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4日 星期四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2-1)---上日下常法師

2---道前基礎_7---親近善士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一)
日常法師 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前基礎 (2) - 親近善士
p. 23 (11)
※﹝第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次第分二:①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②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有了甲三的準備,才談得到怎樣正確地以這個教授去引導學徒。這裡分成兩部分:第一個,走佛道這條路的根本在哪裡?在親近善知識,軌則、道理就是如何做以及說明這樣做的原因;第二個,親近了以後,如何照著善知識所教,依照次第去做。現在我們看第一部分--親近知識的軌理。
※﹝初中分二:①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②總略宣說修持軌理。今初﹞
【◎ 《攝決定心藏》云:「住性數取趣,應親善知識。」】
第一句話是最重要的基本原則。「數取趣」就是我們這些在六道當中不斷輪迴的凡夫。「住性」是說已經種了相當的善根了,住是安住的意思。「性」有幾 種,以唯識的說法,有一種是本身具足的叫「性種性」;有一種是經過了修行以後漸漸增長的叫「習種性」。我們雖然具足佛性,跟佛無二無別,然而無始以來最習 慣的都是跟煩惱相應的東西,這是使我們輪迴生死的根本。現在必須要照著佛所垂示的法,也就是三寶告訴我們的道理,努力修習,漸漸淨罪集資,這始終是最重要 的。所以我們修學佛法第一個先要懺悔,就像前面所說器裡面的垢要拿掉,然後還要集聚資糧;也就是說斷三過、具六想,實際上都是從淨罪、集資兩方面而言。淨 罪集資到了某個程度,對我們應該修的善淨之法漸漸有一點點認識和習慣了,這叫習種性。   
這個內涵有各個位次的開合不同:以五道十地來說,就是從前面的基礎(稱資糧位)這樣一步步上來。在漢地則分為信、住、行、向、地等階 位,到十地以後,就是成佛。而「住性」如果拿我們漢地的位次來說,通常是信位菩薩。他內心當中所信仰的、所追求的,已經不是以世間的這些東西為主。世間最 主要追求的是飲食男女或者利養名聞,美其名地在外面做各式各樣的裝飾,內在就是這個根本的慾望,另外一個解釋就是我們的習慣,無始以來的習性。信位種性的 人是了解這個對我們有傷害以後,內心當中發起清淨的信心:佛法才是我真正要的!對於佛法告訴我們的道理,雖然還沒有證得,可是我確信這才是我要的。所以說 「信為欲依」,靠著強盛的信心,內心所好樂的就會轉向於離開,會淨化自己的習性。比如以前的習慣是沒什麼事情就聊聊天、看看書,但現在行為就不是這樣了, 因為知道這樣不好。又譬如剛剛說的禁止串寮,當腦筋一動想要去做,再一想:不對,我趕快在佛前懺悔,不要去!諸如此類。透過不斷地努力,心裡面就會有一個 力量,這就是「信為欲依」。進一步「欲為勤依」,就是當你內心當中有真正的好樂心願意去做時,接著你就會勤勤懇懇地去做。唯有真正地精勤努力,修行才有成 就,最後才能成佛。所以說「住性」就是已經安住在跟修學佛道相應的習性中,養成像天性一樣,也就是前面說過的俱生慧。   
種性可以分成習種性、道種性、聖種性等等,這些跟凡夫流轉生死的習性是不一樣的。凡是這種人都有共同的特點--他內心當中所希求 的不是世間的一切,而是要求無上菩提,為了要達到無上菩提,真正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要親近善知識。反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跟朋友聊得很起勁,既浪 費時間又增長煩惱習氣,結果流轉生死,這是非常明顯的。下面所說全部的內涵,都是從道之根本親近知識上面所開展出來的。
【又如鐸巴所集《博朵瓦語錄》中云:「總攝一切教授首,是不捨離善知識。」】
博朵瓦是敦巴尊者三位最重要的傳法弟子之一,敦巴尊者就是阿底峽尊者的心子,阿底峽尊者是佛以後在印度最高的一位成就者,他的成就可以說跟佛無二無 別,然後是宗大師接受這個法的傳承。所以這裡不僅僅是道理,它們都是行持的心要。這裡說總攝所有成佛的教授中,最重要的是不可以捨棄、離開善知識;也可以 把捨離兩個字合起來講,就是不離開,如果仔細去看的話,有形式上不離開以及內心上不離開這兩種。比如說大家住在一起,可是心裡面一天到晚嘀咕、排斥,你說 這是離還是不離?真正重要的是內心上的不捨離。《廣論》後面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大師外支已成,法身佛是無所不在的,佛沒有任何時刻離開我們,是我們的心 沒有向佛。所以如果要修行,不捨離善知識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點,下面特別說明為什麼絕對不可以捨離善知識。
p. 24
【能令學者相續之中,下至發起一德,損減一過,一切善樂之本源者,厥為善知識。故於最初,依師軌理極為緊要。】
能夠使學的人身心改變,「下至發起一德,損減一過」,哪怕只是淨除一點點罪障(錯誤)或集聚一點點資糧(功德),這些好事情(善樂)的根本就是善知 識。你如果真正能夠親近善知識的話,一定會受他影響。想一想,我們所有的認識、學習等等,是不是都受客觀環境的影響?為什麼我們講中國話?為什麼喜歡吃某 種東西?為什麼有某種習性?在這個家庭長大的,就受這個家庭影響,在另外一個家庭就受那個家庭影響。比如我們來到寺院,剛來的時候不習慣,可是待久了,不 知不覺當中這個環境的習性會影響我們。也許有人會說有很多習性是宿生帶來的,請問:你宿生都是一個人獨處,還是像此生一樣在人群當中?一定都在人群當中。 任何一個有情,比如狗,乃至最小的螞蟻,都受牠周圍環境的影響。所以,假定想繼續輪迴六道,那你需要的只是六道當中的那些人,當然你也離不開他們;假定你 想改變,那是不是必須要依止另外一些能夠幫你改變的善知識?這是我們實際上都能夠體驗、感受得到的。   
因此,這裡要提醒大家平常我們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不學佛法不談,學了佛法,跨進來了以後,第一件事情是學習依師。真正的善知識告訴 我們的話一定是忠言逆耳,他總會告訴你:你這個不對,不要這樣做,要那樣做;而這些事情是我們無始以來從未習慣過的,那時你會感覺到很大的壓力,會覺得委 屈。這時候如果有人跟你談得很投機,附和你:「對啊!他就是這個樣子!」請問,結果是什麼?結果是你們兩個人很好而卻遠離了善知識。善知識所告訴你的是正 確的,你無法接受,而你們兩人卻很談得來,這就是致命傷。當然,就像下面告訴我們的,善知識要夠條件,否則你本來有這種嗜好,又加另外一種嗜好,那是不必 要的。所以我們要依法很明確地分辨,而不是無緣無故依止一位善知識,善知識要有一定的條件,而且對於在什麼情況之下,親近到什麼程度,都要很清楚;因此師 跟法是分不開的,後面再來細說它。在最開始的時候,第一件事情要了解依師應該怎麼依(軌則怎麼做),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的道理,這兩樣具足了,大概就不會 錯到哪裡。當被指正而覺得委屈時,大家應該互相策勵:「我們既然來學佛,本來就是應該改過,難得有師友來策勵我們,就是因為做不到,更應該認真地做。」如 果我們真的能夠這樣的話,漸漸地就能得到師友切磋琢磨的好處。
【《菩薩藏經》作如是說:「總之獲得菩薩一切諸行,如是獲得圓滿一切波羅蜜多,地、忍、等持、神通、總持、辯才、回向,願及佛法,皆賴尊重為本。從尊重出,尊重為生及為其處,以尊重生,以尊重長,依於尊重,尊重為因。」】
《菩薩藏經》告訴我們,要想獲得菩薩所有諸行,都得依靠善知識。「總之獲得菩薩一切諸行」,這一句話是總的。我們發願學無上菩提,發了願心以後還要有行心,有了行心,依照我們所知道的認真去實踐,那個時候所做的是菩薩諸行。   
下 面是一個一個開展,要想圓滿一切波羅蜜多,簡單來說就是六度四攝,廣的來說八萬四千法門,地、忍、等持等這些都是。地有十地,登地之前有個階段是忍,這個 忍也可以解釋成忍辱的忍,等持就是定,有了定以後慢慢神通、總持都從上面開出來,還有辯才、回向等,全部都要依靠尊重。尊重就是老師;自己為了想要修學佛 法而找老師,老師找到了,你決心要依靠他,他也願意攝受你,從這個時候開始,師生關係就建立了。所以後面雖然說,隨便講一四句偈的說法師,你也必須要對他 尊敬,否則你可以離開他;可是自己決定了要跟著他,以他為師長的話,那如理依師就非常重要。所以《廣論》上面特別強調這個概念,你可以選師長,可是選定了 以後千萬不要變動,這一點對我們是絕端重要的。要圓滿菩薩一切諸行的話,依靠善知識是根本。從尊重出,從尊重生,然後慢慢地增長,任何功德的生、長都依自 己的師長而來,這是所有成就的因,當這一點做到了,將來的果就是成佛。
【博朵瓦亦云:「修解脫者,更無緊要過於尊重,即觀現世可看他而作者,若無教者亦且無成,況是無間從惡趣來,欲往從所未經之地,豈能無師。」】
博朵瓦也說:「真正要修解脫道的人,再沒有比依止師長更重要之事。就是世間可以看著別人做的事,假定沒人教的話,也學不成。何況我們剛剛從惡道來 (或者就算在善道當中),解脫道肯定沒有走過,所以走這一條道路不要老師可以嗎?」這是非常簡單的道理。乃至於我們學任何一種語言,比如唸英文ABCD, 在旁邊註了一個注音,你看了注音,就唸得準了嗎?我想這個大家都有經驗,你唸出來的話,人家都聽不懂。我想起一個日本人唸英文的笑話,這位日本人做學問很 認真、很紮實,咬緊牙關拼命去唸,不過因為他一開始發音就沒有學好,就像前面說的初一若錯乃至十五,所以他的英文日本腔調非常重。有一次在美國紐約,佛教 會請這位日本學者來發表一篇論文,這篇論文很有內容,他花了好大的氣力翻成英文。可是他一開口,外國人聽不懂,以為他講日文;在座的也有日本人,如果他不 翻成英文,至少日本人懂,但他用英文講,結果,外國人既不懂,日本人也不懂,講完了以後,誰都不知道他講什麼。   
世間的很多事情都不能無師自通,佛法比世間的事情難上千萬倍,如果居然自己學一學就會了,那不是我們在學佛,佛要向你學了,有這種事 情嗎?這是我們的顛倒,我們必須要了解這個特點。所以我一開頭就特別提醒大家要注意,千萬不要以為文字認識了就是了解內涵了;反過來說,我們可能又會覺得 最重要的是修行,所以又不要認識文字了;因此本論一開頭就告訴我們「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這兩種都是偏失。我們現在所以願意學宗大師,是因 為他教、行二者都圓滿,而且也都如其次第的教導我們層層增上。所以當在文字上面領悟的時候,我們很歡喜,可是千萬注意所學的要拿來實踐。以上就是簡單地說 明為什麼要親近知識的道理。
※﹝由是親近知識之理分六:①所依善知識之相,②能依學者之相,③彼應如何依師之理,④依止勝利,⑤未依過患,⑥攝彼等義。今初﹞
前面是總說學佛最重要的是親近知識。因為它這麼重要,所以把這個內涵又分成幾個大項目詳細說明。第一個是所依善知識之相,不是隨便看見了一位就去依 止。第二是弟子要具足什麼條件。有了這兩方面,還要有一定的依止方法,所以第三說明應如何依師。第四是依止有什麼殊勝的利益。第五是說不依止有什麼害處。 第六攝彼等義,就是上面還有遺漏的,再仔細補充說明。這六點講的時候分開來講,做的時候是同一件事情,六方面都包括在內。其中第五未依的過患,指的是已經 請為知識(就是已經拜他作老師了),又不好好地照著依師之理去做;你沒拜他作老師不算,因為一般人本來就談不到依不依止,所以得不到依止的好處,但是也不 會有不依止的過患。現在就個別說明,第一個是所依善知識的相。
【◎ 總諸至言及解釋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雖說多種,然於此中所說知識,是於三士所有道中,能漸引導,次能導入大乘佛道。】
總括世尊告訴我們的經、律、論三藏,以及諸大祖師、菩薩解釋佛語而作的論釋之中。「由各各乘」,因為修學佛法有不同的根性--通常我們說三乘,廣開 的還有五乘,就是人天乘、聲聞、緣覺、菩薩、一佛乘。由於各人的走法不一樣、習慣不一樣,自然而然所依的師長也有差別。那麼這裡所講的是什麼樣的知識呢? 是能夠照著三士道的次第一步一步引導我們走上去,最後成就佛道的師長。或者說,我們為了要求無上菩提,所以要照著該走的次第一步一步走上去,這個次第也就 是三士道,所以要找的老師是能夠如這個次第引導我們的,下面是引經論說明。
【如《經莊嚴論》云:「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應依止。」是說學人,須依成就十法知識。】
《經莊嚴論》有的時候稱為《莊嚴經論》,這裡指出我們應該依止的善知識所要具備的十種條件。要學的人必須要依靠對這十法有所成就的善知識。這十法從調伏開始一直到最後的離厭,有它一定的次第。
【此復說為自未調伏,而調伏他,無有是處。故其尊重能調他者,須先調伏自類相續。若爾須一何等調伏?謂若隨宜略事修行,於相續中有假證德名,全無所益。故須一種順總佛教,調相續法,此即定為三種寶學,是故論說調伏等三。】
這裡說自己若不能解決問題,而能夠幫人家解決,這是不可能的。幫忙我們調伏內心的老師,他必須先如理如法地調伏他自己才行。如果這樣的話,要什麼樣 的調伏才可以呢?假定只是「隨宜略事修行」,就是碰到什麼就學什麼,沒有正確的次第,在這種狀態當中,看起來他好像有一點道理,在他身心上也修得好像有一 點成就,也蠻有名聲,可是這個東西是假的,所以叫「假證德名」;如果這樣的話,對我們沒有什麼好處。那麼什麼才是真實的內涵呢?要「順總佛教調相續法」, 照著整個佛法的次第內涵調伏自己的身心,也就是戒定慧增上三學,所以稱為三種寶學。因此不管《道炬論》或《菩提道次第論》,其內涵都是順著戒定慧的次第而 說。現在再仔細地把三學分門別類,就可以列出做為一位善知識應具足的十個條件。
p. 25 (2)
【◎ 其中調伏者,謂尸羅學。《別解脫》云:「心馬常馳奔,恆勵終難制,百利針順銜,即此別解脫。」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調所化銜。」】
所謂調伏就是尸羅,尸羅是梵文,翻成漢文就是戒,或者叫做別解脫。戒經中告訴我們:平常我們的心像馬一樣(所以說是心猿意馬),馬一天到晚亂動,不 管你怎麼樣長時努力,也沒辦法制伏牠,所以要用很利的馬銜(就是套在馬嘴巴上的一個套子)才能夠把狂奔的馬制伏;我們的心就像狂奔的馬一樣,一天到晚胡思 亂想,同樣需要一個非常利的、能調伏心馬的馬銜,那個就是戒。所以持戒是善知識所須具備的第一個條件。《分辨教》也是戒經,上面也告訴我們,像我們這種還 沒有調伏的凡夫,真正能夠馴服我們的就是戒。
【如調馬師,以上利銜調捿悷馬,根如捿悷馬隨邪境轉,若其逐趣非應行時,應制伏之。學習尸羅,調伏心馬,以多勵力制令趣向,所應作品。】
就像一位能夠調伏野馬的調馬師,他有本事拿最利的馬銜調伏最難調伏的  悷馬。我們凡夫的六根、六識就像野馬一樣,一天到晚隨著邪境到處亂動,調馬 師實際上就是指佛、老師、三寶,所用的利銜就是法,法當中首要的就是戒。當我們的根識隨著境亂轉的時候,馬上用戒來制伏它,所以學習尸羅真正的目標是調伏 心馬。應該要多勵力、多努力,當心趣向於惡的時候把它調伏,而趣向於應該作的,也就是「所應作品」。   
所應作品有兩種:一個是要遠離不應該去的境,而去應該去的境;另一個並不要離開那個境,而是心緣境的方法不一樣。比如戒經很明白地告 訴我們,有些境界不應該去,例如現在世間有很多玩樂的場所,這些不可以去,一定要遠離。還有一種,同樣對這個境界,比如你在大殿閒逛,毫不恭敬、很放逸; 這種調伏方法是不必離開境,只要把內心收攝起來,變成很嚴肅、很恭敬。所以分內外兩方面來說,粗的是外面雜染的境慢慢地切斷,細的是自己隨順煩惱的這種習 性,應該把它轉變過來。   
前面說過,為什麼我們剛開始要思惟聞法勝利?就是斷除以前所習慣的這種輕慢心。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不一定要花太多的時間在文字上 面轉,轉久了習慣以後,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生起傲慢心,懂得很多,自以為了不起;還有一種是輕慢心,覺得都懂了,都知道了,對法了無恭敬之心。這些都是我 們不必離開境,可是必須從心上面去轉的,以上是第一個,戒的內涵。戒是制止內心老是緣著外境轉,進一步就要漸漸地把內心安住在一個境上面,那屬於定,要依 著這個次第修行。
【寂靜者,如是於其妙行惡行,所有進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發起內寂靜住,所有定學。】
寂靜就是定。我們能夠決擇這是壞事情不要做,這是好事情應該做,這個就是戒。由於這樣慢慢地習慣了以後,一方面心不隨外境亂轉,然後對境的時候,不 念不應該念的念頭,安住在應該念的念頭上,漸漸內心就不再像野馬一樣,而開始調伏了。這時候我們不會到處緣壞的事情,會緣在善法上,但是心還是散亂。所以 進一步要依正念正知,這是專門學定的方法,後面會詳細講。實際上,整本《廣論》可以說是在闡釋戒定慧的真正內涵。所以老師的條件也需要定,使得內心能夠寂 靜,這個叫定學。
【近寂靜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觀擇真義發起慧學。】
有了定以後,還要有智慧。這個智慧不是世間腦筋聰明,而是真正佛法的智慧,這一定是從定學裡邊才能夠開出來的--所謂止觀雙運。所以叫「近寂靜」, 就是由寂靜(定)而引生出來的。這個智慧一定是依於心堪能的奢摩他,奢摩他就是定,有了定以後,我們的內心才能夠有力量。平常我們的心是沒有力量的,心原 有這種本能,可是因為隨著煩惱轉,我們希望它做一點事情都做不到,所以叫無堪能心;得了定以後,就能夠如我們所希望的,要它從這個方面去觀察思惟,它就能 做得到,所以叫心堪能奢摩他。到了這種程度,才能夠真正觀察決擇事情的真相,這是智慧。所以要調伏相續,總的來說是戒定慧。
【如是唯具調伏相續,三學證德,猶非完足,尚須成就聖教功德。言教富者,謂於三藏等,成就多聞。善知識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謂是須一,若講說時,能令發生無量知解,若行持時,於後聖教,能成何益,當時能有何種義利。」】
具足三學已經不容易了,但是還不夠,還要有多方面的聖教功德。如果是針對自己的修行,也許簡單的修學就可以;可是要調教別人的話,就要了解很多內 涵,所以他必須對世尊的三藏教法要能成就多聞。這裡要注意,大師不是說多看多學,而是要多聞。平常我們都是歡喜看書,看書是需要的,可是真正重要的還在多 聞,這是我們一定要漸漸去練習的。   
言教富是說對世尊的教法非常通達、非常廣博,這樣才能夠善巧地幫助學者調伏。善知識敦巴尊者說:大乘的師長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修 學佛法無非是教跟證,教要靠聽聞,大乘師長在講說的時候,能夠使弟子發無量知解,即使他簡單地講,也可以令我們觸類旁通;譬如講簡單的一個東西,他可以引 證各方面的三藏經典,使我們產生很廣博的認識,教是要這樣通達的。談到修行,他知道如何去行持,將來能夠得到何種利益;比如說現在要去修行,你應該怎麼樣 修,修的時候心裡應該如何,將來有什麼樣的結果,這些他都應該知道。實際上對於這些,他除了理論上面了解,還要有相當的經驗,這個才是真的善知識,這是第 四言教富。
【◎ 達實性者,是殊勝慧學,是謂通達法無我性,或以現證真實為正。此若無者,說由教理通達亦成。】
達實性實際上就是戒、定、慧當中的慧,那麼這個慧跟前面的慧有什麼不一樣呢?達實性的慧是殊勝慧學,前面那個慧是屬於教量,就是理論上面能夠通達。 理論通達不是我們現在隨便聽一下哦!有一些同學隨便看了一點書,就說:「啊!我知道無我了。」我聽見了以後,就想你大概就是佛了。宗大師是文殊師利菩薩示 現,我看宗大師的傳記中說到,他花了很長的時間修學,最後由佛護論師等等在空中示現加持,他才通達教量,而我們居然隨便看一看就覺得通達無我了,這都是我 們的增上慢,是最嚴重的錯誤,真正了解無我不是那麼容易的。此處殊勝慧學並不僅僅是文字上的認識,而且要真實地修行,通常應該是見道位,最起碼應該在加行 位才真正能夠通達無我,所以說「現證真實為正」,這是見道,要這麼高的條件。萬一找不到具這個條件的人,那至少由教理所成立也可以,也就是前面聞思相應的 慧,所以說教量通達也可以。當年宗大師看見佛護論師在空中論辯,達到的就是教量通達。現在三大寺還有辯論的課程,辯論的真義並不是在文字上面取勝,以前他 們辯的時候能夠親自體會所辯的內涵,這個很不容易。
【◎ 如是雖能具足教證,若較學者或劣或等,猶非圓足,故須一種德增上者。《親友集》中作如是說:「諸人依劣當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勝者獲尊勝,故應親近勝自者。所有具最勝,戒近靜慧尊,若親近是師,較尊勝尤勝。」】
德增上是非常重要的條件,除了具備依照著佛教的整體戒定慧三學的教量、證量以外,對世尊的言教還要有很豐富、廣博的認識,儘管如此,如果老師的程度 跟學生一樣,乃至於比學生差,那也不行,老師的條件一定要比學生好。德增上是指他的德行,並不是指腦筋好,也不是說他懂得多,而是他如法行持跟法相應的德 行要比弟子好。《親友集》說:假定與你共住的人(特別是你所依的師長)比你差,那你只有退失;(世間也是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周圍的人非常重 要。)如果所依的善知識跟你一樣,那對你沒太大的幫助;如果成就超過你那就很好,所以應該親近超過自己的善知識。那麼善知識應該是哪方面的條件超過你呢? 就是戒定慧三學,這樣的尊重是最最了不起的,是我們應該去依靠的,這個才叫德增,而不是指其他方面。有些人由於藉著鬼神的力量而擁有超乎常人的能力,如果 你碰見這種增上而受到吸引,跟著他的話,後果就很麻煩,所以後面告訴我們要有智慧去判別。這裡所說要找超過你的善知識,一定是依著增上三學來判斷的。
p. 26
【如樸窮瓦云:「聞諸善士史傳之時,我是向上仰望於彼。」又如塔乙云:「我於惹珍諸耆宿所,而作目標。」是須一種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樸窮瓦是噶當傳承當中非常重要的祖師,也是敦巴尊者最主要的弟子之一。他說:「聽見了善士(就是善知識)他們一生的行持史傳,我是向上仰望,心心念 念嚮往這些。」這個對我們很重要!每個人心裡面都有嚮往的東西,可是我們嚮往的是什麼呢?看看那些真正的善知識們,他所嚮往的、所衷心景仰的,就是菩薩、 祖師的功德。他聽見這些尊長們一生的成就,以及怎麼成就的過程,他會產生向上仰望的心。假定我們經常能夠有這個念頭,自然觸境逢緣會啟發我們向上。後面會 告訴我們,最重要的是善友,最可怕的是惡友,這兩者我們要分得很清楚。惹珍就是敦巴尊者所造的寺,也就是噶當的根本道場,敦巴尊者以下在這裡有非常多的成 就者。如同塔乙所說:「我對這個傳承當中,諸位先前的大德們非常仰望,這就是我所希望的目標。」所以下面就說,我們所仰望的善知識,一定必須是在德行上超 過我們,使我們心目中有一個目標,心心念念希望像他一樣。   
這裡有一點要注意,同學當中彼此的待遇多少有點參差不齊,我們往往在這個上面斤斤計較:他住的地方比我好,他吃得比我好,他這個比我 好……那表示我們心目當中真正嚮往的就是這些東西。現在引祖師們的傳記告訴我們,他心目中嚮往的是成佛這條路上高於自己的祖師,他們的功德才是他心目中所 要的。這個內涵,必須透過平常不斷地熏習,聽懂了這個道理以後,還要在生活中儘量處處如法照著去修習,久而久之才會產生這樣的功效。
【如是六法,是自所應獲得之德,諸所餘者是攝他德。】
善知識應具足的十個條件當中,已經講了六個:三學、教富、達實性、德增,這六種是善知識本身應該具足的條件。下面還有四個,是要用來幫助別人、攝受別人的德行。為什麼需要具備攝受別人的這些功德呢?
【此亦如云:「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於餘者,示法性諦令解脫。」若除為他說無謬道攝受而外,無有以水洗罪等事。】
佛不是拿水來洗我們的罪,也不是用手來除眾生的苦。平常我們很重視加持,用手摸摸頭,大家覺得很高興。實際上真正重要的是什麼呢?就算是佛也沒辦法 把自己所悟證的移到別人身上,他是能夠很善巧地指示眾生真實的正法法性,讓他們了解了照著去做,然後才能得到解脫。在印度有一個很有趣的錯誤概念,他們認 為恆河是聖河,只要到聖河裡去洗洗澡,就可以得到解脫;即使不能到恆河邊,舀一點河水來洗一下也有好處。平常有很多各式各樣類似這樣的說法,但是佛講的不 是這樣,是必須要透過善知識他自己修行的悟證,不但如此,還懂得怎麼把他自己悟證的內容,能夠很善巧地灌輸到學者的身心當中,所以必須具備四種攝受別人的 德行。
【其中四法,善巧說者,謂於如何引導次第而得善巧,能將法義巧便送入所化心中。】
第七點就是善巧說,是指懂得善巧地將修學的內涵很有次第地引導來學的人。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這個不善巧的話會出差錯,這有很多典型的故事。當然這 裏講的是善知識的條件,但我們學的人要注意!我們不要要求別人說:你不夠、你不夠。應該回過頭來在自己內心上面去檢查,越是能這樣反省,那我們受用越好, 這是很重要的基本概念。
【◎ 悲愍者,謂宣說法等起清淨,不顧利養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說,是須猶如博朵瓦告慬哦瓦云:「黎摩子,任說幾許法,我未曾受讚一善哉,以無眾生非苦惱故。」】
悲憫是指說法的法師動機很清淨,有一些人說法的動機是為了名聞利養,我們要找的善知識不是這樣,他是出於慈悲心的推動,真正為了幫助眾生而說法。舉 個例子,像大善知識博朵瓦告訴慬哦瓦(黎摩子就是指慬哦瓦)說:「不管說多少法,我完全是因為憐憫眾生受輪迴生死苦,為了幫助他們才說的。人家說我好、 壞,那根本不是我想要的。」而反觀我們現在,如果講得很好,有人讚嘆,就很高興,這是為名;或者是為了講完以後能得到很多利益,名聞、利養這些都是錯的。 所以不但要很巧妙懂得怎麼介紹佛法,還要內心的動機純正。這樣還不夠,還要下面第九個。
【◎ 具精勤者,謂於利他勇悍剛決。】
對自己修行而言,精進是必須要的條件。修學佛法假定沒有精進的話,儘管腦筋很好,聽懂了要去做的時候,懶懶癱癱,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這樣要修學佛法是不可能的。除了自修以外,幫助別人也是一樣要精進。
【遠離厭患者,數數宣說而無疲倦,謂能堪忍宣說苦勞。】
要把自己所了解的佛法教導給學生,那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之下要不怕厭煩。之前提過我們聽人家講比較不容易;至於講給別人聽,對一般人或者 特別是我們這些唸書人來說好像並不困難。這裏要弄清楚,是指由於真正了解生死輪迴的痛苦,如法行持,做到了以後,出於悲愍要幫助他人的這種情況下,要不厭 其煩地教導別人,而不是隨順著自己樂說的習氣去教別人。要在動機清淨的條件之下,才談得到遠離厭煩;如果是自己歡喜講說,好出風頭,這個情況不算。所以離 厭患是要配合著上面的條件去講的。實際上到了後來,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以上所說的十個條件要百分之百具足非常難,所以這裡邊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次要 的,主副之間要決擇一下,下面一段就是這個內涵。
【博朵瓦云:「三學及通達實性,並悲愍心,五是主要。我阿闍黎嚮尊滾,既無多聞復不耐勞,雖酬謝語亦不善說,具前五德故,誰居其前悉能獲益。嚀敦,全無善說,雖說施願,唯作是念今此大眾皆未解此,餘無所知,然有前五,故誰近能益。」】
博朵瓦說:十德之中最重要的是戒定慧三學、達實性和悲憫心。戒定慧的慧是教量,達實性是證量,這是就自利來說;具悲憫是要利他的根本動機。這五個是 最主要的,下面舉實例說明。阿闍黎就是自己依止的師長。前面說要教富,教富就是要多聞,知識很廣博、很豐富,開起口來說得很動聽。他說:我的阿闍黎響尊 滾,既沒有多聞而且又不耐勞,平常人講的應酬話,他也不善巧,但是他具有前面這五種德性,所以任何人在他跟前一定獲得好處。這個不耐勞不是說他做事情沒 勁,而是你去問他的時候,對於引導學生要用種種善巧而不厭其煩,他缺乏這個條件。真正的修行人,他自己修行絕對耐得住苦,我們千萬不要說他耐不住苦,要不 然他根本不可能達實性。我們可以仔細地看一下祖師大德這種堅苦的精神。所以這個不耐勞是指在教人這一點上面。   
講到不善巧應酬語,近代有一位大德-│弘一大師,真是了不起。他的傳記當中沒有很明顯地說,但在倓虛大師《影塵回憶錄》裡有這麼一段 公案。倓虛大師請他到青島湛山寺去,那裡的學生都知道一看見他出來散步的時候馬上要避開,否則明天他就關在屋子裡面不出來了。他非常不歡喜多說任何一句 話,平常我們見面總會互相問候,弘一大師連這個話都不願意講。這個例子典型地說明,很多真正的修行人都是把全部的精神放在修行上。為什麼要講這個例子呢? 就是告訴我們:要找老師不要只看外表;乃至我們自己努力也好,重心在什麼地方要把握得準。   
博朵瓦的另外一位師長嚀敦也是一樣,不論講什麼話都不善巧。施願就是如果有人來供養,他會代他們迴向,然後簡單地說法。連這種話 他也說得不善巧,所以平常很多人在他面前很難聽懂他的話,不曉得他說些什麼。他對於語言這麼不善巧,但是因為具有前面這五種條件,所以不管誰親近他,都能 得到受用。反過來,假定不具足前面五種條件,就算能說善道也沒好處。
【如是若於諸所學處,不樂修行,唯讚學處所有美譽,或其功德以謀自活者,則不堪任為善知識。宛如有人讚美栴檀,謀自活命,有諸欲求妙栴檀者,而問彼曰:「汝有檀耶?」答曰:「實無。」此全無義唯虛言故。】
前面博朵瓦所講的這兩位善知識都是真正的修行人。如果不認真修行,只是讚美學處的功德,告訴別人這個多麼好,有多大的功德,其目的是為了自己謀生 活,求名聞利養,這樣的話,絕對不是善知識。舉個比喻:就好像有人讚美栴檀怎麼、怎麼好,只為了自己的利益,想靠這樣來活命或者為了名聞利養;有人真的要 找妙栴檀,就問他:「你有嗎?」「對不起,我沒有,我只是講講。」所以他講的都是空話,沒有用。下面特別引經證明。
p. 27
【《三摩地王經》云:「末世諸苾芻,多是無律儀,希欲求多聞,唯讚美尸羅,然不求尸羅。」於定慧解脫三種,亦如是說。次云: 「如一類士夫,稱揚栴檀德,謂栴檀如此,香相極可愛。次有諸餘人,問如所稱讚,栴檀少有耶,諸士夫此問,答彼士夫云,我是稱讚香,以求自活命,非我有其 香。如是末世出,諸不勤瑜伽,以讚戒活命,彼等無尸羅。」所餘三種亦如是說故。】
末法的時候,很多修行的苾芻「多是無律儀」;這個律儀指的就是如法修行,不但內心、而且行為都跟它相應;也就是說末世很多出家人,講了很多的道理, 卻不能夠如法如理去做,單單求多聞,想要懂得很多,不但多聽而且讚美戒是如何地好,實際上他自己並沒有真正去求戒。這個求是指身體力行,不是文字知見。除 了戒以外,定、慧、解脫也是如此。我們修學的目的是為求解脫,為解脫所以需要智慧,要智慧就必須要定,要定必須要戒,這是必然的次第。真正通達實性以後就 得到解脫。
【如是修行解脫之尊重,乃是究竟欲樂之根本,故諸欲求依尊重者,應當了知,彼諸德相,勵力尋求,具其相者。諸欲為作學人依者,亦應知此,勵力具足如是德相。】
就像前面所說的,修行解脫的師長是我們所要求究竟欲樂的根本,所以說道的根本在親近善知識。因此想要依靠真善知識的人,應該了解善知識須具備那些根 本的德相,了解了以後要努力去找,這是就學的人來說。願意教人的人也應該努力具足上面這些條件。所以不管是學或教,我們都應該了解作為善知識的十種條件。 下面有個說明對我們非常重要。
【◎ 由時運故,具全德者實屬難得。若未獲得如是師時,將如何耶?】
現在由於「時運」,也就是這個時代或者說機運,實際上就是我們的業,我們沒有種過這樣好的善淨之業,所以感不到全德的善知識。具足德相的師長非常難 得,可是我們不去做的話,永遠不可能改善,所以還是必須要去做。現在如果找不到具足條件的善知識而求其次,最起碼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夠使我們一步步增 上?事實上只要能夠真正地照著最起碼的條件一步步增上,最後一定能夠感得具全德的師長,這個是對我們眼前最重要的。實際上我們初機的人,絕不可能一下就找 到具有這十種條件的老師。佛法既然講緣起,剛剛開始接觸佛法的人,善根缺乏而惡業又無窮無盡,在這種情況之下,怎麼可能真正找到十全十美的善知識呢?這個 時代真正好的善知識已經非常少了,所以下面所講的對我們現在的人也特別用得上。
【《妙臂請問經》云:「如其僅有一輪車,具馬於道亦不行,如是若無修行伴,有情不能獲成就。若有具慧形貌正,潔淨姓尊趣注法, 大辯勇悍根調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餓渴及苦惱,不供婆羅門餘天,精悍工巧知報恩,敬信三寶是良伴。諸能完具如是德,於諍世中極稀故,半德四分或八分, 應依如是咒師伴。」此說所說圓滿伴相,八分之一為下邊際。】
用一個比喻來說明這個道理:就像我們要從甲地到乙地去,需要一輛馬車,一般的馬車必定有二個輪子,假定只有一個輪子,就算有馬也沒辦法用。譬如說現 在的汽車有四個輪子,左、右邊各兩個,假定只有一邊的輪子,就算你的引擎很好,這輛車子也沒有用。這是說明真正要修行,一定要有好的弟子以及好的老師。一 個輪是自己,一個輪是老師,更進一步來說要有三寶,這個在後面會一層一層深入。沒有修行伴的話,有情不可能獲得成就。我們現在有沒有同伴?有啊!輪迴六道 的同伴是無窮無盡,因此,要想修行跳出輪迴的話,一定要遠離這些另外找。修行的友伴,從師到友都包括,也就是佛、法、僧三寶,或者我們稱為師、法、友。善 知識需要具備的條件我們不細說,只要根據前面十德就可以。《妙臂請問經》是密教經典,所以這裡講的咒師伴也就是學密的人應該找的善知識,其中有一點很重要 --不供婆羅門餘天,換句話說,一定是敬信三寶的。   現在這個時候很難得到這樣圓滿德相的善知識,因為現在是諍世,末法時代的特徵是鬥爭堅固。佛法分正法、像法、末法三個時期,三個時期過後佛法就沒有 了。正法的特徵是大家聽見了以後馬上去修行,聽了很容易就懂了,就算不懂稍微一問,弄清楚馬上就去修,修了也很容易成就。像法時修的人漸漸少了,大家就講 道理,不過講完了道理還是去修,但是悟證、解脫的人,就不像正法時代那樣多了。末法的特徵是大家不修行了,互相爭吵,爭你有道理還是我有道理。也許有人會 問:「修學佛法時也要學辯論,那到底是不是在爭吵呢?」不是,佛法的辯論是要把理路辨別得很清楚,它有一些基本的決擇關鍵,講到後頭會很清楚地告訴我們, 並不是大家爭強好勝。後面弟子相當中很明確地說:只要我們反省觀察內心,很容易清楚自己是以什麼心情來談這個問題。諍世的特點就是這樣,這是我們眾生業力 所感。   諍世中真善知識很稀少,實際上就算是真的有善知識,我們也看不見。那怎麼辦呢?具備一半、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的德相也可以。這是宗大師根據經論告訴我 們,前面的十個條件當中八分之一為下邊際。這不是像作算術那樣十除以八,它有一定的次第,絕不可能說已經通達實性而沒有前面的戒定慧,所以戒定慧一定是根 本。實際上還有其他不同的說法,我的老師很明確地告訴我:我們可找的師長有三種,全部條件都具足的最好;有五個主要條件的是中等。下等的至少應該具足三個 條件:第一、他是以佛法為中心而不是以世法為中心。這個我們可以看得見,比如大家在一起的時候,你可以看他對境的決擇,如果他對世間這些東西很在乎,對佛 法很忽視,你依止他根本沒用;第二、他所追求的是為了後世,不為現世;第三個條件是德增,就是他的條件比你高,這就是我們現在要找的師長所要具備的最起碼 (下邊際)的條件。萬一連這樣都沒有呢?我的老師就沒講了。其實以這八分之一為下邊際的標準,還是從戒定慧三學上面開出來的。所以真正找到自己的老師,他 會很明確地告訴我們,應該以什麼條件決擇。
【鐸巴所集《博朵瓦語錄》中,述大依怙說尊重相,亦復同此。故於所說完具圓滿諸德相中,隨其所應配其難易,具八分者,為下邊際。】
鐸巴所集的《博朵瓦語錄》中,所闡述的大依怙(就是阿底峽尊者)告訴我們的善知識行相,是跟上面一樣的。我們在前面所說的德相中應該配其難易,這個 難易就是次第,八分之一是指其中最重要的。像剛才所引我的老師講的三個條件,其中德增的德是指三學的德行,所以也一定是包含了三學在內。   
以上是講老師的條件,那學生又該有哪些條件呢?
p. 28 (2)
【◎ 第二能依學者。《四百論》曰:「說正住、具慧、希求為聞器,不變說者德,亦不轉聽者。」《釋論》解云:「說具三法堪為聞器。若具其三,則於法師所有眾德, 見為功德不見過失。猶非止此,即於聽眾所有功德,亦即於彼補特伽羅,見為功德非見過失。若不完具如是器相,說法知識雖極遍淨,然由聞者過增上故,執為有 過。於說者過,反執為德。」是故縱得完具一切德相知識,然於其師亦難了知。若知彼已能親近者,必須自具是諸德相。】
這是很重要的概念,做弟子的需要具足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具足了才是一個法器,才真正地能夠跟著善知識聽聞,進而依聞、思、修的次第漸次增上。如果 具足了弟子相,那麼對於說法師所具的種種功德,就會看得見,否則只會看見過失。實際上我們自己可以檢查,也可以看看周圍的人,比如現在世界上有一些莫名其 妙打著佛的名號的人,卻有很多人去捧他、跟著他,但是這些追隨者卻不學佛,為什麼?他們根本談不到是弟子,也談不到具備弟子相。所以這個條件對我們將來是 非常重要的。老師固然要選,可是弟子相更重要,如果我們不具弟子相,不要說找不到好老師,根本也不懂得怎樣是好老師。乃至於不具這些條件的話,非但看不見 老師的功德,對於其他聽眾所有的功德也看不見。平常如果我們看見的都是人家的過失,這是因為自己的條件不具足的緣故。在這種情況之下,善知識雖然非常清 淨,而且各種條件普遍地都具足,是百分之一百德相全圓的善知識,結果我們不但看不見他的功德,反而會看到他有過失;相反地,講的人有錯,我們卻會反而執以 為對,完全顛倒。其實現在世間的狀態就是這樣,如果你了解了佛法後認真去觀察的話,就很明顯可以看見這一點。   
總之,如果自己不具備弟子相,縱然得到具足上面所說十種條件的這種善知識(這種老師太難得了,他樣樣條件都具足),但是對於這老師的 功德我們卻不知道。弟子相前面說了三個,實際上後面還有一個,總共四個。有了弟子相以後,才能夠真正地看清楚什麼是善知識、什麼是非善知識,下面一一說明 這幾個條件。
【◎ 其中正住者,謂不墮黨類,若墮黨執,由彼蔽覆不見功德,故不能得善說妙義。如《中觀心論》云:「由墮黨惱心,終不證寂靜。」墮黨類者,謂貪著自宗,瞋他法派。應觀自心,捨如是執。】
墮黨類是指對於自己所執持的,很貪著、放不下,對別人的很排拒。正住是指內心當中不會對自己歡喜的就執著,對不歡喜的就排斥,比如:他講的東西配我 胃口就可以,不配我胃口就不行。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覺得配自己胃口的是什麼東西呀?就是無始以來的習氣--我,而所講的法真正地說起來,一定是對治這個 「我」的;我們最嚴重的致命傷就在這裏,所以正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下面引論說明,假定我們內心有這種錯誤,墮在黨執的煩惱當中,則不管聽多少、講多少都 沒有用,絕對不可能得到佛法真正要告訴我們的究竟好處,這個好處就是寂靜--解脫煩惱和業的束縛。   
墮黨類的行相,其實我們只要仔細反觀自己的內心就清楚了。比如平常與人辯論的時候可以稍微檢查一下,內心當中是在保護自己、為自己找 種種藉口嗎?是為了爭勝嗎?當然剛開始的時候也許我們不一定清楚,但只要照著本論一步一步學下去,到後來特別是中士的部分,對於自己內心當中的煩惱就有很 清楚、很明白的說明。說來說去一句話,學了以後要反觀內心,但是因為我們剛學的時候不太清楚,所以才要切磋、琢磨、研討。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在研討過程 當中做文字遊戲,忘掉了初衷,就是希望認識了文字以後馬上去反觀自己。所以正法時代人的特徵,是有不懂之處要弄清楚,弄清楚了馬上回過頭來反觀自己,而不 是在文字上面空轉,這一點非常重要。
【《菩薩別解脫經》云:「應捨自欲,敬重安住,親教軌範,所有論宗。」】
除了上面所引的論,還特別引《菩薩戒經》(別解脫就是戒)。既然是《戒經》上說的,就是代表這個不要講道理,必須照著去做。「應捨自欲」就是不要隨 順自己心裡想要的去做,要安住、要敬重親教、軌範(就是老師)所告訴我們的論宗(也就是佛法的道理),依他所指點的中心概念去做。這話很簡單,實際上我們 真正要努力的就是這個,這是最最重要的一個特點。
【◎ 若念唯此即完足耶?雖能正住,若無簡擇善說正道、惡說似道,二事慧力,猶非其器。故須具慧解彼二說,則能棄捨無堅實品取諸堅實。】
這樣就夠了嗎?還不夠,還要能夠辨別正說跟似說。有很多話講起來很動聽,也蠻有道理,但是是錯的,這叫惡說似道,實際上是最糟糕的。所以世尊曾告訴 我們,破壞佛法的不是外道而是相似法,末世佛法就毀在這個上頭。那時候必須要用自己的智慧去辨別,這是第二個具慧。有了這個條件,我們才能夠捨掉不實在 的,而取真正實在的。   
《箭喻經》裡面有這麼一段公案:有人被毒箭射中了手臂,不但痛而且有毒,如果不去除的話,毒會慢慢地蔓延,到最後會送命。醫生看了馬 上要為他動手術,他說:「慢一點,我要先弄清楚,這支箭是誰射的,他為什麼無緣無故要來射我。」乃至於進一步說:「我要研究研究這支箭是什麼做的。」諸如 此類一大堆道理。大家想一想看,我們是不是也有可能會這樣想,為什麼無緣無故人家來射我們一支毒箭?好像很有道理,乃至於要找出箭是什麼做的。實際上佛告 訴我們:「是,你有道理,你要去找,可是你找得到嗎?」可能有人會說:「我為什麼找不到?我只要找下去一定找得到。」現在提一個問題:你什麼時候才能找 到?等到你找到的時候,那個毒已經把你毒死了!佛經裡面非常強調這個特點,實際上還有其他要注意的地方,這只是其中最淺顯的一個道理。我們確實要真正懂得 怎麼去辨別是非,因為佛經裡面也有很多是從正面、反面等不同角度來告訴我們如何觀察。但是我特別要說明:有時我們強調要智慧決擇,表面上好像很有道理,實 際上沒有實在的信心,這個沒有用;可是也並不是叫我們盲目地信從,這也是不可以的。所以佛經上說有兩點對我們非常重要:一個是信為能入,真正進入佛法之 門,除了信沒有第二條路;但是單單信不夠,還要有智,智為能度,跨進去了以後,還要親自驗證。真正有了這個條件了以後,淨信心就生起來了,這時候才能夠捨 棄自己的執著。   
要捨棄自己的執著非常難,我感覺到自己以前表面上在學佛,實際上學的是「我」。這話怎麼講呢?我看或聽了佛經,然後透過我自己的 看法解釋經義,最後都是我自己的道理,於是學來學去「我」是越來越大,這是最嚴重的一個致命傷。所以具慧之前為什麼要正住呢?因為我們一開頭學的時候,總 歸是配我胃口的就歡喜,不配我胃口的就排斥,對這個要認識清楚,把它拿掉,拿掉了以後才談得到判別善說正道、惡說似道,所以正住、具慧兩樣非常重要。
【若念僅具二德足耶?縱有此二,若如畫中聽聞法者,全無發趣,仍非其器。故須具有廣大希求。】
單單這兩個還不夠,如果自己聽法就像面對畫像一樣,內心沒什麼推動力,還是不行;換句話說要自己認真地去求,因為有希求才會來聽,聽了以後要弄懂,弄懂了以後你才去修,否則聽懂了以後不照著去修,這樣還是沒有用,這個不是聞法之器。
【釋中更加敬法法師、屬意二相,開說為五。若如是者可攝為四,謂於其法具大希求,聽聞之時善住其意,於法法師起大敬重,棄捨惡說受取善說。此四順緣,謂具慧解,棄捨違緣,謂正直住。】
「釋」指《四百論釋》。《四百論釋》中除了前面所說的三個條件外,還加上敬法法師和屬意二相。敬法法師前面甲三當中已經說明,敬是絕端重要的條件, 如果沒有恭敬的話,佛法絕對不可能受用,以後我們會慢慢了解。前面三相,再加上這兩相,一共開為五相,而宗大師又把這五相總攝起來變成四相。總之順緣要增 長,逆緣要棄捨,所以要拿掉逆緣就必須正直住。我們最嚴重就是不配自己胃口的就不接受,這個是違緣,還沒學已經在內心中排拒了,這是最大的障礙所以要拿 掉。然後還要具慧、希求這兩個條件。
p. 29 (2)
【◎ 是諸堪為尊重引導所有之法,應當觀察為具不具。若完具者應修歡慰,若不具者須於將來能完因緣勵力修作。故應了知能依諸法,若不了知如是德相,則不覺察,由此退失廣大義利。】
像上面所說的幾個條件,具足了才稱得上是一個法器,才能夠接受善知識的引導,否則不行,所以應該觀察自己具不具足這些條件。假定具足了應該歡慰, 「歡慰」是要修的,因為還要使這個力量增長。假定現在不具足,希望將來能具足,所以應該努力修作將來能夠達到這個果的因。總之,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努 力具備弟子相,認識了違緣之後,要慢慢淨除,並將順緣增長。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應該了解前面所講的道理。如果不了解身為弟子所應具備的條件,我們也無從 拿這個法來鑑別、檢查,也察覺不到自己哪裡出了問題。如此,雖然努力去修,結果不但得不到,已經有的還會退失,這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則。
關於所依善知識之相,以及能依學者之相,前面都已經簡單地說明了。最後有一些話我願意跟各位同學再互相勉勵: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最容易 犯的就是學「我」。所以雖然形式上是在學佛,但是不知不覺當中,就把佛法透過「我」這個有色眼鏡去看,以這個標準去衡量,結果「我」就越來越增長,這是問 題的根本中心。這個拿掉了才談得到具慧和希求,這也有它的次第。我們現在真正要努力的就在這個上面,所以眼前下手的第一步,不外乎懺悔、集資。
【◎ 第三彼應如何依師軌理者。如是若自具足器相,應善觀察尊重具否如前說相。應於具相,受取法益。】
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如果覺得自己具足弟子相,堪為修學佛法的法器,應該到具相善知識處受取法益。要注意這個話喔!是自己要先具足弟子相,這是非常 重要的。現在我們處在末法時代,難得有一點善根還能遇見佛法,自己也願意去學,那當然就要找老師了。這時候我們最容易犯的一個毛病,就是找了半天找不到老 師,這是我當年出家修學佛法最痛切的經驗。
前面曾經講過,現在很多人出了家,自己覺得很清高,不做拿佛法換錢的事,要關在山裡修行,這是根本不要老師的。有些好一點的會去找老師, 但找了半天找不到,覺得簡直沒有一個人可以當自己的老師。這是我出家幾十年最慚愧、最痛苦的錯誤經驗,但願在座諸位能好好注意!假定你找了幾十年找不到好 老師的話,那麼有兩種可能:一個是你的確很高明,很少人堪做你的老師,這個可能不能說沒有,但我想這個可能性大概只有萬分之一,乃至於更小;通常是自己條 件完全不夠,差得十萬八千里,連佛法是什麼都不懂,自己根本不具備一點點佛法的內涵,這才是真實的問題所在。
我們怎麼學弟子相呢?雖然明文講的是這個,裡邊有更深一層的內涵,第一步是要由內心反觀自己。就算我們在很糟的環境當中,如果真的能夠處 處反觀、淨化自己,我們就會找到好的老師;淨化得越好,老師出現的機會越大,等到淨化得夠了,就會發覺原來佛就在我們面前,從未離開過。《阿底峽尊者傳》 中,講到金洲大師找他的老師的情形,他找了若干年,最後在夢中老師問他幾句話,他通過這個嚴格的考驗後,張開眼來一看,老師就在面前。如果我們仔細去看, 佛經上講的是這樣,祖師所示現的例子也是這樣。所以既然我們今天多少有一點善根,能夠接觸到佛法,就應該把這個當作目標來策勵自己。   
如果自己具足條件了,就要去找具相的老師。前面曾說,我們在淨化自己粗猛煩惱的過程中,對境的時候原則上不要去責備人家,因為佛法完 全是內明,是淨化自己。其實凡是談心性功夫的,不要說深奧的佛法,就以儒家為例,也是這樣。以佛法來看,儒家完全是世間的,然而孔老夫子說:「古之學者為 己,今之學者為人。」古來的人求學是聽見了就馬上戰戰兢兢努力改善自己;現在的人是聽見後以這個標準去衡量別人。佛法的真實內涵,我們要從這裡想辦法趣 入。的確,我們要找的老師不是普通周圍的這些人,而是需要找到具備特別條件的人,並且在這個環境當中不斷切磋琢磨淨化內心之後,此時自己也有智慧可以認識 老師的功德,自己的福德、功德各方面的條件也夠,可以接受師長真正如理如量的傳承教法。若找到了這樣的老師,就要跟著他好好地學。這又有兩個不同的狀態:
【是復有二傳記不同,謂善知識敦巴與桑樸瓦。桑樸瓦者,尊重繁多,凡有講說,即從聽聞。自康來時,途中有一鄔波索迦說法而住,亦從聽聞,徒眾白曰:「從彼聽聞,退自威儀。」答云:「汝莫作是言,我得二益。」善知識敦巴者,尊重坆少,數未過五。】
這兩位都是阿底峽尊者最主要的弟子,在《阿底峽尊者傳》中指出,尊者真正的心子是敦巴尊者。桑樸是一座寺院的名字,實際上,桑樸瓦指的就是善慧譯 師,有的時候也稱他為哦大譯師,他就是住在桑樸寺。這兩位有什麼不同呢?桑樸瓦的師長很多,乃至於只要有人講佛法,他就去聽,聽後他就把這個人看作老師。 舉個例子,藏族所居之處,以現在來說是西藏、西康、青海一帶。他們稱青海叫安多,宗大師就是安多區域的人。而桑樸瓦就是康地(也就是西康地方)的人;還有 一個地方,他們叫衛藏,也就是西藏的拉薩一帶。桑樸瓦是住在康地,他從康地要去見阿底峽尊者,途中遇到一位在家居士在講法,他也去聽。桑樸瓦的很多弟子就 說:「老師您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法師,去聽在家居士說法幹什麼?」他回答說:「你千萬不要這樣說,我聽他說法得到兩種好處。」   
他們師徒之間的對白,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不一定要學桑樸瓦那樣任何一個人都可以看作老師,但是要知道,桑樸瓦是阿底峽尊者最重 要的弟子之一,實際上,藏地的佛法之所以有今天,桑樸瓦是非常大的功臣。後來西藏佛法新派進去,能夠產生這麼大的功效,是靠幾位非常重要的大譯師,而桑樸 瓦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但能翻譯,而且教證具足,以我們現在漢地來看,恐怕根本找不到這樣的人。結果他去聽一位普通的在家居士說法,聽了以後還覺得很受用, 而且得到兩種好處。我們呢?聽別人說法感覺一點味道都沒有,哪怕真的是一位大法師,我們聽了也是索然無味。到底為什麼?這要我們自己反省觀察。這些都沒有 標準答案,可是如果自己願意認真地在身心上去反省的話,不論想到什麼,只要是如法的,都會受用。這是一種--師長很多,還有一種,就像是敦巴尊者那樣-- 師長不多的。敦巴尊者跟桑樸瓦正好相反,他的老師不超過五位。那麼這兩種當中我們到底選哪一種好呢?
【博朵瓦與公巴仁勒喇嘛共相議論,彼二誰善。謂於未修心,易見師過起不信時,善知識敦巴軌理善美,應如是行。現見此說,極為諦實,應如是學。】
博朵瓦與公巴仁勒喇嘛兩個人談論這個問題,討論的結果是:對初學的人,平常起心動念都是世間的東西,內心未淨化,跟法不容易相應,容易看人家的過 失;看別人的過失還可以,若是看師長的過失就完了,因為師長是法的來源,我們所有的除過、增德都要靠師長,如果我們對他見過,我們的內心跟法就不相應了, 就會排拒他說的法。因為自己沒有修行,容易見師長的過失,而一見師過,法就不相應,所以這個時候師長少一點比較好。「現見此說,極為諦實,應如是學。」這 就是宗大師特別再強調的話。既然大師引前輩的話來印證,表示宗大師肯定這一點,也表示這句話非常重要。宗大師說:現在看起來,這種說法非常實在,正合乎實 際狀態,所以我們應該這樣學。宗大師那個時代比起我們現在不曉得要好多少倍,尚且如此,我們當然就更應該努力。   
或者大家會想:「大師的時代已經這麼差了,我們根本沒希望了。」這種想法錯了!如果這樣想,還沒有做,就已經自暴自棄了。我們應該共 同策勵:正因為過去沒有努力,所以淪落到現在,可是多少還有一點善根,還遇見這樣的法,就像掉到海裡,遇到唯一的救生圈一樣。此時你是認為:「既然已經掉 到海裡了,救生圈還要它幹什麼?」還是會拚命抓住這個救生圈呢?這個道理很明顯,你拚命抓住,不放棄,努力增上,就有被救的機會。所以我們現在雖然在末 法,比起大師時代已經差很多,但是只要有法,我們不放棄,總有一天會慢慢地改善增上。如果能夠改善到像宗大師時代那樣,那更好,因為實際上,宗大師示現的 是跟佛出世時無二無別的,這個特點我們要把握住。總結這裡所說依師軌理中有兩個傳承,宗大師說我們現在應該依敦巴尊者這個傳承。
※﹝如是應知,曾受法恩,特於圓滿教授,導心知識,如何依止。其理分二:①意樂親近軌理,②加行親近軌理。﹞
如何依師分兩部分,首先說我們在觀念上應該怎麼認識這件事情,然後根據這個認識去行持,這是加行的部分,兩者必須互相配合。平常我們都是隨順著自己 的習氣,嘴巴說是來學佛,可是行為是不是根據佛告訴我們的道理去做,這是一個問題。所以我們要學,第一個應該知道我們到寺院來是幹什麼的,要學習什麼,如 何學,然後以這個認識來指導自己、改變自己,不再依以前的習慣。我們不可能馬上就做得很圓滿,這個必須知道,否則雖然有很高的理想,做了以後一定會很失 望,然後就會塌下去。所以我們要了解剛開始做時,當然不會理想,但只要鍥而不捨,一步一步地努力,自然能夠改善。這個概念認識了以後,在實踐的過程當中, 我們會知道失敗正是嘗試過程當中必然的現象,於是就能夠策勵自己咬緊牙關堅持下去,然後再不斷地摸索。本來就是在錯誤當中提升自己,這個概念很重要,所以 當我們嘗試失敗時,就要停下來想:這一次為什麼做不到?跟以前有什麼不一樣?拿法來衡準,策勵自己。
※﹝初中分三:①總示親近意樂,②特申修信以為根本,③隨念深恩應起敬重。今初﹞
意樂分三部分,第一,先總的說明親近善知識時內心應該具有什麼樣的認識。然後,根據這個認識去做的時候,有兩點很重要:一是修信,這是根本;二是念 恩。平常我們說是在學佛,請問為什麼要學佛?這是一個很基本的問題。現在我們看看世間,大家都要唸書,學很多本事,賺很多錢,也許是希望做個有錢人,或者 有權勢、居高位的人,或者希望有很圓滿的家庭。大家會希求這些的根本原因是覺得這樣好,所以在我們心中有一種推動的力量,覺得「這是我要的」,這種念頭實 際上都是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或者是這一世經過了世間的熏習培養出來的概念,也就是所謂的價值觀念,認為這是最有價值的,最重要的。我們仔細想想看,我們 之所以會如此努力追求,是不是因為有一個具體的目標,已經在我們心中形成的緣故?而我們之所以要放棄世間的東西來學佛,也是同樣的道理,是因為在我們心中 有一種新的認識,形成一個新的價值觀念,比較之下,覺得世間那個不是我要的,佛法才是。   
有一位同學要出家,但父親反對,他的反對是有理由的。他說:「兒子呀!你費了好大的辛苦才唸到冶金博士,而指導你的老師和你所學的東 西,都是世界上第一流的,若能把它發揮出來的話,對世界有多大的貢獻呀!」這個就是世間的價值觀念。我覺得他父親腦筋很清楚,至少判別世間的價值腦筋很清 楚;他覺得你現在來學佛,對佛法完全是個外行,而在世間你已經爬到了最高的地位反而放棄不做,豈不是很顛倒嗎?這是不是價值觀念的問題?所以,假定我們沒 有一個非常強大的新認識來決定這個價值觀念的話,絕不可能從世間轉變成學佛。有一些小孩子從小就被送到廟裡面,在寺院長大,他自己無所謂什麼價值觀念,想 改變也無從改起,這種情況不是這裡所說的--觀察決擇之後放棄世間來學佛。因為這就好像一個從小在台灣長大的人,別人對你說美國多好,要你去;現在你是因 為去了也不會講那裡的語言,也不曉得那裡的風俗習慣,所以你選擇不去,這個不是,因為你雖然不能去,還是會羨慕美國好。現在我們要放棄世俗轉過來,如果不 能以新的、正確的認識,照著正確的方法去思惟,建立一個新的、正確的價值觀念,然後根據這個價值觀念去實踐的話,是極難轉過來的。這個新的並不是撇開了舊 的不要,而是包含舊的、超越舊的。兩者比較之後,發現這個好並且有絕對的價值,那時候就不會被習慣性的錯誤所扭轉,而被它綁死,這是為什麼我們要修「信」 還要「念恩」的原因。   
當我們透過這些,對師長產生了淨信心,覺得這個才是我們要的功德;換句話說,根據這個判斷而建立起一個新的價值觀念,這個價值觀 念會超越舊的,然後,也了解了這種價值觀念對我有絕大的好處時,我們會念恩。當信心和感恩心生起來了以後,自己就會很高興、很認真,到最後會死心塌地地轉 過來,全心全意去做。修行是苦事情,並不是上了天堂躺著沒事做,要做這麼苦的事情,如果沒有這樣崇高的目標以及很強的推動力是不可能的,這就是為什麼這裡 要總說親近善知識的內心意樂,還有修信、念恩的原因。
【◎ 《華嚴經》說,以九種心,親近承事諸善知識,能攝一切親近意樂所有扼要。】
現在引經典來證明,《華嚴經》上面告訴我們要以九種心親近善知識。如果能夠這樣的話,就把親近善知識內心應該具足的條件統統包含了。這是出自《八十 華嚴》的第七十七卷《入法界品》,善財童子在進入彌勒樓閣之前所遇見的善知識告訴他的,這種善知識都是已經進入最高位的十地菩薩。
【即彼九心攝之為四:棄自自在,捨於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
這九種心可以歸納為四點來說明:第一、我們在親近善知識的時候,首先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捨掉自己。平常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的狀況是--我要怎麼辦就 怎麼辦,可是要親近善知識第一個要注意的就是,不是「我要怎麼辦就怎麼辦」,而是要把「我要怎麼辦」放掉,要隨順善知識,善知識要我怎麼辦,我就怎麼辦。 這就世間的觀點來說會顯得很荒唐,大家都是為了我、為了自己開心,現在為什麼教我不為自己而要為善知識呢?所以假定對佛法沒有認識的話,光是這第一點就不 可能接受,我們中國古代傳統的孝子心,現在這個社會已經說不通了。所以前面曾經談過,修學《廣論》需要具備很多條件,沒有這些條件是不可能的。在宗大師那 個時代,真正學《廣論》要非常夠條件的出家人,在家人根本沒機會,現在我們都是種一點善根,出家人固然能聽,希望能好好地學,在家人聽到了也一樣,但願我 們隨分隨力照著去做。   
要「棄自自在」,我們現在真的自在嗎?其實一點都不自在。我們自己覺得很自在,實際上是煩惱的奴隸,被煩惱緊緊地繫縛,又被煩惱覆蓋 得什麼都看不見。我們真正的狀態就是這樣。如果什麼都看不見、都不能動也還好,麻煩的是被煩惱耍得團團轉,一天到晚當煩惱的奴隸,這是我們最可憐的地方。 所以如果希望捨掉它,就得跟著善知識學,善知識是智慧眼目,他帶給我們光明、帶給我們希望,會讓我們看清楚事實的真相,幫我們從煩惱的奴役當中解脫出來。 這是我們不曾學習過的內涵,所以除了百分之百聽他的以外,沒有第二條路好走,後面會很仔細地說明這個道理。所以九心當中第一個就是孝子心。
p. 30
【謂如孝子自於所作,不自在轉,觀父容顏,隨父自在,依教而行。如是亦應觀善知識容顏而行。】
我們要修學佛法,但我們是世間人,對佛法還沒有體會,世間有一件事跟佛法很類似,就是世間人講的孝順,孝子心是一種與佛法相應的心態。孝子心是不會 隨自自在--我要怎麼辦就怎麼辦;孝子一定是父母要我怎麼辦我就怎麼辦,會看父親的容顏,照著父母的心意轉,這個特點在佛法也是這樣。以世間來說,父母是 全心全意為孩子著想的人,他們把全部精神用來照顧孩子、教導孩子,讓孩子得到世間最好的東西,所以小孩聽父母的,就得到最佳的保護和指導,還可以繼續全部 的事業;學佛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得到佛陀給我們的最佳保護和指導,乃至於佛陀全部的事業,所以這兩者是有共通點的。就像前面的比喻,我們應該隨順著善知識 的心意,他要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這並不僅僅是聽話,而且還要觀察、揣摩,心要很細,因為有很多的確不是語言能夠表達出來的內涵,要根據經驗慢慢觀 察;再說,也不可能一天到晚講。所以我們如果真正能夠好好地努力去觀察、揣摩,漸漸會懂得這個道理。
【《現在佛陀現證三摩地經》中亦云:「彼於一切應捨自意,隨善知識意樂而轉。」此亦是說,於具德前乃可施行,任於誰前不能隨便授其鼻肉。】
這裡引經來證成,經中的意思很容易懂,不過下面有一個特別的註解,這個註解很重要。就是我們要有孝子心,以世間來說是對自己的父母親,因為沒有一個 父母親不要孩子好的。我們修學佛法要找的善知識跟世間人有什麼不一樣?學佛最好的善知識就是佛,或者至少具體而微。佛的特點就是:他全心全意地救度一切眾 生,把一切眾生看成自己的兒子一樣;還有,佛具有最完整的智慧,把事情看得最清楚;佛也具有最完整的功德,能夠給我們最大的加持和最大的事業。而善知識就 是佛陀的縮影,所以孝子心一定要在這個條件之下去做的才對。也就是說具相的弟子要找到具相的老師,然後才能完全跟著他。跟著他要到什麼程度呢?要像他的一 頭牛、一匹馬一樣。通常牛的鼻子上穿了一根繩子,主人牽牠怎麼走牠就怎麼走,沒有任何自己的想法,現在我們這個「我」的想法都是愚癡、畜牲的因。所以這個 比喻是說,我們遇到了這種善知識,就要跟著他學,然後把我們畜牲的因轉變成成佛的因。所以如果找到了具相的善知識,我們一定要這樣做,找不到則慢慢來。這 裡最主要的就是告訴我們要學習判別這個。
【◎ 誰亦不能離其親愛能堅固者,如金剛心。】
九心攝為四種:第一、如孝子心,當你找到善知識了,就要敬信承事。第二、如金剛心,在任何情況之下,不管誰都不能破壞你跟善知識的良好關係,要非常 堅固,如同金剛。「金剛」有個特點,在我們看得見的物質當中,它最硬,不但不會被任何東西所破壞,反而可以破壞任何東西。換句話說,我們親近善知識的心, 要堅固到不被任何東西所破壞。有時候人家會說:「你這位老師可能有些問題喔!」遇到這種情形,在我們還沒有拜他為師之前,應該仔細觀察,一旦認定他為師長 以後,不管人家說什麼離間語,都不能為其所破,而且要有力量破掉它,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腦筋很好,如果只是很機靈、很靈巧,這個不是智慧。具智慧者應具 有的條件,第一個是要會選擇師長,選定後不管人家說什麼,不管自己看到什麼過失,都一定要破斥掉它,說:「我錯了,不能看老師的過失。」
【謂諸魔羅及惡友等,不能破離。即前經云:「應當遠離,親睦無常,情面無常。」】
除了世間的惡友以外,還有各式各樣的魔,在我們修學佛法時會來干擾,特別是天魔。通常這種天魔不是普通人,他以前也是修行人,由於修行不得法而變成 天魔,想控制所有的人;又因為修行的人可以跳出他的魔掌,他不願意,所以他要專門擾亂。如果你能很堅固地親近善知識,你就能跳出他的魔掌,因此他要來破壞 你。所以除了世間的惡友以外,天魔也會用種種的方便來擾亂你。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我們對善知識的信心要非常堅固,這個堅固的程度絕對不是短暫的今天堅 固,明天就不靈光了,如果這樣,就叫情面無常,應該是要永遠堅持下去。所謂「親睦、情面」,這些都是世間法,這種東西沒有用,我們現在要做的是跟法相應的 事,不應像世間一般反覆無常。這是第二個依止善士的心,也就是發了「捨自自在、捨於尊重令自在」的這種心,在任何情況之下,不被外界所動搖。那麼親近了以 後要怎麼做呢?應該如下面第三所說的大地心。
【◎ 荷負尊重一切事擔者,如大地心。謂負一切擔,悉無懈怠。】
我要承擔師長一切事業的擔子!由於我們內心中的認識不足,所以要照著善知識的眼光--他告訴我們的道理,還有照著他教我們做的去做,願意把一切擔子 承擔起來。真正的大乘善知識要做的,就是要把佛法撐起來,要學佛把一切眾生救起來,這是大乘師長共通的特點。我們既然依了師,心裡也要這樣想:「我要把佛 法撐下來。」不是有人去做了就可以,這個叫增上意樂,要救一切眾生,不僅是慈悲喜捨,還要我親自去救,而且現在我要承事善知識,這個事業就由我來做。所以 平常不要把事情推給別人,讓別人去做;我們往往是碰到叫我做時,就想偷偷摸摸地溜掉、推掉,現在應該改變這樣的心態,譬如大家輪流負擔職務,當我看見別人 做時,我就隨喜,就像我做的一樣。也可以緣念,我們共同努力在這裡做這件事情,正是承擔師長事業,現在我條件不夠,所以我在這整個大團體中扮演我相應的那 一部分,每個人相應的部分配合起來就變成一個整體。當我們這樣努力去做的話,內心的所緣自然會擴大,擴大到最後,就等於可以一個人承擔起來。   
為什麼叫大地心呢?因為大地真了不起,能承載任何東西,所謂「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連最大的山、最深的海它都能擔負起來,反之,最小的灰塵它也願意承擔;不論大小、好壞、輕重,所有的東西都不拒絕。現在我們親近善知識、學佛,也要有這個條件。
【如博朵瓦教示慬哦瓦諸徒眾云:「汝能值遇如此菩薩,我之知識,如教奉行,實屬大福,今後莫覺如擔,當為莊嚴。」】
這一段是博朵瓦告訴慬哦瓦的弟子們的話。博朵瓦是敦巴尊者的弟子之一,敦巴尊者有三位主要的弟子:博朵瓦、慬哦瓦、樸窮瓦,換句話說,慬哦瓦跟博朵 瓦是師兄弟。博朵瓦告訴慬哦瓦的弟子們說:「你們來修學佛法,能夠遇見像我的師長這樣的菩薩,是最大的福氣,千萬要依教奉行。」前面說過「莫覺如擔,當為 莊嚴。」祖師再提醒一次,意思是要我們常常注意,善知識在教導我們時,自己內心中的情況。我們常會覺得:「唉!一直叫我做,真是!為什麼不叫別人做?」這 是我們最大的錯誤,最大的損失。應該這樣想:「對!這是我的莊嚴。」這樣就不是一個擔子了。假定我們覺得是擔子的話,那就應該回家去,到寺院來幹什麼!但 這也並不是教我們馬上就做到,但要常常在心裡這樣練習。這一點很重要啊!內心要不斷地練習,事相上則隨分隨力,無論做什麼事就趁那個機會去加強它。
【◎ 荷負擔已應如何行,其中分六:如輪圍山心者,任起如何一切苦惱,悉不能動。慬哦住於汝巴時,公巴德熾因太寒故,身體衰退,向依怙童稱議其行住。如彼告云:「臥具安樂,雖曾多次住尊勝宮,然能親近大乘知識,聽聞正法者,唯今始獲,應堅穩住。」】
現在是歸納為四點中的最後一點,前面說要把尊長的事業整個承擔起來,有了承擔心以後,以六種心態去做。這六個當中第一是如輪圍山,如果以九心來說的 話,就是第四個。要像輪圍山那樣,不管碰到任何情況、任何苦惱,絕對不動搖。輪圍山是什麼樣子呢?根據佛經上說,我們現在住的地方是個小世界,中間是一座 最高、最大的須彌山王,周圍有海,海的外面就是輪圍山,一圈一圈地圍著。現在我們依止善知識,要負荷這事業擔,就要像輪圍山,因為輪圍山一定是整個圍繞著 須彌山,所以我們承事善知識也一定是圍繞著我們的師長轉。這個山有一個特點,不管在任何情況下絕不動搖;這是比喻弟子不管遇到什麼苦惱,絕對不能動搖,永 遠繞著善知識、趨向著善知識。須彌山很高,輪圍山比較低,就表示作弟子應有謙下的德行等等。   下面就舉祖師公案,以阿底峽尊者的傳承來說,博朵瓦、慬哦瓦都是他傳承當中的祖師。慬哦瓦住在汝巴,公巴德熾、依怙童都是慬哦瓦的弟子,有一天,師兄 弟之間對話,公巴德熾就說:「這個地方太冷了!實在受不了。」依怙童告訴他:「臥具安樂這些生活上的物質享受我們都曾擁有過,乃至於富貴得像古代的皇宮或 天上的宮殿,無始以來我們不知道已經住過多少次了。(如果真的了解輪迴的特徵,就會相信我們固然曾經長劫墮落地獄,也曾經長劫上過天堂。但是一點用場都沒 有。)而親近大乘善知識,能夠聽聞正確的佛法,照著正確的方法修行,跳出生死輪迴,卻是現在才碰到。所以應該堅穩住,不管受什麼苦惱,要安住下來絕對不能 動搖。」堅固穩重,這個就是我們承擔師長事業第一個需要的心。
【如世間僕使心者,謂雖受行一切穢業,意無慚疑,而正行辦。昔後藏中,一切譯師智者集會之處,有一泥灘,敦巴盡脫衣服掃除泥穢,不知從何取來乾潔白土覆之,於依怙前作一供壇。依怙笑曰:「奇哉,印度亦有類似汝者。」】
這是第五,就像世間的僕使(就是佣人),一切都是為了侍候主人,不管主人要他做什麼,他都覺得是自己該做的,即使是最髒的事情,他都沒有任何慚愧、 懷疑地去做。現在我們親近善知識也是這樣,內心當中要無愧、無疑,如果我們做低賤的工作,覺得心裡很慚愧,這就錯了,因為佛法是沒有貴賤的。實際上那些尊 者們很多都是王種出家,不但是最高貴、最權威,而且最有錢,但他們對做最下賤的事情,一點都不覺得慚愧,也不懷疑。現在我們做一點點,心裡就嘀咕:「怎麼 跑來做這個?」這就是我們跟法不相應的地方。我們現在真正要做的事就是積聚資糧,無論掃大殿或掃廁所,就想:「這是三寶所在之處,我在侍候三寶,我今天能 夠有機會來莊嚴道場,那是最了不起的事情。」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如果我們不斷地學習,一方面把自己的耐心提高,一方面把福德增長,然後事情看得清楚,智 慧增長,這樣不斷地增上,我們才真的有機會感得佛菩薩親自示現的善知識來攝受我們,那時我們要想成就就有希望了,這一點很重要。   
所以說要以毫無疑愧之心而能夠正行辦,一定要好好去做,不要做了一點點心裡就覺得:「我受了委屈了!」「我的壓力很重啊!」「怎麼這 麼偏心,我一個人真辛苦啊!」應該覺得:「對!這是我的莊嚴,我希望能夠多承擔一點。」要不斷地策勵自己。不過,這裡要說明一下: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多策 勵,但不一定馬上去做,內心當中的意樂非常重要,要不斷去策勵自己,這樣去做時才不會感覺到有很大的負擔。當內心有很強盛的心力時去做,做的時候不一定要 百分之百。後面精進度特別告訴我們,一開始意樂若沒有建立好,就拼命去做,那是退緣;反之,我們不一定做很多,可是意樂卻不斷地加強,如果有十分的意樂, 去做三分、五分、乃至於七分的事情的話,資糧自然會增長。   
所以我建議各位同學,有的時候我們去後山出坡,自己若是覺得:「怎麼我分到這一塊地這麼大?為什麼我要多做?」千萬不要這樣想, 應該想:「我有因緣能夠多集一點資糧。」做完以後隨喜:「嗯!我自己曉得平常我只是偷懶,今天很高興能夠多集了一些資糧。」或者做前先想:「但願今天分給 我一塊能夠集更多資糧的地。」諸如此類,我們平常要多這樣去想。   
下面就舉實際上的例子,以前在後藏某個地方舉辦法會,很多大法師在此集會,那一次阿底峽尊者也去了。會場有個泥灘,一般人看見了 就繞過去不管它,有個人很特別--敦巴尊者,他看見了泥灘,把身上的衣服脫下來,把地上弄乾淨,然後用最好的乾淨白土舖在上面做一個供壇。阿底峽尊者看了 很歡喜說:「真好、真好!印度也有像你這樣的人。」這句話很有意思,表示在此之前尊者沒有在西藏發覺有像這樣具相的弟子,直到敦巴尊者出現。但願我們的同 學包括我在內,漸漸也能學習做到,這一點對我們非常重要。阿底峽尊者絕對不是看重這樣的壇供,他早已成了佛,深知這世間是一無是處,他是看見居然有這樣認 真學佛的弟子,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
p. 31
【如除穢人心者,盡斷一切慢及過慢,較於尊重應自低劣。如善知識敦巴云:「我慢高坵,不出德水。」慬哦亦云:「應當觀視春初之時,為山峰頂諸高起處,青色遍生;抑於溝坑諸低下處,而先發起。」】
世間僕使在做什麼?除穢。實際上我們樣樣都應該做,乃至於像除糞這樣最髒的事情。平常我們總覺得:我怎麼跑來做這個?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最髒的事 情我們都要去做,要有這種心情。這地方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是斷慢及過慢,說來說去最主要就是內心當中這個「我」。總是要最謙下、願意去做最髒的事情,去侍候 師長,所以在師長前面永遠自己最低下。善知識敦巴尊者特別教誡我們,我慢像高山一樣,是不可能出德水的。   
下面引慬哦瓦說的,應該觀察到了初春時,是山頂上還是山窪裏先長出青草來?當然是山窪裏面。我們這裏是亞熱帶,一年四季常青,而西藏 很多山頂乃至到了夏天都還是雪白一片,什麼植物都沒有。但一般來說,初春最早開始長草時一定是在谷底,因為它低下,所以聚集了一些水;水比喻我們的功德, 要謙下才能增長。以前我們常常討論《了凡四訓》,了凡先生是個世間人,為了求世間的利益,尚且很強調謙是根本,我們要學無上菩提,居然慢心這樣大,那不是 很顛倒嗎?
【如乘心者,謂於尊重事,雖諸重擔極難行者,亦勇受持。】
乘就是以前的轎子,換句話說就像車子,再重、再難的事情也很勇悍地承擔下來。
【如犬心者,謂尊重毀罵,於師無忿。如朵瑶巴對於善知識畫師,每來謁見便降呵責,畫師弟子懢摩瓦云:「此阿闍黎於我師徒,特為瞋恚。」畫師告云:「汝尚聽為是呵責耶?我每受師如此賜教一次,如得黑茹迦一次加持。」】
要像狗,不管主人怎麼罵牠、踢牠,回過頭來牠又馬上對主人搖尾巴、在腳邊轉;我們對善知識也是要如此。對於自己師長的教導,乃至於毀罵,我們內心千 萬不可以起一念的瞋恨。下面舉個例子,像朵巴對善知識畫師(朵巴是老師),畫師和他的弟子每來拜見朵巴的時候,他都把他們痛罵一頓,所以畫師的弟子 中有一個人就說:「師公好像對我們師徒特別有成見,每次去拜見他,他總是大發脾氣罵我們。」我們看祖師怎麼講,畫師云:「什麼?你把它聽成責罵啊!那你根 本錯了,我每次聽見他賜教(不是罵,而是指給我們教授),不但得到教授,還像得到黑茹迦一次加持。」黑茹迦是本尊當中的一位,本尊就是在學密法的時候所緣 的對象,希望將來修法成就了就像本尊一樣。譬如說我們現在唸阿彌陀佛,希望將來能成就像阿彌陀佛的功德,那麼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本尊;假如我們學觀世音菩 薩,觀世音菩薩就是我們的本尊。這裡畫師所修的本尊是無上密的黑茹迦,他不但沒有覺得老師在罵他,而且是賜給他最好的教授;不但是教授,還得到佛菩薩最大 的加持。這二種想法你看差多遠,一個覺得他在罵,另外一個覺得不是責罵,而是給自己最好的教授及加持,我們在這二者之中自己可以好好地選擇。
【《八千頌》云:「若說法師於求法者,現似毀咨而不思念,然汝於師不應退捨,復應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厭,隨逐師行。」】
我們應該這樣做,這是《般若八千頌》上說的。般若分廣般若、中般若、略般若,世尊說的《大般若經》有好幾分,《八千頌》是略的,最簡單的一種。《般 若經》告訴我們:如果法師對於來求法的人,現出來的樣子好像是發脾氣、責罵,那個時候不但不要這樣想,對自己的老師不應該退捨,還要「增上希求」--應該 更希求。平常我們遭遇到一點點不如意,就覺得不行、不行,算了吧!以前曾經講過一個公案,河西獅子慈明尊者去尋訪善知識時,別人一看到就說這老師怎麼這 樣,但是他不退,最後終於成為一代最了不起的大禪師。我們看看密勒日巴尊者,再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自己就曉得怎麼做,所以不可以厭煩,應該跟著老師,不應棄 捨。
【如船心者,謂於尊重事任載幾許,若往若來,悉無厭患。】
九心當中最後一個是船心,就像船一樣。船有什麼特點呢?不管什麼東西它都載,而且方向沒關係,要到哪裏就到哪裏,反正老師給我的任何東西,要我怎麼做我都去做,這是船心。總括上面四個大綱,九種心情,就是我們親近善知識內心當中應具的根本條件。
【◎ 第二、修信為根本者。】
關於「信」的內涵簡單說一下。我們能不能契入佛法,以及契入了以後能不能增長,完全靠信,所以在經論上面非常強調「信為能入,智為能度」。真正要進 入佛門必須要有信心,這一點跟世間是共同的,世間沒有一件事情例外,都有這個特徵。不過要細分的話,就有很多種,有的具有信的本質,有很多只是具有信的功 效而沒有信的本質。什麼是信的功效或者信的本質呢?譬如我們看小狗,主人給牠好吃的食物,牠就會跟著,主人哄牠,牠會很高興搖搖尾巴繞著轉,因為牠相信主 人。所謂「信為欲依,欲為勤依」,相信了以後牠就跟著你,照著牠內心當中所接受的概念去做,這個是有了信心以後的行為,但不一定具足信心的本質。有了信心 以後的行為是所有的有情所共,這個我們必須了解,後面會仔細說明這一點,但是信心的本質那就不一定了。特別是佛法裏所講的信跟世間的信很不一樣,有共通的 一面,也有不共的一面,為了避免跟世間的信混淆,所以簡單說一下。即使佛法裏面的信,假定我們停在這個階段沒有提升,最後也會走到迷信去。扼要地講,迷信 有二種:有一種是所信的對象是不正確的,還有一種是不論所信的對象正、不正確,但是自己內心對這個信是糊里糊塗的。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對於所信的對象是 不是正確,我們不一定能夠了解,而自己的內心是不是純正也不一定;但是信了以後我們會步步地深入,把問題真正地解決,也能夠像我們所信的有究竟地認識、了 解,那麼這個就不太一樣了。這裡不細說,我只是簡單地把佛法所講的「信為能入,智為能度」,為什麼要智為能度說明一下。   
到底佛法信些什麼,什麼樣才是佛法所說的信心?真正說起來,應該分成三部分:第一個,我所信的是什麼,這是以所信的對象這一點來講; 第二個我以什麼心態去信,這是就自己的內心來講;第三個產生了這樣的信心以後,會有什麼樣的結果。簡單來說,佛法裡面所講的所信的對象是究竟的真理,不過 由於我們對於整個的佛法沒有深刻地了解,所以不大容易向各位說明。要講這個問題要花很長的時間,現在只是簡單以唯識的說法來說明。唯識對一切法的法相有比 較嚴密的定義,這個定義對我們一般修學佛法而言已經很實在了。   
所有的法可分為善、惡、無記三類,「信」屬於善法,貪、瞋、癡是惡法,有很多東西無所謂善、惡,那就是無記。佛法裡的「信」本身 是善法,跟世間的信不一樣。法相中對「信」的定義是「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實、德、能」就是所信的內涵,「實」是實在的、真實不虛的, 也就是佛法要告訴我們的苦、集、滅、道四諦的內涵。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我們生活在世間無非是為了要求離苦得樂,佛法真正談的就是苦樂問題;世間的真象, 只有佛看得清楚,這個內涵不外乎二諦、四諦(諦是真實義),比較仔細一點是從苦、集、滅、道這四個角度去看。所有我們看得見世俗的這些東西,它本身都有一 個特徵--苦性,至於為什麼是苦,《廣論》在後面會有很正確的說明,對於這個苦我們應該了解。那麼為什麼有苦呢?因為造了苦因。苦的因是什麼呢?無明是根 本,以及由無明而引生貪、瞋、癡等煩惱,由於煩惱就會造業,造了惡業一定會感得苦果,所以苦的因叫集諦,「集」是招感,只要造了這個因一定會感得苦的果 報。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會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能不能解決呢?以世間來說,有很多事情不能解決,我們想解決也沒有用;而滅諦就是指出有人已經解決了,產生 出來的效應是這樣的,只要把所有痛苦以及痛苦的因拿掉,痛苦自然就沒有了,這種狀態叫「滅」。那怎麼樣才能夠達到呢?要修正確的方法,這叫「道」。以上這 個道理是真實不虛的,這就是「實」的內涵。   
那麼這個道理誰來告訴我呢?是不是真的能夠達到呢?佛就是典型的達到的人;他為什麼能達到?依著正確的方法,佛法就是佛達到了以 後所告訴我們的正確方法;照著佛所說的正確方法去修行的人就是僧,這就是佛、法、僧三寶。我們因為認識錯誤,所以枉受生死,自討苦吃;現在唯有認識了正確 的方法,實在地去做,才能夠解決問題,這個才是功德。只有三寶具有真實的世、出世間的種種功德,所以「德」就是指三寶。「能」就是業果;染污的業感輪迴的 果,清淨的業能夠跳出生死輪迴,所以照著佛告訴我們的業感緣起的道理去做,就確定能夠讓我們產生離苦得樂的結果。反過來說,如果你不照著去做的話,這個業 一定有能力把你綁死在生死輪迴當中受種種苦。   
所以說信實、信德、信能,這個才是真實不虛的、的確有功德的,照著去做也一定能產生這樣的效果。對於這個道理深深地忍可(就是內 心完全接受),所以叫深忍。我們現在對於別人認為是好的東西不一定相信,但假定內心徹底相信了,一定會無條件地接受。現在我們既然想求離苦得樂,了解了苦 樂的真相以及原因,自然會啟發內心中的希求。所以有了前面的正確的認識以後,就會產生樂欲之心,很好樂這個東西。平常我們一般人所歡喜而樂此不疲的是什 麼?貪、瞋、癡。這是我們所習慣的,可是它並不能帶給我們真實究竟的好處,唯有三寶才能。對這一點如果理路不了解,就不能產生這樣的深忍。所以深忍是對於 三寶的功德等等,有了了解以後真正深深地忍可於心,這種狀況也可以叫做勝解心,很深入地了解,內心完全被它說服。   
有了這個心以後,下面是「信為欲依」,就是由於想要得到這個東西而產生一種樂欲,願意照著去做,這個是由於深忍所產生的結果。所 以,那時就會照著佛所告訴我們的法去做,淨化自己的內心,產生心淨的效果。總之,這裡邊有這樣的因果關係--對所講的道理了解、忍可了,這是因;了解了以 後會願意去做,這是果;然後做的過程當中,會淨化自己的內心,這個就是信的性相,所以叫心淨為性。   
所以我們現在說信佛,必須看看信了佛以後,你的內心淨化了沒有。如果遇見一點事,煩惱就非常熾盛,那你這個信是嘴巴上面的,沒有 用。佛法的信跟世間的信是很不一樣的,如果照著這個次第漸次改善的話,內心當中會越來越清楚明白,對事情的真相看得越來越正確,由於這樣不斷提昇,智慧就 漸漸增長。這個信之所以得到,必須經過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而此四者也就是智慧生起的必然的條件。一開始必須有信,所以說「信為能 入」,信了才會如實地照著去做。在這種情況之下,內心漸漸淨化,於是越來越清楚,對事情的真相看得越來越正確,以致於最後智慧達到究竟圓滿的程度。   
智慧可以分成文字般若、觀照般若,然後是相似、分證、究竟等等。我們剛開始聽到的是文字義理,這時我們內心當中會對它產生初淺的 信心,所以信跟智之間有這樣的必然關係。這一種信我們不能說它是迷糊的,它用道理說服我,透過文字般若使我們產生勝解,由於這個勝解、深忍而相信它願意照 著去做。所以文字般若下面就是觀照般若,完全照著它的方法來觀察自心;這在平常我們生活中是沒有的,我們有的是無明、習性,反正我要這樣做就這麼做。透過 這樣觀照,依理去做後,產生的境界叫「相似」,漸漸能夠出現跟法有一點相應的狀態,這是透過前面的信心,內心漸次淨化,也可以說是智慧漸次地增長,最後乃 至分證、究竟,分證就是地上菩薩,究竟就是佛。所以信跟智有它首尾相關的根本條件在。   
現在這些正確的理念在我們腦筋當中完全沒有,我們無始以來所習慣的都是無明、惑業。對於理路或是經驗上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事情,根 本連知道都不知道,遑論其他。就算是知道了以後,要想真正走進去,也一定要有人引導。假定你對他不相信,能學得上去嗎?這個是世、出世間共同的,特別是佛 法。了解了這一點,就知道對學佛而言,「信」是絕端重要的。所以下面說當我們信心不純淨的時候,對佛法是不可能真正深入的。眼前這個時代好像信佛的人很 多,對引領進入佛門的方便來說,我們還是很肯定及讚嘆他,但是要想步步深入,普通的這種信心是不夠的。以上是簡單說明信的特點,這是最重要的根本,實際上 本論一路下去,步步深入,所談的問題無非都是這個。現在這裡不細講,只是先告訴我們信心的重要,用很多經論來印證,希望我們能夠照著這個方法漸次去做,因 為只有相信了才願意照著去做,如果不相信是不可能照著做的。   
科學上面有這種看法:你總要說服我,要講道理我才相信你。這個是目前世間共同認可的,但實際上大有問題。我隨便舉一個例子來說, 世間的科學家認為自己是在追求真理,對於真理是要講清楚了我才相信。請問科學家們是講清楚了、了解了真理後才相信的?還是從不了解,先相信、肯去學才了解 的?如果不是先相信、跟著去學,他有沒有機會了解?這是找不出一個例外來的,所以世間非常顛倒。我們雖然不是科學家,可是我們從小學習的過程也是一樣,我 們去學校唸書,老師就告訴我們這個字這樣寫、這麼唸。你因為相信他才跟著他唸,如果你不相信他,他告訴你這樣唸,你就不會跟著他,而是照自己的意思,這樣 你能學得好嗎?老師叫你去做實驗,你不相信他,自己做自己的實驗,你可能學到老師的東西嗎?本來世間對這個道理就是一片模糊,這個問題我們不去細談它。將 來一旦我們遇見這種狀態,乃至於我們自己內心現起這種概念,如果了解了這個道理,會曉得這是煩惱來了。如果看見旁人這種情況的話,我們有機會可以指給他 看,不過不一定能說服人家,我們要了解,真正煩惱來的時候不是用道理可以說服得了的,後面會告訴我們這個特點。但是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認識這個行 相,這個認識對我們有絕端重要的意義。
【《寶炬陀羅尼》云:「信為前行如母生,守護增長一切德,除疑度脫諸暴流,信能表喻妙樂城。信無濁穢令心淨,能令離慢是敬本,信是最勝財藏足,攝善之本猶如手。」 】  
先說「信」的功德。「信」的內涵是淨心為性,如果我們並沒有產生真正仰望的心,不照著去做的話,產生不了效果的,所以一開頭一定先說它的功 德。就像我們相信三寶,怎麼會相信的呢?因為了解佛有無邊的功德,而佛的功德是由於法,如法去做的是僧,我相信了這些,才會產生羨慕之心,所以要先講這個 好處。同樣的現在講信,信有什麼好處呢?「信為前行如母生」,信是根本,就像我們任何一個人一定從母體出生,根本如果沒有,後面就不必談了。所以學佛第一 個根本是從信出生的。出生了以後要守護,譬如剛出生的小鳥,如果母鳥不管牠,那麼小鳥非死不可。我們人乃至於一切生命,生出來以後不管他是不行的,不但要 守護還要使他增長。同樣地,所有一切佛法的功德都是從信而產生的。   
反之,對於信最大的傷害,或者說能夠障礙生信,使我們進不來的是什麼呢?疑,懷疑。疑有兩種:一種是跟淨信相對的疑。現在這裡指的是 這種疑,這是個惡法。另外一種疑,譬如說我們想要理解,在沒有清楚之前,想要追究到底,雖然我相信但又的確不太清楚,所以要把它弄清楚。這兩種疑不太一 樣,前面這個疑是一種惡法,一定要靠淨信心才能拿掉,沒有其他的方法。我們通常會堅持:「你要說得有道理我才相信!」這種話根本是錯誤的,但是我們還振振 有詞。這種疑要拿掉,拿掉了以後才能夠生信。「信為欲依,欲為勤依」,有了信心以後才願意去做,而且會勤懇地努力去做,這個勤就是佛法裡的精進。   
精進有個特點,就是「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為性」。佛法裡的精進不是普通的努力,有很多人做壞事也很努力,這個不叫精 進。佛法的精進有一個特點,就是要修行善法,斷除種種惡法,依照著佛法增長一切的功德,不怕一切困難地去努力,這個才是精進。當善法欲生起來了以後,就會 努力去精進,精進的結果是「滿善為業」,這個是信的功德,這樣所有的善法才能夠慢慢地圓滿,能夠這樣才能度脫諸暴流(暴流就是生死輪迴)。因此「信能表喻 妙樂城」,這裡用一樣東西來比喻它--就像一個真正最快樂的地方。快樂有二種:有一種快樂是會失去的,而妙樂是究竟圓滿不會失去的,透過信可以到達妙樂之 地。   
前面說信是心淨為性,能夠令我們內心的濁穢淨除,實際上濁穢就是以我執為根本的種種煩惱。我執主要的行相是我見、我愛、我慢、我 癡。慢心高漲的人,如果信心生起來了以後,慢心就會慢慢降低,乃至於最後消失,生起真正的恭敬。所以先有信才有敬,內心的高慢拿掉了,才能真正努力策勵自 己,這是非常重要的。前面說「我慢高坵,不出德水」,有了恭敬,慢的高山就拿掉了,然後功德的善法就進來了。信是這樣地重要,所以說是「最勝財藏足」。財 藏就是寶藏,這個寶藏不是世間的,世間的寶會被人家搶走,而這個是最殊勝的法財,沒有一個人能夠拿得走的。要到那個寶藏庫裡去需要腳,信就像兩隻腳;沒有 腳的話,雖然有寶庫你也沒辦法去。最後是「攝善之本猶如手」,它含攝種種的善法,我們要想獲得就要如實地去做;就像雖然有種種寶貝,我們還要用手來拿。上 面是比喻以要到達一個寶庫來說像腳,到達了要去拿像手,根本都在信上面。下面另外引經說明。
【《十法》亦云:「由何出導師,信為最勝乘,是故具慧人,應隨依於信。諸不信心人,不生眾白法,如種為火焦,豈生青苗芽。」由進退門,而說信為一切德本。】
導師是指佛,請問佛是怎麼來的?是靠有信心而來的。換句話說任何一尊佛,他最開始的時候一定都是從信趣入佛法的。其次,我們現在要學佛,必須要跟一 位老師,老師怎麼來的?我們要有信心,願意相信他,他才有可能引導我們,最後使我們成就像佛一樣的功德。這裡的具慧不是聰明,世間有很多人腦筋非常好、很 機靈,乃至於能說善道,但是不一定有智慧。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要依於信。沒有信心的人不可能生白法(白法就是善法),如果沒有信的話,白法生不出來;就像 種子被火烤焦了,是種不出東西來的。法尊法師的演講集裡有一段話很有意思,他說種子烤焦了以後雖然不能生苗,但是沒有害處,而且即使長不出真的苗芽,它還 是可以吃;可是我們如果對三寶、業果不信的話,就會做壞事,這就很糟糕了。如果碰不到,也無所謂信不信,因為根本不曉得有這樣東西。但是我們現在在佛門當 中,如果能相信,就可藉由這個淨信心來增長自己,因為靠著信心我們才能夠如法去做,淨化煩惱;否則煩惱現起的時候反而會自害害他。有信心就進,沒有信心就 退,所以說一切功德的根本是在信。
【敦巴請問大依怙云:「藏地多有修行者,然無獲得殊勝德者,何耶?」依怙答云:「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起。汝藏地人,於尊重所,僅凡庸想,由何能生。」】
看過《阿底峽尊者傳》就知道,種敦巴尊者是阿底峽尊者的心子,是能夠究竟傳持阿底峽尊者法脈的唯一傳人。他曾請問阿底峽尊者說:「在藏地有很多修行 人,但是為什麼修了半天,小小的功德有一點,殊勝的功德卻沒有呢?」尊者告訴他:「大乘功德能生多少,完全要依靠自己的師長。現在你們這些藏人(這裡雖然 是指藏地,實際上普遍都是如此,現在我們比起藏地又差了十萬八千里),都把自己的尊重看成凡夫,在這種情況之下,怎麼生得起功德呢?」下面就舉一個實例。
p. 32
【有於依怙發大聲白:「阿底峽請教授。」如其答云:「哈哈!我卻具有好好耳根,言教授者,謂是信心信信。」】
有人到阿底峽尊者前面請他教授,聲音很大。這裡為什麼這樣講呢?世間人很講究禮貌,而佛法裡更是重視恭敬。當我們遇見一位真正的高人,乃至於一位大 官或者什麼的話,內心當中是不是會很謙下?世間尚且如此,我們現在要學出世間的佛法,居然對師長沒有禮貌,可能學得好嗎?我們平常很容易講很多道理,但唯 有真的實際上去做,才會體會得到。換句話說,這個人內心當中根本沒有對師長的一分淨信,所以毫無禮貌。因此阿底峽尊者就答:「哈哈!」這有它特別的意義, 只能意會無法言傳,你自己體驗了才能夠了解。勉強來說,這個人內心當中並沒有從淨信而產生的恭敬心,阿底峽尊者看到這一點,所以回答的時候,就說我耳根好 得很,假定我耳朵不好,你大聲地吼還有道理,但現在並不是這樣,你不必這麼大聲吼。其中究竟深遠的意義我們不知道,不過我們可以從這地方試著體會一下。   
尊者說:「你不是要請教授嗎?真正重要的教授是『信心信信』。」什麼是最重要的教授?你要有信心。這個信心、信信的內涵,我曾經問過 藏系師長,在藏文本裡面這兩個是同一個詞,重覆說是強調信心的重要性。以前沒看到藏文本時,我的解釋是第一個先說最最重要的是淨信心,第二個再特別強調淨 信心的重要。你相信他,願意照著去做,那自然而然你會有像他一樣的成就。其實佛法的特徵一定是這樣的,因為佛法本來就是緣起之法,簡單扼要地說,緣起就是 指因、果種種轉變的道理。在十二緣起當中,怎麼樣從因到果,有各式各樣的可能性,哪一個業先感果,這一點我們是可以選擇的,假定你相信佛法,內心以這個為 主,你自然而然這一方面的果就呈現出來。所以如果有人講了很多道理來否定佛法,一定要你說服了他,他才相信,這種人不必跟他講,也可以說這種人善根不夠。 以我們學佛來說,這種是最可怕的惡友。剛開始學的時候,信是必須的條件,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樣好像不講道理,其實這個原則是共通世間的,就算科學也不例外。 這一點我們要慢慢去體會,這個道理要講給自己聽,反覆照這樣去想漸漸就會了解,也自然而然會從對我們最有利的那方面去看。後面為什麼要講觀功念恩等等,其 根本原因就在此。   
要想做到後面的觀功念恩,要靠信心。有了信心,自然而然願意從功德面去觀,就算他沒有功德,你也可以看出功德來;反過來說,就是 他有功德,你也看不見,也不願意去看。對我們學佛的弟子,有一個明確的榜樣,就是在《法華經》上面,世尊說他最感謝的人是提婆達多。請問世間的人還有比提 婆達多更惡劣的嗎?世間上是不可能找到第二個提婆達多的了。換句話說,世間最壞的壞人,佛卻覺得他是大恩人,而我們現在學佛的人,居然看出去都沒有一個恩 人,那到底是我們錯?還是哪裡有問題?在這一點上面,當年我的老師曾經從各方面教誡過我很多道理。我們現在看很多事情,以世間科學上的說法,就是我們自己 的知見、認識的投射;或者拿佛法來說,我們是用識去認識一切事物的,可是我們的認識作用是個染污識,就像戴了有色眼鏡,怎麼能看得見外面的真相呢?所以透 過佛法了解這一點以後,我們就不會隨順自己的煩惱,做這種莫名其妙的挑剔;而且也只有一個辦法--相信佛告訴我們的,然後親自去證明這件事情。這個非常重 要,一定要去證明,不能不證明,所以說「智為能度」。一開始接觸時,是因為有一個完整的理論說服我,進來了以後,還要努力照著他的方法去做來證明它,這一 點要非常重視。
【信為極要。其信總之亦有多種,謂信三寶、業果、四諦。然此中者,謂信尊重。此復弟子於尊重所,應如何觀。如《金剛手灌頂續》 云:「秘密主,弟子於阿闍黎所應如何觀,如於佛薄伽梵即應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長,彼當速成佛,利一切世間。」諸大乘經亦說應起大師之想,毘奈耶中 亦有是說。此諸義者,謂若知是佛,則於佛不起尋求過心,起思德心。於尊重所,特應棄捨一切尋察過心,修觀德心。】
現在這裡強調的是信師長。前面講的信實、德、能等等,要靠師長才進得去。有了對師長的信心,後面的成就都能生起;若對師長沒有信心,後面的一切都不 可能有,所以它是根本。下面是金剛手菩薩問佛,金剛手菩薩在密教裡是秘密主。佛告訴金剛手菩薩說:「身為弟子的人對於他的阿闍黎(阿闍黎是總舉師長,師長 有許多種)要怎麼看待呢?你對佛怎麼看,那麼對你的師長就應該這樣看,換句話說,把師長看成佛。假定能這樣的話,這個善會一直不斷地增長,而且很快就能夠 成佛,利益一切有情。」密教裡特別強調這一點,顯教也是一樣。毘奈耶是戒律,戒是共通於大小乘的,換句話說,不管是經藏、論藏、律藏,或者大乘、小乘、顯 教、密教,都是這樣講。   
前面是舉出宗要,告訴我們應該這樣做。那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原因是假定我們了解他是佛,那麼我們對佛就不會尋找過失,會思惟他的功 德,這個很重要。前面說過為什麼要信實德能(就是相信三寶的功德),因為你相信三寶有這麼大的功德,內心當中就會願意去學。假定你覺得某一個對象一點功德 也沒有,只有過失和種種錯誤,你一定不願意跟他學,內心中會排斥他。現在你要學的東西,是不是必須要從老師那裏來?你看到老師的過失以後,還願意跟他學 嗎?請問:最後的結果是對老師不好?還是對你不好?你把他看成佛,他不一定真的是佛,你把他看成地獄種子,他也不一定真的是地獄種子;但是你把他看成佛, 照著他的話去做,你可以成佛,你把他看成地獄種子,內心見過、排斥,結果是下地獄。請問你願意選哪一個?所以這地方是有很完整的道理來告訴我們的,前面舉 經文說明這個宗旨,「此諸義者」以下是說明它的道理,從正面的、反面的都告訴我們,看老師過失的心千千萬萬不可以有,一定要把它拿掉,然後要觀他的功德。 觀過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老師的確可能有過失,但你若能不見過,對你是有好處的;還有一個是老師根本沒有過失,但因為我們的染污識的緣故看成過失,這兩種可 能都有。現在問題是:我之所以請他為老師的原因是什麼?因為我要學好。既然要學好的,這兩種學習方式當中,我們到底要用哪一個?結論是肯定的,一定是觀 功,不可以觀過。
【此復應如彼續所說,依之而行,「應取軌範德,終不應執過,取德得成就,執眾過不成。」謂其尊重雖德增上,若僅就其少有過處而觀察者,則必障礙自己成就。雖過增上若不觀過,由功德處而修信心,於自當為得成就因。】
應該取他的德行,絕不要看他的過失,如果你看他的功德,那麼你得到成就;反過來,你看他的過失的話,你就完了。下面說我們的師長,雖然他的德行增 上,遠超過我們(前面說德增是所依止的善知識非常重要的條件),但他的確有一點過失,或者是他沒有過失而我們去看他過失的話,那是障礙自己成就。反過來, 就算是他過增上,並沒有想像當中那樣好,乃至於他的過失比我們多,但是因為在他有功德的地方修信心,結果我們自己卻成就了。正面、反面都說得非常清楚。   
腦筋機靈跟有智慧不一樣,腦筋很機靈的人往往會找出很多過失來,但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不會這樣做。你看現在世界上那些最會做壞事的 人,大概腦筋都很機靈。並不是說腦筋機靈的人都做壞事,他可以做壞事、也可以做好事,但是有智慧的人一定只有做好事,這個我們要分別得清楚。因此,假定我 們有好腦筋,就應該要好好利用,不要浪費它,這一點對我們非常重要。
【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過失若大若小,應當思惟,尋求師過所有過患,多起斷心而滅除之。設由放逸煩惱盛等之勢力故,發起尋覓過失之時,亦應勵力悔除防護。若如是行,力漸微劣。】
所以說只要是自己的尊重,不管他過失的大小,應該這樣想:看師長的過失是非常嚴重的,要馬上想辦法斷除它。這個是要修的,要去懺悔,用種種方法去對 治。萬一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呢?因為放逸、煩惱盛等。凡是犯過失,總有幾個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無知,因為我們都在無明當中,這個不細談。其次就是放 逸--原則上我們應該是知道了,但我們不認真去做,這一點對我們很重要。放逸表相上好像沒做什麼壞事,但是所有的壞事都會跟著它來。平常我們如果不精進, 自然而然都是在放逸的狀況,輕輕鬆鬆沒什麼事情,聊聊天、喝喝茶,好像很高興,最嚴重的就是這個。所以在我們常住有一件事情始終很強調--不准串寮。你有 事情去講可以,如果是去說閒話,這正是生長煩惱最嚴重的溫床。另外是煩惱盛,儘管了解了,卻做不到,因為煩惱的勢力很強盛,所以還是會尋過失,這個時候要 更努力。前面是要斷除尋過之心,如果不行,要更努力地去懺悔淨除,此外還要防護以後不要再犯。如果真的能夠這樣去做的話,那惡業的力量自然慢慢地減少。
【復應於其具諸淨戒,或具多聞,或信等德,令心執取,思惟功德。如是修習,設見若有少許過失,由心執取功德品故,亦不能為信心障難。】
除了斷除觀過之心以外,我們還要去看師長的功德,不管你用什麼方式,要去觀察,看他有戒、或多聞、或信等的功德,使自己放棄看過失的心,努力思惟他 的功德。假定我們能夠不斷這樣去做的話,就算偶然他有一點過失生起,因為內心當中一直看他的功德,儘管有時候會有小小的見過心,對自己的信心並不會造成障 礙。我們舉一個比喻來說,父母對孩子的心。小孩子是完全無知的,可是父母絕對不會因為這個孩子無知就把他想得像狗一樣,反而還是非常歡喜他,因為父母對子 女的好處執取的心非常地強盛,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這一點。除了父母以外,凡是你跟他相應的、親近的人,因為你看見他有很大的功德,所以縱使他有很多的錯 誤,你也不會觀過。在世間尚且如此,現在我們要跳出輪迴生死的根本,居然不這樣做,我們怎麼修學佛法?進來以後修學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先修信,原因就在這 裡,所以要儘量去看師長的功德。
【譬如自於所不樂品,雖見具有眾多功德,然由見過心勢猛故,而能映蔽見德之心。又如於自雖見眾過,若見自身一種功德,心勢猛利,此亦能蔽見過之心。】
通常我們對自己不喜歡、討厭的東西,雖然它有很好的功德,但是因為自己見過的心很強,所以儘管它有好處,也都不願意接受。對自己則相反,雖然曉得自 己有各式各樣的過失,可是因為我們執著自己功德的心非常強,所以過失完全看不見。凡是這種道理,都是輾轉地指出這樣的一個特點。
p. 33 (2)
【◎ 復次如大依怙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宗實相分見,由見門中雖有勝劣,然大乘道總體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發起,故執金洲為諸尊重中無能匹者。】
既然現在這個教授是阿底峽尊者傳過來的,我們就看看祖師他是怎麼做的。阿底峽尊者持的是最最究竟的中觀見,他最重要的老師金洲大師,持的卻是唯識宗 裡的實相派這一部分的見解。真正說起來是弟子的見比老師高,但是因為尊者對於大乘道的總體次第及菩提心是跟金洲大師學的,所以他把金洲大師視為所有老師當 中最尊重的,這是很典型的例子。從這個例子當中,我們可以觀功也可以觀過│-假定我們看見了這個事實,從好的方面去看,會覺得這個是大善知識、佛菩薩示現 給我們看,是我們應該學的;假定從壞的地方去看的話,你會覺得這很矛盾,一方面說老師是佛,另一方面這位老師持的見解明明是不如弟子,怎麼是佛呢?所以如 果要挑毛病的話,不用你來挑,我也曉得這個本身一定有毛病的。豈但是祖師,佛有無限的神力、無限的慈悲、無限的智慧,照理說他是一個完人啊!結果佛的族人 通通被琉璃大王殺光了,你說佛慈悲,他怎麼不去救他們啊?你說佛有神力,家族都被人家殺掉了,他的神力到哪裡去了?他有無上的智慧,懂得怎麼解決問題,怎 麼會沒有解決?那麼佛還有用嗎?你會不會這樣想?所以我們真的要找毛病的話,一定找得到,我只是隨便舉些例子,也是我們平常很容易犯的毛病。換句話說,當 透過我們的染污識去看時,實在是雞蛋裏也能挑出骨頭來,以佛法來講,世間本來就一堆骨頭了,不用我們去挑啊!實際上這個情況就是我們自己的善根不夠,這種 莫名其妙不相信一切的心態,是我們潛意識裡最腐敗的東西;必須要透過淨信,儘量從好的地方去增長,然後照著正確的方法,一步一步地淨除、改善。   
這個道理說完,有一句話在座每個人都用得上,這地方的提示是我們要尊重師長,實際上真正的信心是要信三寶。一般來說對自己的老師容易 生信心、容易尊重,可是對同學就不大容易了!這一點要慢慢地學,務必在我們的周圍不斷地練習,觸境逢緣,一遇見了我們就練習,儘量想辦法去看人家的功德。 經過不斷這樣努力練習以後,漸漸這個心就能增長,這一點對我們非常重要。而且要去看功德,就要用佛告訴我們的道理,也就是開始漸漸拿法來淨化我們自己的內 心。所以一方面你必須信了以後才會接受它;另一方面,接受以後漸次不斷地練習的話,你自己的淨信心也會不斷地改善、提升。修行本來就是拿這正確的方法不斷 地在內心當中去練習,漸次地改善的一個過程。   
所以這本《菩提道次第廣論》真正可貴之處,一方面它的內涵遍攝兩大車軌,所有修行次第都沒有缺少,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有了這 麼好的法,我們要隨分隨力去學,照著去做,這是一開頭給我們最好的教誡。為了要去學,所以要想辦法在我們面對的每一個境上去練習,因此不但是自己的老師、 同學,乃至很廣泛地對所有的境,都要儘量地依法去做,朝對我們有利的那一面去增長它。   
修信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重新仔細地想一想,要修「信」,有一點非常重要--深忍。怎麼樣使我們能夠對所信的三寶、四諦等產生深 忍?必須先要勝解,要得到勝解則要去多聞,聽懂了以後去思惟怎樣才是對自己有利、對別人有利的,反之,什麼是對自己有害、對別人有害的。經過這樣決擇以 後,自然了解真正要做的是觀功,這樣才可以策發我們的淨信,接下來還要念恩。所以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則,這一點如果能夠把握得住的話,下面就容易做。 觀功念恩,最好的是要把師長看成佛;但退到最差的情況來說,你只要記住一個原則:他是不是佛沒關係,我要成佛是真的。當你了解了這一點就好辦了。如果你不 信佛當然就算了,你信了佛想成佛,那麼把師長看成佛就是必須要的條件。加上之前已經說過的,我們凡夫的心識根本是在染污當中,透過這種染污的習慣去看師 長,即使真的佛來我們也看不見。所以這種情況如果我們理解的話,視師如佛的概念自然能生起;生起來以後還不夠,還要反覆地去思惟。我想在座的同學大家都有 共同的經驗,經過了討論和自己的觀察,這個理路會很明顯;但是因為無始以來的習氣非常強,往往因為放逸或者煩惱很盛,講的時候有,講過了以後又不行了。所 以平常聽講、討論完了以後,有空的時候還要將這個道理多做思惟。後面會非常詳細地告訴我們,當我們能夠這樣去做時,效果自然就產生。所以親近知識、聽聞正 法的下一步是如理思惟。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54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二
【◎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雖犯戒等,亦應就其功德思惟,莫觀過失,悉無差別。】
前面一再說他的功德很大,遠超過我,可是如果我們不就他的功德方面去看,而就他小小的過失去看的話,那功德就不見了。這裡則是說哪怕你跟著他只聽了 一個簡單的偈子,而實際上他又犯戒,有這麼大的錯誤,你還是應該要去觀他的功德,不要觀過,這完全是因為我要成佛的緣故,這是最最重要的。在座的每位同學 是不是都希望離苦得樂?其實我們之所以會看人家的過失,真正的中心還是想求離苦得樂的,這個共同目的;不幸的是我們愚癡、顛倒,把事情看反了,這個才是最 遺憾、最可惜的。明明我們要離苦得樂,可是我們不懂得訣竅,隨順著無始以來的無明,卻還以為自己很正確,結果反而傷害了自己。這一點我們要了解,下面引經 論來說明。
【《寶雲經》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諸善增長不善損減,則親教師或聞廣博或復寡少,或有智解或無智解,或具尸羅或犯尸羅,皆 應發起大師之想。如於大師信敬愛樂,於親教師亦應信樂,於軌範師悉當發起恭敬承事。由此因緣菩提資糧,未圓滿者悉能圓滿,煩惱未斷悉能斷除。如是知已,便 能獲得歡喜踴躍,於諸善法應隨順行,於不善法應不順行。」】
《寶雲經》說:如果我們了解,如法依止自己的師長會使善法增長、惡業減少(換句話說,完全從對自己的利益方面去看),在這種情況之下,自己的親教師 (親教師就是和尚,你跟著他出家的師父,就是你的親教師;另外一位叫阿闍黎,阿闍黎又叫依止師。佛法裡有五種阿闍黎,例如剃度的時候,除了和尚我們稱他為 師父以外,還有剃髮阿闍黎,此外還有授經阿闍黎、依止阿闍黎等等。)不管他智識廣博或者寡少,有智慧了解或者沒有,戒很清淨或者有所毀犯,一旦依止了,你 就要把他看成是佛,你對佛是怎麼樣的心,對自己的和尚及依止的阿闍黎也應該如此。   
當然,你可以不依止他呀!這本來是我們自己選的。《廣論》上面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你可以自己選,但是一旦選定了以後,你就非依不可。因為本來就是你自己的事情,所以這個傳承裏邊特別清楚地告訴我們,要先仔細地觀察,寧願慢慢來,這也是對我們非常重要的。   
那 麼這樣如理依止有什麼好處呢?我們不是要淨罪集資嗎?要淨罪、要集聚資糧,最好的就是依止自己的和尚、阿闍黎。既然我們信佛、學佛,上面所說的內涵都是在 經典裡面佛親口講的。我們了解了以後,就應該至誠恭敬、非常歡喜地面對師長的教誡,好的就照著去做,不好的我們不要去做。下面又引一部經:
【《猛利問經》亦云:「長者,若諸菩薩求受聖教,及求讀誦。若從誰所聽聞受持,施戒忍進定慧相應,或是集積菩薩正道資糧相應, 一四句偈,即應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闍黎。隨以幾許名句文身開示其偈,假使即於爾所劫中,以無諂心,以一切種,利養恭敬及諸供具,承事供養此阿闍黎。長者於阿 闍黎,作應敬重阿闍黎事,猶未圓滿,況非以法而為敬事。」】
「長者」是佛稱呼請問的人。菩薩(其實也就是指我們想要學大乘的人)要想學佛,所以要求聖教,從讀誦、聽聞、受持開始。而要修行的內容,總說有八萬 四千法門,統攝起來就是六度萬行,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等,或者跟這些相應的,求菩薩道的資糧。也就是從我們下腳的第一步,從資糧道一步步地進入 所需要的一切法類,哪怕是一四句偈--就是最簡單的偈頌,(通常在印度一四句偈有三十二個字,漢地則有五個字一句,七個字一句,或者八個字一句的),雖然 字很少,但是裡邊有完整的佛法的概念,即使我們只從他聽聞這四句偈,我們就要如法地尊重恭敬他。「名句文身」,就是他解釋的文字,以講一個字當作一劫的 話,假如他總共講了三十二個字,我們就要在三十二劫這麼長的時間當中,以無諂心恭敬供養承事這位阿闍黎(無諂就是發自內心要這樣去做,我們有的時候表面上 做得很好,心裏卻不是那麼一回事,那個沒有用。我們總是要從內心當中盡心盡力地去供養、承事),以這樣的供養,還不能圓滿。換句話說,從他所受的法恩,如 法去報答都報答不完,何況是非法?   
總之,前面先告訴我們應該有的理念,再用種種經論來證成,無非是教導我們怎麼去思惟觀察善知識的功德;透過這樣認真去做,我們就可以 生起淨信心來。這一點對師長方面還比較容易,而在這裡要與各位互相勉勵的,是我們應該儘可能的同學之間也這樣去思惟觀察,這個非常重要喔!我們不是要學佛 嗎?佛要救一切眾生,把一切眾生看為成佛的資糧田;成佛像菩提樹一樣,要用大悲水來灌溉,而大悲則要從眾生中來。換句話說,對於一切流落在世間,煩惱熾 盛、做種種壞事的那些眾生,我們應該以大悲心去看待。由於看到他們的無明煩惱,專門做壞事、造苦因,就能夠策發我們的悲心,所以是因為他我們才會生起悲 心;有了悲心,才能成就我們自己的菩提。就像一棵菩提樹苗一樣,經過悲心的灌溉,就能長成一棵菩提樹王。對於那些十惡不赦的人,我們尚且感覺他們有這麼大 的功德,何況共同學佛的同學;如果我們反而只看到他的過失,那豈不是顛倒嗎?所以我們能夠從功德那一方面去看,就能策發我們的淨信,因為這個淨信心,自己 就能夠提升,自己提升後,別人也就能受用,結果是自、他都得利益。   
所以在這裡非常強調,我們下手的第一步是觀功念恩。有人把它說得輕鬆一點,說觀家有弟兄三個,一個叫「觀過念怨」是老大;一個叫 「觀功念恩」是老么;中間的叫「觀光」,就是無所謂觀功,也無所謂觀過,反正當做沒什麼事情一樣。觀過對我們絕對有害;觀光,無所謂好壞的話,好像還可 以,但還是浪費生命;對我們真正有用的,應該是觀功。也就是說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都是觀過,這個是對我們絕對有害的,要想辦法漸漸地轉變成觀功,這樣才堪 稱為學佛的佛弟子。這個就是意樂親近軌理的第二點。
【◎ 第三、隨念恩者。《十法經》云:「於長夜中,馳騁生死尋覓我者;於長夜中為愚癡覆而重睡眠,醒覺我者;沈溺有海,拔濟我者;我入惡道示善道者;繫縛有獄解釋我者;我於長夜,病所逼惱為作醫王;我被貪等猛火燒燃,為作雲雨而為息滅,應如是想。」】
前面說觀功,這裡說念恩,這兩者可以互通。長夜就是我們的心無始以來在無明的黑闇當中,造了種種的業而輪迴生死。所以這個長夜並不是指我們肉眼所見 白天黑夜中的黑夜,而是指我們的心眼,要透過智慧去看,才看得見真正的光明;我們現在在愚癡當中,看不見事實的真相,這個才是真正的長夜。我們無始以來就 是這樣,因為看不見事實的真相,所以永遠在生死輪迴當中,完全要靠著善知識把我們找回來。我們被愚癡所覆蓋,像在睡眠一樣,也是善知識把我們叫醒。有海就 是指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一切眾生都輪迴在三有當中。貪瞋癡(就是煩惱當中最重要的幾樣)就像猛火一樣,而善知識能夠像天上的雨雲一樣把它息滅, 應該這樣去思惟。這是《十法經》所說的。
p. 55
【《華嚴經》說:「善財童子,如是隨念痛哭流涕:諸善知識,是於一切惡趣之中救護於我。令善通達法平等性,開示安穩不安穩道, 以普賢行而為教授。指示能往一切智城,所有之道,護送往赴一切智處,正令趣入法界大海,開示三世所知法海,顯示聖眾妙曼陀羅。善知識者,長我一切白淨善 法。」應如此文而正隨念。一切句首,悉加「諸善知識是我」之語。於前作意善知識相,口中讀誦此諸語句,意應專一念其義理。於前經中,亦可如是而加諸語。】
這文字容易懂,現在不是在文字上作推敲,而是說哪怕是在文中找到一句相應的,我們怎麼學習在境界上面懂得去思惟、去觀察,然後把經文每一句前面加上 自己的善知識,嘴巴這樣唸,心裏面也這樣去想,心口一致,這一點非常重要。但願各位同學研討的時候,心裡也能夠照著我們研討的內容去想。不這樣去做的話, 往往在研討當中不知不覺增長我見,好像自己了解了,別人不知道,我比別人強,如果這樣的話無論我們研討也好、讀誦也好,都錯了。前面的《十法經》乃至其它 的經,我們都可以這樣去想,例如「善知識是把我從長夜中救出來的人……」等等。
【◎ 又如《華嚴經》云:「我此知識說正法,普示一切法功德,遍示菩薩威儀道,專心思惟而來此。此是能生如我母,與德乳故如乳母,周遍長養菩提分,此諸善識遮無 利。解脫老死如醫王,如天帝釋降甘雨,增廣白法如滿月,猶日光明示靜品。對於怨親如山王,心無擾亂猶大海,等同船師遍救護,善財是思而來此。菩薩啟發我覺 慧,佛子能生大菩提,我諸知識佛所讚,由是善心而來此。救護世間如勇士,是大商主及怙依,此給我樂如眼目,以此心事善知識。」應其頌而憶念之,易其善財 而誦自名。】
這裏引《華嚴經》,其中文字不細講,裏邊有幾個地方簡單地說一下。「對於怨親如山王」,就像大山不管什麼東西來都動不了它,我們平常對怨敵就瞋恨, 對親友是貪愛,都是在貪瞋當中,而善知識不會被這些動搖。船師是指開船的人,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船長,只要有人坐在船上,他都把這些人從此岸帶到彼岸去。應 該依經上所說的口誦心惟,這樣的話,我們三業都會跟它相應。   
前面是說明如何親近知識的意樂部分,告訴我們內心當中應該怎麼安立,下面進一步說明我們的行為應該怎麼樣。平常我們學很多事情只學外 表一個樣子,內心的認知沒有轉變;又覺得佛法告訴我們造業最重要的是內心,因此就想:既然內心意樂最重要,那麼意樂好就好了!於是就花很多時間去研討,結 果研討了半天也不做。假定真的意樂相應的話,我們就會很認真地去做,因為既然覺得這個是好的事情,哪裡會不做呢?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如果我們內心的意 樂把握得準的話,行為一定會跟著做,在學習過程當中,對這個特徵應該要很清楚。所以此處特別把內心應該怎麼安立,然後行為應該怎麼相輔助加以說明,這兩樣 東西是輾轉增上的。
【◎ 第二加行親近軌理者。如《尊重五十頌》云:「此何須繁說,勵觀彼及彼,應作師所喜,不喜應盡遮。金剛持自說,成就隨軌範,知已一切事,悉敬奉尊長。」總之應勵力行,修師所喜,斷除不喜。作所喜者,謂有三門:供獻財物、身語承事、如教修行。】
親近善知識的實際行為應該怎麼做呢?《尊重五十頌》又叫《事師五十頌》,此書說明如何承事自己的師長,一共有五十個偈頌。「此」是指承事自己的善知 識,這個還用多講嗎?據說這個偈頌是馬鳴阿闍黎造的,那是在印度佛法鼎盛的時候,大家對這個概念都很清楚,所以說這個還用多講嗎?可是對現在來說就不一樣 了,我們就需要比較多的解說,因為現在大家都不懂這一點。那麼應該怎麼做呢?「勵觀彼及彼」,就是很努力、很認真地去觀察老師所歡喜的還有不歡喜的,對於 師長歡喜的應該努力去做,不歡喜的應該盡力去遮止。所以我們侍候師長要注意觀察老師歡喜什麼、不歡喜什麼。這裡有一個特點,世間的人跟善知識不一樣,世間 人是你幫我,我就歡喜,你不幫忙我,我就不歡喜;真正佛法的善知識不會是這樣的,所以前面一再講善知識是要選擇的。你好好地照著佛法去做他就歡喜,不照佛 法去做,他就不歡喜,這才是我們要的善知識。   
我講一則小故事給你們聽,這個故事點出真正重要的依師內涵。有一位老和尚帶著一位小沙彌,照傳統的規矩小沙彌要侍候老和尚。因為他侍 候老和尚已經做得蠻辛苦,所以做完了以後總會把好吃的給自己,一般小孩子就是這樣。拿佛法來說,應該把最好的東西供養給老和尚,差的東西自己吃,可是那個 小沙彌因為不太懂,所以他就反過來做,好的東西自己吃,壞的東西供養老和尚。照理說我們會覺得這樣好像不太對,可是老和尚說:「這樣對我很好,對我很 好。」這個小沙彌覺得很奇怪,不知道老和尚到底怎麼想,所以他有一天就反過來,把好的東西給老和尚,壞的東西自己吃,結果老和尚說:「這樣對你好。」這說 明什麼?因為這位老和尚是一位真正的善知識,他的重心不在世間的好壞,而是看見那個小孩子能夠如理地事師,他就很歡喜,他真正歡喜的是這個。所以前面一再 告訴我們,絕對不是無條件地叫你一定要依止、承事,必須從前頭開始,首先要自己具足弟子相,具足了這個條件,我們才有能力去決擇什麼是善知識、什麼不是, 決擇了以後才去依止,而依止也要如法,這個時候才談得到正確的意樂和加行。   
金剛持也就是密教中所說的法身佛,我們凡夫能看見的是化身佛,他通常是比較間接地教化我們的,現在這個話是最透徹的法身佛親自說 的:「我們任何一個人修學的成就都隨軌範,完全靠自己的師長。」了解了這個,自然我們所有的行為都要恭敬承事、供養自己的師長,以上是《事師五十頌》當中 說的。總之應該努力去做,照著老師所歡喜的努力去修,他不歡喜的就不要去做。那麼什麼是師長所喜的呢?有三樣東西:以財物供養,還要身語承事,最後是如教 修行。這個只有我們深深了解了佛法以後才會做,對世間的人來說,這都是說不通的--我不從你那裡挖來已經不錯了,好端端的為什麼要供養給你啊?現在這個時 代是這樣的,跟佛法的基本概念完全不一樣,下面我們會很認真地談這件事。
p. 36 (2)
【如是亦如《莊嚴經論》云:「由諸供事及承事,修行親近善知識。」又云:「堅固由依教奉行,能令其心正歡喜。」】
照著次第來,先是財敬供養;然後身語承事,就是告訴我們怎麼如理去親近;最後,在前面的基礎做好了以後要依教奉行。前面的財敬供養是集聚資糧,主要 是累積福報。然後要身語承事,這個非常重要。不要說佛法,以世間來看,如果你真正要從這個人身上學東西的話,你必須跟他建立很深厚的關係後,才能夠學到重 要、深廣的內涵。而且身語承事能夠成就你的耐力,有了這兩樣東西以後你才能夠真正接受他的教導。這只是最簡單地說,以後你們自己努力走下去的話,自然會感 覺得到這三點絕端重要。下面是個別解釋這三樣。
【◎ 其中初者,如《五十頌》云:「恆以諸難施,妻子自命根,事自三昧師,況諸動資財。」又云:「此供施即成,恆供一切佛,此是福資糧,從糧得成就。」復如拉梭 瓦云:「如有上妙供下惡者,犯三昧耶,若是尊長喜樂於彼,或是唯有下劣供物,則無違犯。」此與《五十頌》所說符順,如云:「欲求無盡性,如如少可意,即應 以彼彼,勝妙供尊長。」】
第一個是財敬供養。對一般人來說最難捨的妻子兒女,乃至於自己的生命,都是拿來奉事自己的三昧師的。三昧師實際上是指密教裡的上師,密教裡對事師的 要求遠比顯教來得嚴。雖然我們現在顯教的基礎都還沒有,但只要能夠這樣一步一步地去改,自然而然也有做到的一天,那時最難捨的都能捨,何況是其他的一切。 這裡又說供養自己的老師等於供養一切佛。平常要我們供養佛、菩薩還可以,供養人好像就比較難,但現在這裡卻說供養自己的老師等於供養一切佛。一切佛是無量 無邊,供養老師就等於是供養無量無邊的佛;平常我們很容易就有供養心,但是往往對自己的老師,卻看不見這個特點,這一點必須要慢慢地去學習。這樣的供養是 增長福資糧,由於福資糧才能得到成就,所以這是絕端重要的,沒有福資糧要想真正走上去是不可能的。以上是《五十頌》裡邊講的。   
下面又引一位祖師所說,如果有好的東西不供師長,而供養壞的東西,那就犯戒了。三昧耶是密教的戒,是非常嚴重的。前面大師也講過,犯 了戒的話,最起碼的成就都不可能。犯了戒的果報,在顯教裡說一定會墮落,乃至於墮地獄;密教裡犯了三昧耶戒的話,是墮金剛地獄,金剛地獄就是阿鼻地獄。不 過這裡邊也分二種,有很多是可以懺悔,有很多是不能懺悔的,我們現在大部分都還沒有受密乘戒,將來一步一步上去自然會了解這個特點。不過有一個種情況例 外,就是自己的老師歡喜這個,你把他歡喜的供養他,這個不違犯;再不然的話,因為你沒有好東西供,這也不犯。   
所以我們平常有好東西總是應該供養尊長,但現在這個時代一般人的習慣卻不是這樣。傳統的習慣,像我小的時候對父親總會很尊重;可 是現在的人不是這樣,做父母的總把最好的給孩子,孩子長大卻不會想到自己的尊長,好的東西自己受用。所以現代人雖然在物質上是進步了,可是精神方面真是每 況愈下。這是為什麼我常常建議,在大家能夠普遍學佛之前,如果有機會要想辦法把我們傳統的文化,像儒家這些寶貴的東西保留下來,因為這比現在西方崇尚物質 的這套東西更能跟佛法相應。   
以上是祖師拉梭瓦的教誡,這跟《事師五十頌》中所說一樣。這裡的「無盡性」就是佛性,我們不是要求無上菩提嗎?那麼就該這樣做,只要稍微有好一點的或者師長歡喜的東西,總是供養自己的師長。
【此復若就學者方面,以是最勝集資糧故,實應如是。就師方面,則必須一,不顧利養。霞惹瓦云:「愛樂修行,於財供養,全無顧著,說為尊重;與此相違,非是修行解脫之師。」】
這個是就學生方面來說的,這樣去做實際上是為了集聚最勝的資糧,也可以說是淨治我們的罪障。所以前面的故事中,那個小沙彌把好東西給他的師父,他的 師父說:「這樣對你好。」因為這樣做對他來說是集聚資糧。但是對老師方面來說就不是這樣看了,好老師必須不顧利養,所以如果老師要求學生:「你要供養我好 的。」那這個老師就很差了;如果我們已經跟了他,那就算我們倒楣,如果你還沒有跟他,那千萬不要跟。我之所以會說倒楣,是我自己在學佛過程中,當年也是莽 莽撞撞的,還不懂就馬上去跟,結果心裡面就觀很多過失,現在想起來很錯誤也很後悔。後來我把以前犯的這種錯誤去請問校長,校長想了半天不回答,他最後給我 一句話,「以後千萬小心。」我不太懂,繼續問他,這個惡業怎麼辦呢?他還是只告訴我以後怎麼小心,後來才說,既然已經跟了他,就應該堅持下去。其實這個還 是淨除罪障,至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最後這句是我體會到的。   
此處師、弟兩方面都談到,必須很清楚,做學生應該怎麼辦,做老師應該怎麼辦。下面再引一位祖師講的,好老師真正所喜好的是修行,看見 弟子如法修行,心裡就歡喜;弟子有沒有財供養並不重要,乃至於全不顧慮,這個才是真正的尊重。如果不能把握這一點的話,那就不是自己修行所要依止的老師。   
所以我們去看《阿底峽尊者傳》或《密勒日巴尊者傳》,雖然弟子供養很多,像《阿底峽尊者傳》當中,尊者供養老師的時候,老師暫時 收下,那是為了隨順這個緣起,讓他積福,供養完了以後就退還給他說:「這個東西對我一點用場都沒有,但對你還有好處,你還是把它拿回去。」密勒日巴尊者的 老師也是一樣,他本身對財物根本無所要求,真正重要的是要透過這個讓弟子能夠成就捨心、集聚資糧、成就他的耐心等等,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以上是財敬供 養,第二是身語承事。
【◎ 第二者謂為洗浴按摩擦拭及侍病等,當如實讚師功德等。】
除了財敬供養師長以外,還要親自去侍候,除了侍候還要去讚美師長的功德。而且這個讚美要如實,既不是虛構,也不是諂曲,是弟子內心當中真正如實地看 見了之後的讚歎。其實開不開口沒關係,可是內心當中真正如實地有這種體會,這個對我們才有價值。讚師功德在《密勒日巴尊者傳》中,也可以看得見。世間一般 人,如果老是掛在口頭上所說的話,到後來都是口頭禪,亳無意思。密勒日巴尊者唱歌的時候,第一句話一定是「先敬禮與三世諸佛無二無別的老師」,一開口就是 這個,換句話說他心目當中沒別的,唯一有的就是師長的恩德。如果我們真正地努力的話,起心動念就是這個。現在我們起心動念是什麼?通常自己也不知道,如果 仔細去看的話,只有煩惱,那就是我們為什麼要修行的原因。當我們真正轉過來時,自然而然心裡面就是這個,所以你一開口感念之心就冒出來了,這才是我們真正 需要的。   
前面二種還都是集聚資糧,有了這些才能夠達到第三步,這有它一定的次第。這個深細的內涵,你們將來去做了之後,自然就能體會到前面這 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或者我也簡單地說一下,我們要修大乘佛法要集聚無邊的資糧,但平常要像世尊一樣無量劫來捨頭目腦髓集資很不容易;如果你能夠如理親 近師長,結果在師長一個人身上你就能完成這麼大的功德。而我們居然不知道去做,這就是我們真正顛倒、愚癡的根本原因。   
我們現在看《密勒日巴尊者傳》,覺得好像很好笑、很好玩,實際上以世間的觀念去看的話,他的老師簡直是十惡不赦之徒,說的話都不 算數;拿我們的眼光去看,可能也會這樣想。所以真正重要的,是我們透過這些祖師大德的例子去對比,自然慢慢會曉得怎麼去提升自己,這一點對我們非常重要。 現在我並不把重點放在老師上,我是建議各位同學,看你周圍的人,比如坐在你旁邊的這個人、平常你覺得他不行的人,你怎麼曉得他不是佛菩薩的化身?你有這個 慧眼能看見嗎?看不見!進一步來說:你來是不是為了學佛?問題是你願不願照著佛說的去做,這才是真正重要的。我們現在理論上既然知道了,就應該不斷地去練 習。但也並不是說今天講完了,馬上去看看旁邊的人,就可以認為每一位都是佛;而是了解了以後去試,認識到:「對啊!我是一個凡夫,因為透過我的染污識去看 事情,的確看不見真相……」若能從這上面去反觀自己,那麼對旁邊的人的看法就開始有機會轉變,然後再漸漸地加深,這是一個很實在的辦法。如果我們對於周圍 的人能漸次改善的話,那對於其他的人就比較容易了。
【◎ 第三者謂於教授遵行無違,此是主要。《本生論》云:「報恩供養者,謂依教奉行。」】
前面之所以要供養、承事這樣一路過來,最重要的無非要引到依教奉行這一點,這個才是真正的報恩,才是真真實實的供養。所以重點是依照著老師告訴我們的去做,因為老師真正歡喜的是我們去修行他給我們的教誡。
【設若須隨師教行者,若所依師引入非理及令作違三律儀事,如何行耶?《毗奈耶經》於此說云:「若說非法,應當遮止。」《寶雲》 亦云:「於其善法隨順而行,於不善法應不順行。」故於所教,應不依行。不行非理者,《本生論》第十二品亦有明證。然亦不應以此諸理,遂於師所,不敬輕訾, 而毀謗等。如《尊重五十頌》云:「若以理不能,啟白不能理。」應善辭謝而不隨轉。】
但是,雖然說樣樣跟著他,萬一老師引導我們的是不對的,那怎麼辦呢?下面引戒經說明,這種情況下應該不要照著他去做。此外,《寶雲經》上也這麼說, 他如果教導我們有不合理的,我們不要做,經論上處處有證明。《阿底峽尊者傳》上面有一段公案,阿底峽尊者在止迦摩囉寺時,有一位上座喝酒,阿底峽尊者照著 戒律就把他趕出去。其實這位上座是一位大成就者,於是他就穿過牆壁出去了。尊者見後大為驚訝也很後悔,因為對這種成就者是沒有什麼酒不酒的,他到天堂跟地 獄一樣啊!後來尊者就問一位師長,師長說他這麼做是依著戒,要保護僧團紀律,這樣做是沒罪的。但對我們而言,固然師長容或不合理,可是如果起了瞋心,我們 又合理了嗎?像阿底峽尊者雖然把那位上座趕出去,他並沒有起瞋心排斥,只是照著戒律才這樣去做的。所以當師長不應理的時候,雖然不照著做,但是絕對不能因 為這樣而對自己的老師毀謗乃至於輕慢,內心當中還是要恭恭敬敬的。《尊重五十頌》說:「如果師長叫我們做的事,依照道理是不能做的,那麼你應該向師長說明 不能做的原因。」不要毀謗也不要輕慢,而是要很善巧婉轉地辭謝,不要照著去做。   
我們會覺得,既然不合理又叫我們要恭敬,怎麼做呢?有個很簡單的辦法,從業感的角度去看。我們學了佛,確信一切都是業感,為什麼我感 不到像佛一樣的好老師,這個因回過頭來還是在自己身上找。既然一切都是業感,現在是不是要努力如法去做?如果能夠這樣,那下面的問題自然解決了。所以,我 們一切時處照著法去做,《廣論》每一地方都有正確的方法,教導我們針對眼前的事情一步一步增上。
p. 57 (2)
【如是親近時,亦如《莊嚴經論》云:「為受法分具功德,親近知識非為財。」是須受行正法之分。博朵瓦云:「差阿難陀為大師侍者 時,謂若不持大師不著之衣,不食大師之餘食,許一切時至大師前,則當侍奉承事大師。如此慎重,其意是在教誨未來補特伽羅。我等於法全不計較,雖少許茶,悉 計高低,謂師心中愛不愛念,此是心內腐爛之相。」】
親近師長有一個原則,就像《莊嚴經論》上說的,我們去親近師長是為了求受佛法、增長功德,絕對不是為了財,這個財不僅僅是說財物,而是包括世間的種 種。世尊在世的時候找阿難做侍者,侍者是大家求之不得的差事,可是阿難有幾個請求:大師不要的衣服他不要,大師吃剩的東西他不吃。因為人家都是以最多、最 好的東西供養世尊,世尊當然用不完,通常都會交給侍者。一般人當侍者,會歡喜又有得吃、又有得穿,樣樣好東西都有一份;阿難尊者卻不是,他要的是法,所以 這些他都不要。另外他要求的是一切時處能到世尊前,希望能夠隨時請法。他這麼做是示現給我們看,教誡我們後面學佛的佛弟子,這是非常重要的內涵。   反過來說,我們是什麼情況呢?接下來這幾句話我願意跟在座每一位同學互相策勵。我絕對不是你們的老師,我只能說跟你們一樣,是世尊、是宗大師的弟子, 是我老師的學生。我們平常對佛法全不計較,反而對世間的東西哪怕一點茶都會計較。你多了、我少了,就表示老師歡喜你,大家互相爭寵;換句話說是為名為利, 都是「我」在作怪,這是內心腐爛之相,我們應該特別注意。這個「腐爛之相」到中士道講煩惱行相時會詳細說明,到那時候但願大家不要在文字上面轉,學了以後 隨分隨力地觀察內心,拿我們所了解的回過頭來看一下自己的心理就清楚,自己是跟人家爭我是你非增長煩惱,還是用我們討論的法理,認識了以後淨化自己的內 心。一般我們說是在研討法理,還要仔細看自己是隨順著煩惱習氣找藉口,還是真的因為不懂佛法,想藉著互相切磋琢磨來增上,這個只要我們向自己內心去觀察就 很清楚。
【親近幾時者,如博朵瓦云:「有一來者,是加我擔,若去一二,是擔減少,然住餘處,亦不能成,是須於一遠近適中經久修習。」】
這是說明親近的時間。除了親近的方法,還要有各種條件,因為親近知識實在太重要太重要了,所以一步一步分別說明。真正親近善知識的時間是非常長的, 通常情況之下,加行道以上大概比較沒問題,見道以後就能見十方佛菩薩了,所以之前這個時間要相當長,以世間的標準來說是難以計算的。真正修學佛法都是以劫 計的,我們翻開佛經來看動輒都是無量無數劫,這一點我們要了解。如果用佛法深遠的眼光去看,我相信各位都會確信:我們在一起已經不是一生、兩生,今天我在 這裡扮老師,再過三十年以後,或許你是老師,而我是學生跟著你學了,是因為大家跟法相應,才會輾轉地聚在這個地方。至少以我們眼前這一生來看是這樣,要相 當長時地跟著善知識學。   
博朵瓦是敦巴尊者最重要的三個弟子之一,他在那時候已經作了老師,他說:「多來一個人是增加我的負擔,反之則是減少。」假定做弟子的 人條件夠,懂得如理依止,那就要靠得很近;否則一般條件不夠的人靠得近,就容易看老師的過失了,這時候最好是住得遠一點,所以說要遠近適中。換句話說,假 定你能夠完全不看師長過失,那越近越好;要不你就離遠一點,因為這樣師長的很多小事情、小毛病才看不見。我曾經聽過師門中有一句話:有一類人靠老師越近, 靠地獄也越近。就是說,雖然親近師長了,可是不懂得善巧,看師長的過失,那時候罪就非常嚴重。   
所以我們內心當中要隨時檢查:我今天來是為了什麼?為佛法;為了學習佛法,自己要具相;自己具相,接著就要找好的老師;找到了好 的老師,要懂得怎麼樣去承事,依師的次第內涵是這樣。心中隨時提策,我真正重要的是為求法,絕對不是為世間這些事情。總結起來說,親近的方式分意樂、加行 兩種;總的意樂是以九心承事,特別是要修信、念恩,我們把它歸結成觀功念恩;加行是財敬供養、身語承事、如教奉行。
【◎ 第四、親近勝利者。近諸佛位,諸佛歡喜,終不缺離大善知識,不墮惡趣,惡業煩惱悉不能勝,終不違越菩薩所行,於菩薩行具正念故,功德資糧漸漸增長,悉能成辦現前究竟一切利義,承事師故,意樂加行悉獲善業,作自他利資糧圓滿。】
我們為什麼要棄捨一切世間的圓滿,跑到這裡來?因為大家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學佛,這個宗旨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學佛,根本在親近善知識,所以這裏告訴我們親近善知識的第一個好處就是近諸佛位。你能夠親近善知識,就跟你要達到的佛果位靠近了。   
第 二個勝利是諸佛歡喜。我們現在不管做什麼,周圍總是有的人說你好、有的人說你壞,我們都會被這個影響。如果壞人說你好,很歡喜來接近你,我想學佛的人都不 會願意,因為這些人很歡喜你,對你沒什麼好處。反之,下地獄的人都討厭你,佛菩薩都喜歡你,這個才是我們要的。你靠近善知識,當然佛菩薩也歡喜。   
我們真正要想修學佛法,一定要有善知識的引導,你現在能夠親近善知識的話,今後一切生中也不會缺少或離開大善知識,這個是非常大 的好處。能夠得到這個,就不會墮落惡趣。墮落惡趣是果,它的因在哪裡呢?輪迴生死或是跳出生死,端看我們造的是什麼業,染業一定輪迴生死,其中惡的會墮落 惡趣,善的則生於三善道;如果造的是淨業就能夠跳出生死輪迴。會造惡業是由於煩惱所使,如果能夠親近善知識的話,惡果就不會有你的份,因為你能夠遠離惡的 因,所以說「惡業煩惱悉不能勝」。關於煩惱的內涵,到共中士的部分會很認真地說明,要真正斷煩惱,一定要先了解煩惱的過患(它對我們有什麼害處)、煩惱的 行相(它長得什麼樣子)、煩惱的生因(它是怎麼生起的),然後怎麼去對治,最起碼要了解了這四點才能夠對治。   
因為這是整個修學佛法的中心,所以在這裡也簡單說明一下。我們親近知識並不是因為這位知識名望好、地位高,或者有錢,而是「為受 法分」,想要從善知識那裡聽受如理的正法,而不是世間的東西,這一點非常重要。所以前面說我們對法全不計較,計較的是少許茶,並不是說我們真的貪一口茶, 而是比喻老師把這個東西給他而不給我,心裡面就很嘀咕,覺得師長看得起這個人,看不起我,自己就很難過,一天到晚都在這些事情上轉,這些都是煩惱,我們要 認清自己到這地方真正的目標在哪裡。各位雖然宿生有善根,但的確一開始不太清楚,所以我們要隨分隨力認識煩惱。煩惱是造業的根本,業又是我們感得苦樂果的 根本,既然我們都願意離苦得樂,所以真正重要的因就是在煩惱的認識和對治上面。   
對於煩惱的過患我們現在先不要去深入,但對於煩惱生起來的相狀(有的時候也稱為煩惱的自性、體性或行相),我們應該有一些基本的 認識。經論上面有很明白的說明,這裏隨便舉幾個。譬如《廣論》是引《集學論》上說,煩惱一生,內心就有不寂靜相,靜不下來,心裡面會有一種擾亂相,這是一 個非常重要的特徵。另外《大智度論》上也講,煩惱能夠作惱我們的心,心一惱,身就不安了,所以說煩惱是擾亂義,會擾亂我們的內心,使我們不安靜。由於內心 生起煩惱以後,不能寂靜,會使我們的身心相續不斷地繞在煩惱上轉。比如說我們看見師長把好的東西給了別人,卻沒有給我,心裡面就會嘀咕:師長看得起他,看 不起我。大家想想是不是會這樣?我們之前在世間都是忙這個,一天到晚繞著這些轉,這就是煩惱相,而今天所以來學佛的根本原因就是要認識它、對治它。   
我們常講學佛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這個話大家都會講,但請問你認得什麼是貪、瞋、癡嗎?貪、瞋、癡就是煩惱。煩惱 的根本是無明,也就是對「我」的行相不認識;由於有這個「我」,隨順我的就貪,不隨順我的或是障礙使我得不到的就瞋。根本的原因是我們對事情的真相看不 清,必須透過戒、定、慧慢慢地把無明消除。戒、定、慧有一定的次第,通常我們說戒的功效是捉賊,煩惱是賊,會來偷、來搶;是魔,會傷害我們的法身慧命,所 以用戒把它捉住;定是縛,把它綁住,動都不能動;然後以慧把它殺死。戒捉、定縛、慧殺,這個我們也會講,但請問怎麼捉它?真正說起來,捉賊比較難,如果能 夠先認識煩惱的行相就比較容易。對普通人來說,捉煩惱真難,我們無始劫來始終沒捉到,因為根本都不認識它,我們並不了解什麼是煩惱。所以有個比喻說,我們 曉得這裡有小偷,大家喊要捉賊,結果小偷混在我們這個圈子裡,他也喊捉賊,你怎麼曉得哪一個是賊?所以真的要捉賊,一定先要認得它,現在真正的賊就是煩惱 賊。我們學了很多道理,一天到晚講,但是賊若不認識要怎麼捉呢?   
所以淨化煩惱需要兩個條件:先要有正確的認識,然後要下手對治它。戒的真正內涵,即從這兩者去說。戒的行相,我們看得見;但是戒 的真正內涵,不是我們眼睛可以看見的;雖然如此,回過頭來反照自己的身心,就很容易看見,所以佛法又叫做內明,是要向內心看的。在這裡我只是簡單地講一 下,但願大家以後在這個上面好好努力,眼前雖然並不太清楚,可是畢竟大家有善根,只要肯不斷地祈求、努力去做,最後一定能解決這個問題的。   
我們無始以來就被這個強盛的煩惱家賊推動著而造惡,現在因為親近了善知識,透過善知識指出了它的行相,讓我們了解了以後就不會被 煩惱牽著走,所以說惡業煩惱悉不能勝。我們聽從善知識的正知見而能夠勝過它,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這個才是我們到這裡來應該聽受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 若有師、友來喝斥你,說你不對,這是對我們的幫助;如果不希望被喝斥,覺得他給我一點甜頭才是好的,那我們跑到這裡來根本錯了,這是我們應該正確了解的一 個特點。如果我們真正能夠這樣去做的話,不但自己的問題解決了,還發心要幫助別人,所以這個時候就能「終不違越菩薩所行」,我們的行為就會跟以前完全不一 樣了。自己雖然不了解,可是因為有師、友和正確的方法,所以能夠勝過自己的業和煩惱,因此所做的就不會違背菩薩所應該做的。外面的行為是這樣,內心中則是 「於菩薩行具正念故,功德資糧漸漸增長」,由於有這樣的正念在,所希望集的功德資糧就能漸漸增長,所以現前、究竟的利益都能得到,這些是親近善知識的勝 利。   
最後是總結,由於親近了自己的師長,不但內心的意樂,而且透過這個意樂,外在的行為也都能夠改善,就能夠獲得善業(這裏的善是指淨善)。在這種狀態中,不管是自己的利益或者要幫助別人,所要集聚的資糧都能圓滿,由於資糧圓滿,修行就會成就。
【如是亦如《華嚴經》云:「善男子,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正所攝受,不墮惡趣。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思念者,則不違越菩薩學處。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守護者,勝出世間。若諸菩薩,承事供養善知識者,於一切行不忘而行。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攝持者,諸業煩惱難以取勝。」】
「於一切行不忘而行」,因為善知識會時時提醒我們如法而行,我們可能會忘記,可是他不會忘記。有一點要注意,除了善知識(師)以外,友很重要。為什 麼要非常尊重我們的同行善知識?友有個好處,它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體,這個團體跟世間團體的不同點是--來到這裡的人都有共同的目標,大家力求向上。雖 然在修學過程當中,有時難免會忘了法而做不到,但內心都會反省自己怎麼做不到,而自然有慚愧心。每當看見對方的形相時-│這件袈裟是佛菩薩的形相,雖然他 的內心也許不一定相應,可是這件袈裟是三世諸佛的清淨幢相,一看見很容易就引發自己的慚愧。以世間人而言,他們不懂、不信佛法,完全不了解僧伽的殊勝功 德,很容易妄加評論;可是對我們來說,一看見這件袈裟,馬上就會提醒自己要如法行。所以凡是行大乘的行者,除了正在加行位上修行以外,通常都在大乘的僧團 當中,要有師、友如法地攝受,而自己如果也能如法地與眾和合,自然會產生前面所說的效果。「諸業煩惱難以取勝」,當我們不被煩惱、業所取勝的時候,那就是 對治煩惱的正法漸漸佔了優勢,漸漸增長了。
p. 38
【又云:「善男子,若諸菩薩,隨善知識所有教誡,諸佛世尊心正歡喜。若諸菩薩,於善知識所有言教,安住無違,近一切智。於善知識,言教無疑,則能近於諸善知識。作意不捨善知識者,一切利義,悉能成辦。」】
凡夫歡喜的跟佛菩薩歡喜的不太一樣,佛菩薩的目標是要把我們救出來,他也了解救的唯一方法就是告訴我們如法去行持,所以我們能夠照著去做,這才是佛 菩薩歡喜的。善知識的目的和佛菩薩一樣,是要救我們跳出輪迴,他的教誡無非是救我們的正確方法,是能淨除煩惱的,所以如果你能夠隨順著善知識的教誡去做, 諸佛世尊一定歡喜。   
對善知識的言教無疑,這個很重要。我們通常正因為不了解煩惱的特徵、過患和它的行相,所以才會隨順它,而唯一的對治,是善知識提示給 我們的正法。我們對於正法,就算是有很淺的一點信心,但對它深刻的內涵並不了解,這個時候除了對善知識的淨信心以外,沒有別的東西可依靠;就像我們要去一 個從來沒去過的地方,要靠人引導,因此,除了相信他、跟著他走以外,別無他法。而最傷害淨信心的就是疑心,所以對於善知識的言教要無疑,這樣才能親近他。 「親近」並不是要整天黏著他,而是內心要和他相應,當我們一起疑心,就把距離拉遠了,這是絕端重要的一個根本。   
內心不但要不疑,而且還要作意,常常這樣想:「我絕對不可以離開善知識。」平常我們碰到小小的不如意便生憂惱,為什麼不如意?通 常是自己隨順著煩惱,當煩惱的奴隸時,師長就會教誡:「不要隨順煩惱!」於是自己就覺得不如意了。最可惜、最可憐的就是這個。在我以前跟隨師長的過程中, 有幾位比較嚴厲的師長,碰到這種情況,他會比較嚴厲地呵斥:「下流胚!」意思就是:好的你不學,怎麼隨順著這些!這叫「下流」,現在想想一點都沒錯。下 流,流到哪裏去?好一點的墮落畜生,壞一點的墮落惡鬼、地獄,反正總是三惡道,這是下流。我們生生世世都要力爭上游,這是我們應該知道的,所以內心念念都 要對師長有淨信心,而且起心動念要作意:「無論如何我一定不能離開師長。」如果真能這樣做,因為有淨信心,所以真正的利義就能夠成辦。
【《不可思議秘密經》中亦云:「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應極恭敬,依止親近承事尊重。若如是者,聞善法故成善意樂,及由彼故成善加行,由是因緣,造作善業,轉趣善行。」】
《不可思議秘密經》也說:善男子、善女人應該極恭敬善知識。也就是說要想辦法把恭敬心提到最高,現在我們應該隨分隨力去做。一般人恭敬心不容易提起 來,而前面所講的都是使我們提起來的教授,當真正了解善知識的功德,以及對我們的大恩時,恭敬心才會提得起來的,所以不是沒有方法隨便去做就可以的。恭敬 心提起來之後,就要依止、要親近、要承事。親近了就能聽聞善法;聽聞了善法,因為隨順著它,所以內心意樂都是善的;由於意樂善,當然行為也就善。我們的一 切行為、所造業的善惡,主要的關鍵在於我們的意樂,並不在事情的表相;但並不是說表相完全不重要,而是說真正重要的在意樂。由於聞法的因緣而造了善業,造 了善業當然將來轉趣善行。
【「能令善友,愛樂歡喜。由是不作惡業,作純善故,能令自他不起憂惱。由能隨順護自他故,能滿無上菩提之道,故能利益趣向惡道諸有情類。是故菩薩應依尊重,圓滿一切功德資糧。」】
若能如前面所說去做,必然使我們不斷地在善當中輾轉增上,並能令善友歡喜愛樂。「物以類聚」,你行惡則令惡友歡喜,大家自然就混在一塊;通常兩個人 聊天聊得很起勁,那是最可怕的,對自己而言是增長煩惱,對對方而言自己也成為他的惡友。剛開始也許大家覺得在說法,講到後來完全變成非法,自己也覺察不 到。「法」要自己從內心上去檢查然後才能著力,這一點慢慢地大家務必都要知道,然後去身體力行。   我們雖然到寺院來了,可是通常我們的業卻還是善惡交織,並非純善。現在由於依止善知識,聽聞善法,不造惡業純做善業,就能使自己和別人都不起憂惱。能 護自他,便能夠圓滿無上菩提。自己得到好處才能夠利益別人,自己真正解決問題了,才能幫助別人。「是故菩薩應依尊重」,所以菩薩應該依止善知識,才能夠圓 滿一切功德,成辦一切資糧。
【復次由其承事知識,應於惡趣所受諸業,於現法中身心之上,少起病惱,或於夢中而領受者,亦能引彼令盡無餘。】
這是一個最大的好處,非常重要。我們眼前親近了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而行就不會造惡了。不過,這是說要「如理行」喔!假設我們聽後還是造惡,那是 沒有用的。即使我們眼前不造惡了,可是以前無量劫來所造的惡業要怎麼辦呢?下面就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真正能夠親近、承事善知識,不要說眼前能夠遮止惡業, 使善業增上,以前所造的種種要墮落惡道的業,現在由於你如法地親近、承事善知識,依教奉行,所以不必墮落惡道,只是在現世的身心稍起病惱。有時善知識教誡 你的某個行為不對時,你聽了心裏蹦蹦跳,心想:「啊,原來他是來指責我!」心裏面會覺得惱,乃至於生病。或者本來你舒舒服服地躺著、坐著,他叫你去做苦 工,你身心會感覺痛苦,這些都可以消除自己的業障,我們看《密勒日巴尊者傳》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所以或者是現世的身心得一點病苦,或者在夢中受到一些恐怖 或痛苦的事情,這樣就可以把以前所造,本來要感受惡趣果的惡業都消掉了。這是對淨罪方面來說承事善知識的大勝利。
【又能映蔽供事無量諸佛善根,有如是等最大勝利。】
我們說要集聚資糧,集聚資糧最重要的是要供養佛。現在妙了,這裡說只要能親近善知識,那個功德就超過供養無量諸佛。我們供養一尊佛就很了不起了,現 在說親近善知識的功德能夠超過供養無量諸佛的功德,有這麼大的勝利。這種道理我們平常都不太了解,譬如我們現在念的三皈依上面還加個皈依上師,當初我也不 懂,就叫它「四皈依」,實際上這是三皈依,不是四皈依,沒有四皈依的說法,「上師」就是代表佛法僧三寶的一個總相。我們之所以要皈依佛,原因是佛告訴我們 正確的方法,當照著去做時,就可以解決自己的生死問題,甚至能成就無上菩提;由於師長能告訴我們佛法,所以師就代表佛,他傳授的法是佛講的,最重要的,他 能夠在周圍策勵我們,同時兼具保護的作用。既然修行要透過法,而這個法直接從老師來,請問論功德以及所受的恩,佛與師哪一個大?細的現在不說,將來我們一 步一步深入自然會了解。   
要常常記著一句話,我們一定要正住、具慧,才能夠辨別是法、非法,這個時候才去依止,不是聽說這個人有法,莫名其妙就隨便依他,這樣 是很麻煩的。最近外道一個接一個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但說的是真正佛法的就像鳳毛麟角,這個我們要認識清楚。前面說能如法依止善知識有這樣大的殊勝利益, 下面又再引經證明,不斷反覆地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也就是說這一點對我們絕端重要。
【《地藏經》云:「彼攝受者,應經無量俱胝劫中,流轉惡趣所有諸業,然於現法因疾疫等,或飢饉等,損惱身心而能消除,下至呵責,或唯夢中亦能清淨。」】
《地藏經》說:假定你去依靠真正的善知識,善知識也攝受你,你也能如法地依止他,那麼,除了眼前一定增上以外,以往造的很多惡業,本來要經過無量劫 墮落惡道的,都能因為你親近、承事善知識,在現法中受一點疾病、飢饉等就能消除,眼前就可獲得重罪輕報的好處。這一點我們要知道,如果不了解,就會以為我 來修行了,應該一帆風順才對。當年我就是犯了這個毛病,自己覺得:「我出了家是要修行的,怎麼老是叫我做這個!」心裏很不痛快。後來我遇見一位很好的老 師,他把我痛罵一頓:「你來修行,喔!我燒了飯給你吃,讓你修行啊!你修行為誰啊?」他瞪大眼睛問我。當時我聽了,覺得:「修行還不對啊?」完全沒聽進 去。過了一些時候,我試著站在他的角度想想:「沒錯,你修行(那時候我是念佛),修到極樂世界去了。我該倒楣燒飯給你吃啊?你的衣食住行哪兒來的啊?」我 越想越覺得自己不對,不曉得你們懂不懂這個意思。先不要說別的,你是來修行的,要別人為你張羅生活所需,弄住的、弄吃的,然後讓你修行。這叫做修行啊?有 這種事情嗎?這位善知識真好,以前我還覺得沾沾自喜。特別是三十多年以前出家,佛法傳到台灣剛剛有一點樣子,知識份子出家的很少,因此我出家之前就被捧得 高高的,常常有人對我說:「你好了不起喔!」自己也飄飄然,所以到寺院裡就好像很了不起的樣子。那時我剛出家,師父又好,他覺得這個年輕人的確還蠻有道 心,對我是一番好意,可是我卻沒有如法去做,自己還覺得很得意,這是我失敗的經驗。   
即使現在我們能如法去做了,請問無量劫來我們都是佛菩薩,還是造了很多惡業?造了很多惡業將來要不要感果?要啊!所以,如果現在不好 好努力淨罪集資,憑什麼增上?古時候的大寺院,剛進來的人第一件事就是要先做苦工,原因就在此。現在漢地因為佛法衰頹了,大家只好亂搞,其實與《阿底峽尊 者傳》中所描述當時藏地的情況差不多,已經亂成一團,神佛不分,很多人以為土地公也是菩薩,城隍爺也是菩薩,另外還有各種不同的外道,在這種情況之下,去 要求別人是不行的。現在的情況不談,古代譬如禪宗,剛進去時都要做苦工。禪門中有一句話,「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冬天非常冷,梅花能耐寒 霜,到了春天溫度回昇時,最先開的花就是梅花,梅花很香的。這是喻,對修行人來說,一定要經過非常嚴厲的考驗,到時候自然就能開出最好的正法花果。我們不 妨想想密勒日巴尊者這個典型的例子。   
我曾摸索了一段時間,後來終於從藏系師長那裡聽說,印度最早的時候出家的形式是這樣,現在的戒律中也還留下來--出家前五年學 律。到了寺院先要學儀軌,早上幾點鐘起床,站要怎麼站,坐要怎麼坐,吃飯要怎麼吃等等。像我們今天這樣一開始就坐下來跟你講《菩提道次第廣論》,是沒有 的。也許我們會想,為什麼我們現在要學這些佛門的生活習慣?你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想,就很清楚明白了。我們從世俗到佛門來,是不是一個大轉變?假定我們從這 裡到美國、日本,或到德國,請問,你講中國話行得通嗎?如果到美國你是不是要先學美式的英語,到日本要先學日語,到德國要先學德語?是不是還要學會他們的 生活習慣?現在你從世俗到佛門中來,要求無上菩提,你就用原來習慣的那套東西,行嗎?所以,出家五年學律,這個律指的不是深入的儀軌和道理,而是表相的儀 軌,也就是講話應該怎麼講、吃飯應該怎麼吃、坐應該怎麼坐等。   
出家的前幾年是這樣,這個學會之後,再教導三寶的功德。我們講過所信的對象是實、德、能,因為四諦、三寶、業果(業感緣起)的這 些道理是真實的,其中特別強調的是讚佛的功德,說佛是何等地了不起,啟發對三寶的崇敬與仰望。例如我小時候去念書,那時已經受了西方的影響,大家向西方人 看齊,老師也好、父母也好,常常講愛迪生如何如何偉大,因此心中就想將來我長大了要學他。現在進入佛門,老師告訴我們三寶的功德,所以心中又形成另一個崇 高的目標和仰望的對象,也就是真正要追尋的人生目標,這就是自己的宗旨。這個宗旨,憑自己的力量無法達到,必須仰賴善知識。   
《地藏經》說,以往的惡業,我們由於善知識的指導而認識就能夠淨除它。我們真正這樣去做,那些惡業就能重罪輕報。剛才說我們出了 家以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聽師長的話去做。前面說五夏學律,是在學律的過程中,平常就開始練習侍候師長,不知不覺當中,就這樣養成習慣;這跟我們現在不太 一樣,現在的社會一般家庭經濟比較好,有錢人的兒子只要把書念好就好了,其他樣樣父母都會代你做,有些人家裡還有佣人,於是把自己弄成廢物一樣,這是非常 可惜的。我們出家人如果也這樣,將來會下地獄,這是最嚴重、最可惜的事。   
所以,了解這個理路之後,就能策發我們如理去依止、承事師長,那麼就能重罪輕報,本來應該長劫墮落惡道的惡業,現在只受到一些疾 疫或飢饉等損惱身心的果報就可以消除。乃至於被師長當面呵斥,或者甚至只在夢中被呵斥一下,惡業都能清淨。不過這樣講是有條件的,我們被師長呵斥,惡業能 清淨嗎?不一定。為什麼不一定?關鍵在你有沒有淨信心,如果有淨信心就能淨除惡業,沒有淨信心則不能。他呵斥你,你心裡會嘀咕:「我被冤枉了!他為什麼罵 我?別人都這樣的,為什麼不罵別人?」如果這樣,那你不是在清淨惡業,而是在增長惡業,這一點我們要很清楚。所以前面告訴我們,親近善知識要以什麼意樂、 怎麼修信、念恩,這些你做到了,對善知識有淨信心,此時哪怕只有呵斥你,都能夠淨除你的罪障。善知識為什麼呵斥我們?如果你沒有錯誤,他會呵斥你嗎?不 會。他呵斥你通常都是因為你所行非理。被他呵斥時你非理的部分就擋住了;非理擋住了,你墮落就沒有份了。也許眼前你沒有非理的行為,我們看密勒日巴尊者, 他並沒有錯,但還是一再被呵斥,因為如此才能把以前積累的罪障都清除,這是個重要的原則。
【「雖於俱胝佛所,種諸善根,謂行布施,或行供養,或受學處,所起眾善,然彼僅以上半日善,即能映蔽。承事尊重,成就功德不可思議。」】
這裡特別強調供養師長。俱胝是印度的一個大數,我們說百、千、萬、十萬,印度十萬叫做一個拉克,一百個拉克是一個俱胝。算算看,一拉克是十萬,十拉 克是百萬,百拉克是千萬,千拉克則是一億!這裡說要供養一億尊佛,我們現在連一尊佛都沒供到,因為釋迦牟尼佛我們沒看見。現在雖然供一億佛種善根,做布 施、供養還要受學學處,這麼多的善,但是如果你能夠以半天的工夫承事自己的善知識,這個功德就超越以上眾善的功德。不但是自己的師長,就是周圍的同學,你 把他看成老師,不斷地練習,這個功德會增上、積累,總有一天佛菩薩會親自來攝受我們,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關鍵。
【又云:「諸佛無量功德神變,應觀一切悉從此出,是故應如承事諸佛,依止親近供事尊重。」】
佛有無量無邊的功德,這個功德怎麼來的?根本是從恭敬承事善知識而來的。所以,我們應該仔細思惟、觀察,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我們自然會像親近承事諸佛一樣,去親近自己的師長了。
【《本生論》亦云:「悉不應遠諸善士,理修善行,由近彼故其德塵,雖不故染自然薰。」】
《本生論》上說,無論在任何情況之下,絕不可以遠離善知識,換句話說要恆常親近。親近的目的是要「以調伏理修善行」,就是順著聞思修之智慧來調伏、 淨化貪瞋癡等煩惱。親近善知識是為了「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從理論上的認識漸漸地加深,還要照著戒定慧來行持,依他所告訴我們的道理來調伏自 己的煩惱、消除惡業、增長善心。若能這樣做,善知識的德塵,雖不故染自然熏。為什麼叫德塵呢?德像塵一樣,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我們現在有的是業塵,這 也是無量無邊積累起來的,如果真正能親近善知識的話,則不需要刻意,自然慢慢地就改善了。就像親近惡友一般,我們在不知不覺就跟著他墮落下去,親近善知識 也一樣,不知不覺間就增上了。
p. 39
【博朵瓦云:「我等多有破衣之過,如拖破衣,唯著草穢,不沾金沙。其善知識,所有功德,不能薰染,略有少過,即便染著。故於一切略略親近,悉無所成。」】
大祖師比喻說,我們多有破衣之過。他究竟的意思我也不太清楚,不過我們可以想像得到:對一件破衣服,我們不會珍惜,通常就是拿來當抹布擦髒的東西, 所以破衣的特徵就是它沾上的都是髒東西。好的衣服你會很珍惜,收藏在櫥子裏,唯恐沾染上灰塵。好東西我們絕對不會用這破衣去擦的,乾淨的桌子你願不願意用 抹地的破布來抹?不會啊!可是我們現在就犯這個過失,就像拖著破衣,什麼髒東西都沾上去,在這種情況下,善知識眾多的功德沾不上,但是一點點壞的都沾上 了,所以略略親近是沒有用的,要恆常親近,這是我們應該特別注意的,以上就是親近的殊勝利益。依靠了師長有這麼多的好處,那不依有什麼過患呢?
【◎ 第五、不依過患者。請為知識若不善依,於現世中,遭諸疾疫非人損惱,於未來世,當墮惡趣,經無量時受無量苦。】
善知識的條件很重要,有很多善巧說法,而且教量、證量都具足的修行人,但還不一定是你的善知識;必須你親自去請求說:「我要依靠您,請您慈悲攝受 我。」對出家人來說,這就是自己的親教師--出家依止的和尚、阿闍黎,這兩位是任何一個出家人的根本。對在家人而言,皈依三寶也一定要有跟你相應而且能引 導你的法師。所以不管在家、出家,師弟之間有這樣的緣以後,就必須如法依止。   我們要知道,善知識是不是佛沒關係,我所以來皈依、來出家,是為了要學佛;既然來了,就應該如法去做,這是絕端重要的基本概念。所以假定請求為師以 後,不好好地依止的話,不要說將來一定墮落,現在就不會有好結果。所謂的「遭諸疾疫非人損惱」,你會有種種身心的病苦,非人鬼神也會來干擾,將來一定墮落 惡趣,而且經無量時,受無量苦。
【《金剛手灌頂續》云:「薄伽梵,若有毀謗阿闍黎者,彼等當感何等異熟?世尊告曰:『金剛手,莫作是語,天人世間悉皆恐怖。秘密主然當略說,勇士應諦聽。我說無間等諸極苦地獄,即是彼生處,住彼無邊劫,是故一切種,終不應毀師。』」】
金剛手菩薩問世尊:「假定毀謗自己的阿闍黎(也就是自己依止的老師),將來會感得什麼樣的果報呢?」「異熟」就是將來的果報。世尊聽了馬上告訴他: 「你千萬不要提這件事,這個果報太可怕了。」秘密主就是金剛手。這裏為什麼要說勇士?因為一般人單單聽見就害怕得癱掉了。另一層意思是金剛手就是位勇士, 他是很勇悍能夠摧伏一切煩惱的菩薩。然後佛就告訴他:「我稍微提一點,你要認真地聽啊!毀謗阿闍黎的人,罪過是很大的,無間地獄等最苦的地方,就是毀謗阿 闍黎的人以後的生處。他們不但會去,而且住的時間非常長,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絕不可以毀師。」   
這個道理,我願意在這裡和各位同學互相策勵。我自己曉得我不是老師,因為我條件不夠,不過現在是末法,我只好假扮老師。我願意盡我的 力量幫助各位,我自己也在學,所以希望在座各位同學也儘量學習,這點非常重要。自己的師友、父母對我們雖然非常重要,但也有個決擇的準則,並不是一定隨順 他們--他如理,當然要隨順;他非理,可以不隨順,而且應該不隨順,但是內心當中絕對不能毀謗他、瞋惱他。特別是在世間,父母總是希望把最好的給我們,可 是他們不一定了解什麼是真正最好的,那時候我們就不一定隨順,但內心當中應該想要用佛法來感謝他們,策勵自己更要努力,在佛門中亦復如是。
【《五十頌》亦云:「毀謗阿闍黎,是大愚應遭,疾癘及諸病,魔疫諸毒死,王火及毒蛇,水羅叉盜賊,非人礙神等,殺墮有情獄。終不應惱亂,諸阿闍黎心,設由愚故為,地獄定燒煮。所說無間等,極可畏地獄,諸謗師範者,佛說住其中。」】
《事師五十頌》說,毀謗阿闍黎是最大的愚癡,再也沒有比這更愚癡的了。你為了要超脫輪迴、救一切眾生而學佛,唯一可以幫助你達到這個目的的就是師 長,但你現在找到了師長不但不依靠還毀謗他,還有什麼比這更愚癡的?你為了成佛而皈依三寶,皈依了以後你又違越他,還有哪一個比這更愚癡的?這樣的結果不 但現世會遭遇疾病、魔疫、王法、火難、毒蛇,乃至非人干擾等種種障難,將來還會墮落地獄受苦,所以終不應惱亂諸阿闍黎心。假定由於無知這樣做了,那麼不要 有僥倖的心理,要知道一定會墮落無間地獄受無窮盡的大苦的。
【善巧成就寂靜論師,所造《札那釋難論》中,亦引經云:「設唯聞一頌,若不執為尊,百世生犬中,後生賤族姓。」】
大成就者寂靜論師所造的論也引經告訴我們:「即使你從他只聽聞一首簡單的偈頌,假定你不好好地尊敬他,那麼將來一百世要墮落在狗當中,這個業盡之 後,即使回到人道,也只能是個下賤的人。」像這種地方我們不要輕忽,認為沒什麼嚴重的,這是內心的腐爛之相。我們只有策勵自己要不斷地努力,形相上可以不 必太要求,可是內心的意樂不能太放鬆,這是我們應該了解、注意的。因為行為上太強求,不是眼前我們體力所能夠負荷得了的,但是心情上不要太放鬆,這是我們 修學佛法相當重要的一個特點。
【◎ 又諸功德,未生不生,已生退失,如《現在諸佛現證三摩地經》云:「若彼於師住嫌恨心,或堅惡心,或恚惱心,能得功德,無有是處。若不能作大師想者亦復如 是。若於三乘補特伽羅,說法苾芻,不起恭敬,及尊長想,或大師想者,此等能得未得之法,或已得者,令不退失,無有是處。由不恭敬,沉沒法故。」】
我們都希望能淨除罪障、增長功德,而所有的功德都是靠依止善知識而來的。假定不如理依止善知識的話,還沒有生起的功德會生不起來,已經生起的也會退失,這是它的過患。   
為 什麼無緣無故會對自己的師長起嫌恨心呢?因為師長最主要的是來指示、幫助我們淨除煩惱、惡業的。可是煩惱、惡業偏偏又是我們無始以來所習慣的,我們總以為 這個對我們最好。凡夫最錯誤、迷惑的就是這個「我」,對「我」執著得很厲害,自己卻從來不知道。現在只有善知識看得清楚,要幫忙我們拿掉,所以除了指出理 論來,還用順、逆兩種方式調教我們。可是我們弄不清楚,總覺得不配我的胃口、不順我的習氣,此時內心就會排拒,這一點要特別注意。我們不妨看看古來的大善 知識如何調教學人,除了安慰柔軟語以外,有很多是比較強硬的,像密勒日巴尊者的老師,要是我們就很容易弄不清楚而起嫌恨心,一直不肯放掉,那可就麻煩了。 那麼如果沒有這種心理,應該就可以了吧?還是不行。對於自己的師長要把他看成佛,這個地方的「大師」是指佛。這個道理,諸位慢慢地多去思惟。   
不要說自己的師長,就是對三乘的說法法師,若不恭敬,不把他當做師長或佛,還是不行。為什麼要指出這一點呢?因為我們總覺得自己 是大乘人,對二乘行者就會輕視。或者我們會比較,說這位是了不起的大成就者,那個人沒什麼成就等等;實際上不管他成就與否,只要他為我們說法,我們都應該 起恭敬心,把他當作自己的老師、當作佛。如果我們不能這樣如法去做,而冀望受用法,那是不可能的。因為若要受用佛法,「敬」、「信」是絕端重要的條件,這 兩者如果不能生起,所聽的法要受用是不可能的。我們平常討論時,往往心裡面很輕鬆,並沒有恭敬心;若有恭敬心,自然比較不會高慢。可是通常當我們論辯的時 候,本來應該去思惟這個法到底在講些什麼,而我們常常只是緣著個人的勝負,以自己的知見去討論,那時候恭敬心就生不起來,而高慢心一定生起來,這樣一定不 能真正獲益,所以這裡要特別注意。前面講的是應該親近的不去親近,下面講的是反而親近不該親近的,這更糟糕。
p. 40 (2)
【設若親近不善知識及罪惡友,亦令諸德漸次損減,一切罪惡漸次增長,能生一切非所愛樂,故一切種悉當遠離。】
這有兩種:惡友是很明顯的會引你造惡業的,非善知識就是不善知識,只要不能使我們增長善業的,都不能親近。如果親近的話,不但功德會損減,而且罪惡 會增長,最後的結果都是我們不希望的以及不可愛的,一切罪障都會靠近,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都應該遠離惡知識。我們由於無始以來的習氣,總會有某種執著、喜 好,很容易跟自己相應的人親近,偏偏我們無始以來相應的就是煩惱、罪惡,這一點要特別注意,如果我們不能力求增上,親近善知識,自然就容易親近惡友或非善 知識,這個是最糟糕的。
【《念住經》云:「為貪瞋癡一切根本者,謂罪惡友,此如毒樹。」《涅槃經》云:「如諸菩薩怖畏惡友,非醉象等,此唯壞身,前者俱壞善及淨心。」又說彼二,一唯壞肉身,一兼壞法身;一者不能擲諸惡趣,一定能擲。】
《念住經》說:三毒的根本就是惡友,就像毒樹,你沾到了非中毒不可,我們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會碰到這種情況。真正修行佛道的菩薩,對惡友是非常害怕 的,而我們對惡友卻都非常歡喜,黏在一起而分不開,這是對我們最嚴重的傷害,所以《涅槃經》說菩薩怕惡友甚於怕醉象。在印度最可怕的就是醉象,因為象的力 氣最大,不管老虎、獅子、任何猛獸,當象群走過來時,牠們都會讓開。喝醉酒的象更是可怕,因為醉象不管碰到什麼東西都把它弄壞,碰到人也會弄死。實際上惡 友比醉象還要可怕,因為醉象最多把我們的肉身害死,只是損及這一世的生命,而惡友不但傷害我們的身,還要「俱壞善及淨心」,我們的法身慧命還會被他損害。 法身是無限的,而肉身最多一百年是有限的,怎麼能比呢?而且就算肉身壞了,也不一定墮落惡道,遇到惡友則一定會把我們送到惡道長時受苦,這是我們平常應該 好好思惟的。
【《諦者品》亦云:「若為惡友蛇執心,棄善知識療毒藥,此等雖聞正法寶,嗚呼放逸墮險處。」】
〈諦者品〉也說,惡友就像毒蛇一樣,我們的心不知不覺中就會被他抓去,這一點通常我們很難分辨得出來。真正對我們好的是善知識,以及善知識給我們的 教誡,這是能夠解除我們無始以來的愚癡、三毒最好的良藥。假定我們不幸遇到惡友,就算聽見了正法,還是沒有用。聽了正法以後,還要精進力行才可以增上,現 在我們聽見了卻放逸,道理可以講一大篇,講完了以後大家吃飽了睡覺、聊天,這是沒什麼意義的。所以了解了以後,要努力去行持,這才是真正重要的。
【《親友集》云:「無信而慳噔,妄語及離間,智者不應親,勿共惡人住。若自不作惡,近諸作惡者,亦疑為作惡,惡名亦增長。人近非應親,由彼過成過,如毒箭置囊,亦染無毒者。」惡知識者,謂若近誰能令性罪遮罪惡行,諸先有者不能損減,諸先非有令新增長。】
《親友書》中所說的這些都是惡友的特徵。「妄語及離間」要以佛法的標準去看,如果所談的都是非法的、跟法不相應的,使我們遠離佛法、遠離善知識的這 種人,真正有智慧的話,千萬不要親近他,因為這種人就是惡友。親近惡友,就算自己不作惡,但只要他作惡,你就被染上。所謂惡友就是當你靠近他以後,會使你 犯性罪、遮罪,造作種種的惡行,本來有的惡行不能改善,原來沒有的惡行變成都有了。
【善知識敦巴云:「下者雖與上伴共住,僅成中等;上者若與下者共住,不待劬勞,而成下趣。」】
如果下等的人跟好的人共住,最多也只能提升到中等,很難提升到上等;反之,上等人跟下等人一起住的話,不必刻意努力,只要跟他在一塊兒,很快就跟他 一樣下劣了。由下要往上提升,花好大的氣力也只能提升到中等,而從上要往下墮落則一點都不必花氣力。所以經論上有個比喻:我們要提升就好像要把一顆石球或 鐵球推到山上去一樣,要戰戰兢兢始終不懈,花好大的力氣才能向上推一點,但只要稍微放鬆,它馬上就滾到山腳下;修行也是如此。
【◎ 第六、攝彼等義者。世遍讚說尊長瑜伽教授者,應知即是如前所說。若一二次,修所緣境,全無所至。若是至心欲行法者,須恆親近,無錯引導,最勝知識。】
一般來說,凡是真正修行佛法的人,沒有一個例外,都特別重視「尊長瑜伽」(也稱為「上師相應法」,就是怎樣才能跟師長相應的教授),也就是前面所說 的這些道理,一開始就要很認真努力的修習。如果只修一、二次,就算有一點小小的感覺也沒有用,何況不修、何況不知!因此,真正要修行的人,必須恆常親近能 夠無誤引導我們正確修行內涵的善知識,不能像前面說的親睦無常,今天來一下,明天就沒有了,這是要避免的。必須咬緊牙關,生生世世走下去,不到成佛不罷 休;至少也要到見道以上,見道以上就能隨願見到十方佛,這是很重要的。
【爾時亦如伽喀巴云:「依尊重時,恐有所失。」謂若不知依止軌理而依止者,不生利益反致虧損。】
袓師伽喀巴為什麼要這樣說呢?每位祖師都有一個特點,他依止善知識的時候,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戰戰兢兢,唯恐錯誤。大家想想看,我們心裡有沒有這個 念頭?不要說唯恐錯誤,我們心裡面有沒有想要依靠善知識的念頭?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並不是一說馬上就要有,至少在修學過程當中要以這個標準去檢查內心, 這一點非常重要。以我來說,的確在學了《廣論》後才多少有一點了解,以前儘管也學佛出了家,始終不知道依止的道理,以為好像依止善知識了以後,只要有一個 安全、有飯吃的地方,我就可以修行了。這是我們目前一般錯誤的觀念。如果不了解依止善知識軌理,不知道應該怎麼依止以及為什麼要這樣依止就去依止的話,那 不會有利益,只會產生過失。祖師伽喀巴會這樣講,和他內心當中會有這種感覺,是有很多道理的。我們要以這種標準衡量自己。
p. 41
【故此依止知識法類,極為重要。見是究竟欲樂根本,故特引諸無垢經論,并以易解,能動心意,符合經義,諸善士語,而為莊嚴,將粗次第,略為建設。廣如餘處,應當了知。】
所以依止善知識的軌理是最重要的,比其他的法還重要,因為這是學佛修行的先決條件,如果這個先決條件不具備,後面的就不用談了。所以說是「究竟欲樂 根本」,我們所希望究竟利益的根本。對我們來說,究竟的利益就是不但自己徹底解決生死輪迴問題,還要幫助一切人解決。它是非常深遠的一個目標,我們現在所 以做不到,都是因為看不見深遠的,只看見膚淺的,被眼前小小的利害所蒙蔽,這是我們最大的錯誤。所以大師特別引用種種的無垢經論來說明,「無垢」就是沒有 錯誤的;又因為經論比較深,所以袓師又用最淺近的方式加以解釋,無非是要使我們能夠了解,策動我們的心,依照善士所說的道理來改變我們的惡習,這些內涵都 是完全符合經論的。以上是簡單扼要的內涵,詳細的內涵經論上其他地方也都有說明。
【我等煩惱,極其粗重,多不了知依師道理,知亦不行,諸聞法者,反起無量依師之罪,即於此罪亦難發生悔防等心,故應了知如前所 說勝利過患,數數思惟,於昔多生未能如法依止諸罪,應由至心而悔,多發防護之心,自應勵備法器諸法,數思圓滿德相知識,積集資糧,廣發大願,為如是師,乃 至未證菩提以來攝受之因。】
這是我們現在的狀態,所以前面說我們應該具有病想,病想如果沒有,後面的東西就談不到了。照理說,如果了解自己在煩惱大病中,一定是急著要解決自己 的煩惱毒病,因此就會找善知識,求療病藥;但麻煩的是我們都不了知依師道理。身心上有這麼嚴重的病,但是並不了知,這是無知;退一步來說根本不認識煩惱, 即使知道了,也不曉得去依師。除了修行人,其他人根本不認識煩惱,還認為這是好東西,一般世間都是忙這些。現在即使是修行人也一樣,譬如現在有些人也說修 行,於是趕快剃了頭,出了家,然後去修行了,既不認識煩惱,也不曉得依師的道理,末法的修行人特徵就是這樣,這是第一個無知。前面一再說,修行過程中最嚴 重的問題就是無知;其次是知道了也不去做,這是放逸,這是很可惜的。不但如此,本來依師聞法是淨除罪障、增長資糧的,現在我們聞了法反而生起很多依師的 罪。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對善知識不能生起「敬」、「信」之心。假定我們聽了法以後能夠淨化煩惱,那信心就生起來了,恭敬心也生起來了,但我們往往做不到 這一點。更糟糕的是對於依師之罪,既不能追悔,也不能防護將來不再犯。我們想一想,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狀態?我自己有沒有這種狀態?在我周圍有沒有這種狀態 的人?如果能很認真地觀察,我們就有機會去想辦法不斷地改善、提升。所以對於前面所說親近的勝利和不依的過患,了解之後還要數數思惟,以前沒有做好的,趕 快好好地努力。   
如果遇到像密勒日巴尊者的老師那樣的善知識,我們會怎麼想呢?很可能會抱怨:「哎呀,師長要求我怎麼這麼嚴啊!」我說「可能」,是因 為我自己犯過這種毛病,我也看見不少同學有這種毛病。當年我的老師要求我的時候,我心裡面常常這樣想:「法師,我只是一個凡夫啊!你要求我要求得太過分 了。」現在想起來這種心理還算不錯的,只是心裡面嘀咕;有時候還會跟其他的同學講那位法師如何如何,這種情況麻煩就來了,因為自己總覺得是有道理的,於是 就聽「我」的招呼,任「我」擺佈,前面所講那些依師應該注意的事全部忘掉了。修行之前之所以要有這麼多的認識,原因就在此。那為什麼會產生這種錯誤的心理 呢?就是因為以前我們從來沒有修過,以前努力的都是為「我」。所以這個地方一再重複地策勵我們,了解這個以後,要多發防護之心,要真正努力去做。   
我們眼前真正要努力的,就是「勵備法器諸法」,「勵」表示非常努力地使自己成為法器;為了使自己成為法器,要不斷地思惟圓滿德相 的善知識,並淨化自己的罪障。可是我們現在感不到在善知識身邊,怎麼辦呢?唯有不斷地懺悔、集資,而且發大願--我是為求無上菩提,不但要解決自己的問 題,而且要幫忙一切人解決。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必定要認識自己內心的狀態。如果我們真的這樣想的話,平常起心動念就容易檢查得到。這些要做到什麼程度呢? 真正說來,在沒見到佛之前,一直需要善知識的攝受,我們因為過去沒有在這一點上努力,所以一直受惡友影響,陷在生死輪迴當中。
【若如是者,不久,當如志力希有常啼佛子,及求知識不知厭足善財童子。】
若能夠這樣去做,不斷地努力改善的話,不久就能像常啼菩薩和善財童子一樣。常啼菩薩就是《大般若經‧常啼菩薩品》中真正求般若的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菩 薩,他為了求善知識,不惜把自己的生命都交出來。因為要去求善知識必須要供養,為了換取供養即使別人要他的心臟他都在所不惜,所以說他「志力希有」,他的 志向、心願很強,不但是內心的志願,而且是不斷去行持的力量。我們和他比一比就知道,我們心裡的志向都是為了「我」,都是忙世間的;行為則是一碰到事情就 軟趴趴的。所以為什麼我們在這裡很強調要實地上去操作,無論是內心的意志力或體力都要不斷地鍛鍊,這樣才能漸漸地增長。   
譬如我們很仰望的玄奘大師,當年他去印度求法之前,因為他曉得要完成這件事是非常艱難的(現在有飛機汽車,那時候什麼都沒有,靠兩條 腿跑,還要背很重的行李),所以他就每天去練習跑步,先跑十公里、再跑十五公里、再跑五十公里;等到跑得覺得沒問題了,腳上再綁一塊磚頭,先綁五斤、再綁 十斤、再綁二十斤。也許有人會說,這不是自討苦吃嗎?不!這是鍛鍊自己的意志,這是祖師的典型例子。   
要曉得,平常我們在常住所做的都是侍候佛菩薩,千萬不要因為自己多做了一點,就覺得吃了虧了。多做一點正是增加我們的資糧,一方 面鍛鍊自己的意志,一方面是侍候佛菩薩,一方面也莊嚴這個道場,讓外面來的人看了以後會讚歎三寶等等,有各方面的好處,要不斷從這個角度去想。當然我們也 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想,這個本來就是完全由自己選擇。如果要往壞的方面去想的話,佛也可以一無是處,孔老夫子也可以一無是處,天下沒有一個好人;反之, 若能往好的方面去想的話,連提婆達多都是佛的善知識。這是我們平常應該注意的。   
所以我們心中常常要發願學習《大般若經》中的常啼菩薩,和《華嚴經》中的善財童子。常啼菩薩的特徵是「志力希有」,善財童子的特 徵是「不知厭足」。並不是說善財童子沒有志力,他也有最堅強的意志、最大的能耐,他去尋找善知識時花了好長好長的時間。古代沒有現在的交通工具,都是靠兩 條腿硬跑的,有時候要爬山,有時候要入海,求到了一位還要再求第二位、第三位……,從凡夫一直到究竟成佛,這就是典型的例子。我們要效學這兩位菩薩的精 神,原則上是要把這兩個特色加起來:第一個,我們為了求具足圓滿德相的善知識,應該發最大的願,要有最大的能耐;而且不要厭足,不要碰到一點點,就覺得可 以了。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有很多障礙,前面一關一關突破了以後,就算我開始學了,還有一個障礙叫「得少為足」,就是才得到一點點,就沾沾自喜;而這個之前叫 「未得謂得」,還沒有得到,卻以為得到了。譬如我們學了《廣論》之後,非常歡喜這是大師的圓滿教法等等,可是實際上我們得到了嗎?還沒有得到,只是文字, 是甘蔗皮啊!你把甘蔗皮吃下去,自己覺得吃飽了,這是很荒唐的事情!所以我們要以這兩位大菩薩的行徑做為目標,即使眼前做不到,有了這樣仰望的目標在,就 會自然推動我們,那時候我們就會心心念念注意身邊的善知識,然後和善友互相鼓勵、互相增上,若能如此,我們總有一天能夠爬得上去。這是前面整個的總結。   
甲四正文當中最重要的,是說道之根本在親近知識,親近知識分兩部分:一、簡單說明善知識的行相;另外和善知識有關的,自己是不是一個修學佛法的器,夠不夠條件;應該如何依止等等,一共開出六項。二、修習軌理,就是對於善知識說的法,我們如何依法去修行。

2---道前基礎_8---修習軌理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一)
日常法師 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前基礎 (2) - 修習軌理
p. 41 (8)
※﹝略說修習軌理分二:①正明修法,②破除此中邪妄分別。初中分二:①正修時應如何,②未修中間應如何。初中分三:①加行,②正行,③完結。今初﹞
我們所以親近善知識,是因為要如法修行,這個法是善知識告訴我們的,所以前面講完親近善知識之後,緊跟著告訴我們如何修,最後再破邪執。真正的法有 兩點:「摧邪」、「顯正」,通常我們都是是非不辨,所以一定要把是跟非辨別清楚,把正的說清楚之後,還要把錯誤的、似是而非的簡別出來,這樣才不會產生誤 解而走錯。   
正明修法又分二部分:一、正修時應該如何,二、未修中間應該如何。什麼叫正修?什麼叫未修?對一般人來說,一天二十四小時根本無所謂 修不修,反正就是這樣,每天去上班賺錢,回來就休息,這是世間人。我們的目的是修行,沒有正修的其他時間也在做準備,所以這裡的正明修法是正修、未修兩個 都包含在內的。對一個修行人來說,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有正確的用功方法,如果我們真的能這樣做的話,就能真正解決問題。正修時又分三部分:前面加行,中間正 行,後面完結。
【◎ 初加行法有六,乃是金洲大師傳記:謂善灑掃所住處所,莊嚴安布身語意像。由無諂誑求諸供具,端正陳設。】
正修之前的準備工作,叫做「加行」。加行分六點,特別說明這個法是金洲大師的傳承。為什麼要講這個?前面說過這個道次第是兩大車軌的傳承,也就是 說,現在講的法是從佛一直傳下來的,中間教、證二量沒有斷過,這是它重要的一個原則。加行法分六點:第一、修行之前要先供奉聖像,為了供奉聖像,要先把供 聖像之處打掃乾淨,以我們來說,就是殿堂--大殿、禪堂,乃至教室等,這些地方是最重要的;假如專門修行,譬如閉關,那就是關房,要先把聖像供起來。千萬 不能把聖像看成「像」,要看成佛、菩薩、祖師,他們親自在這裡,所以第二是要拿最好的東西供養他,而供品必需是無諂誑求得的,也就是說供養品的來源要很清 淨,這個後面會詳細說。
【次如〈聲聞地〉中所說:「從昏睡蓋,淨治心時,須為經行。除此從餘,貪欲等蓋,淨治心時,應於床座或小座等,結跏趺坐。」故於安樂臥具,端正其身,結跏趺坐,或半跏趺,隨宜威儀。】
第三、結跏趺坐,這樣坐有很多特點,這裡也不細講,到後面正式講「定」的時候再說。這裏說並不是一直坐著,如果打瞌睡、昏沈的時候,就要站起來經 行,其他的時候譬如對治「貪欲蓋」等煩惱時,就坐下來。蓋就是煩惱,我們修行就是要除掉煩惱。至於坐的地方,可於床座或者小座,這個隨自己的方便。「跏 趺」也有兩種:全跏趺或者半跏趺,隨各人相應的而坐。
【既安住已,歸依發心,決定令與相續和合。於前虛空明現觀想,廣大行派及深見派傳承諸師,復有無量諸佛菩薩,聲聞獨覺及護法眾為資糧田。】
第四、安住以後,我們要先歸依、發心:我現在歸依是為了求無上菩提;當然也可以說我要解決生死輪迴,或者說我要求佛菩薩保佑等等,但這裡特別專指大 乘,為求無上菩提所以要歸依三寶。「決定令與相續和合」,我們的相續現在和合的是什麼呢?是「粗重煩惱」,所以要修行,就是要以三寶來取代它。平常我們理 念上也有,文字上也懂,可是真正跟我們身心和合的還是自己的煩惱,所以整個修行要做的就是令身心相續與法和合。   
平常我們說不要急、不要急,的確,修行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乃至於要多生多劫;但也不能因為說不要急,就懈怠放逸,吃飽了睡覺。我們內 心要非常地堅持,分秒必爭,要找正確的方法,努力做下去,那時候我們只注意自己當下是不是如法,其他的就不要管了,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特點。所以密勒日巴尊 者有一句名言:「慢慢修時,快快到」,並不是叫我們拖拖拉拉的,睡覺、吃飯、聊天,而是說我們修行心裡不要著急,不要躐等、不要求快,但對於該做的事情一 點都不放鬆,把握得很穩,所以外表上看起來是從容不迫,不會急燥,這個才叫慢慢修。結果則是「快快到」,比快的還要快,這就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前面說「令與相續和合」,怎麼和合呢?就是觀想明現廣大行派及深見派的傳承祖師和無量佛菩薩,也就是資糧田。平常我們拜三十五佛 或者精七共修時都是這樣,當唸觀想文時,內心中隨文作觀。真正修的時候,第一件事要觀想起來的,就是我們的資糧田,我們對著它發露懺悔,對著它祈求發願, 對著它歸依、請求加持……,這其中有很多深厚的意義,在這裡不細講。所謂教授的特點,就是告訴我們這個原則,自己照著去做。如果講道理,現在只是淺近的, 將來等到我們能夠體會到了深遠的道理,才會真的明白。
p. 42
【又自相續中,若無能生道之順緣,積集資糧,及除逆緣淨治業障,二助緣者,唯勵力修所緣行相之正因,亦難生起。是故次應修習七支以治身心,攝盡集淨諸扼要處。】
「自相續」就是我們自己,如果資糧不夠,罪障未除,那不管怎麼努力修,還是修不起來的。就像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一樣,如果需要的條件沒有,怎麼做得 成功?要燒飯卻沒米、沒水、沒火,怎麼燒?就算你有了米,沒水也不行;有了米、有了水,沒火、沒鍋子也不行,這些東西沒有一樣少得了的。只能說有一些東西 是必要的,有一些是次要的,最好是必要的、次要的都有,否則的話,必要的必不可少,這一點要注意。後面在「奢摩他」當中說,假定不具足修行的條件的話,就 算你修幾萬年,都沒有用。所以佛門當中有一句話「蒸沙煮飯」,沒米拿沙來煮,煮了半天還是沙,一點用場都沒有。碰到這種情況不要硬來,改一個方法,就是六 加行法當中的第五個,要修七支(我們通常說七支行願)。七支行願能夠淨治自己的身心,這七支能夠統攝成淨罪、集資兩樣。我們之所以會學不上去,無非是罪障 很重、資糧不夠,透過修這七支就能夠解決。   
關於這一點簡單地說一下。究竟修行的資糧是什麼,我們不一定能夠體會得到,可是到僧團來的人,大家都有經驗,就是剛來的時候會不太習 慣。這有兩種狀態:一種是會想家,覺得家裡的一切都很好;還有一種雖然不想家了,可是對寺院生活不習慣。第一種狀況就是跟佛法不相應,內心所希求的不是正 確的佛法而是世間的那些東西,這是一個違緣。另一種雖然不想家了,可是對寺院的生活不太習慣,比如說我們這裡要學很多法器,要學很多經典、要背書。人家在 梵唄唱唸,自己卻傻傻地一竅不通,那怎麼辦?只有努力地學。還有就算是你很想學,但是學不來,怎麼辦呢?只有不斷地練,這是大家都有的經驗,只要你肯不斷 地努力,自然慢慢就會有改善,這個就是集資部分。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希望大家比較容易地用這些實際上的狀態來衡量自己。這個在藏系稱為七支行願,在漢地就 是十大願王,這是我們早晚課每天都唸的。
【◎ 其禮敬支中,三門總禮者,謂「所有」等一頌。非緣一方世界及一時之佛,應緣十方過去當來及現在所有一切諸佛,以至誠心,三業敬禮,非隨他轉。智軍阿闍黎釋中云:「此復若僅頂禮一佛,所得福德,且無限量,何況緣禮爾許諸佛。」】
在早晚課的廣本當中,有一個偈頌:「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這個是禮敬支。禮敬支分兩部分,第一部分 叫三門(身口意)總禮。「非隨他轉」,這樣的禮敬不是跟著別人,是自己內心至誠懇切地去禮,這點很重要。通常我們在這裡,好像到了廟裡也只好跟著大眾作早 晚課,那都是隨他轉。我們要從內心當中真正至誠恭敬地去做。這個是三門的總禮,下面再分三門別禮。
【◎ 三門別禮中身禮敬者,「普賢行願」等一頌。謂以方時所攝一切諸佛,以意攀緣,如現前境。變化自身等諸佛剎,極微塵數,而申敬禮。此復是於諸境所有普賢妙行,發淨信力,由此信力,發起禮敬,一身頂禮其福尚大,況以爾許身業禮敬,其福尤大,智軍阿闍黎所釋也。】
就是早晚課誦當中的「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這個偈子。身應該要這樣地敬禮,這文字比較容易懂,我就 不解釋。平常我們禮拜的時候有兩種現象:一種是一方面身禮,一方面內心很至誠恭敬地觀想;另一種是身體在拜,腦筋裡卻胡思亂想,後者是不對的。那麼內心應 該怎麼想呢?
【◎ 意敬禮者,「於一塵中」等一頌。謂於一一微塵之上,皆有一切塵數諸佛安住菩薩圍繞會中,應發勝解,隨念諸佛,所有功德。語敬禮者,「各以一切」等一頌。謂 於諸佛功德勝譽,不可窮盡,化一一身,有無量首,化一一首,有無量舌,以微妙音而稱讚之。此中音者,即是讚辭,其支分者,謂因即是舌根,(此與漢文稍有出 入)海者是繁多辭。】
意敬禮的偈頌是「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一塵當中有像微塵沙數的諸佛在裡面,所以佛是無量無邊地充滿 了法界。我們禮佛的時候,身要這樣禮敬,意要這樣觀想,這是禮敬諸佛的關鍵。不但是觀想佛,還要思惟佛的功德,還要用言語來讚頌。語敬禮的偈頌是「各以一 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要這樣讚歎。這個部分藏文跟漢文稍有出入,那沒有關係,我們只要懂得意趣,這樣去做就行。 以上是禮敬支,相當於漢文的禮敬諸佛、稱讚如來這二支,下面是供養支。
p. 43 (3)
【◎ 供養支中,有上供者,「以諸最勝」等兩頌。最勝華者,謂人天等處,所有眾多希有散華,鬘謂配貫種種妙華。此二種中,皆有一切,或實或假。伎樂者,謂諸樂 具,若弦若吹,若打若擊。塗香者,謂妙香泥。勝傘蓋者,謂諸傘中諸勝妙者。燈燭者,謂香油等氣香光明,及摩尼寶有光明者。燒香者,謂配眾香,或唯一種所燒 然香。勝衣服者,謂一切衣中最勝妙者。最勝香者,謂妙香水供為飲水,以氛馥香遍三千界所熏水等。末香者,謂妙香末可撒可燒,或積為堆,或畫壇場,支配顏色 形量高廣等妙高峰。聚者加於前文一切之後,有眾多義及莊飾義並種種義。】
供養分為有上供、無上供。有上供的偈頌是「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鬘是把花串成一串,這些花有的是真實的,比如種出來的,有的是觀想出來的,還有各式各樣的樂器等等,都是所有之中最好的。妙高峰就是須彌山,山當中最高的。
【◎ 無上供者,「我以廣大」等一頌。言有上者,謂世間供;此中乃是諸菩薩等,神力所變微妙供具。頌後二句,於前一切,不具足此二句義者悉應加之,是說敬禮及諸供養所有等起及其境界。(此與漢文稍有出入)】
無上供養的偈頌是「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供養的時候,不但是等起(也就是內心),還有所緣的境,我 們要學普賢菩薩那樣,對一切三世諸佛發廣大勝解之心,沒有一點遺漏,普遍供養諸如來。因為再沒有超過這樣的供養,所以稱它為無上。以上是供養支。   
下面是懺悔支。前面是禮敬,然後是稱讚(讚歎)、供養、懺悔,在漢文的十大願王當中懺悔屬於第四支。漢文當中分十支,藏系分七支,內 容一樣,只是開合不同。我們真正要修的無非就是淨罪集資,這個內容在漢藏二系中是絲毫不差的。我們這裡早晚課每天唸的十大願王是比較簡略的,晚課的大懺悔 文的偈頌才是十大願王的全部,總共有十六個偈子。實際上這是我們修行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這裡先把理論說明讓大家了解。
【◎ 悔罪支者,「我昔所作」等一頌。依三毒因身等三事,其罪自性謂我所作,此復具有親自所作,及教他作,或於他作而發隨喜。總攝一切說「諸惡業」,應念此等所有過患,悔先防後,至心懺除,則昔已作,斷其增長,諸未來者堵其相續。】
偈頌是「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三毒就是總攝一切煩惱,煩惱的根本是無明薩迦耶見,或說為我執,我執 有人我執、法我執兩種。然後從這個上面生起煩惱,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三毒,由於三毒策使身語意造種種的罪業。這個罪又分幾部分:自己作,或者教別人作,或者 不是自己作也不是教他作,而是別人作了我們去隨喜,這些罪都是一樣的,在戒律裡邊說得很清楚。比如說,我們指使別人,即使只是作一個很小的小動作,好比門 口有一隻小蟲,教別人去把它弄掉,就這樣手一指,如果你有傷害它的心,然後教另外一個人去作,當這隻小蟲被殺死的時候,教的人跟殺的人犯一樣的罪;因為你 有殺的意樂,只是透由別人去作而已。現在世間上面有很多人不知因果,自己不出面,教別人去作,還覺得很得意,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冤家傷害了,實際上罪 是一樣的。真正從心來看的話,你的罪比去作的人還要糟糕。因為你心裡拐彎抹角地生這種傷害之心,去作的人還沒有這樣的心。   
所以我們真正了解了佛法因果的原則以後,自作固然不可以,教別人尤其不應該,乃至於別人作我們去隨喜他也同樣不可以。隨喜有幾種,在 我們的周圍經常會發生,比如說,我不歡喜某人,平常我不一定會去傷害他,可是如果他今天吃了一點小苦頭,我在旁邊就會暗暗地高興,覺得這個傢伙活該。我們 會不會有這種情況?如果有,那我們也是犯了罪。反過來說,假定人家有好事情,我去隨喜的話,那也是不必用太大的功夫就可以集最佳的資糧,這是我們應該了解 的。現在這個地方所說的諸惡業,是總攝所造的一切惡業。   
我們應該多去思惟觀察這些罪惡的過失禍害,了解了以後,自然會產生追悔之心--自己怎麼做這麼差的事情!對以前的所作追悔,眼前 絕對不作,將來要防護,這個才是真正的懺悔。否則的話,就算你眼前覺得後悔,如果將來不防護,那這個懺悔沒多大效應,在本論後面會很認真地告訴我們這一 點。因此要很至誠懇切地從心裡覺醒,把以前的錯誤拿掉,使得以前已作的不再增長,沒有作的不要再作,這個才是懺悔的意義。
p. 44 (3)
【◎ 隨喜支者,「十方一切」等一頌。隨念此五補特伽羅所有善利修習歡喜,猶如貧者獲得寶藏。】
隨喜支的偈頌是「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隨喜就是看到有好的事情,我心裡也隨著一起讚歎歡喜。有時不 但心裡面歡喜乃至於嘴巴會去讚歎他,不過最主要的還是內心當中對他產生這種歡喜的心情。這裏的五補特伽羅包括所有的眾生(就是凡夫)、二乘的有學、無學、 還有如來跟菩薩。也就是說我們凡夫是一類,還有修學佛法的小乘、大乘行者。小乘當中有很多是有學,就是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的聖者,他們還在因位當中, 沒有證得小乘的究竟果位,所以稱為有學;無學就是證得阿羅漢果,所以小乘當中也分兩類。大乘在因位當中是菩薩,果位就是佛陀。佛、菩薩,乃至於二乘行者, 當然他們的心念、行為都是好的,即使凡夫也有好的,所有凡是善的,我們都去隨喜。   
隨喜到什麼程度呢?要像貧者得寶,就像窮人得到了寶藏一樣。這一點對我們非常重要,我們平常因為只管自己,自己得到了好的很高興,別 人得到了好的就嫉妒。現在要怎麼辦呢?看見別人得到好的,自己就像窮人得到寶藏一樣,從內心當中去歡喜,絕不是嫉妒。平常我們自己要得到好的,花了好大的 努力都不一定得到;現在別人努力了,我只要去隨喜,得到的功德也像他努力得到的一樣。所以很多經論上面,特別是宗大師非常強調這一點,我們不要用太大努 力,只要去隨喜就可以增長這麼大的功德。我們眾生就這麼差勁,也可以說,就這麼沒有福德,最好增長福德資糧的機會放棄了,自己還覺得腦筋好,還覺得聰明, 最顛倒的莫甚於此。
【◎ 勸請轉法輪支者,「十方所有」等一頌。謂於十方剎土之中,現證菩提,獲得無著無障礙智,未經久時,變爾許身,勸請說法。智軍阿闍黎作「現證菩提」而為解釋。】
勸請支的偈子是「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十方剎土中,所有剛剛證得佛果的聖者,我願化成同等數量身去 勸請他說法。這是有道理的,在佛法上叫法爾道理,所有的佛都是這樣--世尊證得最究竟圓滿的無上果的時候,通常就會有人去勸請他說法。當然對於其他的人, 我們也是可以去勸請說法的,可是此處大師特別引證智軍阿闍黎的話,說這一頌是專指勸請佛,因為佛才是究竟轉法輪之處。
【◎ 請住世支者,「諸佛若欲」等一頌。謂於十方剎土之中,諸欲示現般涅槃者,為令發起一切眾生究竟利益,現前安樂,故變無量身,勸住佛剎,微塵數劫,不般涅槃。】
這個頌子是「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惟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十方一切剎土當中的世尊要示現涅槃的時候,我們去勸請他長久住 世,因為曉得世尊是一切眾生的究竟利益安樂之處,他在世間即使不說法,就有無量的功德,能夠利益無量眾生,何況世尊留在世間,自然就會說法。所以,說法是 一種利益,安住在世間也是一種利益。世尊的功德實在無量無邊,你只要看見他,哪怕你不歡喜他、討厭他,都會得到利益;雖然討厭他的這個業一定墮落,可是也 是藉著這個因緣,將來你還是會究竟成就。我們常說佛法雖廣大,不度無緣之人,條件比較好的人當然是一聽到佛說法就馬上成就;可是即便你不歡喜佛,看見佛的 時候內心當中違逆他,這也是跟佛結了個緣,最後,當你惡業感果結束之後,世尊有這個威力,藉這個因緣又把你救起來了,所以世尊留在世間有這麼大的功德。從 這裡我們也可以看看自己留在世間有什麼功德,一般人總覺得身為一個人,好好地唸了一些書以後應該要利益世間。其實真正要利益世間的話,除了佛法以外,實在 很難說有利益,小的相對的利益是有一點,究竟的利益只有佛法才能成辦。而以佛法利益世間,只有世尊才能做得最究竟圓滿,所以我們要勸請世尊住世。
【◎ 迴向支者,「所有禮讚」等一頌。以上六支善,表舉所有一切善根,悉與一切有情共同,以猛利欲樂迴向令成大菩提因,永無罄盡。】
最後一支是迴向支。十大願王一共有十六個偈子,前面的請師住世、請轉法輪、隨喜、懺悔等,這些都只有一個偈。而單單迴向一支就有五個偈子,每一個偈 子都有特別的意義。前面一共有六支善,就是禮敬、供養、懺悔、隨喜、請轉法輪、請佛住世,一共六支。把這六支的善根(也可以說總攝一切的善根),與一切有 情共,不是僅僅為自己,要把所做的善根迴向給所有眾生,希望他們得到利益。世間常常有這種現象,遇到親友生病時,會去做一點功德,希望他的病趕快好;乃至 於做父母的人希望兒子好好念書,希望他聰明一點,做很多善事,希望他考上好學校,這個都是種了善根迴向給別人的例子。現在要把所做一切善根迴向給一切眾 生,希望他們都得到無上菩提,而且要以猛利的意樂來迴向,只有迴向大菩提才是永無罄盡,這樣的善根才會永遠用不盡;這與我們平常做了一些功德迴向給別人, 往往只能得到一點點好處相比,是很不一樣的地方。所以迴向的對象是一切眾生,迴向的目標是要成就無上菩提。迴向支裡邊也可以分開來細說,這是為什麼迴向支 會有這麼多偈的原因。
【如是了解此諸文義,意不餘散,具如文中所說而行,則能攝持無量德聚。】
上面所說的這些,要了解它所指的意義,然後要專心一意,不是嘴巴唸而心裡胡思亂想,而是要很專注地照著這個內涵去做,去迴向,這樣就能夠攝持無量的功德。以下再歸納一下這六支。
【此中禮敬、供養、勸請、請白、隨喜五者,是為順緣,積集資糧;悔者是除違緣,淨治罪障。隨喜支中一分,於自造善,修歡喜者, 亦是增長自所作善。其迴向者,是使積集、淨治、長養諸善,雖極微少,令增廣多。又使現前諸已感果將罄盡者,終無窮盡,總之攝於積集、淨治、增長無盡三事之 中。】
其中有五樣是順緣,也就是積集資糧;悔支是除違緣、淨除罪障。隨喜支當中可以隨喜別人,也可以隨喜自己。對自己做的善事去隨喜,可以把所做的善業增 長,這一點很重要。我們有時做了一件壞事情,心裡會隨喜,很得意,做得神不知鬼不覺,實際上惡業卻不斷增長;反過來如果做了件好事情去隨喜的話,善業也會 不斷增長,這一點我們應該了解,所以特別地解釋一下。第七支迴向的意義是使我們所做的淨除罪障跟積集資糧所生的功德,不斷地增長。雖然是很少的一點,透過 迴向可以使它增廣,變得無量無邊。這種好的善淨之業,就算是已經感果快用完的,由於迴向的關係,就能增廣而變得無窮無盡。所以這七支總結起來可以分成幾 個:淨除以前的業障違緣、積集資糧、最後這一切功德還要使它增長,乃至無窮無盡。七支行願有這麼大的功德,只看我們能不能如實的去做;在世間大家都希望求 好,實際上沒有比佛法更好的,也可以說唯一真正究竟的只有佛法。   
以上是六加行當中的第五支,內涵是假定我們條件不夠,那麼還要修七支行願淨罪集資,並且無盡增長。修了以後接下來是第六支。
p. 45 (2)
【◎ 次令所緣明了顯現,供曼陀羅,應以猛利欲樂,多返祈禱,謂「維願加持:從不恭敬善知識起,乃至執著二種我相,所有一切顛倒分別,速當滅除;從敬知識,乃至通達無我真實,所有一切無顛倒心,速當發起;及其內外一切障緣,悉當寂滅。」】
經過這樣集資之後,我們所觀的資糧田(也就是皈依的境),一定能夠明顯。顯現了以後要先供養,曼陀羅是梵文,就是諸佛的住處,或者稱為壇城。我們一 般的供養,不管是供水、花,乃至於很多東西,那都是很有限的。現在我們供曼陀羅就是把三千大千世界都觀想成佛的淨土,實際上這裡就是釋迦世尊所攝受的國 土,把所有最好的東西全部拿來供養,而且以猛利意樂,在佛的面前多返祈禱。 
所祈禱的內容總共有三樣:第一個是淨除罪障,唯願世尊、諸佛菩薩、龍天護法等等來加持我。我們有些什麼罪障呢?依照著修行的次第來說,第 一個要親近善知識,然後一步一步深入,到最究竟圓滿時能夠棄捨人我執、法我執;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剛開始不親近知識,乃至到最後不能淨除人我、法我二執, 這就是我們修行道次的障礙。所以這裡祈求加持,希望我們能夠從頭開始一步一步深入,對於過去由於無明而衍生的煩惱,以及由於煩惱而造的業,能夠很快速地淨 除。接下來是積集資糧,從最開始親近恭敬尊重知識,一步一步上去,乃至於能夠通達二種無我。以前都是無明,現在希望能夠正知,所以祈求一切無顛倒心能夠很 快發起。發起了這個心,當然就會去造作善淨之業,也祈求其它裡裡外外的障緣全部消失。內障通常就是指我們內心當中的煩惱,不認識真相;外障則是外在的因素 令我們有很多不順利的情況,這都是修行上必須要克服的。以上是我們在正修之前的加行要做的,有了這個加行以後第二步就是正行。
※﹝正行分二:①總共修法,②此處修法。今初﹞
為什麼要分為總共修法跟此處修法呢?本論一開頭先簡略地告訴我們理論的大綱,認識了要照著去如實修持的時候,有一定的方法,這個方法是共同的;我們 依著這個方法,就可以把所修的內涵個別個別按照次第,步步地深入去實踐。所以總共修法就是一套完整的修行方法,而此處修法就是在明瞭了整個修行方法以後, 照著次第,比如第一個要修親近善知識,然後是修暇滿,珍惜自己有修行的機會,再下來是念死無常,這樣依次地修上去。所以前面要先了解的是總共的修法,而正 修時心所緣的對象卻是一層一層地深入;或者說一個是能修的心,一個是這個心所緣的境,也就是依著修道的次第一步一步深入的內涵。現在我們先看能修的心,也 就是總共修法的內容。
【◎ 所言修者。謂其數數於善所緣,令心安住,將護修習所緣行相。】
修的意思,簡單扼要地講就是這麼幾句話,最主要的就是於善所緣令心安住,也就是說我們要去修的時候,要緣著一個善法,使心安住在這個上頭,這一點我們平常自己可以檢查。   
所 謂的善所緣,就是對我們有好處的。譬如說叫我們寫字,或者背書、禮佛、學定等,這些對我們都有好處,這是我們感覺得到的。就以世間來說,做一件事有很多好 處,比如父母教你寫字或者背書,你坐在那裡苦不堪言,想著最好去看電視、去玩,你的心安得下來嗎?安不下來,大家都有這個經驗。現在所謂的修就是把本來安 不下來的心修改過來,使得心能夠安住在應該緣的善所緣之上。就像我們的手抓著一個東西一樣,這是有形的;心也是一樣,心緣著所緣境,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 頭。因為以前我們對修心一向不善巧,所以現在要想把它轉過來,必須要數數、不斷地把它拉回到所緣上來,所以說「將護修習」。將護就是保護,我們要不斷去保 護,串習我們所應該緣的這個好的境界。   
事實上,凡是我們該做的事情都可以用這樣的一個內涵來說明,所以它並不是非常深奧的道理,卻是我們人人在日常生活當中遇得見的一 個心情。問題是我們懂得了以後,怎麼能夠把握住這個特點,從淺的地方一步一步深入,乃至於究竟成佛,這並不是一件難事。就像唸書一樣,一口氣叫你馬上唸博 士班,誰做得到?可是如果你現在在幼稚園裡邊,反正跟著大家,人家唸「來來來、去去去、小狗跳、小貓叫」,你也跟著唸,就這樣學了幾年,慢慢地不知不覺當 中就成長了,這是我們人人都有的經驗。當然如果你的腦筋好,肯用功,會學得比較快;可是只要你能夠堅持下去不塌下來的話,要成就也並不難。了解了這個道理 以後,就可以感覺到,修行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難,問題在於我們得不到正確的方法,以及沒有跟這個法相應的師友。所以前面說「聽聞隨轉修心要,少力即脫生死 城」,聽到了正確的方法,能夠跟著它去做,不要花太多的力氣,就能夠把無始生死以來繫縛著我們的這件事情解決掉。   
下面是解釋,看起來好像這麼簡單,但是困難在哪裡呢?
【蓋從無始,自為心所自在,心則不為自所自在,心復隨向煩惱等障,而為發起一切罪惡。此修即是,為令其心,隨自自在,堪如所欲,住善所緣。】
我們的內心所以這麼難矯正,不聽招呼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養成了習慣。習慣越久越難改,我們的習慣是從無始以來薰習而成的,這個時間長得算不盡,我 們始終「自為心所自在」,一天到晚聽它招呼,「心不為自所自在」,而且為煩惱所轉。由於被煩惱障礙住了,對事情的真相看不見,明明是惡的,我們卻以為是好 的,因此做種種壞的事情。這種例子世間就看得見,譬如抽煙,你說抽煙有好處嗎?如果有機會,你們不妨試試看,當然受了戒的同學不要去抽。以我來說,本來都 不抽煙,十幾歲的時候,為了好玩,人家遞給我一支煙,我就抽了一口,一抽之下感覺那個味道實在很難受,又嗆、又辣,根本搞不清楚是什麼味道。檳榔也是一 樣,有一次我也拿了一顆檳榔來嚐,一嚼也覺得味道實在不好。可是奇怪了,你慢慢地多吃幾次的話,就會習慣,所以人家說「嗜疾成癖」,很多很不好的東西,你 不斷去做的話,慢慢地就會覺得很好,這個都是習慣成性的緣故。   
我曾經聽過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剛聽見的時候,以為人家開玩笑,後來才曉得是真的。你們有沒有看過蒼蠅的蛆啊?白白的,通常都在糞穢當 中。如果說在菜飯或湯裡邊有一條蛆的話,你有什麼感覺啊?叫你吃下去,你一定會吐出來吧!我想我們都會這樣。可是居然有人就歡喜吃蛆,而且覺得這個味道之 美啊!招待客人最好的就是這個。這個事情就發生在台灣的花蓮,據說是某部分高山族人的習慣。以前我遇見過一位花蓮的法師,他說在花蓮的山上有很多高山族 人,他們最好的一道菜就是蛆。據說他們會把打獵獵到的東西吊起來讓它腐爛,招來很多蒼蠅後就會長很多蛆,然後他們就很高興地把它們活生生吃下去。你們想想 看,那個肉都已經發臭了啊!還有另外一種,我們這裡有臭豆腐,那還不算什麼,大陸浙江寧波人很歡喜吃臭冬瓜,尤其到了夏天,他們覺得這個實在美味,沒有這 個還吃不下飯。實際上如果不習慣這個味道的人,屋子裏面稍微放一點點,所有人都會跑出去,根本待不住。這麼惡劣的味道,偏偏有人覺得很歡喜,這說明什麼? 習氣。我是隨便舉兩個輕鬆的例子,讓大家能感覺到習氣的厲害。我們之所以要這樣努力地修行,就是要對治無始以來的習氣。以往我們由於無明、顛倒而造種種 罪,現在經過修行以後,希望能使我們的心如我們所願,要它怎麼辦,它就怎麼辦。   
我們都希望離苦得樂,所以要造種種善業,也因此必須使心安住在善的事情上。以前我們做不到,現在經過了修行就做得到了,這一點我 們人人都有機會體會。剛開始到寺裏來的時候,往往覺得寫字、背書苦不堪言,但是只要不離開這個環境,而且能夠聽從師、友給我們的教誡,慢慢去練習,到後來 就會覺得很容易,這是很明顯的事實。沙彌預科班的小朋友們所寫的字,很多大人看了都自嘆不如,現在寫字對他們來說一點都不困難,隨手出來就是這麼工整俊 秀,但假定不這樣去練習的話,我們的生命就會白白浪費掉了。所以有句話說「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枉自為小人。」我們在六道中枉自輪迴,白白把時間浪費掉, 一點好處都沒有。現在努力修行,你會覺得走過來了以後,眼看著自己一步一步地改善,而且不但自己改善還能夠幫助一切人解決這個問題,多麼地好!
【此復若隨,任遇所緣,即便修者,則於所欲,如是次第,修習爾許,善所緣境,定不隨轉。返於如欲善所緣境,堪任安住,成大障礙。若從最初令成惡習,則終生善行,悉成過失。】
但是雖然肯修行,還要注意一個問題。真的要修行,不是只要想修就可以,假定你修行的方式是「任遇所緣」,就是隨便碰到哪一個覺得相應的你就去修,這 樣是修不起來的,因為要修行必須要照著完整的次第一步步修上去才行。通常我們一般人的習慣是碰到自己歡喜的就急著去做,修行不是這樣,一定要照著佛、菩薩 等過來人的經驗去做才可以。念書也是一樣,如果老師叫你念書,你隨自己的高興拿了一本書去念,可是卻不是老師要你念的,這個時候你學得好嗎?這是為什麼我 們要聽老師話的原因,因為他是有經驗的過來人,曉得照著次第怎麼一步步走上去。如果不照著善知識告訴我們的去做的話,對於真正應該修的次第中所涵蓋的所有 內容,不但一定修不起來,反而對於應該修的成為大障礙。所謂「堪任安住」,是說照著次第能夠如法地修起來,並且能夠安住在上頭,不會對所緣的境界始終亂成 一團。   
所以大師特別警告我們一開始就要注意這一點,假定我們任遇所緣就去修,養成這種惡習的話,那就完了!雖然你也想修行,也作了一些好 事,可是結果是,你這一生的好事都沒有用,白白浪費了。不但浪費,而且養成這種惡劣的過失改不過來;這一生改不過來,下一世這個惡習又起來了。以修行人來 說,絕大部分的錯誤就在這裡。不修行的人不談,因為他根本沒碰到門,曉得要修行了卻又會犯這個毛病--不依次第、隨自意樂。所以前面始終很強調一定要先找 善知識,然後要捨自自在,堅持照著他的方法去做。如果我們不能這樣去做,不是學佛,是學我,都是隨順著自己的習氣,結果學了半天,習氣越來越厲害,這個是 我們應該要注意的。
【故於所修,諸所緣境,數量次第,先須決定。次應發起猛利誓願,謂如所定,不令修餘。即應具足憶念正知,而正修習,如所決定,令無增減。】
所以對我們所修的諸所緣境--就是我們現在所緣的,譬如說念書,那你念的書就是你所緣的境;寫字,你所寫的字,還有你的筆、字帖等,這些就是你的所 緣境;又如我們修皈依,或者親近知識、暇滿等,這就是我們的所緣境。對於我們所應該修的,不要急著馬上去修,在修之前,應該對於修的內涵,包括它的性質、 數量、次第先後,都要先有正確的認識,而且要認識到絕不動搖,不是浮浮泛泛的,被人家一說你心裡就動搖了。決定了以後也不是馬上就去修,還要發起猛利誓 願,它的特徵就是要用非常強盛的心力,在內心中覺得我一定要做到,不只是說說而已;否則稍微遇見一點困難就退了,再不然遇見一點好的順緣,你就被它拉走 了。所以不但要發願,而且要猛利地發,絕對不為外面其他的境緣影響而偏失,那個時候照著所了解的數量、次第,才能夠步步深入。發起了這個誓願以後,才真正 照著從善知識那裡聽聞所了解決定的去修,而不修別的。修的時候應該具足正念、正知,這兩樣同時需要,這個是正確的練習。「如所決定,令無增減」,如你所決 定的,就學這個,不要多也不要少。   
關於修的整個內涵,後面我會詳細說明,這裏先整體性地簡單說明總共的修法。我們對修行的方法了解了以後,下面就是拿著這個方法,照著次第一步一步深入。現在第一步要修的就是親近善知識,也就是這裡說的此處修法。
【◎ 此處修法者。先應思惟依止勝利速成佛等,及不親近所有過患,謂能引發現法後世諸大苦等。次應多起防護之心,謂不容蓄,分別尊長過失之心。】
現在我們開始正修了,第一個是親近知識。親近知識的道理已經講過了,現在總結地說:先要思惟依止善知識的殊勝利益,包括快速成佛等等,並且思惟不親近的過患,能夠引發現在及後世的種種苦惱,而且是大苦,為什麼加「大」呢?因為這個苦無窮無盡,不但廣而且深。   
第 二個要防護內心,千千萬萬不要去想師長的過失。我們也要多練習不要看同學的過失,乃至於漸漸地不要去看任何其他人的過失。古代的修行人都很強調這一點,六 祖大師有一句名言:「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我們總覺得自己是修道的人,如果真是修道人,則絕對不會看別人的過失;至少理論上我們了解,修道是為了要 解決自己的問題,現在看人過失本身就是煩惱,是我們要修改的,方向已經看反了,那還修什麼?所以真正要解決自己問題的人不會見別人的過失。進一步來說,我 們要學的是大乘,要去幫別人,他正是我要幫忙的對象,沒有他就沒有策勵我修的力量啊!所以為利有情願成佛,看見這麼多苦惱的有情,我要趕快去救他們,為了 救他們我要學,學了才能修。那些人確實是在煩惱當中,正因為如此更是策勵我自己努力修行。所以不是見他的過,而是因為看見他而策勵我修行,因此他對我有 恩,不管大乘、小乘均是如此。眼前雖然一時做不到,先懂得這個道理,然後如法地去思惟,就能夠從做不到而漸漸改過來,到最後能如法地做到。這整個的轉變過 程就是我們的修行。   
在這個地方特別是談對於師長不能觀過。我以前念過《常憶念頌》(就是應該恆常記在腦筋裡的):「己過如山積不見,師過秋毫亦明 察,法不相應實由此,勤加懺悔常憶念。」自己的過失積得像山一樣大卻看不見,老師的過失小得像秋毫那樣(秋毫比喻最細小的東西)都看得見。「法不相應實由 此」,我們修法修不好,原因就在這個上頭,所以下腳的第一步是要「勤加懺悔」,努力去懺悔。現在學了《廣論》很清楚,修行的根本是依師,換句話說,就像種 樹,根很重要,如果第一步就把根弄掉了,那怎麼種得出果來?所以這裡下腳的第一步就告訴我們千千萬萬不要看師長的過失,絕對不允許自己有這種心,要把它拿 掉。
【隨自所知,應當思惟,戒定智慧聞等諸德,乃至自心未起清淨行相信時,應恆修習。】
應該就自己所了解的,思惟師長戒定慧等功德。我們所有的一切都來自師長,沒有師長我們自己不會有,所以師長是根本、是種子,如果還沒有開始修行就把 種子燒焦了,怎麼能種出來任何東西;換句話說,修行的成就是從師長那裡來,現在如果我們看他的過失,方向完全錯了,也不會有任何成就。
思惟師長的功德,要修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呢?要修到清淨的行相,就是能夠對於自己的師長產生淨信心。前面說淨信心的產生是透過觀功念恩,看 到他有這麼大的功德,對我有這麼大的恩,因為這些法都是他告訴我的,我去思惟觀察這個法,就能夠跳出生死輪迴。這個法就像種子一樣,我們照這個法去行,功 德會漸增長,所以這是他對我們的功、對我們的恩。由於這樣思惟,就會產生淨信心而恭敬他,這個是清淨的行相--信。只要這種狀態還沒有產生,我們應該繼續 修習。所以,雖然有的人說「我已經在修行了」、「我已經見空性了」,但是如果對自己的師長沒有信心的話,那都是顛倒的,就好比地基還沒有打,就說房子的屋 頂已經蓋好了一般。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p. 46
【次應思惟如前經說,於自已作當作諸恩,乃至未發誠敬而修。】
了解老師的功德之後,曉得這個功德也就是我要的,佛就是這樣成佛的,所以這些都是我們要修的。不管是已經了解的或是將來要學的這些,都是由於老師的接引,我才有機會學到。   
不 但是師長,我們還要觀察團體的功德。我們是不是必須在團體當中,才有機會共同增長?即使以我來講,假定只有一位聽法者,我講法的機會就很少;同樣的道理, 聽法也是,需要很多人聚起來才能成辦。請問聚起來的這群人要不要衣食住行?這些是不是要靠團體當中大家互助共同努力?如果這樣去想的話,周圍所有的人對我 們修行都有正面的意義,而且是必須要的。明明有這麼大的功和恩,為什麼我們看不見?因為被煩惱所蒙蔽。現在指出來了以後,如果我們還是會見過,就更清楚地 顯示出我們的障礙有多大。「乃至未發誠敬而修」,我們一定要努力,直到看清楚了眼前師友對我們已經做的、現在做的、將來要做的所有重要的恩德,從內心發起 恭敬,這個就是我們現在應該努力的。   
現在所說的總共修法、此處修法這兩部分,是屬於正行。前行、正行都有了,後面還要有結行。
【◎ 後時如何行者。應將所集眾多福善,以猛利欲由《普賢行願》,及《七十願》等,迴向現時畢竟諸可願處。】
每一座法修完了以後,要將所集的各式各樣的福善,以很強盛猛利的意樂,由《普賢行願》(十大願王)以及《七十願》等,不但迴向眼前的利益,還有將來 究竟的利益,這些利益是真正可希願之處;而不是現世的利益,譬如說希望發財,這個不是真正可願之處,是虛假的,只有一樣東西才是真實的--為求無上菩提。 為了求無上菩提我們要修行,修行要有好的環境、健康的身體,這種狀況下求健康就是對的。假定我們健康的目的是為了以後要享樂,那求健康就不對,因為享樂會 造惡、墮地獄。所以健康是人人共同要的,不同點在要了健康來做什麼,如果是為了修行,那就對,這是我們應該弄清楚的。
【如是應於晨起、午前、午後、初夜,四次修習。此復初修,若時長久,易隨掉沉自在而轉。此若串習,極難醫改,故應時短,次數增多。如云:(有欲修心,即便截止,則於後次心欲趣入。若不爾者,見座位時,即覺發嘔。(】
這個了解了,在正修的時候一天分四次,早晨起來一次,上午、下午、晚上各一次。正規是四次,但是我們剛剛開始修,時間長了以後會昏沈,心會不相應, 自己不能把握得住。不相應有兩種:一種是掉,心不斷地向外面散;一種是沉,這在後面正講「奢摩他」的時候會詳細講。如果養成沈、掉的習慣,將來很難改,所 以剛開始的時候寧可時間短一點。我們剛剛開始修的時候往往不得法,等到稍微得了法以後,會覺得修得好歡喜,就有欲修的心,這個時候就應該停下來。這有什麼 好處呢?因為你覺得修行這麼好,停下來以後,你心裏會一直想再去修,所以說「於後次心欲趣入」。如果你不這樣的話,一開始還修得蠻好,於是繼續不斷地坐下 去,結果到後來坐得苦不堪言才下座。因為已經坐得苦不堪言,下次想到要修,心裡就害怕,一看見那個座位心裡就討厭它,發嘔就是指這個。
【若待稍固時漸延長,於一切中,應離太急太緩加行過失。由此能令障礙減少,疲倦惛沉等亦當消滅。】
等到慢慢穩固了,再漸漸延長時間。經過這樣不斷熏習,能遠離太急太緩(就是指前面的沉掉)等過失。這種過失消除了,再照正常的一日四次去做。如果你能夠如法去做,障礙會減少,疲倦、昏沉等消失了,然後就能夠成就。   
在甲四親近知識的修習軌理當中,正明修法分為兩部分,因為以我們專門修行的人來說,一天二十四小時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正修,其餘的時間是另一部分。正修的前面是前行或者稱加行,中間是正行,修完以後是迴向,這樣的正修每天有四座。那麼其餘的時間呢?
【◎ 未修中間如何行者。總之雖有禮拜旋繞及讀誦等,多可行事,然今此中正主要者,謂於正修時勵力修已,未修之間,若於所修行相所緣,不依念知,任其逸散,則所生德,極其微坆。】
總的來說,雖然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禮拜、繞佛,或者讀誦經典等等,但是現在這裏最主要講的,就是不但正修的時候要非常認真努力,修完了以後其他的時 間,還要繼續做與正修時所緣行相相應的事情。應該依正念、正知繼續努力,假定正修以外的時間不能繼續地以正知正念來策勵自己的話,儘管修的時候修得很好, 也很努力,可是產生的效應不大。
【故於中間應閱顯說此法經論,數數憶持。】
所以不僅修的時候要認真,修完了以後還要繼續看經論等。正修時是認真地去實際體驗,這個只有自己如法修持才能體驗的。下座以後就要看經論,而且看的 還是要跟所修有關係的,這樣不斷地去思惟觀察。因為所修的一定是根據之前聞思相應的法,等到思惟得到決定不疑了以後,再如理地去修,修的時候一定是依照自 己所思惟決擇的道理去做。下座以後,要對照著經論去看,以了解前面修的對不對,這是一種;此外修完了以後回過頭去看經論,對經論的內容親自加以印證,會增 長自己的淨信心。這個是我們應該做的。   
真正要修行,先要親近善知識,因為我們所有的認知都是受客觀環境的影響,假定不能靠近善知識而靠近惡友的話,會受到不好的影響。所以 在凡夫位上沒有第二條路好走,要談修行,親近善知識是必須要的條件。親近善知識要做什麼?聽聞正法,聽聞以後要如理思惟、決擇。對所聽到的法產生決定的信 心以後再去修,下座後還要不斷地串習。假定下座以後就不管了,那就算修的時候很努力,實際上這個功德也不大。   
以我們現在來說,還不到修的階段。但平常上課的時候可能出現兩種情形:一種是自己不好好如理如法地去聽,有一種是上課雖然很認 真,下課就把握不住而散掉了,就像前面說的三種器過。本來聽完了以後是要不斷如理思惟,而且要經論的證成,這樣才能漸次增上;我們自己本身條件很差,如果 不努力增上,上完了課以後又嘻嘻哈哈,能產生什麼效果嗎?所以這跟世間的確有很不一樣的地方,但並不是要一天到晚很緊張,我們還是需要調適一下、輕鬆一 下,可是腦筋裡面平常所緣的是什麼念頭,這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之所以要這樣去做的原因。
【應由多門,修集資糧生德順緣,亦由多門,淨治所有違緣罪障。】
整個的修行,說來說去就是淨罪、集資兩件事情。正因為我們無始以來隨順著無明習氣,所知的固然是錯誤的,根據錯誤的知見所行持的也都是錯誤的,一向 都在這地方轉,習氣非常強盛,如果沒有善知識的引導,或是不遵照善知識的教誡努力去修持的話,效果不大,扭不過來。所以真正要去修的話,這是必須要的條 件。到了那個時候,同樣要不斷地策勵自己,我們常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須有鬆緊的調節,比如說我們的心臟,它在跳動時是一張 一縮把血液壓出去,舒張的時候好像沒有做工,實際上這是一種調整,是準備下一次再要壓送血液所以一鬆一緊地交替。又如一棵樹的成長需要夏天、冬天交替來調 節;修行的時候則有上座、下座,可是不管上座、下座,它的根本都是一致的。回過頭來看世間,世間人的做法也是一致的。他為什麼去上班?要去賺錢。為什麼要 賺錢?為了享受。所以他上班是為了賺錢,以便下班後能用這個錢去享受。至於我們的修行也是這樣,應該是很認真地去學,學了以後,照著去行,因此不論上課下 課、上座下座,都應該如法而行。平常雖然不容易做到,可是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應該策勵自己,這對我們眼前是非常重要的。
【一切之根本,應如所知,勵力守護所受律儀。】
淨罪集資當中有一個根本,就是我們所受的戒。為什麼從持戒開始呢?我們修學主要就是要去行持。為了要如理建立正確知見,所以要聽聞;聽懂了以後,要 如理行持,這就要從持戒開始。不是坐在教室裡面,大家聽懂了,在理論上面討論了半天,可是下課以後不照著去做。它很明白地告訴我們,根本是了解了以後要照 著去做。   
持戒有很多深細的內涵。修行最主要的不外乎戒、定、慧,從戒開始--戒捉、定縳、慧殺。真正最主要的是心對境的時候,看自己是繼續隨 順著相應的我執而起貪瞋癡,還是了解了佛法以後,能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依照著經論把煩惱擋住。為了產生這樣的效果,所以要不斷地親近師友、聽聞、如理思 惟、切磋琢磨,乃至於投入全部的精神去修。
【故亦有於所緣行相淨修其心,及律儀戒積集資糧三法之上,名為三合而引導者。】
也有這樣的說法,對於所緣的行相淨修其心,這個所緣的行相,可以從廣狹兩種來談:一種是照著所學的內容去緣,譬如我們現在要觀想佛像,或念無常等 等,針對著這一點去緣,這是正規的座上修。另一種是指一切時處面對境時,以往是每一個人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但現在是要照著佛經上面善知識所指導的道理,來 取代我們一向自以為是的這種認識,照著所聽聞到的正確的方法來修改,革除以前跟貪瞋癡相應的習氣,這個就是修。實際上這與前面所說的是同一件事情,只是從 不同的角度去看。
現在回過頭來再簡單複習一下修習軌理:修行之前應該有一些什麼準備;有了這個準備,正修的時候又分成前行、正行、迴向;下座的時候應該如何用心。它是絲毫不放鬆的,以兩方面不斷地策勵我們,這個就是修法的軌則。   
以 上所說是一個教授,這在宗大師時代是專門針對出家人而教的,像這樣的內涵,以在家人來說,的確是相當困難。對於剛剛出家的同學來說,要透過什麼方法,不斷 策勵自己漸漸地在內心上面改變過來,這個真正的內涵到了後面會再細說。如果在前面一碰到了就去做的話,是做不起來的。總要記得大師這句話,「若隨任遇所 緣,即使修者,則於所欲如是次第,修習爾許善所緣境,定不隨轉。」對真正要修的就修不起來。這個地方只是告訴我們一個大概,假定我們已經有了很深厚的善 根,理路也很清楚,那可以去修;否則憑我們現在這樣懂得一點就要去修,還是不可以。所以這地方叫做「總略宣說修持軌理」,只是總體的、大略的宣說,有了這 個認識以後,我們就會願意照著《廣論》整體的內涵,一步一步細細地學下去。
【◎ 復應學習四種資糧,是易引發奢摩他道,毘缽舍那道之正因,所謂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習悎寤瑜伽,於眠息時應如何行。】
這個是真正集資糧當中最最重要的,一方面介紹在修行過程當中集資糧最好、最善巧的方法;另一方面,假定自己條件夠的話,的確可以照著這四種資糧馬上 修習。但是目前一般來說,這四種資糧並不是在家居士能夠真的實踐的。奢摩他、毘缽舍那也就是止、觀,而這四種資糧是得到止觀的正確之因。前面說過戒定慧當 中戒是正因,大師把戒真正主要的內涵,在這四點當中說得非常清楚。這樣對我們有很大的好處,因為我們一般很容易把戒死死地看為一種形式化的東西,以為這些 戒相就叫做戒,事實上,戒的基本精神就是在這四點當中。但是也不是說除了這四點之外其他都不要,還有很多輔助的內涵,從沙彌律儀,比丘、比丘尼的大戒,乃 至於菩薩戒,一直到後來的密乘戒,我們也都必須要層層地深入。   
首先是密護根門,秘密地保護自己的根門。「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密」就是我自己知道,別人不知道。所以不是在行相上看,比如 袈裟應該怎麼披、禮拜應該怎麼拜、走路應該怎麼走,外面的行相看得很清楚,可是內心當中怎麼想,人家就不知道了。這個密護根門,只有自己知道,而且必需要 在這個上面下手才可以。其次是正知而行,此又分二:第一個要有正確的方法,第二個要用這個正確的方法去做該做的事情。所有的行為,都要根據正知而行這個條 件。下面兩個是針對飲食和睡眠。
p. 47 (2)
【◎ 初中有五:①以何防護者,謂徧護正念及於正念起常委行。其中初者,謂於防護根門諸法,數數修習令不忘失。二者謂於正念,常恆委重而修習之。】
密護根門分五點:第一,我們拿什麼東西去保護呢?「遍」是普遍,要沒有一點遺漏地保護正念,以及對正念起常委行。我們的念有正、有邪,首先要使它歸到正的上面,然後要一切時處沒有例外地去保護這個正念。還要對正念起常委行,常是恆常、不間斷地,委是很仔細地。   
此 二者中,「初」是指遍護正念,怎麼防護呢?對於我們的根門(眼耳鼻舌身意),要不斷地保護它。所謂的保護是專門指要依據我們所知道的去修習,不要使正念忘 失,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所以後面特別提到我們戒持得不好的幾個原因:第一個是無知,對於什麼是該做、不該做的不知道;第二個不恭敬,知道了以後要起恭敬 心;第三個是放逸,起了恭敬心還要不放逸(放逸就是雖然知道但不想去做),這三個是我們通常一般的情況;還有一種是煩惱盛,就是無始以來非常強盛的煩惱。 至於像邪見等種種錯誤的概念,那更是根本不用談。以上是對防護根門諸法不忘失。第二個是修習的時候,要採取常恆委重的態度。這是說「以何防護」,拿什麼東 西防護。
【② 何所防護者,謂六種根。】
正念是我們用來防護的工具,那麼以正念保護些什麼呢?就是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連腦筋當中所想的也要去觀察。眼根對境的時候,對於好看的就 多看一眼,不好看的就不想看。耳根去聽也是一樣,歡喜這個人就陪他聊天,這個都是不對的。所以要注意自己的眼耳鼻舌身還有意根,不斷反觀起心動念是如法還 是非法。
【③ 從何防護者,謂從可愛及非可愛,六種境界。】   
六根所對的境界有兩種:一種我歡喜的,一種我不歡喜的。平常我們遇到歡喜的境就跟著它去是貪,不歡喜的也跟著它去是瞋,我們不外乎都在這種狀態當中。
【④ 如何防護,其中有二:守護根者,謂根境合,起六識後,意識便於六可愛境六非愛境,發生貪瞋;應當勵力,從彼諸境護令不生。即以六根而防護者,若於何境,由瞻視等,能起煩惱,即於此境,不縱諸根而正止息。】
怎麼防護呢?分成二種,一個是守護根,根一對境,六識就生起來,然後一定是對歡喜的就貪,不歡喜的就瞋。既然這樣,我們就想辦法努力讓根對境時不生 貪瞋。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這也是我們最容易犯的。比如大家歡喜聊天,所以一碰到跟你很談得來的人,平常也沒有什麼事情,就會找藉口去找他,這一點自己要注 意。如果曉得自己會犯這個毛病,真的有心想改的話,應該互相策勵:「某人啊!我們都有這個習性,應該努力改進。」要這樣真正去努力防護。可是我們平常不但 想盡辦法保護煩惱、增長煩惱,還要為自己找藉口。我曉得我做不到,可是我一直願意努力認清自己的這些藉口,希望同學們互相策勵。這有什麼好處呢?儘管做不 到,可是我們有共同的認識,所以碰到這種情況,比較容易引發慚愧心,不會互相助長煩惱,這一點對我們初機修行人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個是就利用根來守護,如 果根對境以後生起了煩惱,就在這個境上,不放縱諸根而正止息煩惱。
【其守護根者,是於六境,不取行相,不取隨好。若由忘念煩惱熾盛,起罪惡心,亦由防護而能止息。取行相者,謂於非應觀視色等, 正為境界,或現在前,即便作意彼等行相,現前往觀。取隨好者,謂於六識起後,能引貪瞋癡三之境,意識執持;或其境界,雖未現前,由從他聞,分別彼等。】
守護根的方法,是在根對境的時候不要取它的行相或隨好。如果能夠不取行相,不取隨好,那麼忘失正念或者是煩惱熾盛而起的罪惡心,由於這樣的防護就能 夠擋住。取行相,就是對於不應該看的境界,例如電視、電影,或者我歡喜跟他聊天的朋友,或者是好吃的好玩的東西,當這種境界現起的時候,自己就作意那個行 相跑去看;取隨好是境界過後還緊跟著去想,這兩個不同。不取行相、不取隨好就是利用我們的六根去防護,當下認清它,不要跟著它去轉。   
所以我們拿什麼防護?拿正念。拿正念去保護什麼?保護六根。如何保護?對於會引你生貪瞋的可愛非可愛的境界,利用根緣境的時後要認識它,不要讓根隨著轉,而不取隨好,不取行相。
【⑤ 防護為何者,謂從雜染守護其意,令住善性,或無記性。】
平常我們一對境的時候都是起雜染(雜染就是煩惱),然後造雜染的業,受無窮無盡的痛苦,永遠在生死中輪迴。了解了以後,第一件事情就在密護根門上面 努力,這才是戒真正的內涵。密護根門另外一個名字叫做根律儀,律儀就是戒,在《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當中有很詳細的說明。我們要了解戒真正的特點,要防護 雜染生起,讓心安住在善或者無記中。無記就是既非善的,也不是惡的。
【此中所住無覆無記者,謂威儀等時,非是持心住善緣時。】
無記有兩種:有覆無記、無覆無記。我們要的是無覆無記。比如我現在很認真地看書、思惟,或者拜佛、修習,這是善的。累了站起來休息一下,或者是坐著 閉上眼睛養養神,這個時候內心當中沒有緣壞事,但是的確也沒有緣好事,這個叫做無覆無記。平常我們好像也沒做好事,也沒做壞事,懶懶散散,輕輕鬆鬆的,這 個是有覆無記,是染污法。我們一生極大部分都處在有覆無記當中,這就是為什麼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有很多地方跟世間不一樣。譬如我們已經養成習慣,覺得這 張椅子好舒服,就喜歡躺在那裏,佛法不是這樣。坐要規規矩矩地坐,儘可能讓自己坐得很挺直;站也要規規矩矩地站。因為凡是這種安逸的地方,都是長養自己惡 習的,最起碼是放逸,不知不覺當中還會讓自己的貪瞋癡等習染增長。   
所以就我印象當中以前跟過的幾位重要老師的行誼來說,特別是常常提到的仁法師,如果房間裡面有幾張不同的椅子,我們一般人一定先去撿沙發坐;仁法師不是這樣,如果有圓凳子,他一定坐圓凳不會坐沙發,這是典型修行人的基本精神,當然如果沒有其它的椅子,他也會去坐沙發。   
我 講一個小小的故事,離開現在可能已經三十年了。那時候我剛出家沒多久,也還不認識仁法師,不過曾讀過他的一篇文章,覺得鏗然有聲,雖然不一定是很順暢、很 流利,可是裡邊所表達的意思,會讓人感覺出很強悍的味道,我看了心裡面很仰望。有一次我到福嚴精舍去,那裏有好幾位大長老,最主要的就是印順老法師,他在 佛學界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個人,那時他下面有幾位重要的弟子,包括仁法師及真華長老。那天當我進去的時候,看見印老是坐在最大位,弟子們坐在旁邊很考究的大 沙發上,有一個人搬了張圓凳子規規矩矩地坐在旁邊。看到這一幕,我當時覺得這人大概是侍者,就是跟在老和尚旁邊承事他的小和尚。我進去的時候向他們頂禮, 同時也看了一下那位我以為的侍者,後來才知道他就是仁法師,是我心目當中正希望去拜訪的人,因為他坐在旁邊,我看過也就算了。之後我想去拜訪仁法師,其實 我已經見過他,他也見過我,可是我們並不知道。他那時是住在台北,我去了以後就恭恭敬敬、規規矩矩、戰戰兢兢地等候,結果一見面,他就嗯了一下,我雖然沒 有嗯出來,心裡也跟他一樣想:「咦!就是這個人!」我本來以為他是侍者,結果原來是高高的一位大法師,這給我非常深的印象。以後我跟著他若干年,在很多情 況之下都看見他這個特色。所以就像本論前面所告訴我們的,真正能親近這種善知識的話,儘管他不講什麼,可是你不知不覺當中會受他的影響。   
因此每當看見有人無緣無故跑到後面找椅子坐,我心裡面就常常有這種感覺:唉!現在這個時代就是這樣。我但願你們記住:平常的時 候,千萬不要多貪這種逸樂,表面上看不出有什麼壞處,但是這是煩惱的溫床。你們注意,它不是煩惱,但最嚴重的惡習氣都從這地方慢慢滋長出來的。所以古人都 以非常嚴格艱難的方法來鍛鍊意志,這是有它特別的用意的。我們真正願意一步一步深入的話,你會發現需要絕端的這種刻苦耐勞的精神,如果平常養成習慣樣樣東 西要舒服的話,修行是沒份的。最多只有動動筆、動動嘴巴,這一世勉強還可以,下一世弄得不好的話,就是無聊文人。人家說文人不壞,可是無聊文人就很糟糕 了,嘴巴很硬,但是這個惡習氣就養成了。   
所以有很多地方,我們平常的時候都要小心注意,這個就是四種資糧當中最前面、最重要的一樣--密護根門。我但願各位真的用功的時候,好好地在這上面用心。密護根門跟第二個正知而行是有絕對關係的。
【◎ 正知而行者有二:何為所行事、於彼行正知。初中有二,謂五行動業及五受用業。】
正知而行分兩方面:第一個是「何為所行事」,做些什麼事情,以及對所要做的事情要正確地知道,正確地知道以後,要如理而行。這裏專門指出家人而言, 出家人該做的事就是這兩種,除了這個都不是該做的。不過這個是指宗大師的時代,跟我們現在稍有差別,但是原則上還是依循這個去做。
【其中初五之身事業者,謂若往赴所餘聚落餘寺院等,若從彼還。眼事業者,一若略覩,謂無意為先,見種種境;二若詳瞻,謂動意為先,而有所見。一切支節業者,謂諸支節,若屈若伸。衣缽業著,謂若受用及其受持三衣及缽。乞食業者,謂飲食等。】
第一個就是行動業,分為身事業、眼事業、一切支節業、衣缽業以及乞食業五種。身事業就是我們的身體行為,去其他的寺院或從彼處還,這是我們身體該做 的。眼事業是就我們的眼睛所看,一個是無意的,譬如說走路時,眼睛張開來當然會看見周遭的境,或者平常不經意地看到;一種是有意的,比如我們認真地看書, 認真地在注意一件事情。一切支節業是指所有我們身體支節的屈伸。加上衣缽業、乞食業,這五種叫做五行動業,我們所有的行為,不外乎這幾樣。
p. 48
【寺內五種受用業中,身事業者,若行謂往經行處,或往同法者所,或為法故行經於道;若住謂住行處,同法親教,軌範尊重,似尊等 前;若坐謂於床等上結跏趺坐。語事業者,謂若請受,曾所未受,十二分教,分別了解;諸已受者,或自誦讀,或為他說,或為引發正精進故,與他議論所有言說。 意事業者,謂諸默然,若於中夜而正眠臥;若赴靜處,思所聞義;若以九心修三摩地;若正勤修毘缽舍那;或於熱季極疲倦時,於非時中起睡眠欲,略為消遣。晝夜 二業者,謂於永日及初後夜,不應睡眠;此亦顯示身語二業。言睡眠者,顯示唯是夜間之業及是意業。】
身事業包括行住坐臥四樣,睡眠方面在後面有說明。語事業、意事業就是我們口應說、腦筋該想的內涵。晝夜二業,是說白天固然是不應該睡眠,初夜、後夜 也是一樣。當然這也把身語都包含在裡頭。中夜休息一下,照著佛制才睡四個鐘頭,現在我們條件不夠要長一點,乃至於需要六、七個鐘頭。不過照著佛制,的確至 少白天是不應該睡覺的。   
講到睡眠這件事情,我自己有一個經驗提供你們做為參考。我感覺任何事情都是一個習慣的問題,我小的時候,一般人根本就不睡午覺,後來 有一度我身體不好,不到廿歲就得了肺結核,當時醫生就說要多休息。後來到了台灣,人家說中午要休息,反正沒什麼事也就去睡覺,就這樣養成午睡的習慣。出了 家以後不但有午睡,還有「回籠覺」,不曉得你們聽過沒有?那時一般傳統的寺院起得很早,兩點多鐘就起來了,我剛出家的時候還有這種風氣,兩點多鐘就起來作 早課。早課通常大約兩三個小時,我們看到藏系的早課好像很長,實際上漢系也是一樣,唱唸都很慢,是到後來才慢慢縮短的。那時因為有老一輩帶著,所以早晨起 來還是蠻早的。上完了早殿以後通常就用齋;用完齋會出坡。當年我出家的地方事情沒那麼多,有的時候老人家出完坡沒什麼事情就躺一下,後來很多人就會這樣 做,吃過早飯再去躺一下,這個就叫回籠覺。我在山上大概住了一年左右也養成了習慣,美其名說稍微躺一下、養一下神,實際上吃過早飯沒什麼事情常常睡兩個鐘 頭,就這麼糟糕!說起來很好聽,我們山上是早晨兩點多鐘就起來,晚上又睡得很晚,其實白天還睡了四個鐘頭。   
我後來下山到仁法師那裡,仁法師非常嚴峻,他中午也會休息一下,不過只有十五分鐘,而且他從來不會睡著的,只是覺得吃過飯以後應 該養一下神,這樣對消化會比較好一點。而我,因為在山上已經養成了早晨睡回籠覺的習慣,那時心裏很警覺說不可以睡,但是好艱苦啊!剛開始的時候曉得無論如 何不能睡,可是到那時候眼睛就睜不開,眼皮就會闔下來。有的時候喝一點茶,結果一整天睡不著覺,實在是好辛苦,我花了好大的氣力終於克服它,可是這個習性 動不動還是會現起。   
後來到了美國,一開始先在紐約,那一段時期我根本也沒時間休息,因為要做的事情很多,每天吃過早飯以後,洗碗、整理大殿、寮房, 很大的地方都由我一個人去做。勞動的習慣早在仁法師的同淨蘭若時已經養成了,同淨蘭若有六分地,蠻大的一塊,住的人只有四個,除了前面種香蕉那一片地的草 不一定要整理之外,後面的都要我們自己整理,大殿裡外、廚房,然後掃廁所、前面的陰溝,還要去拔草等等。有一個人固定要下山去買菜,那時候根本也沒有冰 箱,每天就騎腳踏車去買,每次買回來的時候,哪怕是冬天都渾身是汗、衣服溼透。所以山上的事情全部就是兩、三個人做,我剛開始去的時候,仁法師要我好好休 息,到後來我們幾個人一天到晚就做,其實那是我身體最好的時段,就是這段時候把筋骨鍊起來,也不會老想睡了。後來到了紐約以後要做的事情很多,也是這樣去 鍛鍊筋骨,雖然剛開始覺得很苦,後來才發現到,這個身體不經過鍛鍊的話,根本沒有用。   
後來又到洛杉機,住的地方比較小,樣樣都是現成的,沒有什麼事情,偶爾也會睡一下。實在感覺這個習慣養成了以後要改非常艱難,但 是在沒有這習慣之前,根本也不需要它。之前是偶爾會睡一下,後來身體不好,吃過飯又會躺一下。以後一直到了這裏,現在已經養成了習慣,有的時候累,我會躺 十五分鐘,請別人喊我一聲。自己也會很警惕,漸漸地感覺到隨順這個習慣養懶非常容易,不需要找藉口,你很自然地就會去做,那個時候一定要自己拿出精神、意 志來跟它鬥。   
午睡這個習慣我始終沒改過來,我也曾經一度努力要去改,苦苦地跟它鬥,中午吃過了飯就是不睡,常常弄到下午三四點人還是昏昏沉沉 的,我就是不睡!可是已經太晚了,我出家已經晚了,然後真正決心要鬥午睡的習慣,已經是四十五歲以後的事情,總算那一段時候有一點效果,回想以前根本也不 需要的。所以我建議你們,趁你們這個年齡,假如身體真的不好,當然可以休息,千萬不要自己隨便找藉口養成惡習,這點對大家非常重要。
【◎ 於此十事正知行者,謂隨發起若行動業,或受用業,即於此業先應住念,不放逸行。由彼二種所攝持故,應以何相而正觀察,如何方便而正觀察,即以是相,如是方便觀察正知。】
正知而行分成二部分:第一個所做的事情,第二個對這些事正知,就是對上面所說的十件事情,去做的時候要安住在正知上。不管發起上面所說的行動業或者 受用業,「先應住念」,如果你不先提起正念的話很難做好,剛剛開始修行的時候這是絕端重要的。為什麼前面說要「遍護正念」、「於正念起常委行」,乃至於要 淨信心等等,因為如果不努力提持的話,會被自己的我執、煩惱所左右,它有百千萬個理由,而這些理由在我們自己的感覺上是百分之百成立,於是非跟著它轉不 可。所以要事先提持正念,然後策勵自己不放逸行,這一點對我們非常重要。   
這件事情只有自己策勵,要旁邊的人來管的話,產生不了多少效果。剛開始可能有少許效果,管久了以後,管的人也覺得麻煩,即便是自己希 望別人管,人家真的管了,內心當中又會嘀咕。所以古人,特別是儒家講「父子不責善」,最親近的人不能互相要求,「責善則離」,內心會對立起來,那這個最重 要的關係就破壞掉了,這是非常不好的。下面說,由於我們能夠有正念、不放逸,然後不斷去觀察我們應有的行為相狀,以及應該怎麼樣去做,這個都有正確的方 法,就以這樣的方法去做。
【此中復有四種行相:初謂於其身事業等十種依處,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於是處以是行相,如是觀察;譬如於其往返事業,如律所說,往返行儀,正了知已,即於其時正知現前,行如是事。】
這分四種,下面一一說明。第一種,譬如往返事業,出去叫「往」,回來叫「返」。對這件事情,就照著戒律上面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的去做,所以在沒有去 之前腦筋當中先想好,使得正知現起,然後照著這個去做。當年我出家沒多久,仁法師特別告訴我們:「你們兩個人出去,注意不要排成橫的,應該排成一直排,三 人出去也是一樣。」我們當時覺得跑到街上,三個人像軍隊一樣走成一直排好像不大對勁,可是又不得不聽,有的時候人家看了也覺得怪怪的。但後來就慢慢體會 到,平常我們出去,走在一起大家就聊天,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所以如果跟他一起出去的話,我們一定很規矩地跟在他後頭,不一定要排得像軍隊一樣,可是順著 這樣的次第,自然你會保持自己應有的行為,這是它非常重要的原因。我們現在很少人注意這個,可是古代的佛門當中,乃至現在的泰國,多多少少還看得見,這個 都是一種防範。
【二謂於其何種方所,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於是方,以是行相如是觀察;譬如行時,應先了知沽酒等處,五非應行,除此所餘是可行處,於彼彼時,安住正知。】
第二個,要注意哪一種地方該去不該去。有五個地方不可以去-娼女家、賣酒的地方等等。現在有一些場所戒律上面沒有寫,可是也不應該去,例如卡拉OK、舞廳等等,這些都不是好地方,都是增長放逸的地方,所以這種娛樂場所我們都不應該去。


轉貼整理自 http://www.theqi.com/buddhism/GL/index.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