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你要懺悔之前,你必須有觀照力。就是你必須聽聞正法,如理思維。能夠對生命有一個正確的觀照。你要知道什麼是功德相,什麼是過失相。一個佛弟子,你在修學佛法當中,你最重要的是正知見。一個非佛弟子和佛弟子在生命當中都有可能會造罪業。但這當中的差別在哪里?你如果是非佛弟子,你沒有正見,你造了罪業以後你沒辦法踩撒車了。因為你根本就不知道這個叫做錯。所以你的生命沒有改造的,沒有調整的可能性。你只有一次一次的造做,直到這個罪業的力量成熟為止了。那麼佛弟子他能夠明白道理,他有可能會一時的糊塗而造罪。但是,他造了罪以後,他內心顛倒的情緒過去以後,他心平氣和,他聽聞佛法的正見就會現前。他馬上就會知道自己做了錯事。所以,他就能夠今改前非。 將修後是。他就能夠發起懺悔的心情。所以,佛弟子他在造罪的差別就是他有調整自己的功能。他有觀照力,當然有觀照力是不夠的。第二個,要有行動力。從緣生滅,斯苦世法。當你在不斷的迴光返照你的身口意以後,誒,發現自己有過錯了,怎麼辦呢,從緣生滅,斯苦世法。你要修習佛教的懺悔法門。或者你拜八十八佛,或者你拜大悲懺。假借這種修學法門的因緣來消滅這種痛苦的果報。就是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你過去由於一念的顛倒,造的罪業,你現在也應該依止你一念的慚愧心,來消除。所以從緣生滅,斯苦世法。第三段做個總結。於彼惡業,特生厭賤,發重慚愧,立對治過,洗心懺悔。當然懺悔的關鍵是罪業了。所以你在拜懺之前,你必須要思維你的罪業。佛法的修學,我剛剛講過,有些法門是要修皈依的比如你念佛,你念佛的心情是我要跟佛陀學習,那是個善法。你對善法是好樂隨順。但是你現在的懺悔法門是破壞法門,你說我今天拿了一個推土機,那你要破壞什麼東西,你也不知道,你進到佛堂就一直拜佛。你到佛堂一直拜佛,那麼你就不可能懺悔罪障的。因為你沒有把罪障現出來,那你怎麼懺悔呢?所以,懺悔之前先要思維自己的罪業。思維罪業以後,要做三件事情。特生厭賤,對於我們造的罪業 表示我們的厭惡和呵責。第二個發重慚愧,我們在佛前許下誓願。我從今天開始寧舍生命,我絕對不再造做了。第三個,立對治過。正式修習懺法。依止這樣的一個呵責,發願,修懺,來洗除我們心中的污垢,達到真實懺悔滅罪的功德。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這個地方有一個重要的觀念,懺悔就是罪從心起,從心懺。你剛開始的罪業不是別人給你的,也不是上帝送給你的,是我們一念顛倒的心生起,造的殺盜淫妄。這個罪業造好以後呢,它跑到你內心的深處,所謂的潛意識,或者第八識裏面保存下來。這叫罪從心起,那怎麼辦呢?將心懺,既然這個罪業是你生起的,別人不能幫你消除了,你要假借你自己的觀照,由觀照以後產生懺悔的心態,假借拜懺的方法再把你心中的罪業消失掉。罪從心起,將心懺。在明朝,藕益大師在《靈峰宗論》講到一個公案。他說在明朝的時候有一個寺廟叫高明寺,大陸的高明寺,這個高明寺有一個沙彌叫做業弘沙彌。業是事業的業,弘是弘一大師的弘。業弘沙彌。這個沙彌平常是非常守規矩的,但是他在工作上被調到做庫房。庫房就是掌管整個寺廟的所有的飲食,所有的資具。因為這個沙彌出家不久,所以戒定慧的功力比較單薄。所以,遇到飲食的誘惑,就經常去偷吃常住的食物。當然,這個偷吃一定有心有境,依止貪欲的煩惱,去偷取物品。那麼心境和合,罪業成就。他偷取常住的物品,偷取了一年。正正一年的時間。到了除夕的時候,就是農歷年除夕的時候,他就生了一場重病。在重病當中,在睡夢當中,他夢到了佛教的護法關公現前。關公他看到這個沙彌就呵責他,說你一再一再,一次又一次的,偷取常住的罪業,你以後到三惡道去。關公呵責他以後,拿棒子,手杖,打這個沙彌,這個沙彌從被關公打了以後,從夢中驚醒,驚醒以後,身體非常的疼痛。而且,嘴巴也不能講話了。當然,如果你不是佛弟子,你就怨天尤人了。你生命就沒有辦法調整。所以,佛弟子的差別,他有觀照力。他能知道這件事是怎麼回事。這個業弘沙彌只是一時的糊塗,他的正見沒有失掉。所以他自我反省,他覺得自己造了罪業。開始就修懺。他從大年初一開始修,修到大年初四,到第四天,他整個的病痛就完全消 失了。嘴巴也恢復講話了,這是一個罪滅之相。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是說,罪從心起,將心懺。這個沙彌本來沒有罪,因為一時的煩惱,糊塗,產生罪了。那麼,也必須假借他的懺悔心來消除。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今天,不怕你造罪業,就怕你不知懺悔。所以我們對於過去所造的罪業,應該做三件事情,於彼惡業,特生厭賤,發重慚愧,立對治過,所以才能夠洗心懺悔。這個地方是講到我們懺悔的內涵。好,
我們看第二科的甲二。這一科呢,前面是把懺悔的意義我們做了一個說明,這一下我們就正式的說明懺悔的方法。
這當中有三科,
初,思維業果,
二,生起懺心,
三,正修懺法。
這三科當中,思維業果,生起懺心,都是屬於道前基礎,就是你拜懺之前你必須具足的業果的正見跟懺悔的心情。就是你要進入佛堂拜佛之前,這兩個都要具足的。第三個,正修懺法是你到佛堂以後正式的修法。看第一科:思維業果。思維業果當中,有兩科,先看業果的理論。我們今天要具足生起慚愧心。慚愧心的生起是依止正見生起的。正見的基礎來自於對業果的觀察。宗喀巴大師他提出我們應該如何來觀察業果呢。有三個角度。第一個,業果決定,第二個,業果不失,第三個,增長廣大。你通過這三個角度,你就能夠正確的觀察業果。我們先看第 一個。業果決定就是說業力去召感果報是不會有任何差錯的。所謂,你造了善業,決定召感安樂的果報。你造了罪業,業決定召感痛苦的果報。這樣的因緣是絕對不會有差錯的。說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們今生所受用的果報啊,有很多很多的差別。比如說,誒,我的眼睛很健康,可是我的眼睛很健康不是我父母親給我的,是我前生在眼睛這方面的業是比較善良的。但是,我的鼻子不太好。那麼這件事情,我以前在這方面,在鼻根方面造的罪業。就是說,你可以從你現在的果報,可以去推知你以前在某一個方面的業,哪一方面是善,哪一方面是惡。這是第一個判斷。第二個呢,預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我們身為佛弟子,我們就會相信有來世。你有時候也會想想,我來生是一個什麼樣的相貌呢,其實你現在也可以大致的做一個推斷。你怎麼推斷呢,就是今生作者是。我今生有持某一部分的戒,某一部分的戒沒有持,我今生有修某一部分的善,某一部分的善沒有修。那麼,你把今生所造的行為都加起來,你就能夠簡單的描繪出你來生的果報。說是,預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你今天在修懺之前,你要相信生命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是由業決定的。說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這是我們在業果方面的第一個思考。快樂和痛苦,完全是由於我們自己的業力所決定的。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業果不失。就是說,你造了業,這個業,它是不會自動消失掉的。說是,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個觀念很重要,一個人要懺悔,你要知道,業果是不會失掉的。過去在台灣,有一個女居士。這個女居士前生有強大的善業力,所以她福報很廣大。當然,福報大的人就比較怕死亡了。但是,不幸的是,她雖然造了善業,她前生也造了罪業了。所以,她今生就得了癌症。中年了,還不是年紀很大就得了癌症。所有的醫生都看不好了。有人建議說那你乾脆到喜馬拉雅山上找那個大修行者。請他幫你加持。這個時候,這個女居士就經過一翻的波折,就找到了喜馬拉雅山上修行的上師。當然,這個上師他有禪定了,他就入定給她觀察。他說你的癌症的確是有罪障。他說我現在可以用我的禪定力,三昧力把你的罪障暫時挪到後面去。你的病痛馬上就會好。但是,你來世還會得一次癌症。看你要不要。這個女居士聽了以後就放棄了。我覺得這個西藏上師還是有點良心啊,講真話了。就是說呢,業果不失就是說,我們身為佛弟子的基本觀念呢,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如果你不認同這個觀念那,你已經不是個佛弟子了。就是說一切法的生起,不管是善法,惡法,有它的因緣,消失也有它的因緣。那麼,你今天造罪的時候,你的因緣是從你的內心生起的。這個東西是從你內心生起的,別人就不能夠幫你消滅。如果說,你這個罪業是外來給你的,是外來的,是他生的,那麼你本來沒有這個業,是別人給你的。別人給你的,別人當然也可以把它拿走。問題是你的罪業是你的虛妄心生起的,那麼你沒有辦法消滅,就像佛陀在經典上講說一個比喻:說你今天在那個地方睡覺做夢,你在夢中出現很多的夢境,看到很多快樂的夢境,也遇到很多痛苦的夢境。這個夢境是怎麼來的呢,是你那個做夢的心現起的,佛陀不能夠到你的夢境裏面把你的夢消滅掉。佛陀只能到你的夢境,把方法告訴你,說你現在是在做夢了。我告訴你,把這個夢消滅的方法。好,那麼你這個時候依照佛法的方法操作,你覺悟了,光明出現了。這個夢境就消失了。這個叫做罪從心起,將心懺。所以,當我們造了業以後,諸位要知道,你要把這個業消失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懺悔,沒有其他的方法。有些人他造了罪業以後,他不去懺悔,他去佈施。把這個拿錢來贖罪。你拿錢出來佈施叫做修善,你積集一個福報。你以前造的殺盜淫妄叫做罪業。這是兩件事情。你那個造罪的心不生起慚愧,懺悔的心,你那個罪業 還在。你來生得果報的時候,非常的富貴。但是你這個罪業表現出來的時候,你也是短命多病。所以,這個業是不能互相抵消的了。所以,你在懺悔之前你要知道業果是不失的。它每一個業有它召感的一個相對的果報。佈施召感富貴。持戒召感莊嚴,那麼你造的某一方面的罪業,它有某一方面的果報。所以,我們在懺悔之前,我們就要知道你不去懺悔,這個業是永遠存在的。第三,增長廣大。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人生為善惡,果報還如此。前面是講到業是不失的,第三個是比較可怕了。就是它不但是不失啊,它還增長廣大。就是說你春天的時候,播種一個小種子,但是你秋天收穫的時候,是一萬顆的果實。我們造善造惡也是一樣,你不能夠說,誒,我造惡的時候才花十分鐘了,我得果報的時候應該只有十分鐘的痛苦了。不是這個意思了。以前有一個禪師了,他在打坐的禪定當中呢,產生了障礙,他本來心中是跟空假中三觀很相應的。忽然間呢,他的心和他的法寶的所緣境當中出現一個山,由這個鹽巴組成的山,把他障住了。當然,他今天是佛弟子,就會去反省自己,原來我以前剛出家的時候,曾經跟寺廟的廚房偷了鹽巴。但是,我們想他偷鹽巴也不會很多了,怎麼會到最後變成一個山呢。這個地方,大家要注意一個觀念,你造了業以後,當然這個業是諸行無常,你在造的時候,它?那?那生滅,你可能造了五分鐘或者十分鐘,這個業消失了,已經作完了。但作完以後,你內心當中產生一種功能。就是罪業的種子在裏面。這個種子它在你的心中,在唯識學上說,它的種子是?那?那生滅,什麼叫生滅呢,就是它不斷的變化。我們的心是有為法,是流動的。只有佛的心是不變化的。你看到佛陀的心,昨天和今天是一樣的。那麼,所謂的變化就是說,它有兩種情況,它要麼不是增加,要麼不是減少。它不可能停止不動。變化就是它有增有減。你不懺悔,就表示你認同這個業的存在,就表示隨喜。就是為什麼我們在戒律上說,你犯了罪業,你不能擱到隔天晚上,你要當天晚上就把它懺悔。因為你不懺悔,諸位要知道,你不懺悔的意思就表示你自己對這個罪業的一個隨喜認同。你隨喜認同,這個業就會隨著你一天一天的過去而不斷的增長廣大。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今天造罪,花了十分鐘,但是我們來世去地獄的時候,是好幾百年。因為它,由於你的隨喜,它的種子不斷的輾轉增生,輾轉增生。所以,我們發現罪業以後,即時懺悔很重要,因為它是增長廣大的。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今天在正式的進入佛堂修懺之前,你必須把因果召感的道理加以觀察。觀察業果決定,這個業的確有召感果報的功能。第二個,業果不失,你造的罪業,你不可能有僥倖的,你逃不掉的。它在你的心中,它絕對不會消失掉。第三個,它不但不消失,它還會隨著你一天一天的過去,而增長廣大。所以,我們今天對罪業採取的是逃避,對我們只有傷害更大。所以我們今天造的罪業,我們唯一的挽救之道就是面對它,消滅它。這個是在我們懺悔之前你應該要作的一個心裏的準備。
轉貼自 http://big5.xuefo.net/show1_10868.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