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當中還是需要一種證量的,就是說,雖然你今天懂得了這樣的方法,那麼你要觀察一下自己的心中何時能夠堪任。這個“何時”有上、中、下三根的差別。上根的人,一天就可轉變;中根的人一個月就可以轉變;即便是最鈍的下根的人一年也完全可以轉變。自己在修行的時候看一下,如果你一天一天地好起來的話,就可以證明這是上根;即使不是這麼好,一月一月漸漸地好轉也很好;或者觀察一下自己很多年以來,都在熏修佛法,看看自己的心是否能夠與法相應。這樣就知道自己多麼地需要觀察自心。所以,大家都需要好好的觀察。
現在講難忍之境轉為道用,分兩個部分。一、講的是你以恩德施與他反而遭到仇報,那麼這個時候如何轉為道用的。
頌中是這樣講的:
若我猶如親子愛護者 反而視我如同見敵人
待之如母看護患病子 猶加慈憫是為佛子行
這就是說,比如說有一個人,你曾經以法上或世間各種佈施、各種恩德來對待他的,對他真可謂是關愛有加;可是,他不僅對你沒有報恩的心,反而想要罵你,打你,甚至看見你就想取你性命一樣,產生這麼大的惡念;這時,做為已發菩提心的你,就應該象一個母親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母親對她的子女非常疼愛,可是子女不管她母親心中如何想,他覺得母親不理解自己,用打罵的方式恩將仇報的專門使母親傷心;可是作為一個慈母來講,她這個時候不僅不會失去對自己子女的關心,反而想,我這孩子可能是瘋了吧,他有精神病吧,在這樣的時候,我應該是比過去更加地對他慈愛才行,因為他是患病的人,應該對他更加的關心,所以不僅不起嗔恚,反而更能生起增上的意樂。這是慈母的發心。那麼,我們學習菩提道的人,如果有這麼一個我們已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去照顧的,從世間或出世間上面,都付出很大努力去照顧的人,可他卻恩將仇報,這個時候,因為大悲心的緣故,因為菩提心的緣故,不僅不看他的過失,反倒想是因為他煩惱粗重的緣故,反而要生起對他尤加慈憫的心,就是一切佛子所奉行的稀有的行徑。
轉惡境為道用的時候,要這樣去觀察。就如《四百論》當中所說的,不論別人對自己做如何的欺辱或者是詆毀,不論你對他付出了多少,這個時候,作為你自己,要安忍住他那種惡行的話,就是一切聖者的行徑。就是說我們在自己的行為當中,不論做了多少利益別人的事情,而別人反過來對自己如何的惱害或者是如何的仇視,那麼你自己心中也一定要對他生起一種堪忍,並且尤加愛憫。如果能這樣的話,這就是菩提心的發心,而且這也是聖者的行徑。所以隨學於菩提薩垛之後的這些弟子們,應該切實的奉行。
阿底峽尊者也是這樣說的:如果碰到了一種惡境的時候,不要說我忍不住,我不能夠再忍下去了。
我們平素的時候,有很多的環境,就平常的一些小的事情,我們可以忍受得了;但如果碰到一種粗重的外境的時候呢?比如說,自己付出很多的利益於別人,但是別人反過來敵對你的時候,會有一種很大的嗔恨心加到你的頭上,這個時候自己可能就難以忍受了,並且說:我再也忍不住了,我不想忍了,反正他對我這麼壞,那我就跟他也是頂著幹吧!如果你這樣的想的話,那就已經退失了菩提的發心。因此,不要說自己忍不住,也不要自己忍不住,因為這樣一個粗重的外緣正是檢驗自己的時候。所以自己在任何時候都要這樣的觀察自己。
經書上也是這樣說,無著菩薩他們也是這樣講的。
所以,在自己平素的時候,要好好地觀察自己的心境。如果你的心境能夠於外界所有的違緣顯現能夠生起修行忍辱的話,就會安住於菩提發心之中。安住其中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這一切的外界都是你忍辱之境,而這些都是為你增上菩提心的順緣。所以,對這上頭要產生一種善的正當的觀察,並且能安住在其中。
二、是將難忍之境轉為道用的另一種情況,把和自己平等或者低於己者的欺淩轉為道用的支分。
頌中說:
與己平等及或低下眾 以我慢力於我作欺淩
將彼如同上師置我頂 極其恭敬是為佛子行
就是說,我們在平素的時候,也許會遇到一些人,說自己的過失或者是惱害自己。這些人也許跟自己功德也好,財富也好,長相也好或者能力也好各個方面都是平等的,或者是有一些還是不如自己的。那碰到這些人在你跟前說你過失的時候自己心中就有些不忍了。如果高官啊,或者比自己大的那些權勢人物什麼的,如果他們在你面前說一些不太講理的話,你就會說:對,是這樣的。就得去好好的聽命;如果是一個跟自己一樣身份的人出現,對你說:你得這樣的,你得那樣的。你會很生氣,會馬上說:咱們誰聽誰的?就是誰都不服誰;如果比你低一些的人呢?就比如說他不如你聰明,也沒有你富有,也不如你的容色漂亮,或者說就是一個瞎子,又老又醜這個樣子,而他在你面前還在說你這個傢伙這樣那樣的時候,你心裏頭就非常地惱火,然後就說:你是個什麼,憑什麼這樣說我;如果你認識很多的字,有一個不識字的人在你跟前說:你是個笨蛋一個字都不認識。你的心裏馬上就感到非常惱火,就會說或者想:你才是笨蛋呢!你一個字都不認識,不是我不認識字。就是這樣的。很多時候,當自己碰到了這種真正的外境的時候,尤其是不如自己的人說自己的過失,而且污辱你、羞辱你,在這樣的時候,你是最難忍受的。
如果碰到這種情況,當作如是想:他是以我慢的緣故來欺淩我,但是我是一個隨學佛法的人,是學諸佛菩薩的人,所以說我不應該以我慢和他去敵對,而是馬上要想到他能以我慢力來欺淩我,我應當處於一種菩提心的誓願當中,把他當做對我有恩德的上師一樣,安住在頂間,並且對他是非常地恭敬。如果能夠這樣做的話,那是一切佛子所應奉行的稀有的行為。
雖然我們這樣講,但是又有多少時候能夠自己非常謹慎呢?就是平素的時候,比如說碰到有人說自己的過失的時候呢?自己心中就已經非常難忍了。如果別人說你,你都說“對,你說的很好”,這是難以做到的,可是做為菩提的發心,你應經常觀察自己心中的那種失誤,那麼,有人對自己欺淩的時候,都要想到這是惡業的邊際,自己要這樣地去認持它,並且自己要安住於忍辱之中,這是對惡境修忍辱當中最殊勝的方便,要是你失去了這樣的外境,修忍辱也是終不可得的。
所以說,在修行忍辱的時候,正像是《四百論》當中所說的,倘若有人來傷害自己或者來污辱自己,甚至是不如自己的人,這樣的時候,你要知道這就是自己的忍辱之境。是這樣說的。其他的續經當中都是這樣講的,尤其無著菩薩他是這樣說的:如果是不如我或者跟我一樣的這些人來惱害我的時候,我不僅不能對他產生嗔恨心,反倒要生起增上的菩提心;當我碰到非常難以忍受的外境的時候,就要激起我的誓願。就像我們今天上午授菩薩戒一樣,當時我們已經發願了,我們現在已經發了菩提心了,也讓上師三寶還有一切的護法空行他們做為見證了,願他們能夠得到歡喜的,我們既然有了這樣堅定的誓願,當我現在遇到了這樣外境的時候,能夠忘掉當初的發願嗎?能夠自己馬上以嗔恨心來對待他們嗎?
如果是按平常人的習氣來講,遇到別人對自己有任何的詆毀,尤其是不如自己的人對自己有任何的詆毀的話,因為習氣的力量生起了很重的嗔恨心,這當然是很正常的;可是對一個學習佛子行的人,我們就不應該是這樣,應該發現自己心中的這種過失,這都是我執的緣故;那麼別人當眾揭發自己,或者是不如你的人在說你的過失的時候,你當以慈憫的心來包容他,並且要對他真正地生起感恩之心。這是很重要的。
平素的時候,自己多多地觀察自己的心境,在遇到所有的對境時,要多多地想,就是說,你自己是否依照我慢的緣故,依照執著的緣故在面對他們,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喪失了自己的菩提發心這種堅定的意樂。就像無著菩薩和寂天菩薩他們的論著當中所講的,如果我在一些外境上產生分別和動搖,就是失去自己堅定誓願的一個開端。所以,希望我們遇到任何外境的時候,都能以堅定的誓願來任持自己的心境,讓自己不被外境所動,能夠堅固於菩提的發心當中,我們要經常這樣地觀察自己,並且讓自己心中堅定生起這種信念。
下麵是轉衰敗為道用的支分。
頌中說:
生活貧困他人常欺淩 遭受艱辛病痛魔障頻
反將眾生苦樂攝自身 毫無畏懼是為佛子行
就是說,當我們自己在修行當中,因為自己的各種因果的緣故,因為自己過去因位造就的各種惡業和自己的果報的緣故,生活非常貧乏,沒有衣食,沒有任何的東西。那麼這個時候別人對自己也毫不在意,而且是經常遭受白眼,或者是被毆打,總被人欺負。就這樣的,很多很多的波折艱辛。比這些還要苦痛的是還有很多的重病,還有很多的魔障等等,頻繁地降臨在自己的身上。這樣看上去,真的是讓人非常痛苦。可是自己是學習佛子行的人,做為一個修行菩薩道的人,應該如何思維呢?應在這個時候轉一切的苦樂為平等,要這樣的想,所以自己的心中不僅沒有絲毫的執著,反而想到我今天在學了菩薩行的時候,尚且難以忍受,再想想一切的眾生,又如何忍受這種種的痛苦呢?想到這些之後,不僅自己不再感到惱火,反而要想,我願意以我自己的這種痛苦來領受一切眾生的痛苦,讓一切眾生的痛苦都在我身上來受取,就是他們因地上所造的這種惡業,還有他們果地上應該受到痛苦的這種果報,我都為之代受。如是發心,這是佛子的行徑。
所以說,我們學習菩薩道的人就應該發起堅定的信心。那麼,碰到外境的時候,比如受到了打擊,心中就會產生很多衰敗的意識,自己難以忍受,就容易產生一種逃避的意識,如果這樣的話,那不是菩薩行的行徑。因為就象無著菩薩他們所說,如果沒有痛苦,如何能夠產生出離呢?所以說我們要經常轉痛苦為道用。在自己痛苦的基礎上,還要把一切眾生的痛苦攝取於自身,這個是一切善逝佛子的行徑。
在過去經書當中,佛也是這樣讚歎的,像寂天菩薩或無著菩薩或阿底峽尊者他們也都是這樣說的。自己碰見這樣的違緣的時候,如果能把一切的痛苦和違緣攝取於自身的話,那自己就能堅住於菩提發心之中。這就是說,讓自己的心越來越堅實才可以。碰到了任何痛苦的時候,知道這是惡業力,並且以菩提心力讓自己心裏想,我代一切眾生受苦。要這樣地想起來,那就是菩提的發心了。蓮花生大士也是這樣講的,“無有違緣無悉地”。所以說,如果產生很多的違緣,自己非常難忍,讓自己非常惱火的話,那麼這個時候自己應該在心中不僅是不退失勇氣,反而能生起更加堅強的勇氣來。這是很重要的。有位格西他是這樣講的,如果自己碰到違緣的時候,碰到了痛苦的外境的時候,當不舍自己的菩提心力才行。
我們平素的時候,當沒有違緣的時候,自己心裏非常地堅強。就比如說,自己修善法的時候,就非常地勇猛;但是如果碰到了違緣的時候呢,心裏就馬上懈怠了,就覺得我可能做不到吧,我的能力是有限的。這樣想是不行的。所以說經常地檢點自己的心境,看看自己的心是否堪忍任何的一種外境,如果自己碰到任何一個痛苦的外境都能夠毫不怖畏地這樣攝持的話,那是菩薩的胸懷。做為一個菩提薩垛是這樣的:一切的苦樂全部都是能夠平等的。有的人想:我可能不用這樣想,因為我又有吃的又有穿的又富有,而且別人對我也挺好。你這樣想的話,那是你自己的一種執著。要知道哪怕再富有的時候也絕無貪執,再貧窮的時候也絕不氣餒,這樣才是菩薩道的心境。所以我們學菩薩道的人,要在任何環境當中,讓自己的心能夠堅住,使自己的勇氣不敗,這樣才能在菩薩道當中得到堪任。就像阿底峽尊者等所說的,即便你衰敗的時候,貧窮的像野獸一樣,什麼都沒有--這應該說是窮的不能再窮了,即使如此,你做為一個菩提薩垛道路上學習的人,都不舍自己的心力,都能勇猛地發起殊勝的菩提心來,安住在菩提法行當中,這樣是菩薩的行徑。
所以說轉痛苦為道用,轉衰敗為道用,這是菩薩應學的;也希望我們大家在自心當中反復觀察自己是否對這種苦樂都有平等的勇氣;面對苦的時候,能夠有不失自己發心的勇氣。如果能經常這樣地觀照自己,並且使自己心中提起勇氣,這是一切諸佛佛子稀有的行徑。
現在講把繁榮轉為道用支分。
頌中說:
美名傳佈眾皆作禮敬 獲得財寶等同毗沙門
但見世間豐裕非堅實 了無驕矜是為佛子行
就是說,因為善業的緣故,在物質上也好或者在壽命上也好,財寶上也好,各個方面都是非常豐足;而且名聲也非常好,大家都非常尊重你、敬重你。也許你獲得的財寶像毗沙門天王一樣富足,但是,即便是在這時,也不應該產生執持之心。
像剛才所講的,做為一個學習菩薩道的人,應該時時刻刻知道任何顯現都是毫無自性的,而且苦樂本身是等位的。如果執著于有樂,反而是自己的輪回之因。因此對一切都是能夠等舍的。抱著這種心,看到世間種種有為法,一切的事情,不論是讚歎還是財寶,都是絕對沒有自性的,絕對不堅實的。所以說,在這個時候不僅不我慢,而且絕無任何驕矜或者誇耀自己的心態,把這些全部拋棄,就是沒有任何的執著。這個是一切佛子應該奉行的行為。
由於我們平素不觀察自己的心境,稍微有些順緣的時候,很容易生起驕矜之心。這時,因為我慢的緣故,就會摧毀自己的這種菩提發心。寂天菩薩他們所說的一定要知道:如果一遇到了外在的豐德、富裕、財寶、名譽等等,應該馬上觀察到它的自性是無常的,是空性的,便馬上調伏自己的驕慢之心,讓自己住於平等中。阿底峽尊者還有其他的經書上也是這樣說的。如果看到任何的豐裕顯現,任何的富足出現,都知道這只是一種因緣顯現而已,不僅不應該對它產生貪執,而且反倒更加小心才是。如果我們不小心的話,外表的一切富裕或者是它的種種順緣,很容易使我們產生貪執之心。因為這種貪執之心造下輪回之業,那就是輪回道。我們既然是希求解脫道的人,那麼,對輪回道的一切當即放棄是很重要的。還有格西郎日唐巴也是這樣說的:如果碰到了這種外境的時候,自己要知道一切的外境皆是無常的自性,在這種自性當中,自己不要生任何的執著之心,這是菩薩的法行。
所以說,我們在任何的時候都要善防自己的心念,還有自己要注意到就是不論自己財寶多麼富有,當然,即使是你自己再富有也不會有毗沙門多,也不要產生貪執之心。在幾個人當中,就是你自己富有一些,這個時候都很容易產生這種貪執之心。就是有三四個人圍在一塊說你幾句好話的時候,已經美得不得了啦。這個樣子自己的心是很難得到調伏的。所以說,如果不謹慎地觀察自己的心念的話,就很容易喪失學習佛法當中的堅定信心。所以說,自己要經常善防心念才是。
無著菩薩是這樣講的:當自己見到這些豐裕的時候,見到任何外表產生富足或者圓滿之相的時候,當下知道它是無常的自性,而且對它們沒有任何的執著,而且能善防自己的心念,不生任何的我慢和執著之心,讓自己的心平伏在本來清淨心上。
是這樣的。我們平常需要這樣觀察。如果不仔細的觀察自己的心境,心很容易追隨外界的表相,就把自心漂流在妄想當中去了。所以說觀察自己心境是至關重要的事情。在修行的時候,倘若自己產生一點功德,要知道它根本沒有什麼是堅實的,而且要知道它本身就是無常的,是空性的,這時候你才能從這種執著當中、妄想當中超越出來。我們修行時,要經常觀察自己的心境,看是否已經執著了外在的名譽或者是美稱,或者是任何的一種顯現。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要知道他的自性無常,這樣就能生起一種強烈的信心去觀照它。當然,這全靠自己的信心來對治,不是說由誰來罵一罵或者是拿棍子打一打,你就沒有這種我慢心了。這是很不容易的。即便是上師也不能用棍子,把你的我慢心打下去。這是非常困難的事情,要調伏這樣的我慢心和粗重的分別,除非你調伏自己的心。因為只是你自己的心在我慢,只要把自己的心調伏,那麼這種我慢自然會消失的。所以關鍵是如何地去觀察它的無常或不真實不堅固的自性。那麼,能夠好好地調伏自心的話,就一定能夠超出這種我慢對自己的困擾。所以,要堅定自己的意念,要立誓不要任何方式的執著,苦的時候沒有苦的執著,樂的時候沒有樂的執著,苦樂等味。如此觀察自己的心和調伏自己的心,這才是一切佛子稀有的行徑。
現在講嗔恨心轉為道用的支分。
頌中說:
自心貪嗔敵怨未調服 調服外界敵怨反增勝
故而當以慈愛悲心軍 調伏自續是為佛子行
就是說如果碰到敵人的話,最可怕的敵人是誰呢?實際上,就是自己的嗔恨心。自己的嗔恨心不能調伏的話,外頭的敵人是不可能被調伏的。調伏了一個會有兩個,調伏了兩個會有三個或者是更多,這樣一來,就永遠不可能調伏盡了。這個時候,你不要把自己的心朝外去觀察,外頭有多少敵人。你要想一想自己心中的過失;那麼這個時候,你要按這種願一切眾生都永遠具足安樂的這種慈心,和願一切的眾生都永遠遠離痛苦的這種悲心,以軍隊一樣勇猛的慈心和悲心來調伏自己,只要你的心得到調伏了,外在的敵人自然是不存在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如果是朝外看的時候,你任何時候都要知道自己的心是產生嗔恨的根源。如果你心中沒有嗔恨這種根源,那麼外在哪有敵人可得呢?
正象寂天菩薩所說,用你的赤腳走遍滿荊棘的大地的時候,想用牛皮把地鋪滿的話,這個是不可能的。沒有這麼大的皮革。但是你能做一雙鞋套到自己的腳上,那麼你再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沒有問題,都可以做到的。好象我們去黑龍江也好,到海南也好,或成都等地方也好,不管多遠的路,要想走的時候,不是說要把大地上鋪滿皮革,而是需要穿一雙這樣用皮革做的鞋,這樣就完全可以了。再說,地也不可能因為你的緣故而變得讓你的腳那麼適應的、那麼柔軟的。只要你在自己的腳上套上這麼一雙鞋,就和一切的地變成柔軟是沒有什麼差別的了。所以說,自己的心如果是調伏了的話,外頭是沒有一個敵人可以戰勝你的。尤其是你朝外調伏總是非常的困難的,只有向內的時候是非常的容易的。
總而言之,就如善知識們所講的那樣,你如果朝外頭調伏敵人的話,那敵人會越來越多;如果朝裏調伏的話只需要調伏一個—自心。所以,從難易上來講,你也應該走一條易行的道路。你要調伏自己的心,這個也非常簡單。因為你只要觀察一下自己的心,觀察一下自己的心是否調柔,為什麼有嗔恨心,觀察這樣的因緣並使自己的心能安止,這樣就可以;這樣一來,心中就沒有任何的嗔恨,那外頭的敵人自然會消溶,沒有任何的敵人可言了。
外頭是不是有敵人是次要的,如果你心中的煩惱不調伏的話,自己就會夜不成眠的。躺在床上的時候就會想,好象有誰說什麼的,這個人怎麼怎麼想的,那個人怎麼怎麼做了,然後,就會想對這個或者那個起這種報復的心念。因為這種心念不能熄滅的緣故,你的嗔恨心就永遠在這當中滋生,這樣一來就惱害到了你自己。
所以調伏自己的心境,這是唯一能夠調伏外敵的一種殊勝的方法。外敵可以有很多,可是這一切的根源是你自己的心。這一點自己是要清楚的。因此,就象無著菩薩他們所說的,如果你肯調伏自己,只要善調自心,那麼外頭沒有敵人;如果不能善調自心,那麼自己就是敵人。我們在平素的時候,應該善於觀察自己的心境和善於改變自己的心境,讓自己的心經常地安住于一種清淨正念當中,而不是停留在外境的分別中。對於不論是魔鬼啊、敵障啊、魔王啊等等,不要想這是魔王在惱害我,部多在惱害我,非天在惱害我,或者有一些妖女在惱害,不要有這樣那樣的想法。實際上,這一切的惱害都來源於你自己的心境。如果你的心得到調伏的話,外界的一切都不可能對你產生真正的惱害。因此,調伏自己的內心是調伏一切外敵最殊勝的方便教授。所以希望大家把自己的心安住在調伏之中,並且觀察自己的心是否能夠如理地生起慈心和悲心;如果能真實生起慈悲心的話,那麼一切的敵軍會自然地消亡,所以說調伏自心是殊勝的方便。
下麵講貪心轉為道用支分。
頌中說:
貪之功德猶如鹽水同 隨所飲用乾渴亦隨增
故於一切生貪物品等 當即捨棄是為佛子行
那麼貪的“功德”是什麼呢?就比如說,我們對於妙色啦、美味啦、妙香啦等等,這些的欲求的“功德”呢,就像你口渴了的時候再喝鹽水一樣,那麼肯定是你越喝口越渴,不僅不能解決你口渴的問題,反倒使你的乾渴更加嚴重;我們現在對一切事情,從貪執上來說,有時候也許對一件小小的事情不注意,心想有一點貪心也無所謂,得到一點,再得到一點,就越來越想多得一些,越來越想多要一些,就是如上面所講的口渴喝鹽水一樣的。那麼這樣一來,自己的貪心就會非常地熾盛。所以說,對於一切能夠讓你生起貪心的任何一種東西,當即就捨棄對它的貪心。
就像釋迦牟尼佛在一部經中講的:世間眾生這種貪心,即便是空中降下了黃金之雨,他也絕不飽足的。貪心的人不會去想:黃金的雨快停下來吧;而說的是“多一點好,多一點好”,就想能讓它一直下,那怕是看到黃金雨把自己淹沒了的話都不會滿足貪心的。所以,人們的貪欲是非常強的,沒有人稍微有一些就滿足的。有時,對於小小的事情就產生了貪心;有時,對於一些大的事情有了貪心;有時,對一些感覺產生了貪心等等,像這樣貪的環境非常多,貪念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不斷滋生。當我們在觀察的時候,要依靠聖者們的現量或者是比量。他們通過教證、理證說,這個貪心是輪回的因。貪心產生的時候,你就被束縛在一個物質上面,這樣一來你將不得自在,更不用說得到解脫了。所以要這樣地觀察:是否對外界產生了貪心?如果產生了貪心的話,自己應該如何地去對治它?
善知識們都是這麼說的。如果發現有了貪心的時候,要讓自己當即捨棄,別在貪心之上執著,讓自己馬上安住在平等的自性當中。就像剛才說的渴了喝鹽水一樣,越喝越渴;如果我們要貪執的話,於輪回是越來越近了,於解脫道是越來越遠了。所以,做為隨學于菩薩道的學人,應該善巧地看到一切世間的東西都是空性的,都是虛妄的;即便是再好的,也應該知道他們這一切都是無常的,因緣和合而顯的;那麼,自己心中就不生絲毫的貪心;如果產生了這種貪心,應馬上讓自己捨棄;如果不去對治這種貪心,自己就會貪執於外境之上,這樣就是離解脫道就越來越遠了。所以說,所有隨學于菩薩道的人,大家都應該好好地觀察自己的心境。對於易於生貪的欲求外境,全部觀察為一種過失。要知道,一切的外境,任何的豐足也好,或者任何一種貧窮也好,這些本來是平等的;而且少欲知足就是最殊勝的成就標誌。
你說什麼叫做成就?要知道對任何的事物都已經能夠真正地看破,而對任何事情沒有貪執,這就是成就的一種標誌。
比如說,你如果有很多的錢,還總是不夠的話,那麼你這樣還是個窮人;如果你沒有什麼錢,可是你自己少欲知足的話,那麼你已經很富有了,因為你已經滿足了的緣故。所以說究竟是貧還是富,關鍵在於你的心中是否知足。這是一個根本。因此,少欲知足是一切修行人的法財。就比如說我們看七法財當中就是這樣講的,少欲知足非常難得,是修行人的財寶。所以說如果要是趣于菩薩道,就應該好好觀察自己的心境;經常停留在少欲知足當中;對一切生貪的物品當即捨棄;讓自己停留在菩提發心當中。果然能夠如此的話,這是一切諸佛佛子悉應奉行的稀有行徑。因此,是我們應加以隨學的。
勝義菩提心的修法分成兩個部分:1、入根本定的時候如何修行;2、後得位如何的修行。
1、入根本定的時候如何修行離戲無執的支分。
頌中說:
此等一切顯現皆自心 心性從本遠離戲論邊
知已於彼執持標相等 決不作意是為佛子行
對於我們現在見到一切所顯現的外境,不論是善業也好,惡業也好,全部都是由你自己的妄想心現起的。而你如果真正地能觀察自心的時候,會發現你自己的心續本來是遠離一切“生、滅、常、斷”戲論邊際的。如果懂了這一切,對於一切有漏的執著,比如說能執的心,還有所執的外相,便知這一切全不可得,從內心深處將之斷棄,這叫決無作意。對一切外相都沒有絲毫執著的念頭,那麼這個時候,就是見到一切諸法空性的境界。當然,如果修行的時候,從佛子行上,最終根本的時候可以和大圓滿相合;如果是得到大圓滿口訣的人,這個時候,空性就是你自己的自性。那麼,你這樣想,自己本來的實相,它遠離一切分別和執著,就在如同虛空自性當中平等安置。如果能夠這樣,一切的顯現只是一種虛幻影像而已。這些影像是顯而無自性的,它是一種空性,不需要去執著的。能這麼安住的話,這就是自己本住的空性。這裏頭講的最重要的就是遠離戲論。這一切它本來是空性的,空性之上可以合和大圓滿的見地相應來修。
2、下面講的是於後得位當中如何修行。
後得位當中如何觀待貪境無實呢?頌中說:
倘若值遇適意可愛境 猶如夏季所現之彩虹
雖現美麗見彼不真實 捨棄貪戀是為佛子行
假如我們值遇到了一個很適宜的非常可愛的外境,就比如說自己的親戚、朋友啦、讓自己非常心疼、非常喜愛的這些,還有就比如說受用啦、福德啦等等這一切,能讓自己的心覺得悅意的東西,就要知道這些就像夏天雨後天空中顯現出的彩虹。看上去它的確具足了各種絢麗的色彩,但是事實上它根本是不實有的,沒有人能夠把握住它。雖然是美麗的,但是它的自性是不堅實的;就是說不真實的一種自性,是虛幻的。那麼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一切外境,不論是親戚也好、朋友也好,你自己所貪戀的任何外境都是由你自己心中所現起的影像。如果你認真觀察,你的心從本就不成立,也沒一個東西可稱之為心的;心的自性本來空性的緣故,這一切本來就是不存在的。所以說,所有顯現的外境都是來自你虛幻的心。你虛幻的心所顯現出來的虛幻的外境本來不真實,因此,對於可愛的外境捨棄貪戀、對於一切不真實的都能捨棄貪戀,這是一切諸佛菩薩殊勝稀有的行徑。
現在講的是如何觀待不順緣如幻的支分。頌中說:
各種痛苦夢中喪子同 惑境執為實有誠艱辛
故而值遇不順因緣時 視為迷亂是為佛子行
這裏面說的各種痛苦,就是我們見到的各種不快樂的境界。比如說看到的不是親友而是敵人,或者是鬼啊、怪啊,或者自己見到一切不好看的色,不好聽的音聲等等令自己不悅意的一切,所有這一切,全部能讓自己產生這種厭離之心的。
在剛才,是讓自己產生貪心和愛樂的境界;現在是不可愛的外境、音聲觸覺等等的所有造成痛苦的境界。它們的一切顯現就象過去所講的一個公案,說有一個少女做了個夢,夢裏自己成了家並且有了一個孩子,孩子出生的時候她非常的高興,後來孩子死掉了,她又非常的痛苦,當她夢中醒來時,才知道夢中的高興、痛苦了無所得。那麼,世間之事亦複如是。當你執著它的時候,認為它是實有的,實際上這一切本身是如夢如幻的。它本來是虛幻的,你卻執為實有。這真是非常可笑,而且我們還為之非常地辛苦。所以,我們修行大乘道的人,應該從自己的心中馬上就觀察到,一切的顯現都是自心的幻像,而這些顯現全部是毫無實在的,就像是在空性當中所顯現的幻術一樣,所以說這一切是如夢如幻的境界,如果要把如夢如幻的這種幻境執著為實有的話,那就是輪回的險處。所以說,看到這一切輪回的本身就是一種迷亂。不論是碰到任何的順緣、逆緣的時候,自己心中馬上就應該知道這些全都是不實有的,所以把它視為迷亂的。這是一切佛子的行為。
(三)、菩提心的學處。現在分成五個部分來講:1、六度;2、經所出四種教言;3、斷除煩惱;4、綜上所說義,具足正知正念,饒益有情;5、修學善根回向。
1、六度:佈施波羅蜜多的頌詞說:
為證菩提尚需捨身命 何況身外區區諸物品
故當不圖果報異熟等 發放佈施是為佛子行
就是說為了修證無上菩提的緣故,哪怕是生命尚且應該捨棄。就比如說我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他在往昔因位的時候,處有學道,為了求四句偈,寧可捨棄生命;而且在他無量生世以來,為了修行佛法,他都是不惜生命和自己的財物,連生命都毫不吝嗇地施予,更何況是身外的那些東西呢?任何東西都會捨棄,佛就是這樣做的。你們想瞭解詳情看釋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就知道了。在這個佈施當中最重要的,不是為了得到什麼,無論是現世的果報,還是來世的異熟。我們現在也應步佛陀之後,像世尊所做的那個樣子,也應該是毫不貪圖異熟果報,毫無希求心的來佈施,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平素做任何佈施的時候,如果懷著一種為了得到什麼或者是為了圖什麼的話,那麼這種心就非常不清淨了。如果你真正發菩提心的話,在菩提心的攝持下,哪怕你是佈施一摶之食,哪怕是一分錢,只要這樣的話,都算是菩提的法行;當然,如果你沒有菩提心攝持的話,比如說,你佈施的時候是為了面子,或者是為了什麼,這樣的話就不好了。因為有幾個人在一起,想不佈施又感到沒有面子。像這種為了面子而佈施的話,都不是真正的佈施。因此,我們在任何一個時候都要注意自己的心境是否有真正的菩提心。有真正的菩提心的佈施當然是沒有任何的貪圖的。
就像寂天菩薩他們所說的那樣;如果是為了今生的回報或者為了來世的異熟的話,那麼這種佈施就不清淨。
布朵瓦格西他也是這樣跟人們講的。“如果說真正不貪圖異熟果報的話,這樣的佈施是真正的佈施。”
無著大師也是這樣講的,“不貪圖果報和異熟的佈施,釋迦牟尼佛說這是最勝的佈施。”
因此不論從哪個方面來說,我們都要做真正的佈施。這種佈施應該是無執的,是出於菩提心的緣故,是施與眾生的。是為眾生獲得安樂的緣故而做佈施,而不是因為其他的緣故。自己心中一定要這樣想。所以,我們經常要觀察一下自己的心境,我們是否真的有這樣的一種佈施心呢?是不是真正的沒有計劃得到什麼呢?如果你真正這樣想,就發現了真正的佈施,是不貪圖任何果報的。那麼我們也應該這樣的去做。開始可能做不到,我們可先做一些小小的佈施,然後再逐漸大起來,這樣的話就養成佈施的串習。你如果自己不佈施的話,開始,是對一把柴禾都不捨得佈施;後來,漸漸地貪嗔心越來越增長,更不捨得、更談不到更大的佈施了。所以說剛開始從小做起是非常重要的。你真正發心的話,那怕是一個線頭,那怕是一分錢,那怕是一摶之食,從這個小小的方面開始做起,那麼未來這種佈施就一定能堅定起來。所以自己要有這種發心。
佈施也有非常多的種類。我們這裏所說的是三種佈施,一種稱為財施,一種叫法施,一種叫無畏施。
財施就是我們通過各種方便為了眾生獲得安樂的緣故向他發放的佈施。這個也叫散施。
第二種叫法施。法施就是我們出於一種清淨的發心,為利眾生一刹那間生起無上菩提心或者是一瞬間生起大悲心或者希求解脫的信心,這樣都稱之為法施。如果你真正為眾生得到這種利益而發心的話就可以稱之為法施了;可是你如果心中所想的是我現在給他們講半天的法,他們會不會供養我很多的財產呢?他們會不會對我很恭敬呢?或者名聲是不是會很好呢?如果你自己心中這樣想的話,那麼你所做的就不是真正的法佈施了,是在希求異熟果報了。因此,這就成為不清淨的佈施了。清淨的佈施就是從你真正發心當中才有的。
第三個無畏施。就是如放生等或者做任何善業的時候,施與有情無畏,給他們生存的能力,給他們更多的安樂,這樣的話稱之為無畏佈施。
從財施、法施和無畏施這三種不論是從哪個方面看,真誠發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希望大家從內心深處真正的串習這種佈施的善心。如果能夠真正的以三輪體空的方式,為利益眾生的緣故而佈施的話是一切諸佛佛子所稀有的行徑。
持戒波羅蜜多的支分。頌中說:
若無戒律自利尚不成 欲作他利誠乃失笑境
故當了無世間希求心 護持戒律是為佛子行
對於我們希求解脫的人來講如果沒有戒律的話,利益自己是肯定不可能做到的。如果破戒的話,莫說是有漏的善業,就是地獄當中還要多次受生。因此,沒有戒律的人利益自己都做不到,如果說要利益眾生、要使眾生獲得解脫和遍智佛果是不可能的事,甚至讓人想起來都只不過是失笑而已。
因此,我們對戒律應該是抱著一種非常清淨的護持戒律的信心,而不是對於世間的安樂時有貪求,只是因為輪回中痛苦的緣故生起厭離心,然後才護持戒律的;我們還要想在離開了惡趣之後,我們要生到善趣,是為了增上生?或者是為了自己造成某種善業的緣故嗎?持戒者是為斷者言,因為戒律的根本就是斷。斷什麼呢?斷棄自己的煩惱和執著,斷棄一切惡行。所以最重要的是決斷自己心中的惡行和執著,以出離心來任持自心,並且以希求究竟解脫之果而生起勤勇。
正如阿底峽尊者所說的那樣,戒律是為利他言,因為是為了利益眾生的緣故所以才護持戒律的。正像續經當中所講的戒分為三種。哪三種呢?第一種叫遮惡行戒:把一切惡行全部都不再造作,也叫遮止惡行戒。如果遮止了這一切所不應做的惡業並且都能斷棄的。這種是攝外行的戒律。第二種叫攝善法戒,就是把一切的善法如理的奉行,這也是一種饒益有情的行為,如此可以使自己的功德增上並且獲得決定勝的解脫。第三種稱為饒益有情戒。這是純一為了利益眾生的緣故,生起無上的發心,願使一切的眾生得以究竟成佛。以聞思修的道理而趨向究竟解脫。那麼這正是戒律的自性。
如果不好好的護持戒律的話,將使自己連今生的利益都不能夠得到,更何談決定解脫的利益呢?所以說,在我們的心中要經常來觀察自己是否戒律清淨,發心是否清淨。
有些人心中想,我這樣護持戒律是為了讓自己獲得解脫的。但是,獲得解脫這種心應該是對於輪回的出離心和對於無上佛果的希求心,而絕對不是厭離了三惡道和希求三善道的這種發心,否則,那樣的戒律是不清淨的。所以說所謂戒律,指的是由真正的發心和清淨意樂所生起的。
正像無著菩薩所講的,如果我具足了戒律的話,就可以修行無上的佛法;在佛法中獲得決定利益,就可以利益有情;因此,讓我能夠時常護持清淨的戒律。所以說戒律當中所講的最主要的就是要有清淨的發心。
寂天菩薩他們也都是這樣說的。如果沒有清淨發心的話,任何真正利益都不能成辦。
因此,希求無上佛果的人,希求究竟解脫的人,為了利益眾生的人,在心中應該生起堅定的出離心,以這種出離心來任持自己所受的戒律,那麼,為了利益一切眾生的緣故,使自己的戒律能夠得以清淨,能夠如此的話,離無上菩提會越來越近。因此,護持清淨的戒律是非常重要的。這種清淨從別解脫戒的角度上來講,比丘也好,沙彌也好,居士也好,大家都應該嚴格護持自己的戒律。像比丘二百五十三條的戒律,像沙彌的三十六種支分的戒律這些都要好好的護持。倘若自己沒有真正清淨的戒律的話,一切的功德都難以出生增長。因此,大家都要從內心深處來觀察自己的相續,就是於細微的戒律也不應該去違犯。發一個真正的利他心,這是真正護持戒律的根本。因此,希望大家好好地觀察自己,從內心深處生起護持淨戒的誓願,這是一切佛子的稀有的行徑。
修行忍辱波羅蜜多的支分。頌詞說:
希求受用善果佛子眾 作惱害者皆與寶藏同
故於眾皆了無憎惡心 修行忍辱是為佛子行
為了獲得究竟成佛的一切佛子,就是菩薩道的隨行者們,對於我們來講,一切違緣對我們作的惱害都好像是永不窮盡的寶藏。前頭已經講過,這是我們修行忍辱之境;如果沒有忍辱之境的話,自己的心是非常難以堅定的。因此,於菩提道中如果產生這樣的忍辱境的話,都是真正的寶藏,就像無價的摩尼寶一樣。所以,對我們來講,一切為我們作惱害的人,對他們我們心中應沒有絲毫的憎惡之心,而是以之成為自己修行忍辱之境。如果能夠這樣的話,這是一切佛子稀有的行徑。
就忍辱來說,自己應從內心深處來好好觀察自己的心境。什麼樣是忍辱呢?就是真正觀察外境當中,是否對自己做惱害,而你自己的心該如何生起,這些都要仔細的觀察。那麼,觀察之後,你會發現,能夠對你作惱害的這些全部與善知識無異。所以,要生起這樣的信心,就像過去《經莊嚴論》中所說的那樣,倘若是遇到了惱害自己的人的時候,要知道這正是你修行忍辱之境。在阿底峽尊者和他的弟子仲頓巴《師徒問道錄》中阿底峽尊者是這樣子說的,遇到惡人這正是應該修行忍辱的時候;惡人要殺你,這就是殺生的果報;認識到果報的話,當然馬上就能接受,不管是殺戮或是任何的侮辱,都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我們真正要懂得忍辱的自性是什麼。忍辱的自性有三種。第一種忍辱,就是說你要知道這一切為你做惡的,全部都是他們應當這樣做的,你要受取這種惡業,發心要生起,並且能夠受取。這是第一種忍辱。也就是說,產生任何不順、違緣的時候,任何外境都是自己的果報,自己能夠生起一種受取這種惡報的發心。第二種忍辱,是於法產生決定信的忍辱。於法產生決定信,這就表示對佛法中所講究竟的空性義,都能現量的了知,並能現前通達的緣故,那麼一切的顯現是不生不滅的,在自性當中能夠讓自心獲得堅固和把握,果能如此,這是一種於法產生決定信的把握。第三種就是說一切惡業沒有不出現的必要的,也就是允許它出現的,這種忍辱就是任何一種因緣、任何一種出現都是可以的,認可這種出現,這是一種忍辱。過去阿底峽尊者還有寂天菩薩他們所說都是這個樣子的。出現忍辱之境的時候,自己當下要觀察自己的自心,並生起一個增上的意樂。這樣的話,才稱得上是忍辱。
修行忍辱是非常重要的。在戒經上也好,還是在其他論著中也好,都再再的提到了忍辱的功德。因為一切功德由忍辱而得以出生;如果不忍辱的話,那我們的煩惱就會十分的粗重。就像無著菩薩所說的,忍辱能降伏嗔恨心。如果產生嗔恨心的話,忍辱就能把它破壞掉。而且,寂天菩薩還講,如果沒有忍辱的話,就沒有一個僧人。就是說僧眾是忍辱的自性。就比如說,你是一個僧人,但只是嗔恨心大些。沒有這種說法。只要是僧人的話,那一定是能安住於忍辱的。因為自心有如大地一般,可以安住於忍辱當中。
因此,在任何時候都要觀察自己的心是否能安住於忍辱當中。忍辱就是相對不起我慢。因為我慢心的緣故,才能不忍,才能發起嗔恨心;所以我慢是最大的敵人。拋棄自己的我慢,就是修行忍辱。所以說忍辱是非常重要的。在其他經典故事中也一再提到了忍辱的功德。如果不好好修行忍辱的話,一切的功德都為之摧毀。我們平常修行的佈施也好,修行的任何的善法也好,如果自己不忍的話,都可能因一念嗔恨心得以摧毀。續經當中,再再地提到過忍辱的功德和利益,比如說你經過百千劫修行的福德和善根,如果你不忍的話,瞬間的嗔恨心就能把你所有的善根摧毀。因此,於一切的善根能損害者就是嗔恨心。那麼,你自己要想得到真實的功德,並於解脫有把握的話,不修忍辱是不可以的。所以說,我們從內心深處。要對忍辱生起一種定見,並確認在自己的心中。知道安住在三種忍辱當中,如果能這樣安住的話,一切的功德,自然能出生;如果不忍的話,所有的過失就由此而產生。所以說,嗔恨心就是無邊過失之門,而忍辱是無邊功德之門。因此,修行忍辱是一切諸佛佛子的稀有行徑。
精進波羅蜜多的支分。頌詞說:
即便專修自利聲緣眾 亦見如救頭燃之勤勇
為利有情進則功德生 故當勤作是為佛子行
聲聞和緣覺他們雖然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都能夠好像是救頭上著的火一樣的勇猛精進;可是,我們現在不光是為利益自己,而是為了三界六道一切如母眾生都能夠究竟成佛的緣故,在這樣廣大的發心當中,能不精進嗎?所以說只有精進才能產生功德,毫不怯懦的精進,這是佛子所稀有的行為。
像《寶蔓論》當中所說的,所謂精進,是於善法產生歡喜還有殷重心。精進的意義是很大的。有三種精進之門。三種精進是這樣的。
起初有被甲精進,就是說見到一切眾生的時候,自己的心中升起一種力量,產生欲度眾生之想,這時見到了輪回之苦,並且於解脫生起了堅定的信念,於是,就好象身披著鎧甲上戰場一樣,在修行的時候,毫無怯懦,這種讓自己勇猛的心力能夠堅定生起的精進,就叫被甲精進。
第二種,稱為攝善法精進。所謂攝善法精進,就是見到一切善法能夠利樂有情的緣故,由自心中生起了歡喜之心,然後精勤願做,這樣的話,就是攝善法精進。
第三種,是饒益有情之精進,就是於一切有情面前見到眾生痛苦,生起欲救助之想,然後于救助眾生之門當中毫無厭倦,如此稱之為是饒益有情之精進。
於這三種精進之門當中經常調伏自心這是很重要的。阿底峽尊者是這樣說的:精進是能夠產生一切功德之門,那麼精進的自性是斷棄一切懶散和放逸。所以,我們要經常好好地觀察自心是否被懶散所持。比如說在修五加行的時候,有些人今天念了念皈依,明天磕了一兩個頭,然後就說哎呀太累了,太辛苦了,算了吧,以後再修;或者索性就不修了。如果抱著這種想法,那就是被懶散放逸所持。《正法念住經》說,懶散與放逸是盜竊自己精進之賊。就是說懶散與放逸能把精進全部偷走。所以說,在修行善法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好好把握和攝持自己的心,要注意千萬不要懶散,心裏不要放逸和懈怠。這是非常重要的。寂天菩薩、無著菩薩他們是這樣講的。如果自己沒有精進,那麼一切善法都不能成就;為了成就善法的緣故,願我的心中生起精進來。所以說精進需要一種心力。
那麼,你自己如何生起這種心力?《正法念住經》裏面是這樣說的,如果你觀察到輪回之苦的時候,觀察到生死無常的時候,你會生起被甲的信心。那是生起被甲精進之因。所以我們要經常觀察輪回之苦。正如前頭所講的,天道當中的安樂也是無常的,這樣來觀察輪回的苦,應該知道輪回的無常的自性。但處輪回,即無把握;唯修善法,方趨解脫。如此觀察作意就一定能產生精進。就像阿底峽尊者所說,如果沒有精進的話,一切的善法皆不得生,而懶散是破壞一切善法之賊。所以說我們在修行時千萬要記住,如果沒有精進,一切佛法的根本就會為之斷失。這一定要小心。
《正法念住經》裏是這樣講的,如果沒有精進的話,一切善法皆無從得生。所以說,如果我們不修行精進,如果不用三種精進之門都攝自心的話,一切法都不存在了;因為這個時候,懶散和放逸會把一切的功德,都讓它漸漸地喪失。所以說,沒有精進就沒有任何的法,沒有任何法能產生加持的意義。所以說,修行精進是一切修行當中的最極殊勝之門。倘若沒有精進,一切善法都不得成,這是大家要知道的。所以說精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們可以思維一下,聲聞緣覺為了獲得自己的利益都如救頭燃一樣,我們現在為了一切眾生的利益,為了饒益一切眾生的緣故,能不精進嗎?所以說,自己在內心深處,要生起堅定的誓願,一定要斷棄一切懶散和放逸;千萬不能稍微碰到一點麻煩,就說我明天再修吧;如果這樣的話,是你懶散的緣故,是你放逸和懈怠的緣故,那這善法功德是絕對沒有辦法讓他生長出來。因此精進是非常重要的。(待續)
年龍上師父母仁波切講授《佛子行三十七頌講記》(四)
1. 轉貼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09f8f80100cwmf.html 簡體轉繁體
2. 原文有(南無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照片一張 http://static16.photo.sina.com.cn/bmiddle/5f09f8f8h678f5c182aff 但不會轉貼 煩請學長移駕親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