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多識仁波切
總括為四個字:修心養性。
(一)何謂修心、養性?
為 什麼要修心呢?前面已說過,世界的主體是人,人的主體是心,心是最根本的。心,不是肉團心,不是指心臟,而是指人的思想意識。《華嚴經•十地品》裏說:“ 三界唯心”。唯識論解釋說,世界上只有心存在,除了心沒有別的事物存在。中觀見不是這樣理解,不是說心之外不存在別的東西,而是說心在一切的事物之中起到 了一個主導、支配作用,這是佛說三界唯心的真正密意。三界唯心是說一切事情都由心來主宰的,心修好了,人的行為、言論自然就會變好。所以,修行又叫修心, 修行須在修心的基礎上才會體現。主體的意識如果修不好的話,修行是不起作用的,修行的根本在修心。
養性,就是把良好的善德、美德養成習 慣,形成習氣。養性就是成性,性是習慣,要把一系列的好的行為養成習慣,習慣成自然,就是成性。有的人做惡成性,我們不要做惡成性,而要做善成性。人一生 當中會有很多壞的習慣,文化思想上的很多錯誤知見,我們要儘量防止,不要被污染。比如說吸毒、賭博,對社會造成極大的危害,這些壞習慣,對學佛的人來說是 絕對不能做的。更重要的是要抑制我們思想意識裏的貪心、嗔恨心、傲慢心以及邪見等。要培養運用空的智慧來抑制貪心,一切皆空,你貪它幹什麼?要培養慈悲心 來扼制嗔恨心。經中說,人有多種惡,最大的惡是嗔恨心,很多壞事情都是一怒之下幹出來的。掌握核武器的人,一怒之下按下一個鍵,就可以把世界瞬間毀滅,因 此說嗔恨心乃萬惡之首。傲慢又是什麼呢?人都有傲慢心,自己覺得智慧比別人優越,地位、權力比別人優越,財富比別人優越,身體比別人優越,因而產生一種傲 慢心,瞧不起別人、傷害別人。然後就是邪見,邪見害人是很厲害的,比如說我是小狗。有的人說:我什麼也不相信,我什麼也不信仰。但是,從邏輯上來說,什麼 也不信仰,本身就是一種信仰,他信仰的是不信仰的信仰。
修心養性的辦法很多,總的來說就是清心寡欲、修身修德、積極行善、多做奉獻,要力所能及地多做善事。從這方面來說,在座的諸位企業家都有這個條件,可以對社會、對人民、對國家多做貢獻。
學 佛並不是象有些人理解的那樣,拿一個皈依證,天天念些經,念一些佛號,就算是學佛了。這是形式上的學佛,不是真正的學佛。真正的學佛是你的善心見於行為, 從你的行為上表現出佛的德性,也即表現出善心,表現出人性的光明面,這才是真正的學佛。你有了這種善心,去做善事,即使是一句佛號都不念,也不去寺廟禮拜 佛菩薩,沒點一柱香,但是你的行為已經是佛菩薩的行為。
我經常看中央電視臺的《道德觀察》欄目,看到現在社會上有些非常平凡的人,做了非 常不平凡的事,非常令人感動。比如,天津有一個拉三輪車的工人,20年積攢了20多萬塊錢,去年全部捐獻出來做助學金,幫助那些貧困地方上不起學的孩子。 他辛苦賺錢,不是為了自己享受,他沒給自己買房子,自己住的只是間簡陋的鐵皮房,也沒給自己的獨子一分錢,20年的積蓄一下子全都拿出來奉獻給了社會。他 這個行為是非常偉大的,確實是一種無私的奉獻精神,看了之後讓人內心產生強烈的震憾。
還有一個例子,有一個農村婦女,她二十七、八歲的時 候,丈夫對她很不好,怪她不生兒子,很蠻橫地把她和她的兩個姑娘,母女仨都趕出了家門……然後,只好到處流浪,她在外地找了個老頭,在那裏安了家。兩三年 以後,有一天她在火車站上,遇到了一個被遺棄的一歲多的小女孩,這個女孩正是她前夫和另一個女人生下的孩子,因為又是個女兒,所以又被前夫遺棄。她本來 想,這是我仇人的孩子,我應該把她殺了。但又不忍,因為孩子沒有罪。於是,這個女人非常善良,她就把這個小孩拾起來,抱回去撫養。結果,到了兩三歲了卻說 不了話,一檢查才知是個先天的聾啞人。好多人見了都說:你不要養了,把她扔掉吧。她說:怎麼能扔呢?這是個人啊!她向別人借了一萬多塊錢,帶著孩子去看 病,但錢用光了病還沒治好。她的姑娘也建議說:媽媽,我們實在沒有辦法治好她了,你可以把她放在外面,如果讓有錢的人撿回去的話,或許可以治好她的病的。 實在是沒有了辦法,有一天,她就把這個孩子抱到火車站旁邊去,希望有人能撿走她,但扔下之後,那小孩就哭,她聽了不忍,就又抱了回來。這一次,她下決心要 傾家蕩產,把家裏所有的能賣錢的東西都拿出來了,一定要給這個小孩看病……奇跡終於出現了,病竟然看好了,原來並不是先天性聾啞,孩子能說話了……耗費全 部家產,只為救一個與自已毫不相關的陌生人,誰能想像得出她家困難到了什麼程度?她的大姑娘出嫁的時候,她連一雙襪子都買不起。就是這麼窮的一個農村婦 女,她收養了兩個孤兒,就是這樣子的偉大,這是真正達到了佛菩薩的思想標準。
所以,學佛應該從實際行動中來學,不要流於口頭上。現在,許多人學佛都 是口頭上學,實際的不學,專搞形式主義。當然,做為僧人,他是職業的修行人,他可以誦經、坐禪。誦經是為了學習佛的教導,佛經本來是課本,現在有人把大藏 經純粹當成供品,供磕頭、朝拜用。經書都沒人讀了。僧人念經,兩堂課三頓飯,按部就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邊看邊吃邊念,雖念也不知道意思,這樣的念法,真 正對學佛沒有什麼實際作用。坐禪,是為了修禪定,為了開悟。靜心打坐,每天放鬆,剷除一些煩惱,這是非常有好處的。更重要的是,坐禪能集中精力,定能生 慧,真正的智慧就是由定中來產生的。在家學佛的人,應該有適合自己禪修的方便法門,坐禪可以坐,但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因時、因地、因人去修行。
對真正的悟道的人來說,一切存在都是課本,社會就是我們的經典,從社會上可以悟到很多佛經的道理,苦、空、無常等等。一切的行為也皆是修行,睡覺、吃飯、做事、走路,都可以變成修行,應不拘任何形式,靈活地運用各種修行的方式。
過 去在西藏噶當寺,有一個很有名的修行人,他每天的修行就是注意觀察自己的思想,早晨起來第一個念頭出現的時候,他就觀察:我這個念頭是善還是惡?如果是善 念,他就放下一顆白石頭,如果是惡念,他就放一塊黑石頭。到晚上做總結,今天我產生了多少善念、多少惡念?剛開始階段,善念很少,惡念很多,一看就是黑石 頭的數量非常多。他就自我批評、責備說:你只顧自己不顧別人,還算是個人嗎?無始劫來,就是因為自私而淪落六道輪回受苦,今天好不容易明白了斷苦得樂的方 法,只有時時想著別人才能脫離苦海,你還想這些壞心,你對得起自己嗎?他就是這樣的指責自己並不斷修正自己。過了幾年以後,白石頭越來越多,最後,每天放 上的全是白石頭,沒有黑石頭了,沒有惡念了。
所以,修心就是從善念和惡念上來區分的,每天的生活中,你就關注這件事。貪心出來了,這個貪 心是一個惡念;想著幫助別人的慈悲心,是一個善念……把它們都做個記錄。精神世界的改造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歷程,但如能象這樣子地觀照自己的念頭,逐步減少 惡念、積累善念,是非常有效的一種修心的方法。
有的人說,我是想學佛,可惜沒時間。真心學佛,怎會說沒時間呢?比如說晚上臨睡前想上幾分 鐘,這是修行時間;早晨起來,先反觀一下睡夢中你都在想些什麼?這也是修行時間。做事休息時、坐車的時候……這不都是時間嗎?非要有一個佛堂,然後有一個 座墊,在那裏坐下來,這才叫做修行嗎?不是這樣的,這樣只是形式上的學佛。
比如說,藏地五八年以後,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當中,不允許學佛, 認為是反動,誰學佛就會挨鬥,嘴都不能動一下,如果動一下嘴,是不是在念經、念咒呀?好,麻煩來了,馬上就被捉去批鬥。那時根本不能念經,連經典都燒了, 念珠當然也是不許拿。就是在這種的情況下,我們的信仰不變,只有在逆境中我們才更加認識到信仰的珍貴,實際上信仰是一種內心思想的東西,表面上看不出來。 現在社會上也有很多高級知識份子,表面上沒有信仰,沒有標榜自己是一個佛教徒,但實際上,他們的內心對三寶極其虔誠。
有些人問:我還沒皈 依,我該怎麼皈依?皈依有外表的皈依、內在的皈依兩種。很多人履行了皈依的手續,而且得到了一個皈依證,但是他思想上沒有皈依,這個不算真正的皈依。過去 不是常說,很多共產黨員,組織上入了黨,但思想上沒有入黨。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卻沒有入黨,就沒有黨性。皈依也是如此,應該是心靈深處的的皈依,而不是 表面上的皈依,這很重要。真正心裏面的皈依,可以有師可以無師。如果有師父的話,在師父面前去皈依也可以;如果沒有師父,自己向十方三世一切佛發願“我皈 依佛教,我信仰佛教”,這就夠了。受菩薩戒的時候,也是如此,沒有傳戒師的情況下,可以自己在佛像前受戒。
任何環境下都可以學佛,這是肯 定的。別人不知道你信什麼,信仰是看不見的。如果不方便的話,念珠也可以不拿。去佛堂禮佛,非要趴倒在那裏磕頭不可嗎?我一個意念就過去了,我們需要的是 對佛的一種思想上的敬重,敬佛並不一定要趴在那裏磕頭。燒香、點燈也都是這樣的,不在數量的多少,關鍵在於是否有心。有形的物質供養是非常有限的,而觀想 的意供則是無限的。
佛教的每一種供品都有它的象徵意義。藏傳佛教裏頭,點酥油燈是什麼意思?燈,代表光明,光明代表智慧。所以,當在佛前 點亮一盞燈的時候,應當發願:“希望智慧的明燈照亮我心,照亮每一個眾生的心。”花,也是一樣,代表美,象徵幸福與快樂,在佛像前供養各種花或觀想獻花的 時候,當發願:“希望一切眾生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不懂佛教的人,燒香拜佛時,求財、求子、求升官……曾經有一個部隊裏的處級女 幹部,好幾年前找到我,見了面後就說:“我想找您學佛”。我問她想學佛的目的是什麼,她說:“我們一起參軍的人,有的當了將軍,有的當了部長,都升職了, 就是我上不去,您有沒有辦法幫助我往上升一級?不然,我實在沒有出頭之日。”我當時就老實告訴她說:“對不起,我沒辦法。我不能跟您撒謊,無法承諾兌現這 類的要求,因為佛教不是解決這類問題的,學佛的目的不是為了這些。”第二天,她就走了,再也沒有來過,她知道我是不能給她解決任何問題的。
(二)具足智慧與信念
佛教是一種理性的信仰,學佛貴在兩點:一是智慧,二是信念,這是龍樹菩薩《致國王書》中所說。
先 說第一點:學佛為什麼要有智慧呢?佛教不是盲目的信仰,必須要在提高認識的前提下,才能信仰。有一個加拿大人,他信仰藏傳佛教以後寫了一本書,書的前言裏 頭說:他出生在一個基督教的家庭,從小就隨父母親上禮拜堂,後來稍微大一點的時候,他就想知道為什麼要禮拜,為什麼要信教?但是得到的回答是:信仰就是信 仰,沒有為什麼,對上帝不能產生懷疑。他說,我當時聽了很納悶,為什麼要信仰都不明白,又怎麼能夠皈依信仰呢?後來,他接觸到藏傳佛教,他說藏傳佛教和其 它宗教完全不一樣,藏傳佛教是知識性的宗教、哲理性的宗教,有很多知識在裏面。佛教是唯一的,需要通過學習知識、提高認識,在這樣的基礎上才產生出理性信 仰的宗教。他說,我們追求智慧的信仰。為什麼信仰要以智慧為前導呢?因為有了智慧,才能分辨是非、善惡,才能認識到佛教的好處、不信教的壞處或者邪教的壞 處,在自己分辨的基礎上,產生一種理性的信念,你會認為到這是你應該信仰的。這樣產生的智慧的信仰,才是理性的信仰,是不迷信的信仰。理性的信仰是能夠經 受得起考驗的信仰,而迷信則是靠不住的,經不起考驗。比如,過去信佛教的很多人,都是低層次的,文化大革命一開始,他們就來批判佛教,說自己無知不懂才信 仰迷信。這些人從來都沒有真正認識過佛教,所以當別人批判說是迷信的時候,他們就立即跟風,馬上放棄了自己的信仰。
什麼叫迷信?迷信是在 對一件事情、一個問題沒有認識清楚的情況下產生的觀點和看法。迷,就是認識上的迷,對事情認識不清楚,產生了這樣那樣的不正確的觀點或見解,都叫做迷信。 迷信不一定是指宗教,對科學也有迷信,如果過分地信仰一種結論、一個方法的時候,就是迷信。科學沒有最終的結論,物理學上的幾次革命就說明了這個問題。牛 頓的經典物理,整整流行了三百多年,認為是科學,沒有比它再科學的科學了,它是最終的結論。但後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出來之後,經典物理的理論就動搖了, 對物理世界有了更高的見解。再後來,量子物理又把愛因斯坦的宇宙常數推翻了。當時,愛因斯坦不相信,他提出了一種宇宙常數,他說是絕對正確的,被推翻時他 還不服氣,但事實就是如此。科學沒有最終的結論,今天這樣是正確的,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才發現這個正確性只是暫時的,不是終極的。如果是終極的話,也沒辦 法發展了。如果你相信這個暫時的結論、暫時的科學成果,一直停留在這樣的水準上的話,那你就是迷信。一旦出現了新的理論,你就會對它進行批判,這在科學發 展史上是常見的事。
所以, 即使是迷信,也不能完全說是件壞事。人們處在認識的某一個階段,還沒搞清楚之前,就叫做迷信。有沒有人迷信佛教呢?有。佛教不是迷信,但信佛的人有迷信。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信佛的人的根基不同、智慧層次不同。有些農村的人念佛,沒有什麼文化,很多東西他都不懂,就把拜菩薩當成迷信。梁啟超曾經說過:南方的 佛教是理性的佛教,北方的佛教是迷信的佛教。為什麼呢?因為南方文化較發達,知識份子、才子佳人多,是從哲學的角度來研究佛經,不會輕易搞迷信,其信仰是 建立在研究認識的基礎上的,所以說是理性的信佛。而北方的老粗比較多,文化層次較低,他們的信仰和民間迷信混在了一起,這樣就成了迷信佛教。是不是迷信佛 教,不在佛教本身,佛教本身不是迷信,但是我們不能排除說有信仰者是迷信,這個一定要分清楚。
第二點:信念,就是在充分認識的基礎上,建 立一種信念,不容動搖。如果信仰的人沒有信念的話,信仰就沒有基礎,不牢固,也就是說這種信仰是三心二意的信仰。三心二意,會產生什麼結果?比如說你對朋 友三心二意,可以嗎?家庭裏面夫妻之間三心二意,可以嗎?不可以,否則會很快離散。同樣的道理,對終極的皈依處三寶,又怎麼能三心二意呢?所以,信念是非 常重要的。佛經裏說,學佛欲成就的話,有兩種情況:要麼就是正確地認識佛教,真正精通佛教的理論;要麼就是純粹的信仰。
知 識、理論都是屬於理性的東西,而信仰則屬於感情類。有的人知識多了,懷疑也會增加,導致信念缺乏。這個現象在知識份子中比較普遍,好象什麼都懂,但又什麼 都不信,沒有堅定的信念,學佛是沒有多大成就的,這是最不好的。佛教就是要求要有信念,在信念中會產生很多奇跡,產生許多的感應。有信念的有感應,沒信念 的人不會感應。儀器是測量不到佛的精神能量的,但是有信念的人就會有感應,在夢中或在現實中,都會得到佛菩薩的感應。這是信仰的力量,信仰會產生一種能 量,所以,具足信力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佛教需要理性,但是純理性是不行的,還需要有信念。信念是感情,智慧是理性,理性和感情,兩者不 能分開。光靠智慧,沒有慈悲心是不行的,慈悲、同情心是感情,很多善事不是從理性上獲得,而是從感情上獲得。所以,把感情和理性很好地結合起來,這叫做悲 智雙修。學佛的人,須悲智雙修,不能偏重哪一方。
藏族人從甘肅或者四川出發去朝拉薩,順著汽車路五體投地磕長頭,磕完一個頭,劃一個印, 再腳踩在這個印上,往前再磕一個頭,一天大概走上一華里都不到,就這樣堅持用三到五個月的時間,一直磕到拉薩。這就是一種信念,沒有信念的人如何可以做得 到?米拉日巴大師,即身成就,他在學佛中體現的堅強毅力,就是一種信念力的表現。先是十二年的苦行,背石頭把背脊都磨爛了,露出了骨頭;後來十八年在山洞 裏修行,因為沒有別的可吃,就吃蕁麻草,渾身皮膚都吃成了綠色,就是現在唐卡上畫的樣子。如果沒有信念,可以做得到嗎?
佛經裏有一句話: 命可舍,信念不可丟。為什麼呢?命儘管重要,但是若能堅守信念不動搖,死了還會轉世再來學佛。而如果丟失了信念,難得人生就這一次,來世是否還能再一次地 獲得對於佛教的信仰,這是很不確定。所以,信仰貴於生命,這就是信念。佛教上的很多奇跡,都是通過信念才顯現出來的。
講完了信念及皈依, 對於大家關心的學密法的問題,我也說上幾句。密法是一種快速成就法,但講究根基。要學密法,是不能自學的,必須要尋求一個具格的良師,求得灌頂、獲得傳 承,這很重要。密法是不能自學的,真正想求法的話,最好直接到藏地去,在那裏不會有假。灌頂,需要有傳承,是一代一代很嚴格地傳下來的。沒有傳承,即使是 懂得佛法,也不能夠灌頂。
現在,騙子很多,就像市場上的假貨一樣,到處都是活佛、格西,十個有九個是假的,不明底細不要輕易相信,不要隨 便來一個什麼人,你就要去求法,會上當的。有氣功師說,我們得到了密法的書,就可以自學了。我曾寫文章批判過,這是十分錯誤的,密法是不可以自學的。有騙 子在網上搞遠端灌頂,吹噓自己在西藏學到了大威德密法,一個人掏一、二千塊錢,給寄一套材料,就可以修。我聽了以後非常生氣,直接在網上批駁了他幾句。持 有傳承,這是密法裏頭很重要的一條。有些人在電話裏頭求法:“喂,你能不能告訴我一下大威德的咒子呀?”我說“對不起,哪怕有這個咒子,也不能在電話裏 傳。”因為密法得保密,戒律是非常嚴格的,不可以隨便說。
轉貼自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315071.html 簡體轉繁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