嚴重,不但是殺生非常可怕,到後來會變成自殺而且毀滅大地,很多地在 農藥用久了之後就死掉了,長不出東西來。長不出東西來大家就會餓死,東西少了以後大家爭鬥就會打死等等,這麼的可怕法。
很多同學剛開始種有機無農藥的農產品時,周圍所有的人乃至家裏的人都笑他們。比較好聽的是:「哎呀!那些人是學佛、念佛的,所以才做這 種事情。」不好聽一點的就是:「這一批傻瓜!」結果,經過了一番努力後他們居然種出來了,不但不像大家想像當中那樣地絕對種不出來,而且種出來比其他用化 學肥料、殺草劑、殺蟲劑的還要好很多。一般種的玉蜀黍高度大概一米多一點,他們種出來的平均長得二米多高;還有平常都是一片葉子中間長一支玉米,偶而長兩 支,但是他們種的平均都長四支,而且每一支都非常飽滿,這是使用有機無農藥的方法種出來的結果。
另外有個同學是種蘆筍,蘆筍是經濟作物,換句話說很值錢的,本來只有屏東能種,可是現在屏東種不出來了,因為長期使用農藥、化肥以後, 土地慢慢酸化了,只能勉強種其他的作物,但是經濟價值不那麼高,而且要花很大的努力才會長出來。下士道中說到邪見增上的時候,很多東西都是乍似清淨、乍似 安樂,而且要花很多的努力下去,得到的果報很少。但他們種有機無農藥的蘆筍,人家看到都說怎麼可能,可是由於就有這麼一群願意做傻瓜的人去做,結果不但做 成功了,而且長得比別人種得還好。後來周圍的人都很羨慕,也都很高興,想跟著做。
我去看了兩個地方,當時看到非常地隨喜,回來以後仔細一想,更對我有非常深刻的影響。他們是做成功了,但是所花下去的氣力非常多,今天 他們種好了以後,我們很高興地說,這是有機無農藥種出來的,又營養又不中毒,然後就吃下去;而他們是一天到晚在田裏忙,非常地辛苦。別人只要殺草劑一噴, 草就沒有了,他們卻是要自己不斷地去拔,所以我去的時候,看到他們都戴著帽子,曬得黑黑的,整天在田裡工作。我們現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宿生積了很多資 糧,假定不好好珍惜,繼續努力提昇的話,實在太可惜了。我們也可以像世間這些人,採取很多時下所謂很先進的辦法,眼前好像省很多氣力,最後造了非常可怕的 毀滅大地及殺生之業,到後來現生不是餓死就是被殺死,將來還要到地獄、餓鬼當中受極大苦,這是非常實在的一個問題。所以每次有事出去,一方面固然也可以說 是去給他們打一下氣,但是對我來說,影響更深遠的是,看到世間種種相狀,我內心當中就非常地警惕:要得到這個暇滿的人身,是這樣的困難,現在我們不但有 暇、腦筋又好,而且能夠值遇佛法,假定在世間法上空轉,而不好好學佛的話,天下還有什麼東西比這個更可惜的!這個事情看起好像無關緊要,可是對我們是有策 勵的作用。真正懂得扼要的話,雖然是很簡單的道理,你只要把握得住就不會走錯;否則儘管你懂得很多,天花亂墜說了一大堆,那都是戲論,毫無用場。
【若爾於三有中一切盛事,見為過患,希求解脫欲樂,發起修眾善業,又於無我義如理觀察慧相應思諸善淨業,是否集諦生死因耶?】
這是一個問題。當我們了解在生死輪迴當中,所有的好事情都是引發生死的魚餌,沒有學佛之前,由於無始以來的習氣,以為它是好的,不斷地增長三毒;現 在了解了過患以後,就不再要這東西,而是希望從三有當中解脫出來,因此要修種種善淨之業,來對治以前的錯誤。要對治就要先了解真正的原兇就是這個「我」, 所以去學習「無我」的道理,透過如理的思惟觀察得到正確的了解,依此去造種種的善淨之業。那麼請問這個業,是不是也是集諦生死因呢?因為這個時候,我們還 在生死輪迴當中啊!下面接著回答。
【總資糧道、加行道者,雖集庸常能引之業,然由如斯意樂所起,及於無我觀慧相應諸善淨業,是後有愛能對治品,與生死本我執行相,相違而轉,故非尋常真能引之集諦。然能隨順引後有集,故立為集攝。】
這一段話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總之,在整個的五道中,資糧道、加行道的行者,在沒見道之前一定會造集輪迴生死的業,但是因為他內心當中所造作的是與 無我慧相應的善淨之業,而這是正對治生死輪迴當中後有愛的,也就是說,跟我們流轉生死的根本恰恰相反的業,所以這些業並不是真正的流轉生死集諦所攝。不過 因為還是在輪迴當中,所以仍舊算是集諦所攝。
譬如說,我們要走高速公路北上,結果跑錯了方向向南走,發現了以後回過頭來向北走,這個時候方向跟之前完全相反,但是我們還在高速公路 上。同樣的道理,以前我們造輪轉生死的業,現在我們了解了真相,開始往反方向走,當然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可是眼前還是在輪迴當中。這是現下我們修行最重 要的一個原則。退一步來說,眼前即便做不到,但是心裏要一直努力地策勵自己,就能從看不到而漸漸能夠看得到,進而漸漸能去做,到最後能夠做得到,這有它一 定的次第,我們整個的學習過程都是這樣。
【如是亦如〈攝決擇分〉云:「問:若世間諸法,厭患後有,能背後有,引出世道,彼等何故集諦所攝?答:雖彼自性,厭背後有,然能隨順後有身語意妙行,是故當知是集諦攝。」】
這是《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裏面所說的問題,這跟前面的一樣,當了解了世間的真相,對它生起厭患,不會像以前一樣愛著,這跟以前引發後有的造業是 完全相背的,它是引導我們走向出世道的,既然是出世道,為什麼還是集諦所攝呢?答案是:雖然方向已經相反了,但是還在生死當中。以前的所造是惡的,越轉離 解脫越遠,現在則是往相反的方向。所謂的後有,就是說造了會感得下一生繼續生死輪迴的業,既然輪迴生死的業都是集諦,因此歸類的時候,仍舊放在集諦當中。 就像說有善人、惡人,善人當然不是惡人,但是就以人這個角度來看,他還是人啊!
p. 175
【此說善思生死過患,厭離生死意樂所起,引出世道諸善淨法,為隨順集。故當勵力,引此意樂及無我慧。】
最後大師作出一個結論:如果我們能夠善巧地去如理思惟生死的過患,對生死當中一切的盛事生起厭離,由於內心這種意樂,會引發我們種種的行為,這都是 使得我們漸漸地走向出世的業,這是道諦所攝。雖然這種善淨之法仍是集諦所攝,也就是說,的確我們還在生死輪迴當中,但這是真正能夠使我們漸次透脫出來的方 法,所以正是我們真正要努力的。
【◎ 由是因緣,若未由多異門,觀察修習生死過患,於生死盛事破除貪愛,獲得對治。又未如理以正觀慧觀無我義,又離修習二菩提心。餘諸善行,唯除少數依褔田力,悉是庸常集攝,轉生死輪。】
根據上面所講的,我們必須要經過種種的聽聞思惟,從很多方面如理地去觀察修習,了解生死輪迴的過患,才有可能破除對生死當中一切好事情的貪愛。要對 治貪愛,這話很容易講,但是我們應該去好好地觀察、思惟,如果自己對很多東西放不下,那個放不下的根本原因就是貪,這是我們真正該反省的地方。
一般來說,正破貪愛最好的方法是修不淨觀,不一定要去觀有我、無我。如果依著正確的觀法觀起來了以後,對於平常歡喜的東西,會產生非常強 大的厭惡感。譬如說本來覺得美味無比的東西,一旦觀起來,會覺得它又臭、又髒、又爛,內心當中非常強大的排斥感就來了,這不是一個道理,我們現在都是在道 理上面轉。我有一個朋友,他的惡業感果的時候,好好的一個境界,別人看的是青山綠水,他卻看見一片枯黃。同樣地,如果造了善業,也就是前面所說的思、思已 業,當你很認真地去思惟觀察,一旦觀成的時候,眼前看見的這些東西,也會產生這樣的效果。
我聽說以前有一位大德,修白骨觀成功了,看出去別人都是一具具的骷髏,就像我們好好地坐在這裏,他看我們就都是骨頭。但真正淫貪的對治 並不是白骨觀,白骨觀是對治我們對身體的執著,有很多人對自己的身體就是放不下,那才應該修白骨觀。如果要對治對男女飲食的貪欲,應該是修不淨觀,可能他 有一點弄錯了,結果雖然把別人看成白骨,欲心還是會生起來,因此他說了一句話:「縱然白骨也可愛!」所以如果不是正對治的話,這種非常嚴重的貪愛是拿不掉 的。
觀無我慧是專門對治我執、我所執,這跟前面所說是不一樣的,我們現在如果不好好地善學深思,正對治稍微弄錯一點點就沒有用,修行就是這 樣。世間也是這樣,民間有一句話「嘴上無毛,做事不牢」,又說「大器晚成」,就是說有些人雖然腦筋很好,自己有很多想法,但都不夠成熟卻自以為是。我自己 的經驗也是這樣,我現在有一些認識、想法,年輕人都不同意,我也莫可奈何,我曉得自己吃過多少苦頭才學會,他沒吃苦頭就是不可能了解的。修行亦復如是,所 以前面一再說「信為能入」,在還沒有真正體驗過之前,如果你善根夠,遇見夠條件的師長教導,你就要相信他,沒有第二條路好走,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則。
由於觀不淨而破除貪愛,或由於觀無我慧而破執著的這個我,乃至自己了解了以後,修習大乘法,發菩提心(有世俗及勝義二種),願意幫助一切 的人而希求無上菩提,如果離開了這些內涵,所有其他的善行,都是平常集諦所攝,轉生死輪的業。不過有一個例外,「唯除少數依褔田力」,這是極少數,靠著一 種特別的力量,也能夠跳出生死輪迴。前面所說的破除貪愛、觀無我慧、修二菩提心,這三樣實際上是一貫的。現在說不從這些,而是依褔田力也能跳出生死輪迴 的,這是極少數,這種方法一般來說,就是淨土法門,不過實際上到了淨土以後還是要依著道次第走上去。真正要求生淨土,心裏面必須至誠懇切地皈依,所以一定 要先了解一個事實:世間是一無可取,由此策發真正要跳出生死輪迴的希求。不過修行的重點,不是放在觀察生死過患,也不是觀察生死的根本--我執,而是看見 了過患以後,一心皈投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有願力救他,所以他修行的主力是放在皈依。照理說單單皈依是不能跳出生死輪迴的,但推動他皈依的力量,是因為 感到三有的盛事一無是處,想要跳脫生死輪迴,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則。淨土的經論當中也說得很清楚,雖然嘴巴拚命地念阿彌陀佛,如果腦筋當中對生死的盛事都放 不下,臨終的時候,他所希望的這些東西就會障礙,極樂世界是去不成的,這一點我們應該要知道。
【又增長業分為二類:一為樂受義故增長,二為捨受義故增長。】
【◎ 初中復二,一為受用色聲等欲塵,所生諸樂。二於外樂,厭捨貪著,為定生樂受,而增長業。初復有二,一正緣未死以前現法樂故,造非褔業。二正緣來世諸欲樂 故,增長褔業。正緣定生樂受者,謂集能生第三靜慮,下至初禪諸不動業。若於諸欲捨離貪著,復由樂受令意厭患,為捨受故而作業者,謂集能生第四靜慮,乃至有 頂諸不動業。此是世親論師意趣。由此正理,若普厭棄一切諸有,為解脫故三門行善,則能漸遠生死,漸近涅槃。】
增長業是講集諦所攝的輪迴生死之業,分為二類,一個樂受義故增長,一個捨受義故增長。為樂受義故增長業有二種,一個是受用外面的色聲等欲塵,還有一 個是對外在這些東西所生的快樂厭離捨棄貪著,而受用在禪定中的樂,這定所生的樂又更高一層。前面第一個受用色聲等欲塵又有兩種,一種是只為今生短暫的現法 樂,所造的都是非福業;平常我們凡夫就是在這上面轉,不管你說多少道理,內心都是為了這個,這在下士當中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另外一種是想得到來世的好果 報,所以眼前的樂受就願意放掉一點,本來是處處為自己,現在會去幫助別人,乃至布施、持戒等等,這是為了將來的因緣,造作增長的是褔業。正緣定生樂受的 人,厭捨外在的快樂,追求禪定所生的樂受,這樣所增長的是三禪、二禪下至初禪的不動業。
初禪是離生喜樂地,二禪是定生喜樂地,三禪是離喜妙樂地,四禪是捨念清淨地。初禪、二禪、三禪都有樂受的感覺,到了四禪則是捨受相應, 已經沒有樂受了,所以說「復由樂受令意厭患」,雖然很快樂,可是他覺得這個樂受本身還是一個不好的事情,所以內心當中厭患它。從四禪以上以乃至有頂,就是 三界內最高的天,都是在捨受當中,這是前面說的「為捨受義故增長」的業。這個就是世親菩薩講的。
最後所說的這個就是修行人該做的,了解這個道理以後,就知道只要在三有當中,不管是樂受、捨受,都是在業的繫縛當中,於是內心就會希望從三有解脫,因此推動身口意去造善淨之業,這樣就能漸漸遠離生死,漸漸得到涅槃。這一部分就是說明集業的內涵。
由集諦門思惟流轉生死次第總共分為三科,最後一科是死歿及結生之理,在正說之前,先複習一下幾個最主要的重點。前面苦諦已經講過了,現在這 一科是思惟生死流轉次第,這就是集諦所攝。苦諦有四個行相--無常、苦、空、無我;集諦的行相則是因、集、緣、生這四個。現在把這四個行相,配合煩惱發生 之理、彼集業之理、死歿結生之理這三科簡單地說明一下。
集諦的「諦」就是真實不虛、確定不移的意思,「集」就是聚集,或者說招集、招感,把這些東西聚起來,所集的實際上就是我們種種的煩惱跟 所造的業。造惡業是因為我們跟煩惱相應,根本是無明薩迦耶見,不了解事實的真相,造了業以後,將來一定會感得流轉生死的苦果,這整個的過程稱為集。世間的 真相就是如此,絕對不會變動的,所以叫集諦。
集諦分為四個行相--因、集、緣、生。我們在輪迴生死當中,造了業以後,它有一種力量,能夠引發我們後有的習氣,這個就是「因」,相當 於十二因緣中的無明、行、識,它有引生後有的力量,就好比種子一樣。可是種子要感果還要有一個條件,這就是下面的集。這個「集」就是說當習氣不斷地增長以 後,將來一定會感得跟所造的這個惑業相應的生死果報。譬如造了哪一道的業,將來就會感得哪一道的果,前面有這個因,但是果報還沒現起,一旦這個集增長了以 後,一定會感果的。這也就是前面共下士講的,作已增長業一定會感果,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我們無始以來造了無窮無盡的業,先感果的業那就是「生」。所以說 所集的業是各式各樣的,每一道都有,但是下一生會到哪裏去,還要一個「緣」,不斷在前面推動你,當這一生的果報結束了,下一世就會現起,所以這個緣助使你 感得下一生。真正細的地方,將來可以進一步深學,我們現在了解了這些道理,如果能夠努力去做的話,已經足以讓我們漸漸出離生死輪迴,這是大家要把握住的。
現在把它跟前面講的這三科連貫一下。第一科是煩惱發生之理,生死輪迴的根本是煩惱跟業,可是這當中以煩惱為上首,如果沒有煩惱,雖然有業 不會感果;沒有業有煩惱,馬上就會造業,造了以後果報就會來,所以集諦當中最主要的因就是在煩惱。前面說十二因緣雖然是一個無窮的循環,可是也是從無明開 始的。這個因有了之後,怎麼去集業,然後因集了以後進一步怎麼緣生,就是下面的這個科判,告訴我們前一生怎麼結束,下一生怎麼生起,所以這個苦集諦真正的 行相就了解了。這裡只是簡單地說明,當我們平常研討的時候,先了解概略的名相,也不必花太多的時間深入研究,最主要的是對治自己的惑業,這個比較重要。
※﹝第三、死歿及結生之理分五:①死緣,②死心,③從何攝煖,④死後成辦中有之理,⑤次於生有受生道理。今初﹞
平常我們對死很恐怖,對生會很歡喜,實際上生死是一貫的,它輾轉互為因果。眼前我們能體會得到、看得見的,就是生的那一部分,死的那一部分我們看不 見,而佛法就是讓我們也看見原來看不見的那一部分,當我們了解了生死輪迴的因果相續以後,如果如理去做的話,自己就能夠把握得準方向。所以,死實際上就是 生的因,有了這個因,下面如果再繼續增長就是集,當我們這一生壽盡了以後,這一生集的業一定會帶我們到下一生去輪迴,所以集諦也就是因集緣生。而這個死就 是在下一生之前,也是我們這一生的最後。其實佛法中所有的道理都是告訴我們要怎麼善用這一生,如果懂得好好地善巧運用的話,臨終就不會後悔,這是對我們來 說真正最重要的事情。
這裡分五部分:由什麼因緣而死叫「死緣」。「死心」是指死的時候的狀態。第三「從何攝煖」,命跟煖是同時的,換句話說,在煖捨的時候, 就是命離開的時候,這其中告訴我們它是從哪裡離開身體的。第四是「死後成辦中有之理」,死後到下一生中間,還經過一個階段叫中有。聖人是沒有中有的,凡夫 則有。最後是「次於生有受生道理」,它是怎麼從中有再去感得結生的道理。實際上整個過程當中,最主要的推動者,就是集諦所攝因集緣生當中的集,也就是煩惱 跟業的力量。
【◎ 壽盡死者,謂如宿業所引壽量,一切罄盡而死,是為時死。福盡死者,謂如無資具死。未捨不平等死者,謂如經說,壽未窮盡,有九死因緣,謂食無度量,食所不宜,不消復食,生而不吐,熟而持之,不近醫藥,不知於己若損若益,非時非量,行非梵行。】
死有幾種原因,一種叫壽盡死,一種叫非時死。我們所以有這樣的壽命,一切都是宿業所感。業盡的時候,此生就到此為止,這是壽盡而死。實際上,跟這個 壽命相應的業,還有我們宿世的福。以世間的工作來說,譬如你和老闆簽下一期三年的約,工資先給了你,那你在這段期間內必須量入為出,慢慢地去用所獲得的 錢,假定任意浪費,寅吃卯糧超支了以後,那就麻煩了。所以很多講因果報應的書上,都有這種福盡而死的例子。其中有一個故事說:有兩個人是同年同月同日生, 但是一個早死,一個則很長壽。原因是早死的那個人一生都享很大的福,另外一個則過得很節儉。所以這個壽跟福是可以轉換的,如果你福報很大又懂得節制,福可 以轉成壽。反過來,如果任意揮霍的話,不到壽盡就會死,因為福已經用完了,道理就是這樣。
我建議大家,平常與其看很多的理論,倒不如多看這些實際的例子,不過不要當作故事看,否則就像看普通的小說一樣,沒有什麼太大的意思。 看完以後也應該心平氣和地想一想,其中內涵對我們生命的意義。我常常會看《物猶如此》,裡面就是講有很多動物也曉得忠義的故事。每次看完了我就會想,這個 畜牲尚且能夠知道忠、義、孝、悌,身為一個人,我到底做到了些什麼?如果能夠認真地這樣去看,那麼讀這個書就對我們很有好處了!
還有就是雖然褔跟壽都還有,但是由於自己不知取捨而橫死,這叫不平等死,這裡舉出了九種。世間也有一定的法則,如果違逆法則亂來的話,都是導致橫死的因。經上說的是一個主要的大綱,像現在很多人喜歡去冒險、找刺激,覺得很好玩,一不小心就死掉了,這都是屬於橫死的因緣。
這裡提到「食無度量」等,我們受用飲食有一定的量,如果貪心過分、暴飲暴食;或者吃不相宜的東西,那就會損害身體;或者還未消化完又再進 食;還有就是,平常假定吃了不當的食物,沒辦法把它吐出來;或者消化了的廢物留在身體裡面排不出來,這都會變成死緣。還有如果生了病以後應該去看醫生而沒 去看,乃至「不知於己若損若益」,通常是指對男女飲食這些事不知節制。其實廣泛的說,就是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損或有益都不清楚,這些都是橫死之因。
所以死緣就是在什麼條件之下他會死。我們平常造的這個業,透過集諦的滋長,形成十二緣起的「有」支,在下一生一定會感果,就是「生」。但是前面的生命沒有捨去之前,後面的「生」還不會現起,所以是歸在因、集、緣、生的「緣」當中。
至於下一生投生哪一道,和死時的死心有密切的關係,所以這裡特別作個說明。平常我們心裡不外乎三種狀態:善、惡、無記,所以就會造集善業、 惡業跟無記業﹔同樣的,到臨終的時候,這三種心不僅是造作善、惡、無記業,而且還會引導我們到善、惡道去,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所在。進一步來說, 我們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死,因此前面告訴我們隨時要做好準備,而臨終所呈現的一切,並不是莫名其妙而來的,它是由於生前經常串習,到臨終的時候就自然而然會 出現。
既然這對我們有這麼深遠的影響,我們也希望走增上生的話,豈不是在平常就應該要努力嗎?我們所以修學研討《廣論》,做種種善行,無非都 是在這個問題上面談,因為「死心」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是等到死的時候才講那個「死心」,平常一切時處,面對任何境界的時候,如果自己能夠提起正 念,都應該思惟:這一念就是引我們入善、惡趣的關鍵。因為這個心相續是念念向前推衍的,每一念生起的時候,前一念就可以看成是死心,就像無常有粗、細兩 種,深細去觀的話,能從粗相進而看到細相,那就是剎那剎那的生滅。當我們了解了這個特徵以後,就知道該如何策勵自己了。
p. 176 (3)
【◎ 第二、死心分三。善心死者,謂由自憶,或他令憶,乃至粗想現行以來,信等善法現行於心。】
第一個說明善心死的狀態,當一個人臨終的時候,或者他自己能夠記起善事,或者旁邊的人幫他記起來,使他內心當中緣著善法,一直到粗想現行為止,一旦 進入細想,念頭就不會再變了。所以臨終之前最後的那個粗想,就是我們下一生到哪裡去的關鍵,善、惡道就在這時決定了。這個善法特別是指信、精進、念、定、 慧等等,是出自《百法明門論》當中。第一個是信根,如果我們仔細去觀察會發現:平常歡喜講道理的人,一般來說信根都不夠。信有一個特點,就是對於自己不了 解的,或者雖然理論上能夠了解,實際上對真實的內涵並不了解的,但是願意接受。這並不是叫我們盲目地信,佛法絕對不主張盲信,要經過如理地觀察、思惟、決 擇的過程,不斷增長淨信。前面說的信善知識,信業果等等都是這樣。而往往我們會覺得「讓我了解了,我才能接受」,的確我們應該要了解,但是你堅持一定要先 了解才願意接受,這往往對自己有很大的傷害,所以這個特點我們要注意。平常我們最相信自己,而且找種種理由來證成自己,實際上這對我們是絕大的傷害。
「等」就是講下面的進、念、定、慧這些善法。由於相信,自然而然會啟發好樂的心,所謂「信為欲依,欲為勤依」,那個時候會策勵自己,不 要隨順著自己的煩惱、業習氣,而應該隨順著我們所信的道理去做,這往往是違背我們心意的,這是它的一個特點。當我們了解以後,在實踐過程當中,自己會很明 確地察覺是否在隨順、增長軟暖習氣。如果能夠如理地依法對治我們的煩惱習氣,這都是透由信根而啟發的。在臨終粗想現行的時候,如果這個先現起,叫做「善心 死」。
【又行善不善補特伽羅將命終時,或自憶念,或他令憶,昔於何法多所串習彼便力強,由此令心於彼流注,餘皆忘失。若於二事平等串習,先憶何法便不退捨,不起餘心。】
通常情況之下,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如此,有的時候做好事,有的時候做壞事。可是臨終時現起最多的就是平常做習慣的,這時或者自己能憶念起來,或者透由 別人提醒而憶起。這就是為什麼臨終需要助念的理由,對我們實在太重要了。不過這裡有一個特點,自己生前有串習的,臨終時別人提醒才有用;若是平常不習慣 的,就算是聽說過,但並沒有努力去串習,別人來提醒也沒有用!甚至別人提醒了,自己還會不歡喜,我們常常就是這樣。
我曾經遇見過一個女居士,她先生才過世不久,之前夫妻兩人都信佛,可是信的法門卻不一樣,譬如說一個歡喜念地藏菩薩的,另一個是念觀世 音菩薩的,結果很不幸,她先生臨終的時候,她就以自己所好提醒先生,使得他很不歡喜,心裡面非常混亂,她還覺得自己是一番好意。後來她聽到《廣論》以後非 常難過,一直為這件事情懺悔。
像這件事情,我們可以在這裡分兩點來說明。第一點就是我們要懂得《法華經》中所說的意趣,佛了解眾生的根性是儘管有更好的法門,如果他 不能接受,也不必勉強他,所以《法華經》上佛應眾生根器,分別說三乘。這又有兩種說法,有一派說三乘究竟,例如唯識的隨教行者,他們認為有一些人是只能證 得羅漢就到此為止,不能成佛的。另外一派則認為最後一定會成佛,只是現在根性比較差,一口氣還無法用大乘法來救度他,所以只好讓他先證得空性以後,他自己 一定會覺得不圓滿而後悔,那時再來迴小向大,雖然走得遠一點,但是最後一定可以成佛,這個叫做究竟一佛乘。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我們平常如果有機會也能隨 分隨力幫忙人家,但對方不接受的話,也不必勉強。
進一步是對自己來說,這才是真正重要的,不要只想在臨終的時候,多找幾個朋友來提醒我們就可以了,如果生前不努力,到時候再多的人提 醒,都沒有用!我聽見過幾個平常也頗有修行的人,臨終的時候別人來幫他助念,照理說如果這個人很有修行,應該就能提起來念佛,可是他卻說:「我現在痛苦得 要命,你還念什麼佛,趕快去找醫生來呀!」他平常都主張生了病不要找醫生,應該趕快提醒念佛,但是臨終的時候當別人告訴他要把佛號提起來,他卻提不起來, 反而絕端痛苦。所以這個事情千萬不要騙自己,說好聽話,讓人家覺得你這個人學問很大,到真正生死關頭的時候,是一點都假不來的。
所以我們平常應該觀察自己內心,平時「於何法多串習」,那個力量就強,自然而然內心也「於彼流注」,其他的都忘失掉了。如果善跟不善的 串習都差不多,那麼臨終的時候只要有人提醒他,先提醒的,他就先提起來,因此真正重要的還是平常的串習。前面共下士已經很明確地說過:「諸業於生死,隨 重、近、串習。」其中的近就是講這個。這裡特別再說一遍,因為這個跟我們修行是有絕大關係的。
【又作善者如從闇處趣向光明,臨命終時,猶如夢中,見有種種可意之色,非不可愛,安祥而逝。臨死其身無重苦受。造妙業者,解肢節苦,亦極輕微。】
行善的人臨終的時候,身體上也不會有很大的苦受。如果這個業越好,死的時候肢節分解的苦也越輕微,所以造善業,不但現在好,將來也好。不過要造業通 常都不能隨順自己的習氣,我們隨順習性造業的時候很痛快,臨終就麻煩了,到將來更是絕端痛苦。所以真正學佛的佛弟子,就要在這個地方下功夫,千萬不要平常 做任何事情都配自己的胃口,應該如理觀察,依法行持,這個才是最最重要的。
【◎ 不善心死者,謂由自憶或他令憶,乃至粗想現行以來,追念貪等現行不善,臨死其身受重苦受。造不善業當死之時,現受先造不善業果,所有前相,謂如夢中多怪色 相,於彼顯現,如從光明趣向闇處。諸造上品不善業者,由見彼等不可愛相,身毛恐豎手足紛亂,遂失便穢,捫摸虛空,翻睛咀沫,此等相現。】
不善心死跟善心死一樣,都是我們平常的習慣,只是顯現的境相不太一樣。如果造上品不善業的話,死的時候就像做夢時夢見可怕的事情一樣,會汗毛直豎、 手腳亂揮,乃至於大小便失禁、眼睛翻白、口吐白沬等等。我曾經看見過一個小孩子,只有十歲上下,臨終的時候就這樣。當時也不太知道,學了佛以後,我也想 過:這個小孩子哪有可能會造什麼大的惡業呢?後來再想一想,的確有可能。一般來講,十歲就死,表示這個人的業報非常糟糕,很可能前生從地獄裡出來,這一生 壽命還是很短,而且說不定還會再墮落。
我也曾經看見一個故事,不妨說一下。有一個人生前造了很多惡業,可是他也念過佛,死後下了地獄,閻羅王要把他送到油鍋煎的時候,他忽然 想起來了,拼命念佛,結果那油鍋就炸掉了。閻羅王沒辦法可想,就讓他投生到善道,但壽命很短,才出娘胎就夭折了。經過這樣入胎、出胎,後來他這個佛號就統 統忘失掉了,只得長劫在地獄受苦。所以論上說,有時是一個業感一生果報;有時是很多個業,感得一生果報;也有的是一個業會感多生的果報。所以造了惡業,果 報是很可怕的。
我看見過幾個人臨終的景象,前面說的這個小孩是我唯一看見比較恐怖的現象。我也看過死得時候很安詳的人,好像閉上眼睛,很平靜地就走掉了,通常這都是生前勤修善業的結果。
【若造中品不善,彼諸相中有現不現,設有不俱。作惡業者,解肢節苦,最極尤重。又解肢節,除天、那落迦,所餘生處,一切皆有。】
中品不善的話,前面所說的不可愛相,有的時候會現起,有的時候不現起,就算現起也不是全部都呈現,只有一部分。如果造惡業的話,將來固然是非常可怕,臨死的時候,解肢節也絕端痛苦,就像被人截割一般。這個苦,除了天界跟地獄以外,其他的各道當中都有。
【又一切人臨命終時,乃至未到昏昧想位,長夜所習我愛現行,復由我愛增上力故,謂我當無,便愛自身,此即能成中有之因。此中預流及一來者,雖其我愛亦復現行,然慧觀察制而不著,譬如強力制伏羸劣,諸不還者我愛不行。】
一個人臨終的時候,先是進入粗想,接著是細想,到最後就完全昏迷了。在這個之前,由於無始以來一直串習強烈的「我愛」,死時會感覺到我好像快要失去 了,自然而然生起非常強烈的執著,這就是感得中有的原因。這種情況只有凡夫才有,聖者不會,因為聖者已經真正見到無我。不過還是有程度的差別,小乘的預流 果還會在生死輪迴當中投生七次,一來果要來一次,不還果則不再來了,他會到天上去證得羅漢果,他的「我愛」不再現行。預流果和一來果的聖人,我愛的習氣還 在,但是他有智慧的觀察可制住它,就像一個強壯有力的人制伏一個體力比較差的人一樣。這個道理講到「成辦中有」時會再詳細地說明,這對我們平常修行是非常 重要的關鍵。
p. 177 (3)
【◎ 無記心死者,謂行善不善者或未行者,自未能念此二種事,無他令憶。此臨終時俱離苦樂。善心死者,是於有粗想時,若細想行時,善心即捨,住無記心。彼於爾 時,於曾習善亦不能憶,他亦不能令其憶念,不善亦爾。故細想行時,一切死心,皆是無記。《俱舍釋》說:「善不善心行相明了,不能隨順當斷死心。」】
所謂無記心死者,就是不論有沒有造善或不善,臨終時自己沒有想到,也沒有人提醒他,只是糊裡糊塗,所以心裡既非善也非惡。這是指粗想階段,不是指細 想。真正到細想的時候,善惡心都沒有,一定是無記心,所以這裡講的無記心,是指粗想的時候,沒有善心或惡心。平常我們自己觀察一下就可以瞭解,有時候坐在 這裡,腦筋還蠻清楚的,可是也並沒有想什麼,這就是一種無記的狀態。臨終的時候,腦筋也還蠻清楚的,可是想不出自己所做的好事或壞事來,就是這種狀態。一 旦進入細想,不管之前是善、不善、無記,都變成無記心。所以真正決定我們下一生的,是在粗想時候的善、不善、無記。這個都是根據《俱舍釋》上說的。
【◎ 第三、從何攝煖者。造不善者,識於所依從上分捨,上分先冷乃至心處。造善業者,自下分捨,下分先冷,二者俱從心處識捨。識最初託精血之中,即為肉心;最後捨處即最初託。如是先從上身攝煖至心,或從下分收煖至心。次雖未說,從下或上,亦攝至心,然當類知。】
壽命捨的時候,體溫會慢慢地消失掉。如果造了惡業死時識是從上分先捨離,慢慢地向下,煖跟識是一樣的,所以造惡業者的身體從上面先冷,冷到心。造善 業者是下分的腳先冷,冷到心,最後都從心這個地方離開。投生的時候,識也是從心臟的地方托生。所以從臨終的相狀,就可知下一生去的地方。有的時候我們會想 知道這個人下一生到哪裡去而摸摸他。千萬摸不得!這是毫無意義的事情,而且會影響他的投生。說來說去真正重要的還是自己平常的時候要多鍛練。要幫忙亡者, 能夠勸他固然好,就算他不聽,如果你自己心力很強,能夠代他觀想、憶念的話,亡者也能受用,這一點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
【◎ 第四、死後成辦中有之理者。如前所說識從何捨,即於彼處,無間而成,死與中有,如秤低昂。依二種因︰謂我愛已生故,無始樂著戲論已熏習故。善不善業已熏習故。】
當煖收攝完畢,識就離開我們的報體,也就是死了。「無間」就是中間沒間隔,死跟中有是同時現起的,就像秤一樣,一邊低的時候,正是另一邊高的時候。而成辦 中有依兩種因,這也就是我們修學佛法的重心所在。第一點是生死輪迴當中的總相,只要在生死輪迴當中的異生(就是凡夫),最主要的特徵就是無明。也就是對於 「我」是什麼看不清楚,產生種種虛妄的分別執著,這個叫戲論,是我們無始以來所熏習的。不管投生哪一趣,這個一定都會現起。
由於有無明,所以有貪瞋癡等煩惱,因此而造種種業,前一生消失的時候,下面這個業就感果了。所以第二個原因是「善不善業已熏習故」,這 個是在我們生死流轉當中,感得哪一道的個別因。因此,我們修行第一個是先以善業取代惡業,進一步要淨化所造的善業,使它變成淨業。善業也並不是從外面的形 式上面看善不善,而是從內心上面講,如果只是為自己,不管做什麼善事都是騙人的,為了利他,這個才是真正的善業。不要說佛法,就是像《了凡四訓》、《俞淨 意公遇灶神記》等世間的書,也都很清楚明白地說明這一點--只要問問自己的內心就清楚了。
【又此中有,眼等諸根悉皆完具,當生何趣即彼身形,乃至未受生有以來,眼無障礙,猶如天眼。身無障礙,如具神通。《俱舍》亦云:「為當本有形,此謂死以前,生剎那以後,同類淨眼見,具業神通力,根全無障礙,不轉為尋香。」此說中有是同類見,及修所得離過天眼能見。】
因為無始以來對「我」的樂著,到死的時候這個強烈的我執,就是生中有的原因。中有的形相由他生前所造的業來決定,當中有現起來的時候就是他下一生的 形相,「眼等諸根」都具足。而且中有身有業通,在還沒有受生之前,他的眼睛可看見任何東西,只要有業緣的境,可以說是無遠弗屆。
接著引《俱舍》來說明,中有的形狀就是下一生本有的形狀。本有是指從出生剎那以後到死之前的這段期間。如果他下一生感得人道,那麼中有 就是人的形相;如果下一生是感得生天,中有就是天的形相;如果下一生感得地獄、餓鬼、畜生,就是地獄、餓鬼、畜生的形相。能看見中有的有二種,一個是同類 的中有;還有一個是淨眼,就是有修行的人的淨天眼,平常普通的人看不見。
「不轉」是說這個中有現起了就不會轉變的。此外中有又叫做「尋香」,因為中有吃東西是以鼻子聞的,譬如我們點香,他聞到那個香味就受用了。或者供養他一些食物,他不像我們一口一口吃進去,而是聞那個香味,所以叫作「尋香」。
p. 178
【成辦何趣中有,次定不可轉趣餘生。《集論》中說容有轉改。】
前面說不轉,就是指不會轉趣餘生的這個狀況。這是《俱舍》的說法,但是《集論》上面說還是可以轉變的。原則上,宗大師的主張是後者,也就是說中有還 是可能轉變的。可是轉變要什麼條件呢?一般靠自力是不能轉變的,如果外面有很大的加持力的話則有可能。所以在七七當中,做功德給亡者是非常有用的。不過若 是普普通通隨便做一下也是不行,第一他自己要有相應的福報,其次去超渡他的人要有很深厚的功力,還有如果超渡的人跟他的關係非常密切,這幾個條件是真正能 夠幫助他的。所以善友對我們非常重要,這是死時真正能夠幫助我們的。惡友可能平常跟你關係密切,但臨終時卻會把你拖下去。既然能轉變的話,固然可以從壞的 地方超渡到好的地方;同樣地也有可能把你從好的地方拉到壞的地方。我曾經看見很多這種典型的例子,有人死的時候還蠻好,結果家裡面就給他超渡,殺豬宰羊, 造了很多惡業,反而使他受累了。所以生前與周圍的人所造的業是何等的重要,這個因緣是永遠輾轉的。
【本有者,《俱舍論》中總說四有,死已未生是為中有,當正受生初一剎那是為生有,從此第二剎那乃至死有最後剎那以前,是為本有,臨終最後剎那是為死有,此望將來受生之死有,是其本有。】
下面本論根據《俱舍》來說明本有的概念。死了以後到還沒投生之間叫中有。中陰死亡時投生的第一剎那叫做生有。一旦生有現起,就是已投胎了,然後從此 一直到死有現起之前叫作本有。臨終最後剎那叫做死有,這就是四有。本有就是在他受生以後,還沒死之前一向的狀態。我們一直有一個心識,這個識是相續的, 《西藏生死書》裡叫做自然中陰,《俱舍論》上叫做本有,只是名字不同,我們要了解。
【有誤解此說為前生身形,又有見說是後形故,說三日半為前生形,次三日半為後生形。此說全無清淨依據,唯增益執,《瑜伽論》說識不住故,於前世身不起欲樂。故有說云,見前世身而生憂苦,亦屬增益。】
我們先了解在生死相續當中,心識變化的幾個狀態。生有跟死有都是一剎那,中有只有四十九天,最長的就是本有。有人以為中陰身還是前生的身形,就是說 人死了以後,那個中陰身所現的還是這一生的人形,其實不是的。又有人聽說是跟著後生的身形,於是他就認為三天半的是這一生的身形,三天半是下一生的身形, 因為七天一變。大師說這種說法毫無根據,完全是一種增益執。所謂「增益」,是說不是事實而是人加上去的一種錯誤的執著。根據《俱舍》所說,中有肯定不是前 生的形狀,而是當來生的本有的身形,也就是下一生的狀態。另外《瑜伽論》上說,死時識不會停在此世,而完全是根據他造的業到下一生去,所以對前世身不會再 起欲樂。因此有人說看見前世身還會生憂苦,這個也是增益之說。
不過有的時候,我們會看見像《來生》上所舉的一些例子,有的人好像看見他前世的身體,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呀?其實,書中提到的這些人根本 就沒死。我們要知道這個特徵,這個和真正死的時候情況不太一樣。譬如有一個地方是你久已嚮往的,或者是你早已準備要去的,如果是十點出門,到了九點,你就 會坐立不安了,大家有沒有這個經驗?就像這樣,你心裡面一天到晚想要到那個地方去,臨終的時候,這個業相現起來,死心就跟著到下一道去,不會再回頭看的。 這是用很粗淺的例子來說明這個道理,了解了這個,我們自然曉得怎麼把握住眼前這一念的心,如法如理去做,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造不善者所得中有,如黑羺光或陰闇夜。作善中有,如白衣光或晴明夜,見己同類中有,及見自等所當生處。】
中有的身形是什麼樣呢?如果造了不善的人,中陰是黑的,像黑羊的羊皮黑黑亮亮的,雖然有光,可是這個光是黑的,或者像陰天的夜晚一般幽暗。作了善業 的話,中有就像白衣服所發出的白光,或晴天的夜晚,是很明亮的。這兩個雖然都有光,可是一個是黑的,一個是白的,這是善業、不善業的差別。中有能夠見到同 類的中有及當生的處所,換句話說,他能看得見相應的情、器界。
【《入胎經》云:「地獄中有如燒杌木,旁生中有其色如煙,餓鬼中有色相如水,人天中有形如金色,色界中有其色鮮白。」此是顯色差別。】
這是引《入胎經》上所說的,各類中有所顯現出來不同顏色的差別。文字很容易懂,這裡就不細說。
【從無色沒,生下二界則有中有,若從下二,生無色者則無中有。於何處沒,即於其處成無色蘊,堪為根據諸教典中除此而外,未說餘 無中有之例,故說上下無間,皆無中有,亦不應理。經中又說天之中有頭便向上,人之中有橫行而去,諸作惡業所有中有,目向下視倒擲而行,意似通說三惡趣者。 《俱舍論》說,人鬼畜三,各如自行。】
這裡特別說明一個特點:如果下一生是投生到無色界,則沒有中有;反過來,無色界生到下二界則是有中有的。經典上並沒有其他不經中有投生的情形,所以 說「上下無間,皆無中有」的這種說法是不合理的,因此就是到地獄去,還是有中有的。此外,生天中的中有頭是向上的;人中的中有是橫著走的;作惡的中有頭是 向下,倒過來走的。這個行相大概通於三惡道。《俱舍論》則說,人道、鬼道、畜生道的中有,就像他在本有當中的狀態。
【壽量者,若未得生緣,極七日住。若得生緣,則無決定。若仍未得則易其身,乃至七七以內而住,於此期內定得生緣,故於此後更無 安住。堪依教典,悉未說有較彼更久,故說過此更能久住,不應道理。如天中有七日死已,或仍生為彼天中有,或轉成辦人等中有,謂由餘業轉變勢用,能轉中有諸 種子故,餘亦如是。】
中有的壽量,最多七天,七天一變,但是最多也只有七個七天。若得到生緣投胎了,中有就沒有了。在轉變的過程當中,如果有別的業力出現,例如有人超渡他等等,則中有會轉變,或者從下到上,或者從上到下。這是第四、成辦中有之理的內涵。
p. 179 (4)
【◎ 第五、次於生有結生之理者。若是胎生,則彼中有於當生處,見有自己同類有情,為欲看彼及戲笑等,遂願往趣當生之處。】
這裡講生有--下一生怎麼結生,也就是我們怎麼從中有進入到下一生去的關鍵。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一共有胎、卵、濕、化四種形態,現在以胎生為例來說 明,其他的可以例知。在前面已經講過中有有種業通,在他的業力範圍之內,他能看得非常遠,可說是無遠弗屆,不過必須是有緣的才看得見,否則也是看不見;而 且他可以沒有甚麼障礙地去他要去的地方,但如果是神通,就不受這些限制。所以就中有的業通所看見的以及行動的能力來說,跟神通一樣,但是範圍完全不一樣, 中有是完全被他在輪迴生死中所造的業所限制,這點我們先要了解。結生時,中有會看見自己同類的有情在他下一生該去的地方,這是因為他前一生造的業,看見了 就覺得滿歡喜就靠過去,於是就投生到他應該去的地方了。
中有的業通來自他造的業;這裡所說的「結生」,也就是要去感下一生的果,它的因還是自己造的業。反觀我們平日的現行:如果和自己習慣相 應的境現起,你不知不覺就會歡喜地跑過去。每個人自己想想就可以很清楚地發現:如是因感如是果。所以學了佛法以後,如果了解這個是不應該做的,就要想辦法 斷掉它,儘管你覺得很歡喜,可是假定你信得過佛法,願意力爭上游的話,那就不要去做自己不該做的,增長這個業習氣。如果不斷去增長,死了以後也是如此,在 生前有理智可以去決擇時都還擋不住,在中陰身的時候,你只有隨順習氣一條路好走。
所以真正了解了這個特點以後,千萬不要把它看成一個理論。我自己覺得最辛苦的、也最慚愧的就是這個,話我會講,碰到境界,就是跟著它 轉。不過如果了解佛法的話,雖然做不到,你會感到慚愧,但是不會失望,反而會更加努力。這個業習氣本來不是這麼容易對治的,而這又是唯一的一條路,所以必 須靠著師友不斷地策勵,加上自己的努力,一定會產生我們希望的效果。
【次於父母精血,起顛倒見。爾時父母未行邪行,猶如幻變,見行邪行,便起貪愛。此復若當為女,欲令母離,貪與父會;若當生男,便欲父離,貪與母會。】
這就是入胎時的狀況,對於有緣的父母的精血會生起顛倒見,這時父母還未正式交會,他就是看見好像幻變一般。然後看見父母交會的時候,會覺得自己是其 中之一,如果是生為男的,就想排開父親,自己跟母親交合;如果是女的,會排開母親,自己跟父親來做這件事情,所以淫欲是生死中最主要牽引的力量。怎麼說起 顛倒見呢?就是自己看顛倒了,實際上這裏面有幾重顛倒,根本是我們的無明,接著是行--在投胎的時候,所見也是顛倒的。
【《瑜伽師地》是說非實見其父母,誤於精血,見行邪行。生此欲已,如如漸近,如是如是漸漸不見,男女餘分,唯見男女二根之相, 於此發憤中有即沒,而生其中。此復父母貪愛俱極,最後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猶如熟乳凝結之時,與此同時中有俱滅。與滅同時,即由阿賴 耶識力故,有餘微細諸根大種和合而生,及餘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摶生。爾時識住,即名結生。諸有不許阿賴耶者,許為意識結生相續。】
《瑜伽師地》上是說並不一定是真實看見父母在交合的時候,而是把精血看成父母交合的相狀。這一點大小乘的說法不同,眼前我們只要把粗相認識了,以後 自然而然會了解。眼前想深入地了解,不但困難,實際上是白費功夫,等到你各種條件具足,資糧夠的時候,該明白的就自然會明白了。但並不是說眼前不管它,不 是這個意思。舉個例子來說,譬如我們現在唸小學,結果小學該唸的不唸,想去認識大學的課程,這是個錯誤。我們只要確立了大學這個目標,把現在該唸的唸好 了,就會一步一步升上去,到了大學自然就能了解更深的內涵了。
我也舉一個我自己實際上的例子。後面會講到十二因緣,很多經論譬如《稻稈經》、《瑜伽師地論》、《廣論》、《俱舍》等,都講十二緣起, 而我所看過的講得最詳細的是《八十華嚴》中的〈十地品〉。其中第六地講智慧,就是真正的正見--緣起性空的道理,其中對十二緣起講得非常詳細。我剛出家沒 多久,離開現在三十多年時,開始對閱讀經典發生了興趣,聽說《華嚴經》是王中之王、非常殊勝,於是就把經本請來,從卷一開始看,字都認識,但意義不大懂。 那時有因緣我師父又送了我一部《華嚴疏鈔》,這是在漢地解釋《華嚴經》的著作中最究竟、最完整的書。結果不看還好,看了更是不懂,雖然咬緊牙關苦苦地看下 去,還是看不懂,而且那個時候根本沒看見《華嚴》裡有講到十二因緣的部分。以前我看十二因緣通常都是依《俱舍》的講法,譬喻說無明、行、識是什麼,出生的 名色又是什麼,幾歲的時候叫受,幾歲的時候叫愛,就是分位的十二因緣。可是看了以後還是糊裏糊塗,不甚了了,何況我們一般的習慣會說這個是小乘的經典,小 乘之中鈍根的人就講四諦,利根的人講十二因緣,我自己覺得是學大乘的,所以也不會去注意這個。
一直等到聽校長講過了以後,才確實了解佛法的中心在空緣起,而我們下手處最精要的地方就是在這裏。那時真的感覺到這麼重要的東西,沒有 人講根本不可能知道!也許我比較笨,腦筋聰明一點的人,可能也有其他辦法,不過至少對我來說,這樣的感受是非常明確的。以後再看到《華嚴經》上講到的十二 因緣,就很歡喜,很認真地看,最近又重新溫習,覺得經上對於十二因緣講得非常仔細,每個部分都交待非常清楚。我認真想一想,這次為什麼會清楚呢?有幾個原 因。這幾年校長為我們解說有關緣起的行相和無我的特點,也就是諸法緣起性空、一體兩面的真相。了解了這個以後再去看經文,覺得所讀的經文文字都好像立體起 來,以前就像是看畫一樣,現在能夠感受到很實際的內容。因此如果我們肯努力去淨罪積資,感得善知識的攝受,得到有傳承的教授,自己也如理去思惟,就能了解 經論真實的內涵。這是我的個人經驗。
因此我建議諸位,我們學法有幾種方式,有一些人歡喜在文字上面轉,沒關係,這是各人的習性;但在我們學的這個傳承中,阿底峽尊者一再警 告我們,生命很有限,只在文字上面空轉沒有用,但是一開始也必須要從這個地方契入,我們要分得出本末來。我把自己這一段經驗提供給各位參考,不過,我要說 明的一點是,我是一個很笨的人才這樣,如果你們自己覺得是利根,也可以走別的方法,不過我知道至少這個辦法是非常安全的;至於利根的走法,因為我自己沒有 這個條件,所以就不知道了。
繼續看下去。要投生時,我們會看見父母的交會,這是我們無始以來的業習氣,看見了以後,你會生顛倒,覺得是你而趣入這個境,這個時候其 他什麼都看不見了,只有看見男女二根。這裏我們不妨想一想,我們平常對境的時候,極大部分情況是無記心,也就是說,這個境界不會那麼吸引你;但當這個境界 非常強烈的時候,不管是貪或瞋,你會全部精神都貫注進去,所有其他的東西都看不見,完全被這個東西縛住了。這就是我們的行相,在無限生命的相續當中,我們 經常都是在做這種事情,乃至結生的時候也是如此。
這裡的「發憤」又是怎麼一回事情呢?當碰到引發我們很強烈的貪愛境界時,自己會很強盛地想要佔為己有,對障礙你的則會很強烈地排斥,不 管是貪、瞋都是這樣,有一種非常強烈的執取。前面說「生」的時候要有煩惱作為俱有緣,所以這個因位識要入胎的時候,就是藉著這個非常強烈的執取力量,進入 父母交會的父精母血中,這是生命結生過程當中最重要的一個關鍵所在。
由於心裡非常強烈的這種煩惱,當父母的精血出現的時候,自己就執著在這上頭,由於這樣的一個執取而結生,同時中有就消失掉了。結生除了 父母的精血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識,然後有「餘微細諸根大種和合而生」,這個生命就開始形成。除了諸根的大種以外,還有「餘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摶生」, 這就是識住胎的情況,這叫做結生。
這裡是根據大乘唯識宗的說法所以提到阿賴耶識,在各個部派當中,也有人不承認阿賴耶識,而主張結生中真正作用的是意識,並非其他的根識。
【若薄福者,當生下賤種,彼於死時及入胎時聞紛亂聲,及自妄見入諸蘆荻稠林等中。造善業者,當生尊貴族,聞有寂靜美妙音聲,及自妄見昇於高閣宮殿等處。】
死亡以及入胎時的狀況,就看他生前的福德因緣,如果福德薄,去的地方就比較下賤,死亡和入胎的時候,會聽見很嘈雜的聲音,會看見自己跑到蘆荻稠林等 中。沒看過蘆萩的話,可以想像甘蔗園,或者養牛場的牧草。「蘆」有時候叫做蘆葦,像竹子一樣,不過很細,最粗的像手指頭那樣而已,中間是空的,通常長在河 邊;「荻」是跟蘆類似,不過它的中間不空。總之就是鑽到像牧草一樣長得密密麻麻的草叢或者樹林裏面,這個是福薄的。假定你造了很多善業,就會生到高貴種 族,會聽到很安寧、美妙的聲音,並且看到自己進入很美妙的宮殿。
下士道的業果中曾經講過增上果,就是說因地當中做的,果上面就會呈現,不論是死亡、中陰身,乃至入胎的時候,這個業永遠跟著。了解了這 些,對我們會有很大的好處,平常我們即使不能了解無我,也還沒發菩提心,但處處地方應該多代人著想,儘量幫人家忙,最後真正最受用的還是自己,所以說真正 為自己著想,也是應該從這地方去看。有了這種正確的理念,我們的心量會放寬,也會策勵我們漸漸去養成樂意幫忙別人的善淨習氣。
【又住胎者,凡經七日,有三十八,胎中圓滿一切肢節。次經四日,當即降生。】
中有滅了就變成生有,這個生有只有一剎那,從住胎到死有之前叫做本有。在胎中的過程是以七日為一個時段來計算,總共有三十八個七日。住胎中有五個階 段,這在前面一百五十七頁談苦諦時曾經講過生苦當中住胎的苦。「所有食味,從母腹中入自臍孔,而為資長」,我們會長大是來自母親,「漸成羯羅藍」是第一 位,第二個叫頞部陀,第三個叫閉尸,第四叫健南,第五叫缽羅奢佉,這裡說是「手足微動,體相漸現」,又叫肢節成位,就是肢節漸漸成形,有形狀可見,能夠分 得出頭、手、腳、身體等等了。當在羯羅藍位的時候又叫凝滑,就像酸奶一像,濃稠地一小塊,剛剛入胎的時候就是這樣。經過二七十四天以後,漸漸變成固體的一 個包包;再經過一個七以後,就有血肉出現,叫做閉尸;到了四七二十八天以後,那個血肉裡就有骨頭了,所以稱為健南,就是堅肉,第五個缽羅奢佉位時,手足漸 漸開始成形,以後這個肢節就慢慢地長大,經過三十八個七再過四天,總共二百七十天,就是九個月,那個時候就圓滿長成了。
p. 180
【如《入胎經》云:「此經九月或過九月,是極圓滿,住八月者雖亦圓滿,非極圓滿。若經六月,或住七月,非為圓滿,或復缺肢。」此等廣說,如《入胎經》,應當了知。】
住胎二百七十天以上的長得最圓滿,如果時間不夠就生出來的話,就會長得不圓滿,乃至肢節殘缺等等。
【◎ 若於生處不欲趣赴,則必不往,若不往者定不應生。故作感那洛迦業及增長已,謂屠羊宰雞,或販豬等,諸非律儀中有,猶如夢中,於當生處見有羊等。由先所習?樂馳趣。次由瞋恚生處之色,中有遂滅生有續起。】
這裡先反過來說,你不想去的地方,就一定不會去,也就不會生到那裏。所以假如你生前做了感到那洛迦(就是地獄)的業,而且做了以後還不斷增長,那是 一定會去的。例如殺羊、宰雞、販豬等,這些叫非律儀。換句話說,在各行各業都有個行規,我們現在出家,也有一定的規則要持守,這稱為戒律儀,而世間的這些 行規就叫非律儀。專門做這種殺生惡業的人,因為天天殺,一定會感地獄的果,死了以後,他的中有像在夢中,看見他歡喜的境界,如果是宰羊的,就看見羊,如果 殺豬、宰雞的便看見豬跟雞,由於他先前所串習的關係,一看見就會跑過去,然後這個殺的習慣又來了,於是中有滅,生有續起,但這個生有很可怕,是生到地獄裏 去受苦的。
【如是於餘似那洛迦癭鬼等中,受生亦爾。若生旁生、餓鬼,人間、欲天、色天,便於生處,見己同類,可意有情。次由於彼起欣欲故,便往其所,瞋當生處,中有遂滅,生有續起,此乃《瑜伽師地論》說。若非宰雞及販豬等,不律儀者,生那洛迦,理同後說。】
地獄是這樣,比地獄好一點的餓鬼道,乃至旁生、人、天都是一樣的。在他該生的地方會看見有緣的人,心裏一歡喜就去了,去了以後,因為對這個境界的執 著,當發現喜歡的東西被人家佔有,或者必須從別人那裡奪取時,會起很大的瞋心,那便是中有結生的時候,這是《瑜伽師地論》上的講法。如果不是因為殺豬、宰 羊而墮地獄的話,結生的情況也是一樣。
【《俱舍論》云:「餘求香宅舍。」謂濕生欲香,化生求舍,而受生也。】
【◎ 復如釋說,若是當生熱那洛迦,希求煖熱,生寒地獄,希求清涼,中有遂往。諸卵生者,《俱舍論》說亦同胎生,死沒及結生之理,無特外者,皆如〈本地分〉說。】
《俱舍論》上面講,有些眾生是「求香宅舍」,濕生是求香,化生是求舍。前面說那洛迦是以殺豬宰羊者而言,其他造了墮地獄業的人,假定是要生到熱地獄 去的,他會感覺得很冷,想要找暖和的地方,結果到了熱地獄,等他感覺不對已經來不及了,於是大發瞋心便投生下去了。寒地獄也是一樣,他感覺很熱,希望涼一 點的地方,結果一去受不了,起了瞋心就投生。前面是講胎生,至於卵生,根據《俱舍論》跟《瑜伽師地論》所說,都是跟胎生一樣。胎卵濕化四生之中,卵生濕生 與胎生相似,化生通常都是在它將投生的地方,忽然就現出來。
看了最後這一段以後,我們想一想「若於生處不欲趣赴,則必不往,若不往者定不應生。」這句話,平常我們要做什麼事情,或者不做什麼事 情,都是根據自己無始以來的習氣,歡喜的便去,不歡喜的就不去,無一眾生例外,不論人、天、畜牲都是這樣。學了佛以後,正確地了解什麼是該做的事情,這往 往是違背我們習性的。佛很清楚地告訴我們,生死輪迴當中的苦樂,都是自己造的業所感得的,因此我們必須如理地去做,不要隨順自己的習氣。
學了佛以後,第一件事情是皈依、業果、懺悔,當然前面說真正第一件事情是從依止善知識開始,聽聞正確的方法,了解了以後,真正要行持就 從懺悔開始。因為雖然現在我皈依了,願意如法去行,可是無始劫來所造的業如果不懺悔的話,它是會感果的。在四力懺悔中第一個最重要的是破現行。什麼叫破現 行?這個現行就是我們平常習慣、愛好的,以前覺得它是好的,現在要破除它必須用正知見,所以深深追悔以前錯誤的所求,不斷在佛前懺悔,才可能扭得過來。懺 悔得力的話,這個業可以根本淨除掉,不會再現起;就算還不到這樣,你真正努力地懺悔,再面對以前一向歡喜的境界,自己心裏面會有正確的認識,乃至於會避之 唯恐不及,所以它雖然現起了,你絕對不會再去,不去便不會生。這個一點是不是足以策勵我們?
平常我們遇到好朋友,見了面大家便張三長、李四短,說一大堆閒話,現在曉得了就不要去。如果我們從這個地方認識了,一步一步去做,這就 是戒行持犯!所以如果對業果的性質不了解,戒是無從持起的;了解了業果以後去持戒,第一件事情就是鬥煩惱!這一部分後面會講,等到學了以後,對我們真正想 要好好做戒行持犯是有絕大幫助的。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六終

4---共中士道_4---十二緣起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二)
日常法師 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士道 - 十二緣起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七
p. 181
※﹝第二、由十二緣起門中思惟分四:①支分差別,②支分略攝,③幾世圓滿,④此等攝義。今初﹞
緣起可以分內外兩種,內就是我們自身生死流轉的十二因緣;外是指外在的種種事物,比如稻苗,樹木等等,這些也是緣起的,我們只要注意觀察便能了解。 這裏最主要是說明前者。十二緣起有的時候叫十二有支,有就是三有,我們會在三有當中輪轉,其中有重重無盡的因緣,大別可以分十二類來說明,所以叫十二有 支。這裏分四點來說明:第一個叫支分差別,就是這十二支各別的內涵;支分略攝是把這十二支依照一定的次第,簡單扼要地歸納起來;第三幾世圓滿,是說明這十 二有支從因到果需要多少時間;第四此等攝義,是把上面這三個項目沒有說清楚的補足。這部分諸位如果有興趣可以看《八十華嚴‧十地品》第三十七卷,那是講第 六地的內涵,真正對般若智慧達到徹底認識的時候,看見性空緣起的真實相,就了解眾生在生死輪迴當中是如何流轉,又如何還滅的,也就是十二緣起的內涵。
【◎ 十二緣起支中,初無明者,如《俱舍》云:「無明如非親實等。」此亦如說怨敵虛誑,非唯遮無親友諦實,及異親實,是說親友實語相違所對治品。】
首先引《俱舍》的文,無明是什麼呢?就像非親、非實等等。「非親實」的「非」,不僅僅是遮止說不是親、不是友、不實在的,或者跟親實不相關的,而是 與親、實正相反的。如果我們把周圍的人分類的話,大概不出三類,第一類是親友,另一類是怨家對頭,除此以外還有很多既不是怨家也不是親友的一類。照剛才的 分法,除了親友以外,有怨家和不認識的二種,而這裏的非親實,「是說親友實語相違所對治品」,這個範圍就很確定了。怨家是來傷害我的,親友則是來幫忙我 的,這兩個是正相反、針鋒相對的,非親所指的就是怨家,其他既不是怨家、也不是親友的這一類人不算。現在我們講的這個無明是什麼也要確定,否則破了一些不 相干的東西以後,還是無法脫離輪迴。因為一切問題都是由無明產生,所以只要去除了無明,所有的問題就都能解決。
【如是無明亦非僅遮能對之明及明所餘,是明相違所對治品。此中能治明者,謂正明了補特伽羅無我之義,此相違者,謂補特伽羅我執 薩迦耶見。此乃法稱論師所許。無著論師兄弟,則許倒執實義、蒙昧實義二中後者,總謂邪解、未解二心之中,為未解心,然此相違能治上首,則同許為覺無我 慧。】
現在所講的無明是跟明正相違的,明是明見,確確實實的,絲亳無差的,只要無明在,這個確實明見的狀態便消失掉了。反過來說,如果是這個明的狀態現起 來,便可以整個把無明拿掉。「對治」就是確定能夠把這個問題解決的,現在正對著無明能夠解決、克制它的就是明。這個明就是了解補特伽羅無我的智慧,補特伽 羅就是每一個眾生,我們在這個五蘊身心上面以為有一個我、我所,然而實際上並沒有,對這件事情有正確的了解叫做明,這個能夠對治十二有支當中的無明。相反 的,補特伽羅我執就是在這個五蘊身上面執著有一個我,它又叫做薩迦耶見。而印度當初各部派的說法不太一樣,這種說法是法稱論師所講的。   
無著論師兄弟就是無著和世親菩薩,他們跟法稱論師的說法不太一樣。他們認為無明就是看不清楚事實的真相,就像在天色昏暗時,看不清楚 繩的實相,以為是一條蛇;由於看不清楚事實,所以在五蘊上面執著有我、我所,這叫做蒙昧實義,總的來說,就是不能了解真相的心。雖然解釋無明的行相不太一 樣,但是二者都承許,要解決這個無明,最主要的對治就是這個明見無我的智慧,也就是了解這個補特伽羅上面沒有我們所執著的這個我在。
【又此愚蒙,《集論》中說略分二種,謂業果愚及真實義愚,初能招集墮惡趣行,後能招集往樂趣行。】
對事實的真相看不清楚的這個愚蒙的狀態,根據《集論》中的說法,可以分成兩點,一個叫業果愚,一個叫真實義愚。實際上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這可以分 成二方面來講,諸法真實的狀態應該是性空,就是沒有自性,正因為沒有自性,就現出種種緣起的行相來,有了這樣的因,一定感這樣的果。對這個如是因感如是果 的道理不認識叫業果愚,有的地方叫異熟愚。如果不了解正確的因果的話,就會造很多惡業。了解了業果,但是若不了解真實義,雖然能斷惡行善,還是在善趣當中 輪迴。像「了凡四訓」的作者袁了凡,他信得過由業感果的道理,但是並不了解真實義,所以還在生死輪迴當中。這裏所講的這個明,或者說覺知無我的智慧,是要 把這兩點完全認識。   
這裏有一個問題,我簡單地說一下。為什麼預流、一來,不會造引生死的業?這從十二因緣看就很清楚。因為有無明的因緣,所以會造種種的 業行。無明是一種「邪執」,在補特伽羅上面起薩迦耶見,或者說因為不了解事實的真相,才執著有我、我所,有我就有貪,有貪就造業,造業的當下會薰習我們的 識種,那個留下的種子叫「引」,就是能引支的「引」字,如果沒有後面的愛取滋潤,它是不會感果的。愛取滋潤在十二因緣中叫做「能生」,我們以前造了無量無 邊的業,等到見道以後,這個識種子就不會感果了,而預流、一來是見了道的聖者。附帶說明一點,煩惱有見道所斷、修道所斷;貪愛是修道所斷,而薩迦耶見是見 道所斷的。真正修行是先見道,見了道以後還要修道,才能徹底地把問題整個解決。   
我們現在的見並不是見道,而是透過聞、思所得的見,大家聽聞、研討,如果不把這些文字,用在自己身心上觀照的話,這種見解跟外道 一樣。真正的佛法是要見到自己的起心動念,在對境的時候是依佛法、還是不依佛法;皈依三寶的弟子應該如法行,這個才是真正的正見。它是與聞思相應的,並且 進一步還要照著它去做,這樣才能夠真正一步一步深入到正破無明,也就是見道。見道了以後再根據所見而修道,才能夠徹底地斷盡習氣。所以就現在的下手處來 說,我們應該透過聞思去認識自己的煩惱,不過要注意,這是急不來的,通常當我們真正想去做的時候,就恨不得一天、兩天就做到了,那是要經過鍥而不捨、不斷 地在身心上面去歷練的過程。真正能夠這樣去做,結果自然會出現。   以上是十二緣起支的第一支。緣起是諸法的總相,也就是生滅相,其中又分外、內二部分,現在我們講的是內緣起十二支,第一支無明,就是對事實的真相看不 清楚而生起薩迦耶見我執,這在前面苦集門當中已經說過了,所以前面的內容都是學到後面必須要的條件。因為無明的因緣,所以會引發我們造業,這就是第二行 支。
【◎ 行即是業,此有非福業能引惡趣,及能引善趣業。後復有二,謂能引欲界善趣之福業,及能引上界善趣之不動業。】
業有兩種,有一種是會使我們墮落惡趣的非福業,還有一種是引生善趣的業,這其中又分福業跟不動業。造業的根本原因就是由於無明,其中又分業果愚和真 實義愚;業果愚或者叫異熟愚,就是對如是因、如是果不太清楚。我們人人都希望快樂,如果清楚業果的必然性,就會去找正確的因,可是世間的人不了解,常從果 上面去求,不知不覺當中為了自己而傷害別人,造作種種的惡業。以佛法上來說,不管你多能幹、多聰明,如果是為了別人,這是善業,反之,為了自己,那就是惡 業。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就要努力把自己的習氣拿掉,這個是要真功夫的,平常我們最不容易做的就是這一部份。進一步來說,這個業感果的道理為什麼是這樣 呢?這裡就講到性空、第一義諦,一切法由於是緣起,所以是無自性,這部分後面會細講。   總結一下,就這個「行」的相狀、作用來說,有善、惡、不動業,無記業不感果所以不談。以「行」的本質來說,就是我們這個心體,真正造業的是思心所,或 者說思、思已業,當造業的時候,自然而然它會薰習我們的心,會在心中留下一個影響力量,而且這個影響力量會繼續地增長,就像世間的種子一樣,所以說行下面 就是識。
【◎ 識者,經說六識身,然此中主要,如許阿賴耶者,則為阿賴耶,如不許者,則為意識。此復若愚,從不善業起苦苦果,造作增長諸不善業,此業習氣所熏,現法之識 者,是因位識。由依此識,未來世中於惡趣處結生之識者,是果位識。如是由於無我真實義愚增上力故,未如實知善趣真苦,妄執為樂,即便造集福不動業,爾時之 識是因位識。由依於此遂於欲界上界善趣結生之識,是果位識。】
廣泛地說,眼、耳、鼻、舌、身、意六識身都是,這個地方是由無明、行所熏習的識的種子,那不是前五識,而是第六識。對於第六識,不但大小乘的認識不 同,而且各個宗派也不同,有的人許阿賴耶識,有的人不許,那沒有關係,這裏主要的就是指這個「第六識」。下面這個「愚」是由於無明,相對的就是明見真實的 智慧。前面說過這個愚分業果愚跟真實義愚兩種,由於不了解業果,造作種種不善業,它會在我們心識當中留下一個識種子,這叫做因位識,假定再有愛、取滋潤的 話,它會感得下一生惡趣的果,這叫果位識。通常果位識就併到後面的名色一支當中。或者說這個果位識就是第十支的「有支」,後面會詳細講。同樣的,由於不認 識世間的真相(無我真實義愚),以無明相應的行去造種種有漏的善業,會感得將來在善趣結生的果位識。   
下面的「名色」支實際上就是「生」支,像我們人的生命,很清楚就是依著名色、六入、觸、受……這樣的過程生長的,這個等到把這十二支的支分一一解釋清楚後再來講。
p. 182 (4)
【◎ 名色中名者,謂受想行識非色四蘊。色者若生無色,唯有色種而無實色,除此餘位羯羅藍等色,如應當知。】
「名色」支就是前面的因位識經過愛、取的滋潤以後,變成果位識而結生相續。在母胎結生的時候有兩樣東西,一個是色法,一個是心法,色法是可以看得見 的,有觸、有對的,而心法是看不見的,無形無色,只能用名字表達,所以稱為「名色」。這裡的名包含受、想、行跟識,就是心和心所,如果是生到色界、欲界是 有色蘊的,如果生在無色界,就沒有色蘊。剛開始的這個「名色」,叫羯羅藍位。在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當中,身根就是以一個總的「名色」來稱 呼,而在這個名色上,分別來講就是六根或是叫六處。另一方面在我們生長的次第當中,先是名色這個羯羅藍位,漸漸增長才會有六入,所以說名色緣六入或者叫六 處。
【◎ 六處者,若是胎生,由其最初識入精血,為羯羅藍,與名俱增,成眼等四處,身與意處,於羯羅藍位而有。若是化生,結生之時,諸根頓起,無此漸次。卵生濕生唯 除住胎,餘者悉同。是〈本地分〉所說。由是因緣,成就名色得身自體,成就六處成身差別,是為成就能受用者,五有色處者,於無色中無。】
最初我們這個識結生的時候叫羯羅藍位,只有一個心法跟色法互緣所成的小點,漸漸地慢慢增長,形成眼等四處,身處跟意處是羯羅藍位就有了,這是生命的 本體,其他的是它的差別。如果是化生,一結生就現起六根,胎生則是漸漸現起的,至於卵生跟濕生,除了住胎以外,其他的過程都一樣。卵的生長需要暖氣,像 雞、鴨等鳥類,或者像烏龜等都是卵生的,母親會孵那個卵使它成熟。有一次我看見學校生物系的人做實驗,他們用科學儀器控制溫度,也可以把卵孵出來,為的是 去觀察它變化的過程。他們先把這個卵的上面很仔細地打一個洞,使裡面的膜不破,如果膜破了,卵液流出來就會死掉的。然後他們用顯微鏡觀察,剛開始的時候不 會動,孵了幾天以後開始動起來,最早是看見心臟在收縮,再過幾天,就看得見頭、腳等肢體漸次生起來。經論上也說:識入胎以後,一開始是心臟先動起來,然後 識所攝持的這個色法,由於業力,自然而然就慢慢地長出其他肢體。這是〈本地分〉上面講的。無色界天由於沒有色法,所以沒有前五處。   
有了六處以後,六識就託在這六處上面,而產生作用了,所以下面說「觸」。
【◎ 觸者,謂由根、境、識三種和合,取諸可意、非可意、中庸三境,說「六處緣」者,亦表境識。】
這個觸是由六處,也就是六根去緣境而生起六識,例如我們坐在這裡,也許不感覺到什麼,或者會感覺到凳子很硬,或者會覺得很舒服等等。所以只要這個識 依六根去緣境,三種和合就會生起觸。這個境有三種:你喜歡的、不喜歡的、或者是說不上來的。由於六處的因緣,自然而然就有這個觸。這裏說「六處緣亦表境 識」,就是對境界的認識作用。
【◎ 受者,謂觸取三境順生三受,謂苦樂捨。】
有了這個觸以後,自然而然就有「受」。當觸產生以後,內心上領納到的第一剎那叫「觸」,之後馬上就會有感受,苦受、樂受、還有捨受,也由此而產生「愛」。
【◎ 愛者,謂於樂受起不離愛,於諸苦惱起乖離愛。說「由受緣生愛」者,是從無明和合觸緣,所生之受而能生愛,若無無明,雖有諸受愛終不生。由是因緣,觸是境界受用,受是生受用或異熟受用,若此二圓滿,即為受用圓滿。其中三界有三種愛。】
對於樂受我們會不離、捨不得,永遠不能滿足,這種狀態,就是不離愛;對痛苦的事情我們會排斥它,這個排斥的心也是同樣會不知滿足地相續下去,叫乖離 愛。所以不管是歡喜的、不歡喜的,這個心都會相續下去。不過「受」本身只是一種感受,不一定會生煩惱,要跟「無明」相應的「觸受」才會生「愛」,假定沒有 無明的話,「愛」支不會生起,這樣才是流轉生死的因緣,這個無明是一直跟著我們走的。不過,前面一重因果是以「無明」支為主,後面一重因果則是以「愛」支 為主,詳細的內容後面會一步一步解釋。從這個上面說觸是「境界受用」,就是一碰到境界馬上就生觸。受是「生受用」或者叫「異熟受用」,這是從我們領受它的 角度來看,這兩個圓滿的話叫「受用圓滿」。「異熟」就是指我們感得的整個的果報,我們會受用這個境界,而觸是碰到境界,自然而然就生起,這兩個不一樣。由 於愛而執取不捨,不斷地加深、加強,那就是取。
p. 183 (2)
【◎ 取者,於四種境起四欲貪,謂欲著於色聲等欲塵,及除薩迦耶見餘諸惡見,惡見係屬惡戒、惡禁及薩迦耶見,是為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
「取」有四種,在不同的境之中生起貪愛,有欲取、見取、戒禁取和我語取。「欲取」是對於我們所觸的境界,如眼對色、耳對聲等,在這些欲塵上愛著不 捨,不斷地增長。「見取」是一種見解,是指除了薩迦耶見以外的餘諸惡見;「戒禁取」是由惡見而來的惡戒、惡禁。通常說這個戒禁取是非因計因,特別是指外道 執以為可以藉以得到涅槃果的那些軌則,實際上這絕對不是真實的樂因,他們卻非常堅持。以印度的斷見外道而言,他們覺得現世的快樂、享受就是涅槃了。或者我 們不妨說:凡是執著只有這一生、沒有來生的,這就是「斷見」。他們只追求眼前的物質,以為唯有這樣才是得到快樂的因,對這個很執著,這就是「戒禁取」。現 在科學上有很多的禁忌,例如說講究營養等等,一天到晚為了這個身體而忙,因為既然沒有來世,那這個身體是最現實的,實際上這都是對我們最有傷害的。   
我語取就是薩迦耶見,有了我,所有的煩惱都緊跟著來了。有了愛、取這樣強烈的執著,使得前面由無明、行而來的這個因位識的種子就慢慢 地增長,造了以後增長的業那一定感果,實際上這個增長就是愛取的滋潤。《華嚴經》中的第六地對這一點說得非常清楚。因為這樣的增長,使得前面的因位識下一 生一定會出生結果,這個叫做有支。
【◎ 有者,謂昔行於識,熏業習氣,次由愛取之所潤發,引生後有有大勢力,是於因上,假立果名。】
前面由無明之行,不斷熏習我們的心識,這個時候是因位識。造了這個業以後再不斷地被愛、取滋潤,它的力量就越來越大,大到下一生一定會感果,這時候 叫「有」支。實際上這是在因上假立果名,在《俱舍》上面講到十二有支中,九支是真實的,三支是假立的,這個有支就是假立的,它還是前面無明、行的這個識, 不過這個識是一定會感果的,因為有這個愛取的滋潤。所以為什麼修學佛法的三十七道品中,四念處的前二個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因為我們最執著的就是身, 為了這個身的感受而忙,然而我們以為是快樂的,其實都是苦的。普通世間的人覺得苦就會發瞋心,我們現在了解了佛法所說的苦,就不會執著眼前,可以去掉貪 瞋,這是很不一樣的。只要有支有了以後,當這一生的生命結束的時候,下面就會感「生」。
【◎ 生者,謂識於四生最初結生。】
實際上生支也可以說是假立的,也可以說總的,因為生出來的就是前面的識、名色、六入、觸、受。這個識是經過愛取滋潤以後的果位識,所以也可以說生支是假立的一個總相。一旦有了生,就一定會變化,漸漸衰退,到最後結果壞滅,所以生下面就是老死。
實際上生支也可以說是假立的,也可以說總的,因為生出來的就是前面的識、名色、六入、觸、受。這個識是經過愛取滋潤以後的果位識,所以也可以說生支是假立的一個總相。一旦有了生,就一定會變化,漸漸衰退,到最後結果壞滅,所以生下面就是老死。
【老死中老者,謂諸蘊成熟轉變餘相,死謂棄捨同分諸蘊。】
老跟死併在一支是因為老支不一定人人有,而有生則一定有死。這裡的生是指結生,所以在母胎當中就死的,還是有生有死。生了以後,在增長的過程當中,其實是剎那剎那在衰變,那就是老,所以經典中常講到剎那生滅。以上就是整個十二支的支分差別。   
現 在再簡單地講一下整個十二支的內涵。有一張十二因緣圖,大家可以去看一下,總共有五圈,圈的最外面是閻羅王,表示只要在生死輪迴當中,就決定永遠在閻羅王 的口中,他的力量非常的強大。這個圖外圈的兩邊,一邊是我們的世尊,另外一邊是度母,表示實際上佛菩薩一直在救護我們。(有的圖不大一樣,一邊是個太陽, 一邊是個月亮。)佛永遠在為我們指出真實的道理,度母是行動來救我們。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圖上六道當中,佛是無所不在的,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所以俗語 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最外圈依順時針方向,第一個圖是一個瞎子,前面有一個小孩子帶著路,我們無明就像這樣,對事實的真相看不見,不了解世間所有的一 切都是因果緣起。這個緣起又分內外兩種,外在的比較簡單,例如只要有水有土,把種子種下去,慢慢就長出那個芽,乃至開花結果,這就是外面的因果。現在最主 要所說的是內在的因果,也就是十二因緣。由於無明,看不見所有的一切無非都是因緣,執著有一個我,以為這個我是可以自主的。實際上,我也是緣起,是觀待種 種因緣成就的,可是我們總覺得這個我是跟外面對立的,除了我以外,都叫做你或者他。然後我是永遠恆常不變的,就算死掉了,還有一個靈魂的我到下一世去。事 實上根本沒有這個我,一切無非是由種種因緣而生。真正無明所指的內涵,前面已經說過了,後面還會更詳細地說。  
由於看不見這個事實的真相,執著有一個我,為了保護這個我,造作種種的業,這就是第二支「行」,所以第二個圖就是一個陶工在做陶 器。作陶器需要幾個條件:要土、要人工,還要用一個轉盤;大概現在你們都沒看見過了,以前做陶器的,都要把土堆在轉盤上面轉,在轉的時候塑造出成品。譬如 說製造圓的東西,像碗、瓶子,都是這樣才形成一個陶器,也就是你怎麼做,它就形成什麼樣子。所以因為我們無明,就有種種的造作,造了種種的業行以後,下面 就有識。那個識在圖上以一隻猴子來表示,象徵我們的心識永遠是相續不停,像猴子一樣。   
再下面名色的圖是一艘船上載著兩個人,名就是心,心理作用,這是無法看得見的,色就是物質方面的,這兩個是分不開的。也就是說由 心執著父精母血這個色法,兩個互相為緣,從前一生經過中陰身到下一生。就像人要靠船渡過河去,而船要靠人指揮它,兩者是互依的,這個是名色支。下一個六處 就像一間房子,有六個窗戶,我們也是透過六根去面對一切境界。再下面的觸支是以男女交合來代表,這在欲界中是最強烈的一種境界。   
受支則是畫成一個人眼睛中了一支箭,眼睛是最敏感的地方,以此象徵我們內心的感受。愛是對領受難分難解、永無厭足的相狀,圖上畫 的是醇酒美人,一個人在喝酒,而旁邊有一個女人陪著,對於這個他是永遠不會厭足的,我們就是這種狀態。取是一隻猴子在摘樹上的桃子,我們也是一樣,看見歡 喜的就想得到。也由於這樣而產生有支,圖上是一個孕婦,一旦懷了孕就會生,所以再下面就是出生的景象,最後是老死,畫的是一個人背上背了一個死屍,這兩個 是永遠相隨的,只要有了生,這個老死就一直跟著你。   
現在看一下我們在六道當中流轉的相狀。最上面的是天,天的左邊是修羅。修羅和天之間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在天上的歡喜園當中,有一 顆很大、很美的果樹,可是果樹的根是長在修羅的地方;就像說樹根長在鄰居家裡,而果實都掉在我們這個院子裡面,這完全是業力所感。修羅的福報很大,可是嫉 妒心很強,一天到晚跟天戰爭。天的右邊是人道,再下半圈的左邊是畜牲,畜牲所處的世界跟人是共同的,有的在山上,有的在天空當中飛,也有在陸地上,而真正 數量最多的是在水裡面。右方是餓鬼,最下面是地獄,都是非常痛苦。   
再內圈是中陰身,右半邊暗暗的代表向下墮,左半邊亮亮的就是向上昇。前面說過中陰身如果有福,是光明而且向上的,反之則黯淡而且是倒行的。最裡邊那一圈是指三毒--貪、瞋、癡,用雞、蛇、豬來表示,這三者是輾轉相生、不相捨離的。   
我 現在把十二因緣怎麼從因感果的過程簡單說一下,了解了以後,我們再看下面的分支略攝、幾世圓滿就很清楚了。我們因為在無明當中,不了知事實上一切都是緣起 而沒有我、我所的存在,由於執著這個錯誤顛倒的我,而起種種的虛妄分別,造種種的妄行。反之,當我們了解了以後,如理地去思惟叫正分別,由正分別而起的是 正行。妄分別及妄行是輪迴生死的,正分別跟正行是從生死當中還滅的,這二者截然不同、背道而馳。   
妄行分三種,如果對於業果不了解,所造的是非福業,了解了業果而不了解真實義(也就是性空緣起,無我義),那這個時候所造的會是善業。不 過我們在這裡應該要策勵自己,像袁了凡先生、俞淨意公這些人,他們僅僅了解業果,尚且肯去做種種善事。特別是俞淨意公,他起心動念都是為了別人,雖然別人 看不見,但是他仍然會這樣去做,《了凡四訓》中所說的也是這樣。我們現在學了佛了,所了解的比他們更多,但請問我們平日內心當中,起心動念的到底是為了什 麼?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上面說由於妄分別,我們就造了種種的業,這些業都是與無明相應的行,包括惡業或者叫非福業,以及福業跟不動業。造了業以後,自然而然會 薰染我們的內識,留下一個力量,這個力量叫識種,這是由無明薩迦耶見而來,如果繼續增長,就會感生死輪迴的果;但如果不增長它,就不會感果。它是怎麼增長 的呢?當我們對境的時候,自然而然會對這個境界生起不同的感受,如果是跟捨受相應的,既不是不離愛,也不是乖離愛;換句話說,既不是貪,也不是瞋,這種業 它不會增長。如果是很強烈的執取--不離愛,或者是瞋--乖離愛,而且讓它繼續地增長,越來越強,那就是取。這兩樣東西都是一種跟心相應的行,會使得前面 的這個因位識不斷地增長而感果。所以在下士道我們曾經講過,業有定業跟不定業,定業就是作已增長的業,這個增長也就是經由愛取的滋潤而生的。   
理論上了解了,我們是不是能運用這個理論,對境的時候看看內心當中是不是老放不下這個貪心?比如說當我們跟人家辯論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很 有道理,爭得面紅耳赤,心裡老放不下。拿世間來說,你很有道理,實際上拿佛法來說,在你內心當中的就是愛、取兩樣東西。雖然我們在凡夫位一定是會這樣,但 並不是因為這樣就不去討論它、注意它;因此我們是希望一方面努力修學,一方面注意反觀自己內心,用種種辦法不令煩惱滋長,這是順便一提。   
經過愛取強烈地滋長以後,這一個識種就有非常強大的力量生起來了,原本的不定業就可能變成定業。定業又分順現受、順生受、順後受這幾 種,假定這個業本身非常強(重業),或者是臨終的時候有人在旁邊提醒,使得它又現起(近業),那這個業一定會馬上感果。這個業一定感果的狀態就是有支。等 到前一生的因緣結束,它自然就感得下一生結生相續。   
實際上這個生支是一個總相,是在名色、六入、觸、受這幾支當中所假立的。識結生相續的第一剎那開始就是名色,有了名色以後繼續增 長,就有六入或者叫六處,有了六處,一對境觸、受就跟著生起了。生了以後會不斷變化,也就是老,到最後壞滅就是死。所以生跟老死整個的過程是一個總相,名 色、六入、觸、受是它的別相。我們在輪迴當中生生死死都是依循著同樣的十二支來轉,所以只要把內因緣的十二支把握住了,整個生死流轉的總相就把握住了。這 個特點就是,只要還困在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之中,那就是在閻羅王的控制之下。   
無明所感得的是生死的總報;愛、取是感得生死的別報。因為無明所執的是我執、薩迦耶見,它的行相很細微,愛取是跟著它來的,所以在生死中無明本身永遠存在,其他所有的東西都會跟著來,這兩個不一樣。另外要說的是,在整個生死流轉中,我們由於無明,始終被這個閻羅王所控制,而佛一直 在旁邊教導我們,兩邊所出現的日月有特別的意義,它代表真正的光明,遍照大地。而且佛不但是在理論上告訴我們,還以行動來救我們,可是我們執著難捨,所以 不斷在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牲六道中輪迴。這個生死的過程當中,還要經過中有階段,上上下下輪轉不息,其中根本的原因無非是貪瞋痴三毒,整個十二緣起支的真正內涵就是如此。


轉貼整理自 http://www.theqi.com/buddhism/GL/index.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